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彝族《指路经》崇生生命观的意义指向
1
作者 白伟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6-93,共8页
彝族《指路经》使用频率高、影响大,其内蕴一种崇生的生命观。其崇生生命观包括四个意义指向:一是肯定“本源”生命——元生命的至美;二是肯定生命的“绽出”过程——日常生活;三是对生命之力即生命力的高扬——“尚力”;四是崇生的终... 彝族《指路经》使用频率高、影响大,其内蕴一种崇生的生命观。其崇生生命观包括四个意义指向:一是肯定“本源”生命——元生命的至美;二是肯定生命的“绽出”过程——日常生活;三是对生命之力即生命力的高扬——“尚力”;四是崇生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永生”。对《指路经》崇生生命观的研究既可为丰富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提供美学资源,亦可为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提供某种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指路经》 崇生 生命观
下载PDF
彝族《指路经》“崇生拒死”的生命美
2
作者 白伟伟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4-35,共12页
彝族《指路经》蕴含一种“崇生拒死”的生命美。死亡与死亡意识是《指路经》“崇生拒死”生命美的现实起点与逻辑起点。《指路经》对“本源”生命的珍视是其“崇生拒死”生命美的重要表征。《指路经》“崇生拒死”生命美的核心表征是去... 彝族《指路经》蕴含一种“崇生拒死”的生命美。死亡与死亡意识是《指路经》“崇生拒死”生命美的现实起点与逻辑起点。《指路经》对“本源”生命的珍视是其“崇生拒死”生命美的重要表征。《指路经》“崇生拒死”生命美的核心表征是去往“祖界”。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文化的交流融合,《指路经》拓展出“崇生拒死”生命美的“功绩”“延寿”“化生”“转世”和“存名”等多重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指路经》 “崇生拒死” 生命美
下载PDF
威宁彝族丧葬祭祀词及仪式的文化内涵——以《指路经》和《劝善经》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余舒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6期30-34,共5页
彝族丧葬祭祀词以诗歌形式写成,一般七言或五言,七言居多。在丧葬礼仪中,仪式伴随祭祀词而进行,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彝族丧葬仪式及祭祀词是丧葬礼仪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有着厚重的传统积淀,各有其功能,表现方式不同,含有丰... 彝族丧葬祭祀词以诗歌形式写成,一般七言或五言,七言居多。在丧葬礼仪中,仪式伴随祭祀词而进行,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彝族丧葬仪式及祭祀词是丧葬礼仪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有着厚重的传统积淀,各有其功能,表现方式不同,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指路经》和《劝善经》为例,以分析祭祀词及仪式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丧葬仪式 祭祀词 《指路经》 《劝善经》
下载PDF
彝族《指路经》“母慈子孝”的伦理美 被引量:2
4
作者 白伟伟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7-45,共9页
“母慈子孝”是彝族《指路经》中最重要的人伦关系,这一点异于我们之于彝族“父慈子孝”核心人伦观的既有观念。“母慈子孝”指认出母与子的责任与义务,标示出人存在的原初状态是一种“在家”的亲密而非“被抛”,以及对生命生生不息的... “母慈子孝”是彝族《指路经》中最重要的人伦关系,这一点异于我们之于彝族“父慈子孝”核心人伦观的既有观念。“母慈子孝”指认出母与子的责任与义务,标示出人存在的原初状态是一种“在家”的亲密而非“被抛”,以及对生命生生不息的强烈愿望。历史上彝族处于迁徙状态,因此其对于“家”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生生不息的期盼胜过了安土重迁的民族和游牧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指路经》 “母慈子孝” 伦理美 “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