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清初忆语体文学的兴起
1
作者 陈天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2-87,共6页
忆语体文学的兴起由晚明尚情思潮发端,贯穿以清代感伤之风。明末以来,女性文学的兴盛与女性在文学世界中地位的提升促使了忆语体的产生,而明清变革的时代创伤及遗民的怀旧情结则沟通了从小品文到忆语体文学的桥梁。
关键词 忆语体 尚情 感伤 女性角色 回忆散文
下载PDF
从“与物同体”说论儒家仁学的哲学叙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广 刘兴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99,共9页
比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哲学叙事,孔孟仁学所发展出的“与物同体”说彰显了一种中国式的哲学叙事。其一,“与物同体”说体现了仁学与生生易道的会通,开启了一种不从静态“是(being)”而从动态“生”的立场去构建“本体论(ontolo... 比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哲学叙事,孔孟仁学所发展出的“与物同体”说彰显了一种中国式的哲学叙事。其一,“与物同体”说体现了仁学与生生易道的会通,开启了一种不从静态“是(being)”而从动态“生”的立场去构建“本体论(ontology)”的进路;其二,仁学“ontology”不是要上达“being”本身以成就一门作为最普遍原因和本原的知识原理,而是以“民胞物与”“与物同体”等学说所开显的天人、物我一体合流之理境去澄明“生”或“仁”之原因和本原;其三,不同于“being”本体论以逻辑思辨、构建知识的证真模式,仁学本体论吸取了佛、老反求诸己的内在体认模式;其四,阳明又在此基础上,将“与物同体”说和《大学》的内圣外王之理境会通,一改“为求知而求知”以及佛、老“出世间”等理念而形成的缺失致用面向的本体论叙事,建构了一种具有致用面向的儒家仁学本体论新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颢 王阳明 与物同体 哲学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