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褚氏遗书》对医学教育及人才培养的启发
1
作者 张稚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65-269,共5页
《褚氏遗书》是我国现知最早的石刻医籍,作者为南北朝时期南齐政治家、医家褚澄。该书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的理论性著作,其中诸多创见,对后世医家产生深远影响,足见其在知识传播及培养后学方面的价值。对《褚氏遗书》涉及的对医学... 《褚氏遗书》是我国现知最早的石刻医籍,作者为南北朝时期南齐政治家、医家褚澄。该书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的理论性著作,其中诸多创见,对后世医家产生深远影响,足见其在知识传播及培养后学方面的价值。对《褚氏遗书》涉及的对医学教育及医学生成长具有启发作用的元素进行梳理,认为该书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思想,也反映了作者的治学理念,诸如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求业宜精,勤于思考,不墨守成规;重视实践,虚心求教等。这些观点对当代医学人才的成长均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褚氏遗书 褚澄 医学教育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于漪教育思想的区域实践转化机制研究——基于杨浦区8所试点学校的案例分析
2
作者 卜健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通过梳理于漪教育思想体系,明确知识转化的运作机理,文章构建了以三路径、四阶段为主体的“于漪教育思想实践转化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深度分析了杨浦区8所试点学校的典型案例,并凝练出以12种结合方式为核心的于漪教育思想区域实践... 通过梳理于漪教育思想体系,明确知识转化的运作机理,文章构建了以三路径、四阶段为主体的“于漪教育思想实践转化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深度分析了杨浦区8所试点学校的典型案例,并凝练出以12种结合方式为核心的于漪教育思想区域实践转化机制,以期为学界教育家思想实践转化的未来研究提供普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漪教育思想 知识转化 案例分析
下载PDF
“义理决狱”探析——以《名公书判清明集》为主要依据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利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宋代的“义理决狱”是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运动中的一次升华,是儒家的精神和原则在司法领域内的具体体现。“义理决狱”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司法审判的标准,以调解为手段,以宁人息讼为目的,在调解和息讼中都贯穿着教化的原则。
关键词 义理决狱 调解 教化 息讼
下载PDF
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郝燕 郑计梅 +1 位作者 原素梅 高艳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6期1-4,共4页
课程建设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方向,针对我院新开设的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系列改革,主要包括两大方面,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分为两部分,理论与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理论主要涉及绪论课时增... 课程建设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方向,针对我院新开设的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系列改革,主要包括两大方面,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分为两部分,理论与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理论主要涉及绪论课时增加,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包括实验内容综合性、设计性、连续性与模块化。考核方式改革多样化则由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分别占总成绩的30%和70%,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及格率。因此,围绕专业发展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验技术 医学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模块化教学 对分易 教育
下载PDF
基于个体成长史的人民教育家于漪生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毓珣 段沿沿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5-23,共9页
于漪是怎样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人民教育家的呢?从教育家个体成长史的视角,分析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生成机理,剖析影响其成长发展的要素,人民教育家的成长是内外因、主客体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让生命与使命同行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强... 于漪是怎样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人民教育家的呢?从教育家个体成长史的视角,分析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生成机理,剖析影响其成长发展的要素,人民教育家的成长是内外因、主客体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让生命与使命同行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强大内驱力,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唯一捷径,付出浓浓的教育爱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发展秘诀,书写中国基础教育学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巨大贡献,关键人物影响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重要外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漪 普通教师 人民教育家 个体成长史 生成机理
下载PDF
喻嘉言《寓意草》现代研究撷英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春娟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第6期61-64,共4页
喻嘉言是我国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其代表作《寓意草》是医文并茂、卓有影响的医案珍品,现代研究者趋之若鹜,论文繁富。今撷其要,从创"议病式"、法遵《伤寒》、治重脾胃、善治急症、力挽误治、特色治法、用药特点、文采流芳八... 喻嘉言是我国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其代表作《寓意草》是医文并茂、卓有影响的医案珍品,现代研究者趋之若鹜,论文繁富。今撷其要,从创"议病式"、法遵《伤寒》、治重脾胃、善治急症、力挽误治、特色治法、用药特点、文采流芳八个方面对其全面剖析,基本可窥其全豹,旨在使古代名医经验古为今用,薪火相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嘉言 寓意草 医案 现代研究 述评
下载PDF
俞子夷的教师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7
作者 夏豪杰 《教师教育论坛》 2016年第3期77-79,共3页
俞子夷的教师教育思想作为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教育背景和长期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影响,并在不断的研究中成型。他学习西方教育理论,并应用于中国教育实践,进而发展来的教育思想既体现了一般教育原理也符合中国实际。树立正确的... 俞子夷的教师教育思想作为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教育背景和长期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影响,并在不断的研究中成型。他学习西方教育理论,并应用于中国教育实践,进而发展来的教育思想既体现了一般教育原理也符合中国实际。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注重教师的在职培训和教学指导是其教师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些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当今的教师教育有着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子夷 教师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情与理的升华——于漪、宁鸿彬语文教育艺术之比较
8
作者 潘斌军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76-81,共6页
于漪、宁鸿彬是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他们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在长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各自形成独具魅力的教育艺术:前者以情感教育为突出特征对学生进行教文育人教育。后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指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于漪、宁鸿彬是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他们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在长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各自形成独具魅力的教育艺术:前者以情感教育为突出特征对学生进行教文育人教育。后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指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认识事物,使学生受到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文章在上述两方面展开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漪 宁鸿彬 语文教育 教育艺术 比较研究 教育理念 情感教育 中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教师发展的若干现实问题及其破解之道——专访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 被引量:6
9
作者 于漪 李瑾瑜 《教师发展研究》 2022年第4期21-40,共20页
于漪先生是根植于中国大地、中国文化、中国教育成长起来的令人敬仰的人民教育家。她毕生在用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实践和创新破解着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密码。她的至理名言“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已成为全国教师熟悉的金句... 于漪先生是根植于中国大地、中国文化、中国教育成长起来的令人敬仰的人民教育家。她毕生在用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实践和创新破解着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密码。她的至理名言“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已成为全国教师熟悉的金句,这不仅是于漪先生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感悟发出的肺腑之言,也深刻地诠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特性:“一辈子做老师”是为师的坚定信念,“一辈子学做老师”是基于信念的终身学习。于漪先生以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立思想,为广大教师深刻阐释和解答了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师发展的作用、教师“教非所学”与“学科知识欠缺”困扰的破解、教师学科素养与气质的涵养、“学科育人”思想的落实、学生主体成长对教师发展的作用,以及教学反思如何促进教师专业精进、“公开课”如何有效促进教师发展、教师如何平衡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关系、青年教师如何得到有效培养、中国特色现代教师学与中国本土教育学的创建等十个我国教师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中既有精辟的理论见解,又有具体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漪 人民教育家 教师发展 教文育人 教育自信
下载PDF
为文只求关教事--略评《中医典籍与文化十讲》
10
作者 温长路 《中医药文化》 2021年第2期175-177,共3页
《中医典籍与文化十讲》通过典籍、生命、疾病、养生和本草五个专题,对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联进行了重点阐发。从中医教育而言,该书具有以下特点:强调中医典籍学习对于全面了解中医知识体系以及中医传承发展的意义所在;以生命... 《中医典籍与文化十讲》通过典籍、生命、疾病、养生和本草五个专题,对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联进行了重点阐发。从中医教育而言,该书具有以下特点:强调中医典籍学习对于全面了解中医知识体系以及中医传承发展的意义所在;以生命观展现中西医学与文化的差异,将中医学的生命观作为理解与把握中医学理论特质的重点与核心;以疾病、养生、本草三个专题为切入点,阐发了医学与人文双重视野对于理解和发展中医的重要性。该书对于弥补现行中医教材体系的部分知识缺失,推动中医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典籍与文化十讲》 中医教育 医学人文 书评
下载PDF
《寓意草》医学叙事艺术探赜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婧琳 李亚军 付新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41,共5页
《寓意草》一改以往医案“症状-方药”静态体式,以医文并茂、夹叙夹议的新思路实现了“议病-辨证-遣方-治人”的动态叙事考量。喻昌基于整体视角,进行叙事分析:谨守病机,详述病史;基于医者的主体视角,展开叙事反思:以“我”为主,释放情... 《寓意草》一改以往医案“症状-方药”静态体式,以医文并茂、夹叙夹议的新思路实现了“议病-辨证-遣方-治人”的动态叙事考量。喻昌基于整体视角,进行叙事分析:谨守病机,详述病史;基于医者的主体视角,展开叙事反思:以“我”为主,释放情感;基于患者的客体视角,承担叙事见证:详尽“他”事,厘清实际;基于“儒释”文化的精神视角,表达叙事技巧:文采流芳,情理交融。聚焦《寓意草》叙事考量艺术,以期为平行病历书写、叙事医案教学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平行病历 医案 《寓意草》 喻昌
下载PDF
刘纯《玉机微义》明代接受史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晓聪 郑洪 《中医药文化》 2022年第1期34-44,共11页
宋元以来,医学文本逐渐成为医者习医的主要知识来源。明初医家刘纯续增的《玉机微义》以折衷为宗旨,对以朱丹溪为主的金元医学进行集结,一方面顺应了元明时期中医学术理论体系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了儒医群体对新兴的金元医... 宋元以来,医学文本逐渐成为医者习医的主要知识来源。明初医家刘纯续增的《玉机微义》以折衷为宗旨,对以朱丹溪为主的金元医学进行集结,一方面顺应了元明时期中医学术理论体系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了儒医群体对新兴的金元医学知识的需求。《玉机微义》全书知识内容广博,多次重刊,为寻求施治之资,弥补地方医疗资源不足,无形中扩大了医学折衷思想的传播与接受。同时,医学折衷思想也影响了明代医籍的编著。《玉机微义》尤其在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为核心的丹溪学派文本体系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也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去考察寒凉与温补的学术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机微义》 医学折衷 接受史 刘纯
下载PDF
《英藏敦煌医学文献图影与注疏》补正
13
作者 汤伟 《保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3-96,共4页
综合运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和文献学的相关知识,对《英藏敦煌医学文献图影与注疏》以及诸家整理本在录文、句读、注释、补脱等方面存在的15条失误和不足加以订补,有助于敦煌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关键词 敦煌文献 医学文献 《英藏敦煌医学文献图影与注疏》 训诂
下载PDF
于漪教育思想的实践转化:模式、机制与路径
14
作者 卜健 周梅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3期9-16,共8页
该研究从本质上挖掘并梳理出了于漪教育思想转化的“自我转化式”“中介介入式”“集体交互式”三种模式,并创新性地提出基于“价值引领、观念驱动、案例感染、环境熏陶”四大运作载体的知行转化理路,梳理“思想内化”和“实践应用”两... 该研究从本质上挖掘并梳理出了于漪教育思想转化的“自我转化式”“中介介入式”“集体交互式”三种模式,并创新性地提出基于“价值引领、观念驱动、案例感染、环境熏陶”四大运作载体的知行转化理路,梳理“思想内化”和“实践应用”两大关键实践转化阶段,进而从实践哲学的高度和深度概括这种实践转化的文化机理,即从“他文化”向“自文化”再向“自实践”的转化过程,最终从本土实践中提炼“个体学习路径”“中介转化路径”和“集体共进路径”三条教师培养路径,使得研究成果真正反哺每一位教师和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漪教育思想 区域转化机理 实践应用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孙一奎治疗痢疾的组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丹 王悦 +2 位作者 王晨雪 郭锦晨 黄辉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4-70,共7页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孙一奎治疗痢疾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文垣医案》中治疗痢疾的处方,使用Microsoft Excel 2021软件建立处方数据库,分析所用中药的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分类,通过SPSS Modeler 1...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孙一奎治疗痢疾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文垣医案》中治疗痢疾的处方,使用Microsoft Excel 2021软件建立处方数据库,分析所用中药的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分类,通过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处方62首,中药73味,总使用频次590次,频次排名前六的中药分别为甘草、白芍、白术、人参、当归与黄连;所用中药寒温并用,药味以甘味为主,苦、辛为辅,归经以脾经为主,药物多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肉桂、白术-甘草”和“柴胡、白芍-甘草”2个高支持度用药组合,通过复杂网络得到白芍-甘草-白术-人参之间关联性最强;聚类分析得到3类药物组合;因子分析得到7个公因子。结论孙一奎治疗痢疾多采用先补后攻法,善用甘温补虚之品以扶正补虚,采用固本培元法治疗久痢伤肾,挖掘出的新方组合可供临床化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 《赤水玄珠》 《医旨绪余》 《孙文垣医案》 数据挖掘 孙一奎
原文传递
郑梅涧《箑余医语》及其对脉诊的新见解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红梅 郑日新 +3 位作者 陆翔 陈雪功 吴凡 刘凯凯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87-89,共3页
清朝乾隆年间新安医家郑梅涧,遗有手稿《箑余医语》,代代相传,《安徽医学》于1959年第5期标点横排刊登.《箑余医语》记载了郑梅涧对医理的所思所悟,特别对寸口脉诊多有新见,认为寸关尺三部分候脏腑当与经络相结合,脉位浅以候腑,深以候脏... 清朝乾隆年间新安医家郑梅涧,遗有手稿《箑余医语》,代代相传,《安徽医学》于1959年第5期标点横排刊登.《箑余医语》记载了郑梅涧对医理的所思所悟,特别对寸口脉诊多有新见,认为寸关尺三部分候脏腑当与经络相结合,脉位浅以候腑,深以候脏,即所谓“腑浅脏深”;将诊脉指力分为8级;提出诊脉不可拘泥一法,应当“三法参伍”,灵活运用.这些观点对脉诊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梅涧 《箑余医语》 脉诊
原文传递
明代六部综合性医书的传日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靳士英 靳朴 《中华医史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31-134,共4页
明代传日医书众多,以《医书大全》、《南北经验医方大成》、《玉机微义》、《医学正传》、《医学入门》、《万病回春》等综合性医书,传播最快,影响最大。它们促进了16世纪以降日本开始对中国医籍的大量翻刻;为日本当时医师培养提供... 明代传日医书众多,以《医书大全》、《南北经验医方大成》、《玉机微义》、《医学正传》、《医学入门》、《万病回春》等综合性医书,传播最快,影响最大。它们促进了16世纪以降日本开始对中国医籍的大量翻刻;为日本当时医师培养提供了便捷教本;丰富了道三学派的理论与实践,从而为日本医学中兴增添了砖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书大全 玉机微义 医学正传 医学入门
原文传递
皇侃《论语义疏》与南朝文学思想构建
18
作者 袁济喜 李小青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4,159,共7页
南朝梁代皇侃的《论语义疏》代表着南朝经学的重要成果。南朝是一个思想文化兼收并蓄的年代,儒玄交汇的思想观念在《论语义疏》中表现得很明显。皇侃据此对孔子及其《论语》中的文学思想蕴含进行重新阐释,并对传统的诗教和乐教思想进行... 南朝梁代皇侃的《论语义疏》代表着南朝经学的重要成果。南朝是一个思想文化兼收并蓄的年代,儒玄交汇的思想观念在《论语义疏》中表现得很明显。皇侃据此对孔子及其《论语》中的文学思想蕴含进行重新阐释,并对传统的诗教和乐教思想进行开掘。从经学与文学互动的角度去研究《论语义疏》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侃:《论语义疏》 诗教与乐教
原文传递
抗日战争时期的医学教育专刊《医育》研究
19
作者 何兰萍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7-30,共4页
1935年10月创刊的《医育》,开中国医学教育专刊之先河。与其他医学期刊所不同的是,《医育》有着浓厚的官方背景。它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主办,多由医界的权威学者担任主编、编者及作者。《医育》刊行时间为1935—1941年,... 1935年10月创刊的《医育》,开中国医学教育专刊之先河。与其他医学期刊所不同的是,《医育》有着浓厚的官方背景。它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主办,多由医界的权威学者担任主编、编者及作者。《医育》刊行时间为1935—1941年,一度成为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医学发展水平与成果、反思中国医学教育以及传播医学知识的重要阵地。该刊的创办与发展,从一个侧面映射出20世纪30年代中叶至40年代初科技期刊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育》 医学期刊 医学教育
原文传递
柳宝诒临证遣方用药特色
20
作者 焦媛 刘舒悦 +1 位作者 张若诗 李志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459-7461,共3页
柳宝诒是晚清著名温病学家,龙砂八家之一。笔者通过研读《惜余医案》,对其遣方用药特色进行探析,发现柳氏勤求古训的同时,又能师古不泥,而有自己的创见。如加减化裁经方,灵活施治;取类比象,同形相趋;重视药物的炮制,使同一药物拥有多种... 柳宝诒是晚清著名温病学家,龙砂八家之一。笔者通过研读《惜余医案》,对其遣方用药特色进行探析,发现柳氏勤求古训的同时,又能师古不泥,而有自己的创见。如加减化裁经方,灵活施治;取类比象,同形相趋;重视药物的炮制,使同一药物拥有多种功效;煎汤代水,增强疗效;用药轻灵,喜用鲜品;丸散膏汤等多种剂型并用,相得益彰;以及注重天人相应,择时用药等。研究柳宝诒临证遣方用药特色,对于后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宝诒 惜余医案 用药特色 以药制药 择时用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