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能否活动?——李退溪对朱子理气论的诠释
1
作者 李明辉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48,共8页
李退溪是朝鲜性理学之巨擘,其学以朱子学为宗。他曾撰文严厉批评王阳明。在李退溪与奇高峰关于“四端七情”的辩论中,双方均援引朱子的文献作为论据,且自认为忠于朱子的观点。然究其实,李退溪对孟子“四端”说的诠释预设了一套与朱子性... 李退溪是朝鲜性理学之巨擘,其学以朱子学为宗。他曾撰文严厉批评王阳明。在李退溪与奇高峰关于“四端七情”的辩论中,双方均援引朱子的文献作为论据,且自认为忠于朱子的观点。然究其实,李退溪对孟子“四端”说的诠释预设了一套与朱子性理学系统不同的义理架构,虽然合乎孟子的文本,但却脱离了朱子的基本立场。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理”能否活动?在朱子的性理学中,理是气之所以然,只存有而不活动。本文根据相关文献证明:李退溪在诠释朱予的理气论时有意无意地赋予理一种活动性,而逸出了朱子性理学的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端 七情 李退溪 李栗谷 奇高峰 成牛溪
下载PDF
儒家如何定位道德情感?——以朝鲜前期的“四七论辩”为中心
2
作者 卢兴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43,160,共13页
在先秦儒学中,“四端”代表道德情感,“七情”代表自然情感,孟子强调“四端”的超越性。至宋代理学,朱子以“性(理)/情(气)”的二元模式将“四端”置于形下之域,弱化了孟子关于道德情感与自然情感的划界。朝鲜前期的“四七之辩”在朱子... 在先秦儒学中,“四端”代表道德情感,“七情”代表自然情感,孟子强调“四端”的超越性。至宋代理学,朱子以“性(理)/情(气)”的二元模式将“四端”置于形下之域,弱化了孟子关于道德情感与自然情感的划界。朝鲜前期的“四七之辩”在朱子学的框架之内展开,退溪力图以“理发”凸显“四端”的超越性,将“四端”与“七情”视为异质异层的两种情感。而栗谷恪守朱子“情即气”的界定,将“四端”与“七情”视为同层包含的关系,并以至善之“意”作为引导“情”的超越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成为道德情感的替代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端 七情 道德情感 李退溪 李栗谷
原文传递
李玄逸的四端七情论
3
作者 李明辉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3,共9页
在朝鲜中期的"四端七情之辩"中,李退溪与李栗谷之间虽未直接交锋,但他们对于"四端七情"的不同看法却分别为后世儒者所继承,而形成所谓"主理派"(岭南学派)与"主气派"(畿湖学派)之对垒。李玄逸... 在朝鲜中期的"四端七情之辩"中,李退溪与李栗谷之间虽未直接交锋,但他们对于"四端七情"的不同看法却分别为后世儒者所继承,而形成所谓"主理派"(岭南学派)与"主气派"(畿湖学派)之对垒。李玄逸是所谓的"主理学者",在"四端七情"的问题上继承退溪的观点。他撰有《栗谷李氏论四端七情辨》。李玄逸的辩驳文字,当中显现三重混淆:首先,他并未意识到,朱子以其理气二分、心性情三分的性理学架构来诠释孟子的"四端"说,其实偏离了孟子的基本观点。其次,他未意识到,在理气论及"四端七情"方面,李退溪的观点已逸出了朱子的性理学架构,反倒是李栗谷更忠于朱子的观点。最后,他也未意识到,当李退溪的观点逸出了朱子的性理学架构时,李退溪反而比李栗谷更接近孟子的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玄逸 李退溪 李栗谷 四端七情之辩
原文传递
韩儒金昌协的四端七情论与“性情经纬说”
4
作者 李明辉 《思想与文化》 CSSCI 2018年第1期1-17,共17页
在学问传承上,金昌协系出李栗谷的畿湖学派。但在“四端七情”的问题上,他折中于李退溪与李栗谷之间。对此问题,金昌协撰有《四端七情说》。一方面,他赞同李退溪的“四端主理,七情主气”之说,而质疑李栗谷的“四端专言理,七情兼言气”... 在学问传承上,金昌协系出李栗谷的畿湖学派。但在“四端七情”的问题上,他折中于李退溪与李栗谷之间。对此问题,金昌协撰有《四端七情说》。一方面,他赞同李退溪的“四端主理,七情主气”之说,而质疑李栗谷的“四端专言理,七情兼言气”之说。但在另一方面,金昌协质疑李退溪的“理发气随,气发理乘”之说,而赞同李栗谷的“气发理乘一途”之说。再者,李栗谷主张“四端不能兼七情,七情则能兼四端”,金昌协则主张“四端不能兼七情,七情亦不能兼四端”。在这个思想背景之下,金昌协提出“性情经纬说”,以说明四德、四端、四时、四行与七情的关系。此说上承张显光的“理气经纬说”,下启韩元震的“四端七情经纬说”,有其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昌协 李退溪 李栗谷 四端 七情 性情经纬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