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YiYi》中的自然性
1
作者 梅健 《电影评介》 2012年第9期38-39,共2页
《YiYi》做为杨德昌的最后一部电影,具有一种强烈思辨之感。整部电影充满了"自然性"。这种"自然"的力量是暴力的,应该说是一种暴力升华,我们看不见血腥的残忍,暴力的力量却无比巨大。让人难接受的不是粉饰过后的谎... 《YiYi》做为杨德昌的最后一部电影,具有一种强烈思辨之感。整部电影充满了"自然性"。这种"自然"的力量是暴力的,应该说是一种暴力升华,我们看不见血腥的残忍,暴力的力量却无比巨大。让人难接受的不是粉饰过后的谎言,而是赤裸裸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yi 自然性 暴力 社会生活
下载PDF
Network pharmacology-based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Yiyi Fuzi Baijiang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被引量:4
2
作者 Shang-Jin Song Ren-Jie Xu +2 位作者 Li-Juan Xiu Xuan Liu Xiao-Qiang Yue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2018年第6期295-306,共12页
Objective: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s,targets,target-related diseases and action mechanism of Yiyi Fuzi Baijiang powder(YFBP)of Zhang Zhongjing,a Chinese physician of Eastern Han Dynasty o... Objective: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s,targets,target-related diseases and action mechanism of Yiyi Fuzi Baijiang powder(YFBP)of Zhang Zhongjing,a Chinese physician of Eastern Han Dynasty of China(3 century A.D.)using the method of network pharmacology.Methods: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YFBP were identified from several databases(TCMSP,TCM Database@Taiwan and TCMID).The potential active compounds were screened based on oral bioavailability and drug-like index in the TCMSP database.DrugBank,TCMSP,and TCMID database searches were performed to predict target-related diseases.Biological functions and KEGG pathway outcomes of all potential target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DAVID database.Results:A total of 24 active compounds of YFBP,133 related targets,and 305 potential related diseases were obtained.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YFBP may treat inflammation,pain,and cancer.The functional enrichmen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YFBP probably exerts its therapeutic effects by regulating 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s,the TNF signaling pathway,and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Conclusion:This study provides preliminary confirmation that YFBP has the great potentials to treat inflammation,pain,and tumors,which supports Zhang Zhongjing’s original intention to treat intestinal carbuncle with ancient prescription YFBP,but also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its treatment in the malignant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yi Fuzi Baijiang Powder Bowel carbuncle Inflammation PAIN Cancer Network pharmacology
下载PDF
Mechanism of Yiyi Fuzi Baijiang powder in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 olecular docking
3
作者 Jing-Kang Mu Wen-Ya Feng Tao Yu 《TMR Pharmacology Research》 2022年第2期20-27,共8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Yiyi Fuzi Baijiang p owder in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in Coix Lacryma-jobi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technology.Methods:Search for Yiyi Fuzi Baij...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Yiyi Fuzi Baijiang p owder in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in Coix Lacryma-jobi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technology.Methods:Search for Yiyi Fuzi Baijiang powder’s active ingredient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system pharmacology,Genecards,Uniprot database and Cytoscape software we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active component-ulcerative colitis disease target network,and gene ontology 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was performed,Autodock Vina was used for molecular docking verification.Results:Quercetin,luteolin,kaempferol,chrysin,macroanol B,β-sitosterol,stigmasterol,deltoan and rhizoctonine may play a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KEGG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Yiyi Fuzi Baijiang p owder mainly involved i nterleukin-17 signaling pathway and cancer pathway,among which the key targets were PTGS2,HSP90AA1 and CASP3 and had a good binding activity with 10 main active components.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by Yiyi Fuzi Baijiang p owder may be mainly through quercetin,luteolin,macroanol B,β-sitosterol and other chemical components involved in cancer pathway,i nterleukin-17 signaling pathway acting on PTGS2,HSP90AA1,CASP3 and other disease targets in response to inorganic substances,response to cytokines and other biological processes f actor receptor binding and other molecular function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reating u lcerative col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yi Fuzi Baijiang powder ulcerative colitis network pharmacology signal pathway molecular docking
下载PDF
A TRAIL-BLAZER'S FOOTPRINTS ——A biographic sketch of CAS member Li Yiyi
4
作者 Wang Zuoming & Fan Guilan(Shenyang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CAS)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96年第3期274-277,共4页
People will never forget a scene at the First National Conference of Model Workers held in 1959,when the No.1 blast furnace of the No.1 Steelworks under the Benxi Iron & Steel Corporation was named a national stan... People will never forget a scene at the First National Conference of Model Workers held in 1959,when the No.1 blast furnace of the No.1 Steelworks under the Benxi Iron & Steel Corporation was named a national standard bearer of the Red Flag,with its productivity ratio having won the national championship.The story was reported by the People’s Daily,Soviet Women’s Journal and Benxi Daily.As the young leader of the cited team of furnacemen, Li Yiyi became known to all. Time flies by and 34 years have elapsed since th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 A TRAIL-BLAZER’S FOOTPRINTS A biographic sketch of CAS member Li yiyi CAS TRAIL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通过抗三结构域蛋白21-Toll样受体4-t-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MH7A细胞的影响
5
作者 刘冬梅 刘润萍 曾芳馨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12-1517,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薏苡附子败酱散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2022年2―8月,大鼠用不同浓度薏苡附子败酱散及蒸馏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20μg/L的TNF-...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薏苡附子败酱散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2022年2―8月,大鼠用不同浓度薏苡附子败酱散及蒸馏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20μg/L的TNF-α处理的MH7A细胞记为TNF-α组,TNF-α+含药血清处理的MH7A细胞记为薏苡附子败酱散低浓度组、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浓度组、薏苡附子败酱散高浓度组,正常培养的MH7A细胞标记为对照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的存活、凋亡及白细胞介素(IL)-1β、干扰素(IFN)-γ;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抗三结构域蛋白21(TRIM21)、Toll样受体4(TLR4)、t-核因子(NF)-κB p65、磷酸化(p)-NF-κB p65、p-NF-κB抑制因子(IκB)-α和t-IκB-α蛋白表达。pcDNA 3.1组(转染空载体)、pcDNA+TRIM21组(转染pcDNA 3.1+TRIM21)、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浓度+si-con组(转染si-con+4.70 g/kg含药血清)、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浓度+si-TRIM21组(转染si-TRIM21+4.70 g/kg含药血清)。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NF-α组细胞存活率(105.07±1.90比185.67±3.06)、TRIM21(0.56±0.02比0.68±0.04)、MMP-3(0.18±0.00比0.63±0.02)、MMP-9(0.39±0.01比0.82±0.01)、TLR4(0.25±0.02比0.68±0.07)、p-NF-κB p65(0.24±0.01比0.68±0.06)、p-IκB-α(0.22±0.01比0.55±0.04)蛋白表达和IL-1β(31.65±0.66比101.93±0.60)、IFN-γ(8.53±0.16比63.76±1.35)含量均显著升高,凋亡率(6.54±0.06比1.17±0.08)均显著降低;与TNF-α组相比,薏苡附子败酱散低浓度组(185.67±3.06比153.77±3.09;0.68±0.04比0.37±0.02;0.63±0.02比0.47±0.02;0.82±0.01比0.73±0.01;103.2±0.7比92.93±0.85;66.3±1.45比54.47±1.46;0.68±0.07比0.53±0.05;0.68±0.06比0.53±0.06;0.55±0.04比0.47±0.01;1.84±0.07比6.67±0.28)、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浓度组(185.67±3.06比136.23±1.57;0.68±0.04比0.57±0.02;0.63±0.02比0.37±0.02;0.82±0.01比0.57±0.00;103.2±0.7比86.4±0.75;66.3±1.45比38.1±0.92;0.68±0.07比0.43±0.07;0.68±0.06比0.59±0.01;0.55±0.04比0.40±0.03;1.84±0.07比9.59±0.29)、薏苡附子败酱散高浓度组(185.67±3.06比143.47±1.50;0.68±0.04比0.47±0.02;0.63±0.02比0.41±0.05;0.82±0.01比0.62±0.00;103.2±0.7比89.63±0.42;66.3±1.45比40.17±0.90;0.68±0.07比0.51±0.06;0.68±0.06比0.69±0.07;0.55±0.04比0.41±0.02;1.84±0.07比8.89±0.08)细胞存活率、TRIM21、MMP-3、MMP-9蛋白和IL-1β、IFN-γ含量及TLR4、p-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pcDNA组相比,pcDNA+TRIM21组细胞TRIM21蛋白表达(0.24±0.03比0.51±0.04)、细胞凋亡率(1.61±0.11比12.43±0.61)均显著升高,MMP-3(0.64±0.02比0.41±0.04)、MMP-9(0.82±0.03比0.45±0.02)、IL-1β(110.63±0.55比90.93±0.60)、IFN-γ(64.5±0.82比48.1±1.25)及细胞存活率(179.03±0.74比120.07±0.60)均显著降低;敲减TRIM21显著抑制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浓度对损伤细胞的治疗作用且显著升高TLR4(0.45±0.06比0.61±0.02)、p-NF-κB p65(0.49±0.02比0.56±0.02)、p-IκB-α(0.38±0.01比0.62±0.01)的蛋白表达。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增强TNF-α诱导的MH7A细胞的生存能力,其作用机制与上调TRIM21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败酱草 薏苡仁 附子 薏苡附子败酱散 抗三结构域蛋白21 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卫操与拓跋力微及其子孙——《桓帝功德颂碑》考释
6
作者 刘跃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共8页
卫操撰写的《桓帝功德颂碑》既是北魏早期有文字记载的信史资料,又是北魏拓跋氏集团早期文章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意义。以《桓帝功德颂碑》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了卫操的生平事迹、碑文的真伪等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卫操与拓... 卫操撰写的《桓帝功德颂碑》既是北魏早期有文字记载的信史资料,又是北魏拓跋氏集团早期文章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意义。以《桓帝功德颂碑》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了卫操的生平事迹、碑文的真伪等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卫操与拓跋力微、拓跋禄官以及拓跋猗■、拓跋猗卢三代部落首领都有交往,他对北魏早期的历史比较熟悉。解读《桓帝功德颂碑》对北魏早期历史及文学史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卫操 桓帝 拓跋力微 拓跋猗■ 碑文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量值传递及化学计量学的薏苡竹叶散质量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野谌 邱智东 +3 位作者 张衍旭 王俪颖 王茂旭 董雪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2-436,共15页
建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进行外部质量控制,结合化学计量学探究内部质量影响因素,通过量值传递规律确定制备工艺稳定性,全面完善薏苡竹叶散(YZP)质量评价系统。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本)绘制15批YZP指纹图... 建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进行外部质量控制,结合化学计量学探究内部质量影响因素,通过量值传递规律确定制备工艺稳定性,全面完善薏苡竹叶散(YZP)质量评价系统。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本)绘制15批YZP指纹图谱并评价相似度;选择Origin 2019b 64Bit进行聚类分析(CA),利用SIMCA 14.1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获得导致质量差异的主要成分;测定15批淡竹叶药材和YZP中荭草苷和异荭草苷的含量,探究样品制备过程中的量值传递规律。结果表明,15批YZP指纹图谱得到21个共有峰,指认了6种成分,分别为9号峰(异荭草苷)、10号峰(荭草苷)、13号峰(牡荆素)、14号峰(异牡荆素)、15号峰(连翘酯苷A)和20号峰(连翘苷),相似度在0.956~0.995之间,符合相关规定;CA结果显示,15批YZP被分为两类,PCA共得到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2.4%,OPLS-DA得出10个贡献率较大成分,包括已指认出的9号峰(异荭草苷)、13号峰(牡荆素)和20号峰(连翘苷),有利于进一步质量评价;15批淡竹叶饮片中荭草苷、异荭草苷的质量分数为0.2156%~0.9923%、0.530%~2.052%,15批YZP中荭草苷、异荭草苷的质量分数为0.022%~0.112%、0.065%~0.312%,饮片-YZP中荭草苷、异荭草苷转移率为78.41%~119.54%、74.57%~127.96%,转移率皆在平均值±30%范围内,未出现离散值,说明制备工艺较稳定。本文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有效控制YZP外部质量,通过化学计量学确定了影响质量的内部因素,转移率稳定确定制备工艺稳定可靠,为YZP全面质量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竹叶散 量值传递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荭草苷 异荭草苷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参苓薏苡三七方联合止血生肌汤灌肠对脾虚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常熠 刘英军 金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2-1866,共5页
目的考察参苓薏苡三七方联合止血生肌汤灌肠对脾虚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止血生肌汤灌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薏苡三七方,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 目的考察参苓薏苡三七方联合止血生肌汤灌肠对脾虚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止血生肌汤灌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薏苡三七方,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Baron内镜评分、改良Mayo评分、VAS评分、肠道菌群(肠球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双歧杆菌)、相关因子(FCP、ESR、IL-10、TNF-α、TLR4、PGE2)、肠道屏障功能因子(L/M、DAO、D-乳酸)、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Baron内镜评分、改良Mayo评分、VAS评分、FCP、ESR、TNF-α、TLR4、PGE2、肠道屏障功能因子降低(P<0.05),IL-10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减少(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增加(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肠球菌除外)(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苓薏苡三七方联合止血生肌汤灌肠可安全有效地调节脾虚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提高镇痛、消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薏苡三七方 止血生肌汤 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湿热
下载PDF
李创鹏从“温少阴,通阳明”论治不明原因发热
9
作者 傅淑琳 刘培中 +1 位作者 张和针 李创鹏(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8-224,共7页
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诊疗中的难点,患者常以发热为主诉就诊,伴随症状和体征一般不典型,现代医学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无统一定论,治疗仍以经验性抗炎为主,存在诊断延迟、治疗方案有限、治疗效果欠佳、不良反应明显等不足。... 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诊疗中的难点,患者常以发热为主诉就诊,伴随症状和体征一般不典型,现代医学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无统一定论,治疗仍以经验性抗炎为主,存在诊断延迟、治疗方案有限、治疗效果欠佳、不良反应明显等不足。中医认为,不明原因发热总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具有病程长、病因不明、病情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征。李创鹏主任医师基于六经辨证体系,指出不明原因发热的病机特点为少阴阳明合病,提出“温少阴,通阳明”的论治观点,即运用大黄附子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退热祛邪,以细辛引药直达少阴病所,同时健运脾胃、养阴生津、通调血脉,使邪去正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创鹏 温少阴 通阳明 不明原因发热 大黄附子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文献分析与考证
10
作者 魏艳婷 王萌 +2 位作者 李佳佳 苏红宁 贡磊磊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6期38-43,共6页
目的为薏苡附子败酱散的临床应用与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华医典》(第5版)数据库、《国医典藏》中医古籍数据库、中医药基本古籍数据库(中南大学)及中医世家、中医宝典官网,以及中国知网中薏苡附子败酱散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1958年... 目的为薏苡附子败酱散的临床应用与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华医典》(第5版)数据库、《国医典藏》中医古籍数据库、中医药基本古籍数据库(中南大学)及中医世家、中医宝典官网,以及中国知网中薏苡附子败酱散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1958年1月至2022年12月。梳理记载薏苡附子败酱散的古代文献,并结合现代临床研究,考证该方关键信息。结果与结论共收集相关古籍文献84条,涉及中医古籍48部,其中23部全面记载了该方功能主治、组成、剂量、炮制、制法与服法等内容。薏苡附子败酱散共3种异名方(附子汤、败酱散、薏苡附子散)。其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组方,根据古今剂量折算,每剂含薏苡仁34.5 g,附子6.9 g,败酱草17.25 g,附子用炒制品,薏苡仁、败酱草均用生品,加水400 mL,煎至200 mL,顿服。该方古籍记载主治病证为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软,脉数。现代研究以炎症为主要应用方向,并广泛应用于内科、妇科、儿科等学科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败酱散 古代文献 现代研究 本草考证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整合药理学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对胃肠癌“异病同治”作用机制
11
作者 程一诺 卞玟晰 +2 位作者 洪赟 王文义 李德森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9期165-173,共9页
目的:通过整合药理学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对胃癌和肠癌“异病同治”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数据平台预测薏苡附子败酱散相关成分及作用靶点,与通过OMIM、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的胃... 目的:通过整合药理学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对胃癌和肠癌“异病同治”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数据平台预测薏苡附子败酱散相关成分及作用靶点,与通过OMIM、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的胃癌(GC)、结直肠癌(CRC)相关靶点进行交互,将交互靶点借助DAVID数据库平台进行基因本体功能(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最后通过分子对接预测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的结合能力。结果:从数据库共筛选出薏苡附子败酱散44个有效成分以及968个作用靶点,与GC、CRC进行交集后得到交集靶点463个;利用Network Analyer插件筛选出金合欢素、蒙花苷、脱氧穿心莲内酯等10个核心成分,肿瘤蛋白p53(TP53)等10个核心靶点。GO功能共富集蛋白质磷酸化等1870个条目;KEGG共富集表皮生长因子(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195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进一步证实金合欢素、蒙花苷、脱氧穿心莲内酯等具有良好的构效关系。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可能通过作用于AKT1、TP53、PIK3CA等核心靶点调控p53、EGFR、VEGF、HIF-1等信号通路,发挥对胃癌、肠癌“异病同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败酱散 胃癌 结直肠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云南栘(Docynia delavayi(Franch.)Schneid.)黄酮成分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官智 潭颂德 +1 位作者 苏镜娱 曾陇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4-37,共4页
本文首次对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树皮的主要成分进行了研究 ,从其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四种黄酮类化合物 ,通过 NMR、MS和 IR等波谱手段 ,鉴定出它们分别为 :白杨素 ( Chrysin, ) ,柚皮素 ( Naringenin, ) ,槲皮素 ( Quercetin, )和广... 本文首次对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树皮的主要成分进行了研究 ,从其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四种黄酮类化合物 ,通过 NMR、MS和 IR等波谱手段 ,鉴定出它们分别为 :白杨素 ( Chrysin, ) ,柚皮素 ( Naringenin, ) ,槲皮素 ( Quercetin, )和广寄生甙( Aviculari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yi 白杨素 抽皮素 槲皮素 广寄生甙 树皮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的资源及其利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袁唯 李文祥 +1 位作者 林奇 杨振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56-258,共3页
云南的资源及其利用StudiesonResourceandUtilizationofDocyniainYunnan袁唯,李文祥,林奇,杨振生(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部,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科研处,昆明6... 云南的资源及其利用StudiesonResourceandUtilizationofDocyniainYunnan袁唯,李文祥,林奇,杨振生(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部,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科研处,昆明650201)属(Docymia)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yiyi 资源 开发利用 云南
下载PDF
抑胰合剂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14
作者 易航 庄亚瑟 张建东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抑胰合剂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潜江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SAP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抑胰合剂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潜江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SAP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抑胰合剂。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前后肠胃激素、肠黏膜屏障指标、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VIP水平低于对照组,MTL、S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胰合剂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SAP患者能有效恢复胃肠动力,改善肠胃激素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胰合剂 营养支持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胃肠动力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云南丽江栘果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梅文泉 和承尧 +2 位作者 汪禄祥 刘家富 陈锦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2年第5期55-56,共2页
本文对云南丽江木多木衣果内宏量营养成份、常量及微量营养元素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木多木衣果中粗蛋白含量及钙、磷、钾、脯氨酸、天冬氨酸的含量比一般水果中的含量要高。
关键词 云南丽江 yiyi 成分分析 微量元素 氨基酸分析
下载PDF
李以义教授导眠散治疗虚证失眠经验
16
作者 吕娟 谭元杰 王晓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9期50-52,共3页
失眠,中医称“不寐”,较多论述认为不寐之证,虚实兼见,而以虚证尤多。虚证失眠多由于饮食、情志、高龄体虚、受惊等导致气血亏虚、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心神失养而发病。名老中医李以义教授从病机出发,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虚证失... 失眠,中医称“不寐”,较多论述认为不寐之证,虚实兼见,而以虚证尤多。虚证失眠多由于饮食、情志、高龄体虚、受惊等导致气血亏虚、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心神失养而发病。名老中医李以义教授从病机出发,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虚证失眠的方剂——导眠散,疗效较为显著。文章列举李以义教授运用导眠散治疗失眠的典型病案,分析总结其整体辨治思想和处方思路,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失眠 李以义 导眠散 虚证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双喜 宋晓锋 +1 位作者 张相安 安永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42-2646,共5页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薏苡附子败酱散,疗程4周。然后,检测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薏苡附子败酱散,疗程4周。然后,检测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肠道菌群(大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IBDQ评分显著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2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美沙拉嗪能下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提高生活质量,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败酱散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薏苡附子败酱散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政 刘丽萍 +1 位作者 刘海涛 雷鹏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9-832,共4页
目的:优选薏苡附子败酱散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薏苡仁油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选薏苡仁的醇提工艺;以原儿茶酸、绿原酸、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优选附子和败酱草的水提工艺。结果:薏苡仁最佳提取工艺为:加... 目的:优选薏苡附子败酱散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薏苡仁油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选薏苡仁的醇提工艺;以原儿茶酸、绿原酸、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优选附子和败酱草的水提工艺。结果:薏苡仁最佳提取工艺为:加4倍量无水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20 min。附子和败酱草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即第1次附子加10倍量水煎煮1.0 h,然后加入败酱草,共同煎煮45 min;第2次药渣加8倍量水,再煎煮3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薏苡附子败酱散的制剂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败酱散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水煎液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建立及8种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燕 张露蓉 +1 位作者 许恒 陈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9-23,共5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薏苡附子败酱散水煎液的指纹图谱,并对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槲皮素8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使...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薏苡附子败酱散水煎液的指纹图谱,并对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槲皮素8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使用Agilent ZORBOX Extend-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p H2.5)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10批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996以上。共标定了51个共有色谱峰,并指认其中8个峰,分别为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槲皮素。上述8种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3;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5.0%;加样回收率为97.27%~102.81%,RSD≤3.93%。结论应用HPLC建立的指纹图谱反应了薏苡附子败酱散水煎液中的成分,可作为薏苡附子败酱散水煎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败酱散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共有峰归属分析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抗肝癌细胞SMMC-7721有效组分配伍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珊珊 包永睿 +5 位作者 赵焕君 项峥 孟宪生 王帅 赵琳 李鑫 《中南药学》 CAS 2018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通过均匀设计方法筛选出薏苡附子败酱散方有效组分抗肝癌细胞最佳配伍比例,并对其各有效组分及最佳配伍进行体外初步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各有效组分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IC_(50)值,通过U_8(8~5)均匀设计对有效组分配... 目的通过均匀设计方法筛选出薏苡附子败酱散方有效组分抗肝癌细胞最佳配伍比例,并对其各有效组分及最佳配伍进行体外初步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各有效组分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IC_(50)值,通过U_8(8~5)均匀设计对有效组分配伍进行优化,确定最佳配伍比例;同时测定最佳配伍作用于人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SMMC-7721的IC_(50)值;运用流式细胞仪将最佳配伍组及有效组分单用组分别作用于肝癌细胞SMMC-7721,测定细胞周期与凋亡,并用Flowjo及Modifi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薏苡附子败酱散方有效组分最佳配伍比例为:败酱草总皂苷-薏苡仁挥发油-败酱草总黄酮-附子总生物碱=0.40∶2.06∶1.06∶1.70。最佳配伍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IC_(50)值比对人正常肝细胞L-02显著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分单用组及最佳配伍组作用于肝癌细胞SMMC-7721后,细胞凋亡率均增加;细胞分裂周期G_0/G_1期、S期比例升高,G_2/M期比例降低。最佳配伍组作用优于各有效组分单用组。结论通过本实验筛选出的薏苡附子败酱散方有效成分最佳配伍对肝癌细胞SMMC-7721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为该方的进一步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有效成分配伍 均匀设计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