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易学逻辑思想研究述评
被引量:
1
1
作者
郎需瑞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易学逻辑思想研究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易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易学逻辑思想研究经过了初期萌芽、全面探索、系统研究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研究也具有时代的特点。从易学逻辑思想研究的历史来看,研究主要涉及到八卦或六十四卦的...
易学逻辑思想研究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易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易学逻辑思想研究经过了初期萌芽、全面探索、系统研究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研究也具有时代的特点。从易学逻辑思想研究的历史来看,研究主要涉及到八卦或六十四卦的逻辑产生,易学逻辑推理方法,易学逻辑思维方式,易学逻辑在中国逻辑思想史中的作用和地位,易学逻辑思想的研究方法等内容;国内易学逻辑研究成果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易学逻辑思想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逻辑
逻辑史
研究述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易学与美学学科的学理逻辑关系
2
作者
赵建军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0年第2期1-14,222-223,共16页
易学与美学学科的学理逻辑关系,是易理的横向拓展与美学理蕴的纵向跳跃,两相重合、时复回旋,不断增益完善的深层结构关系。易理的发源,以数、象、占、理为本体,经过历代诠释发生稍许变异,易理仍为易学之依据,在后续的阐释中,与前期的易...
易学与美学学科的学理逻辑关系,是易理的横向拓展与美学理蕴的纵向跳跃,两相重合、时复回旋,不断增益完善的深层结构关系。易理的发源,以数、象、占、理为本体,经过历代诠释发生稍许变异,易理仍为易学之依据,在后续的阐释中,与前期的易理及阐释相互响应而不重合。美学给予易理萌发以审美契机,但美学的学科化形态,主要借助文化和其他学术形态完成。易理与美学磐互化育,促成自身蔚然可观的发展。然而,古代易学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外延,缺少外化与应用层面的学术、文化支撑,反而是文化与学术,包括美学反哺了易学。在当代,易学与美学融合的学科化建构,当着眼于易理和易学美学的现代化融合,探索未来易学美学的语言表达,来使易学美学获得更全面、也更合理的角色、地位,以此对中华文明、智慧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易学美学应有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美学
学科化
学理逻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教师课堂教学“三有论”新释及其实践进阶逻辑——基于《易经》“象、言、意”的三维分析
3
作者
赵晓栋
《当代教师教育》
2023年第3期20-26,共7页
基于易学对教学“三有”论做新阐释和实践逻辑梳理。以《易经》“象、言、意”为理论根基的“有用、有趣、有感”三有教学新论,依据“象”为底层、“言”为中层、“意”为上层的逻辑关系,从认知、情感和心灵三个维度展开实践理路。该实...
基于易学对教学“三有”论做新阐释和实践逻辑梳理。以《易经》“象、言、意”为理论根基的“有用、有趣、有感”三有教学新论,依据“象”为底层、“言”为中层、“意”为上层的逻辑关系,从认知、情感和心灵三个维度展开实践理路。该实践路径为:坚守“以阳就阴式的知识筛选、深度和宽度兼备的知识构建、与时偕行和严守正道的知识解读”来做到认知上“有用”,遵循“言语上深入浅出、行动上革故鼎新和育人上寓教于乐”来至达情感上的“有趣”,力争“以厚德载物实现德业积累提纯、自强不息实现精神上的超拔和人文化成实现人格升华”来达成心灵上的“有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实践逻辑
“象、言、意”
教学“三有”论
原文传递
易学逻辑的基础性问题
被引量:
2
4
作者
吴克峰
郎需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9,共11页
逻辑的本质是推理,易学逻辑是以"一阴一阳之谓道"为"公理",以"刚柔相推"为方法而展开推理的,其中作为"公理"的阴阳之道有其自然客观基础,按此而进行的易学逻辑推理,包括推理的方法、规则、理...
逻辑的本质是推理,易学逻辑是以"一阴一阳之谓道"为"公理",以"刚柔相推"为方法而展开推理的,其中作为"公理"的阴阳之道有其自然客观基础,按此而进行的易学逻辑推理,包括推理的方法、规则、理论以及推理系统的构建等均要符合自然界阴阳准则及其变化规律,这既是易学逻辑本质的突出表现,也是易学逻辑的基础性问题。易学逻辑的应用,譬如中医的"法阴阳",天文学中的"阴阳合历",伦理政治思想中的"象天地而制礼乐"等思想与此密切相关,这也恰是易学逻辑工具性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逻辑
阴阳
刚柔相推
工具性
原文传递
杨效雷易学考古研究方法述论
5
作者
王朝辉
《洛阳考古》
2022年第3期31-36,共6页
易学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备受学界关注。作为当代知名的易学研究学者,杨效雷先生在易学考古领域卓有建树。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其善于运用逻辑学和诠释学等研究方法,曾对商周筮数易卦和《周易》阴阳观等问题...
易学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备受学界关注。作为当代知名的易学研究学者,杨效雷先生在易学考古领域卓有建树。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其善于运用逻辑学和诠释学等研究方法,曾对商周筮数易卦和《周易》阴阳观等问题做了深入剖析,为更多学者开拓了学术视野和科研思路。杨效雷易学考古研究方法符合当今“新文科”研究的学术发展方向,对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效雷
易学考古
逻辑学
诠释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易学逻辑思想研究述评
被引量:
1
1
作者
郎需瑞
机构
南开大学哲学院
出处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08-113,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逻辑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文化因素研究"[项目编号:14BZX077]
文摘
易学逻辑思想研究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易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易学逻辑思想研究经过了初期萌芽、全面探索、系统研究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研究也具有时代的特点。从易学逻辑思想研究的历史来看,研究主要涉及到八卦或六十四卦的逻辑产生,易学逻辑推理方法,易学逻辑思维方式,易学逻辑在中国逻辑思想史中的作用和地位,易学逻辑思想的研究方法等内容;国内易学逻辑研究成果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易学逻辑思想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易学逻辑
逻辑史
研究述评
Keywords
yi - ology logic
logic
history
review of research
分类号
B81 [哲学宗教—逻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易学与美学学科的学理逻辑关系
2
作者
赵建军
机构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0年第2期1-14,222-223,共16页
文摘
易学与美学学科的学理逻辑关系,是易理的横向拓展与美学理蕴的纵向跳跃,两相重合、时复回旋,不断增益完善的深层结构关系。易理的发源,以数、象、占、理为本体,经过历代诠释发生稍许变异,易理仍为易学之依据,在后续的阐释中,与前期的易理及阐释相互响应而不重合。美学给予易理萌发以审美契机,但美学的学科化形态,主要借助文化和其他学术形态完成。易理与美学磐互化育,促成自身蔚然可观的发展。然而,古代易学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外延,缺少外化与应用层面的学术、文化支撑,反而是文化与学术,包括美学反哺了易学。在当代,易学与美学融合的学科化建构,当着眼于易理和易学美学的现代化融合,探索未来易学美学的语言表达,来使易学美学获得更全面、也更合理的角色、地位,以此对中华文明、智慧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易学美学应有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
易学
美学
学科化
学理逻辑
Keywords
yi
-
ology
aesthetics
Disciplinarity
academic
logic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教师课堂教学“三有论”新释及其实践进阶逻辑——基于《易经》“象、言、意”的三维分析
3
作者
赵晓栋
机构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当代教师教育》
2023年第3期20-26,共7页
文摘
基于易学对教学“三有”论做新阐释和实践逻辑梳理。以《易经》“象、言、意”为理论根基的“有用、有趣、有感”三有教学新论,依据“象”为底层、“言”为中层、“意”为上层的逻辑关系,从认知、情感和心灵三个维度展开实践理路。该实践路径为:坚守“以阳就阴式的知识筛选、深度和宽度兼备的知识构建、与时偕行和严守正道的知识解读”来做到认知上“有用”,遵循“言语上深入浅出、行动上革故鼎新和育人上寓教于乐”来至达情感上的“有趣”,力争“以厚德载物实现德业积累提纯、自强不息实现精神上的超拔和人文化成实现人格升华”来达成心灵上的“有感”。
关键词
易学
实践逻辑
“象、言、意”
教学“三有”论
Keywords
the
yi
-
ology
the practical
logic
"images,statements,and ideas"
the"three haves"theory in teaching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易学逻辑的基础性问题
被引量:
2
4
作者
吴克峰
郎需瑞
机构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开大学哲学院
出处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9,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0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720015)
贵州省社会科学国学单列一般项目(17GZGX22)
文摘
逻辑的本质是推理,易学逻辑是以"一阴一阳之谓道"为"公理",以"刚柔相推"为方法而展开推理的,其中作为"公理"的阴阳之道有其自然客观基础,按此而进行的易学逻辑推理,包括推理的方法、规则、理论以及推理系统的构建等均要符合自然界阴阳准则及其变化规律,这既是易学逻辑本质的突出表现,也是易学逻辑的基础性问题。易学逻辑的应用,譬如中医的"法阴阳",天文学中的"阴阳合历",伦理政治思想中的"象天地而制礼乐"等思想与此密切相关,这也恰是易学逻辑工具性的彰显。
关键词
易学逻辑
阴阳
刚柔相推
工具性
Keywords
yi
-
ology
logic
yi
n
-
Yang
Changes between Rigid and Soft
Instrumentality
分类号
B81-092 [哲学宗教—逻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杨效雷易学考古研究方法述论
5
作者
王朝辉
机构
天津益中西青学校
出处
《洛阳考古》
2022年第3期31-36,共6页
文摘
易学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备受学界关注。作为当代知名的易学研究学者,杨效雷先生在易学考古领域卓有建树。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其善于运用逻辑学和诠释学等研究方法,曾对商周筮数易卦和《周易》阴阳观等问题做了深入剖析,为更多学者开拓了学术视野和科研思路。杨效雷易学考古研究方法符合当今“新文科”研究的学术发展方向,对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
杨效雷
易学考古
逻辑学
诠释学
Keywords
Yang Xiaolei
archaeo
logic
al study of
yi
-
ology
logic
hermeneutics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易学逻辑思想研究述评
郎需瑞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易学与美学学科的学理逻辑关系
赵建军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教师课堂教学“三有论”新释及其实践进阶逻辑——基于《易经》“象、言、意”的三维分析
赵晓栋
《当代教师教育》
2023
0
原文传递
4
易学逻辑的基础性问题
吴克峰
郎需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原文传递
5
杨效雷易学考古研究方法述论
王朝辉
《洛阳考古》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