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黄元御“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学术思想
1
作者 王远韬 刘毅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678-681,共4页
通过对清代著名医黄元御的代表作《四圣心源》中“一气周流,土枢四象”思想进行分析,结合其中具体的临床理法方药体系,进一步讨论以中土脾胃为轴、肝心肺肾为轮的动态圆运动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并与近现代受西方科学冲击所形成的“科学化... 通过对清代著名医黄元御的代表作《四圣心源》中“一气周流,土枢四象”思想进行分析,结合其中具体的临床理法方药体系,进一步讨论以中土脾胃为轴、肝心肺肾为轮的动态圆运动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并与近现代受西方科学冲击所形成的“科学化”的中医理论形成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圣心源 一气周流 土枢四象 黄元御
下载PDF
基于一气周流解析《金匮要略》虚劳病 被引量:6
2
作者 于庆滨 《山东中医杂志》 2018年第2期97-100,共4页
"虚劳"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后世医家于此病治法众说纷纭。是故本《黄帝内经》之理,以黄元御"一气周流"之法,对《金匮要略》中虚劳的脉象、诸方药及其条文逐一探究,以求虚劳病之根。分析《金匮要略》中所列之方药,包括桂枝加龙... "虚劳"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后世医家于此病治法众说纷纭。是故本《黄帝内经》之理,以黄元御"一气周流"之法,对《金匮要略》中虚劳的脉象、诸方药及其条文逐一探究,以求虚劳病之根。分析《金匮要略》中所列之方药,包括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天雄方、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八味肾气丸、薯蓣丸、酸枣仁汤、大黄虫丸共八方,无不顾及中气,其治法亦均合一气周流之理。当明万变不离其宗,临床实践切不可泥古不化,当究其理,解其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 《金匮要略》 一气周流 脉象 方药 中气
下载PDF
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胃癌的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冯高飞 陈若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11期45-46,共2页
通过对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的阐述及《四圣心源》中有关噎膈、反胃、积聚的论述,结合现代医学对胃癌发病及治疗的认识,探讨"一气周流"理论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
关键词 一气周流 胃癌治疗 中医理论
下载PDF
“一气周流”在早泄辨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阿文 周皛宇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32期86-88,共3页
中医药在早泄治疗中的应用,文献记载非常丰富。中医文献认为早泄的病因多由情志内伤,湿热侵袭,纵欲过度,久病体虚。病机为肾失封藏,精关不固。治疗上虚证者或补脾肾、或滋阴降火,或补肾填精,或补益心脾,佐心固涩,实证者清热利湿,清心降... 中医药在早泄治疗中的应用,文献记载非常丰富。中医文献认为早泄的病因多由情志内伤,湿热侵袭,纵欲过度,久病体虚。病机为肾失封藏,精关不固。治疗上虚证者或补脾肾、或滋阴降火,或补肾填精,或补益心脾,佐心固涩,实证者清热利湿,清心降火。文章把黄玉璐(字元御)"一气周流"理论应用到早泄的辨证论治中,能执简驭繁,明显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泄 一气周流 辨证论治 黄玉璐
下载PDF
黄元御辨治泻痢特色及对针灸临证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艳君 常玉洁 +2 位作者 张冬冬 葛时序 王巧玲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3期14-16,共3页
黄元御以“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立论,认为脾胃为枢轴,主阴阳升降浮沉,枢转四维升降、以协调阴阳。提出土湿水寒木郁是导致泻痢疾病的主要病机、气的升降斡旋障碍贯穿始终,治则强调气机的升发,以培土泻湿、补脾温肾、疏肝清风之法治疗... 黄元御以“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立论,认为脾胃为枢轴,主阴阳升降浮沉,枢转四维升降、以协调阴阳。提出土湿水寒木郁是导致泻痢疾病的主要病机、气的升降斡旋障碍贯穿始终,治则强调气机的升发,以培土泻湿、补脾温肾、疏肝清风之法治疗泻痢。该思想进一步启示针灸治疗泻痢重视调中气升降、恢复一气周流,为临床针刺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元御 土枢四象 一气周流 泻痢 针灸临证
下载PDF
从“一气周流”理论论治脑鸣
6
作者 李冰 王嘉麟 曹慧颖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643-1647,共5页
脑鸣发病的核心为中气斡旋失司,脾虚湿盛;木郁金滞,风痰瘀化生是脑鸣进展的关键;肾虚水寒,寒水侮土,浊毒阻窍是脑鸣最终的发展形态。脑鸣的治疗强调健脾祛湿,复中土斡旋之枢,方用术甘苓泽汤合黄芽汤加减一以贯之;进展期宜健脾为先,以上... 脑鸣发病的核心为中气斡旋失司,脾虚湿盛;木郁金滞,风痰瘀化生是脑鸣进展的关键;肾虚水寒,寒水侮土,浊毒阻窍是脑鸣最终的发展形态。脑鸣的治疗强调健脾祛湿,复中土斡旋之枢,方用术甘苓泽汤合黄芽汤加减一以贯之;进展期宜健脾为先,以上方为基础,同时疏肝肃肺,运金木升降之轴,针对风痰瘀予疏肝清风、化痰降浊、理气行滞之法;脑鸣的终期予天魂汤加减温肾补脾,同时化痰逐瘀解毒。如此方可把握脏腑气机变化,使一气周流循环有序,脑鸣即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鸣 “一气周流” 术甘苓泽汤 黄芽汤 天魂汤
下载PDF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的针灸临床探索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书坤 李志刚 +1 位作者 林磊 田丽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061-4063,共3页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阐释了脏腑气机运动的基本规律,从生理、病理、治则及临证遣方用药均以此为核心。当代陕西名家麻瑞亭从黄氏诸多方剂中精炼浓缩出麻氏下气汤一方,将黄氏下气汤变化为既能右降肺胃,又能左升肝脾的基本方,...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阐释了脏腑气机运动的基本规律,从生理、病理、治则及临证遣方用药均以此为核心。当代陕西名家麻瑞亭从黄氏诸多方剂中精炼浓缩出麻氏下气汤一方,将黄氏下气汤变化为既能右降肺胃,又能左升肝脾的基本方,加减治疗各种内伤杂病,疗效显著。笔者以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为指导,遵照麻氏下气汤之理,将中药改为针灸穴位,以中脘、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溪、列缺、合谷、内关、太冲、阳陵泉十穴为基础,以健脾和胃为本,兼以升降肝肺、交通心肾,用于治疗内伤杂病,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效果,尤其对病症较多的患者具有方便掌握、易于应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黄元御 下气汤 针灸临床
原文传递
从“一气周流”论治老年高血压病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杨淑怡 张治祥 +1 位作者 齐婧 赵明君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749-752,共4页
老年高血压病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致病因素风、火、痰、瘀形成,使一身之气周流不畅,致血压升高。中土亏虚、木气郁塞、肾水虚损是老年高血压病发生和发展的病机关键,当从脾、肝、肾论治。从脾,当补脾土、助轴运,脾胃纳化如常,则... 老年高血压病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致病因素风、火、痰、瘀形成,使一身之气周流不畅,致血压升高。中土亏虚、木气郁塞、肾水虚损是老年高血压病发生和发展的病机关键,当从脾、肝、肾论治。从脾,当补脾土、助轴运,脾胃纳化如常,则诸虚得补;脾胃升降有序,则气血流畅;脾胃健,则服药得效。从肝,当疏肝气、调气机,助其左路升发通畅,使一气循环得以运转,则血压下降。从肾,当滋肾水、补源泉,使肾中精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则人身之机枢运作如常。如此,人身一气得以正常的周流往复,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得消,五脏安和,血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老年高血压病 黄元御
下载PDF
从一气周流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被引量:12
9
作者 任格格 马战平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2276-2279,共4页
一气周流从最本质的"气"的层面,构建了以土为轴,清气左旋,浊气右转,兼顾四象,带动左右之气升降有序的一气周流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根据一气周流理论下脾胃及四象的生理特性补虚泻实,标本共治,使气机轮转,四维圆则中... 一气周流从最本质的"气"的层面,构建了以土为轴,清气左旋,浊气右转,兼顾四象,带动左右之气升降有序的一气周流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根据一气周流理论下脾胃及四象的生理特性补虚泻实,标本共治,使气机轮转,四维圆则中气旺。主要治则包括:治肺脾以升降得序,温肾阳以运助周流,补心火以阴阳调和,使得中气健旺,肝木升发,肺金沉降,肾水滋养肝木并抑制心火过亢,心火温暖肺金并防止肾水过寒。周流顺畅,阴阳调和而正气充足、邪不可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黄元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化
下载PDF
针药并举治疗中风后失语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润子 杨改琴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757-760,共4页
脾土衰败,土湿阳衰,左路心火不升,右路肺金不降,邪气壅滞脏腑经络。脏腑经络连系于舌,若一气不得周流,则发为失语。运用"一气周流"理论治疗中风后失语,关键在于调节气机的升降,以带动四象之气周流不息,使人体达到一个阴平阳... 脾土衰败,土湿阳衰,左路心火不升,右路肺金不降,邪气壅滞脏腑经络。脏腑经络连系于舌,若一气不得周流,则发为失语。运用"一气周流"理论治疗中风后失语,关键在于调节气机的升降,以带动四象之气周流不息,使人体达到一个阴平阳秘的状态。在中药治疗方面,多重视温补脾土,方选桂枝乌苓汤、黄芪姜苓汤加减以培补中气、燥湿理气;在针刺治疗方面,辨证选取水沟、百会、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廉泉、通里、哑门等穴,谨守针刺的时机,把握脏腑阴阳之升降,便可达到针刺其经,一气周流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失语 “一气周流” 针药结合 气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