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dinary Scenes Illustrate SpecialAtmosp here under Their Brushes——Appreciating the art ofZhou Tao,Chen Yi and Zhang Xin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02年第4期28-29,共2页
In the past, many Chinese artists have beenafraid they would be criticized for lagging behindthe world in their conceptions. They are eager todo something unconventional or unorthodox. Theiractions are very similar wi... In the past, many Chinese artists have beenafraid they would be criticized for lagging behindthe world in their conceptions. They are eager todo something unconventional or unorthodox. Theiractions are very similar with the trend L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ANG Appreciating the art ofZhou Tao Chen yi and Zhang Xin Ordinary Scenes Illustrate SpecialAtmosp here under Their Brushes
下载PDF
“艺”与Art:中西艺术观念的比较及会通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建中 孙盼盼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5,共8页
中西艺术观念的比较及会通,应首选最难言说的"艺术"。汉语的"艺术"属于"艺"系统,西语的"艺术"则是"Art"体系。"艺"与"Art"具有某种全息性特征,包含着中西艺术... 中西艺术观念的比较及会通,应首选最难言说的"艺术"。汉语的"艺术"属于"艺"系统,西语的"艺术"则是"Art"体系。"艺"与"Art"具有某种全息性特征,包含着中西艺术观念的大量信息。19世纪"艺"与"Art"邂逅,日本学者借用古汉语的"艺术"一词对译"Art",再以侨词形式返回中国。对汉语的"艺术"作观念史考察,不难发现迻译过程中的"削足适履":对"Art"的关注远大于"艺",对"Skill"的热情远高于"文",其重"西"轻"中"之倾向最终导致对中国艺术传统及艺术精神的遮蔽。反思观念性"艺术"的历史流变,检讨侨词"艺术"的利弊得失,既能激活被搁置的中国艺术之传统,亦可在中西比较及会通之中重新发现汉语"艺术"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 侨词 会通
下载PDF
论赵翼的题画诗
3
作者 张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2,共11页
赵翼是可与袁枚媲美的性灵派诗人,也是清中期的一代才人。他“才擅诗书画,心参形影神”,早年在京城任编修时,就曾自作小照《鸥北耘菘图》,显示出深厚的书画艺术功底。除《论诗》诗外,他还创作了大量带品鉴评论性质的题画诗,其“我我周... 赵翼是可与袁枚媲美的性灵派诗人,也是清中期的一代才人。他“才擅诗书画,心参形影神”,早年在京城任编修时,就曾自作小照《鸥北耘菘图》,显示出深厚的书画艺术功底。除《论诗》诗外,他还创作了大量带品鉴评论性质的题画诗,其“我我周旋共影非”之论,对佳山水、真山水的换位言说以及“天工人巧日争新”主张,渗透着性灵诗学重情感、显个性和求创新的精神。赵翼的题画诗不拘格套,在写照传神的品评与江山胜景的礼赞中,出入“奇与正”“真与幻”“庄与徘”之间,充分展示才人的性情、才艺和品格,彰显天工人巧日争先的文艺创新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灵 题画诗 赵翼 文艺
下载PDF
“道”与“艺”:论苏轼的尚意书法
4
作者 王银辉 张岚媗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尚意”作为苏轼凝聚的独特书风,蕴藏着“道”与“艺”两个维度。“艺”是苏轼书法尚意精神的实现路径与外在显现,是他将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寓于点画之间的匠心独运,将古法烂熟于心后的独创一格;“道”作为苏轼尚意书法的核心与精... “尚意”作为苏轼凝聚的独特书风,蕴藏着“道”与“艺”两个维度。“艺”是苏轼书法尚意精神的实现路径与外在显现,是他将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寓于点画之间的匠心独运,将古法烂熟于心后的独创一格;“道”作为苏轼尚意书法的核心与精髓,不仅体现儒家兼济天下的抱负,也包含老庄的自然文艺观和佛家的空静思想。从“道”与“艺”两个维度探析苏轼的尚意书法,可以从其书法中感悟其对生死及天地的认知,结合其生命体验品味其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变化,从而进一步领略滋养其书法艺术的中国传统的意趣、审美和气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尚意书法 “道” “艺”
下载PDF
中国传统“道-艺”观论要
5
作者 韩文革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8,共11页
中国传统“道-艺”观对中国艺术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道-艺”二元结构中去认识和处理艺术问题,充分彰显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民族性。中国传统“道-艺”观既丰富又立体,其中,“道器”论是对本体(本原之道)与实在(艺术之象)之隐显... 中国传统“道-艺”观对中国艺术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道-艺”二元结构中去认识和处理艺术问题,充分彰显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民族性。中国传统“道-艺”观既丰富又立体,其中,“道器”论是对本体(本原之道)与实在(艺术之象)之隐显关系的总体归纳;“道贯”论是对艺术创造中“一”与“多”关系的辩证提摄;“载道”论确立了中国古代艺术社会学“道主而艺从”的文艺认知格局;“同道”论主要涉及文化原型和艺术同构内秘之诠解;“乐道”论表征着中国古代艺术对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之合一的高度提倡。全面了解中国传统“道-艺”观,对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艺术的生命意识、宇宙意识和超越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艺术 “道-艺”观 民族性
下载PDF
基于彝族刺绣艺术的民族文化品牌开发策略研究
6
作者 王亚慧 《网印工业》 2024年第9期70-72,共3页
本文聚焦于品牌赋能策略在彝族刺绣艺术民族文化品牌开发中的应用,旨在探索如何通过品牌的力量提升彝族刺绣的艺术价值与市场竞争力。彝族刺绣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聚焦于品牌赋能策略在彝族刺绣艺术民族文化品牌开发中的应用,旨在探索如何通过品牌的力量提升彝族刺绣的艺术价值与市场竞争力。彝族刺绣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以彝族刺绣艺术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其品牌开发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创新的品牌赋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刺绣艺术 品牌开发 品牌赋能
下载PDF
云南保和乡彝族仆拉泼服饰的艺术与审美
7
作者 白卫萍 《西部皮革》 2024年第20期147-149,共3页
当前,关于仆拉泼服饰的详细资料在地方志中有所记载,然而在学术领域,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保和乡彝族仆拉泼服饰的系统性文字资料尚显不足。仆拉泼服饰文化不仅是彝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元素。研究... 当前,关于仆拉泼服饰的详细资料在地方志中有所记载,然而在学术领域,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保和乡彝族仆拉泼服饰的系统性文字资料尚显不足。仆拉泼服饰文化不仅是彝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元素。研究致力于深入探讨彝族仆拉泼支系的服饰文化,旨在填补学术研究在此领域的空白。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搜集并整理了大量服饰文化相关的图像与实物资料,进而对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保和乡仆拉泼支系服饰的特征、刺绣工艺美学、图案纹样美学以及色彩美学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和乡 彝族 仆拉泼 服饰艺术与审美
下载PDF
融摄与对话:《周易》哲学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发微 被引量:29
8
作者 何胜保 高红斌 +1 位作者 杨春 马志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96,F0003,共5页
中国传统武术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哲学基础,《周易》哲学所特有的话语样式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武术文化谱系。面对休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当代社会价值,已成为民族传统体育领域无法推卸的现实... 中国传统武术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哲学基础,《周易》哲学所特有的话语样式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武术文化谱系。面对休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当代社会价值,已成为民族传统体育领域无法推卸的现实责任。基于此,在阐述《周易》哲学思想内涵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基础上,从易学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技法、技理所蕴含的文化与哲理进行梳理。研究认为,《周易》哲学承认事物的相互转化,体现了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确立了"天人之学"、"阴阳学说"、"变易理论"的哲学思想体系,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哲学命题。《周易》哲学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融摄与对话形成了以静制动、柔化刚打、避实击虚、后发制人、行云流水、变化多端、快而不乱的技击风格,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技法特点,动静、刚柔、虚实、变化、进退的传统武术文化哲学,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尚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中国传统文化 武术 儒家 道家 释家
下载PDF
美,在这里升华——尚德义艺术歌曲之无词部分的审美意蕴浅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文澜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4-89,共6页
尚德义教授是当代我国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 (尤其是花腔女高音作品 )以其高雅的品味和独具一格的美质 ,在艺术歌曲领域显得极为突出。本文从他具有代表性的几首作品入手 ,就其创作特色的一个侧面———其艺术... 尚德义教授是当代我国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 (尤其是花腔女高音作品 )以其高雅的品味和独具一格的美质 ,在艺术歌曲领域显得极为突出。本文从他具有代表性的几首作品入手 ,就其创作特色的一个侧面———其艺术歌曲中“无词歌”部分的审美意蕴作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德义 艺术歌曲 无词部分 审美意蕴 艺术表现手法 意境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 《科学的春天来到了》 《牧笛》 《大漠之夜》
下载PDF
大理西山彝成年女性盛装艺术特征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宏刚 樊凯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0-75,共6页
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探源,从艺术特征的角度,分析了大理西山彝成年女性盛装的工艺分类、刺绣纹样题材及服饰的色彩特征、装饰与款式等方面的构成。进一步探析了西山彝族成年女性盛装的社会文化语义和与当地信仰、审美文化的功能,以及深... 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探源,从艺术特征的角度,分析了大理西山彝成年女性盛装的工艺分类、刺绣纹样题材及服饰的色彩特征、装饰与款式等方面的构成。进一步探析了西山彝族成年女性盛装的社会文化语义和与当地信仰、审美文化的功能,以及深层次蕴含了当地女性娴熟的技艺、清新淡雅的朴素审美情趣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该支系彝族服饰艺术特征的忠实记录和分析,向世人展示了她们的民族技艺和民族性格,对其服饰艺术在今后的演变发展中起到一定的资料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巍山 彝族 服饰艺术 刺绣 成年女性盛装 少数民族
下载PDF
文化展演视域中的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以云南石屏慕善村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迟燕琼 李黎明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8期64-67,共4页
在民族旅游开发的背景下,以云南石屏慕善村为例,在综合、动态的文化展演视域中描述、阐释艺术传承活动在村落文化结构中生成、传承和调适的过程。揭示文化展演是艺术传承的有效路径,是文化符号资本化运作的基本样式,因经济诉求与收益的... 在民族旅游开发的背景下,以云南石屏慕善村为例,在综合、动态的文化展演视域中描述、阐释艺术传承活动在村落文化结构中生成、传承和调适的过程。揭示文化展演是艺术传承的有效路径,是文化符号资本化运作的基本样式,因经济诉求与收益的叠加而不断被操演、强化,其承载的外在族性符号与地方性文化表征被彰显,而内蕴的族群精神与意义日渐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展演 花腰彝 艺术传承
下载PDF
蔡仪对中国文艺美学研究的影响与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政 郭玉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8-91,共4页
蔡仪美学思想对于建构、发展和丰富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美学体系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蔡仪的现实主义艺术学说,从一个重要的纬度为文艺美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蔡仪高度重视对艺术问题的研究,为文艺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作了思想... 蔡仪美学思想对于建构、发展和丰富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美学体系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蔡仪的现实主义艺术学说,从一个重要的纬度为文艺美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蔡仪高度重视对艺术问题的研究,为文艺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作了思想认识上的铺垫。他关于美的艺术的内容的论述,关于美的艺术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关于艺术教育是美感教育的观点等,都为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蔡仪独特的美学研究方法对新时期中国文艺美学研究也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仪 文艺美学 影响与启示 现实主义艺术学说 研究方法
下载PDF
鲁艺美术部在东北的历史沿革(1946—1953)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岩岩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00-304,共5页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延安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根据中央决定迁到东北办学。1948年改称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简称东北鲁艺),先后在沈阳、哈尔滨等地办学。延安鲁艺在抗日战争年...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延安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根据中央决定迁到东北办学。1948年改称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简称东北鲁艺),先后在沈阳、哈尔滨等地办学。延安鲁艺在抗日战争年代走过自己光辉的历程。东北鲁艺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也走过自己光辉的历程。鲁艺美术部在东北的8年时间里,继承鲁艺传统,弘扬鲁艺精神,在战争中成长,在硝烟中壮大,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为我党的文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东北的文化艺术史册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鲁艺 东北鲁艺 鲁艺精神 美术
下载PDF
六艺精神的价值意蕴——马一浮六艺价值观概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宁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5-7,16,共4页
通过从历史文本到价值原则的创造性诠解,马一浮建构起自身的六艺价值观的结构,在此基础上阐发六艺价值观与培育民族精神、建构价值系统、公民道德建设等的现实意蕴。
关键词 马一浮 六艺 价值观
下载PDF
论黄易及其武侠小说 被引量:14
15
作者 韩云波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2-43,共22页
黄易从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到2017年4月出版最后一部作品,创作生命长达30年。其武侠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初创尝试、创作成熟、探索发展三个阶段,以"玄幻"与"异侠"的独特创造被称为"九十年代的武侠旗手",表... 黄易从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到2017年4月出版最后一部作品,创作生命长达30年。其武侠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初创尝试、创作成熟、探索发展三个阶段,以"玄幻"与"异侠"的独特创造被称为"九十年代的武侠旗手",表现出与温瑞安不同的"后金庸"武侠小说路径选择。黄易更进一步"借武道以窥天道",将科幻融会于武侠,在"黄易三变"之后,借历史题材展开了对于历史规律的思考,他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边荒传说》以及"盛唐三部曲"等作品,都表现了深邃的历史内涵。但是,黄易小说产生于从金庸时代到"后金庸"时代的过渡时刻,也有良莠杂陈的一面:他既是另类武侠的开拓者,同时也是武侠传统的崩坏者;既是历史奥秘的探寻者,同时也是历史规律的逃逸者。应以辩证的态度看到黄易武侠小说不同的文学和文化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易 武侠小说 金庸 温瑞安 《寻秦记》 《大唐双龙传》 《边荒传说》 “盛唐三部曲” 《破碎虚空》 《星际浪子》
下载PDF
鲁艺精神培育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楠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35-139,共5页
鲁艺精神是在战火和革命的洗礼中孕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当前艺术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和新任务,艺术院校要深刻认识到鲁艺精神的育人价值,不断拓展鲁艺精神融入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路径渠道,进一步推动艺... 鲁艺精神是在战火和革命的洗礼中孕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当前艺术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和新任务,艺术院校要深刻认识到鲁艺精神的育人价值,不断拓展鲁艺精神融入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路径渠道,进一步推动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更好地培育新时代文艺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艺精神 艺术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论贾谊辞赋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耀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11-115,共5页
贾谊辞赋无论是骚体赋意味浓厚的《吊屈原赋》,还是汉大赋色彩明显的《鸟赋》,都更多地展现个人的内心世界,表达才智之士未能施展政治抱负的忧愤感情和坚持理想的斗争精神。这些辞赋兼有屈原赋和荀子赋的体制,趋向散体化,形成问答形式,... 贾谊辞赋无论是骚体赋意味浓厚的《吊屈原赋》,还是汉大赋色彩明显的《鸟赋》,都更多地展现个人的内心世界,表达才智之士未能施展政治抱负的忧愤感情和坚持理想的斗争精神。这些辞赋兼有屈原赋和荀子赋的体制,趋向散体化,形成问答形式,常用四字句,注意句法整齐,显示出从楚辞向汉赋过渡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辞赋 思想 艺术
下载PDF
苏秦、张仪说服艺术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国柱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20-122,共3页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纵横家崛起。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靠“三寸不烂之舌”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对社会、对历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各自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说服口才模式,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苏秦 张仪 说服艺术 比较研究 口才 模式
下载PDF
白居易《新乐府》的“歌辞造型”——兼论其艺术性的评价问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立增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2-36,共5页
白居易的《新乐府》有入乐之动机,却无入乐之事实,故本质上属准歌辞。本文提出"歌辞造型"的概念,认为白居易在《新乐府》中十分注重"歌辞造型",并以《七德舞》、《法曲》、《海漫漫》、《天可度》为例进行了分析。... 白居易的《新乐府》有入乐之动机,却无入乐之事实,故本质上属准歌辞。本文提出"歌辞造型"的概念,认为白居易在《新乐府》中十分注重"歌辞造型",并以《七德舞》、《法曲》、《海漫漫》、《天可度》为例进行了分析。后世的许多研究者往往从评"诗"的标准出发,对白居易《新乐府》的艺术性提出一些批评如形式刻板、直白浅俗、冗长繁复、不合规范等,其实如果从歌辞的角度来看这些恰恰是其佳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居易 《新乐府》 歌辞造型 艺术性
下载PDF
论《周易》思维形式的特色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玉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6-68,82,共4页
在我国思想史上 ,《周易》思维独具特色。这种特色在形式上表现为思维的意象性、数术性、逻辑性、直观性。《周易》因其显著特色产生独特而巨大的魅力 。
关键词 《周易》 思维 意象 数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