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Overview of Coilia ectenes in Jiangsu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被引量:6
1
作者 段金荣 张红燕 +3 位作者 刘凯 徐东坡 张敏莹 施炜纲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9期1950-1954,共5页
Anchovies are migratory fish and adult individuals migrate in group from the sea into the river every year because of reproductive needs. TheYangtze River is the largest river in China, with rich food and fish species... Anchovies are migratory fish and adult individuals migrate in group from the sea into the river every year because of reproductive needs. TheYangtze River is the largest river in China, with rich food and fish species, hence, the Yangtze River would be an ideal habitat for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anchovy. In this pa- per, based on fishing log data of anchovy in Jiangsu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realte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in digital map using statistical software and GIS. From 2008 to 2011, the number of anchovy fishing vessels and fishing days in Jiangsu section remained stable, but the fishing volume and economic profit of single-vessel fluctuated constantly. This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s and advices for plan and management of anchovy fishery resource to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lia ectenes yangtze river Jiangsu section Fishing log Fisheries re-sources
下载PDF
Provenance of Detrital Magnetites from Quaternary Sediments in the Yichang Area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Birth of the Three Gorges, Yangtze River 被引量:3
2
作者 XIANG Fang WANG Yuwan +3 位作者 ZHANG Yao LI Shuxia WANG Jinyuan FEN Q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063-1064,共2页
Objective In recent years, the birth time and evolu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Yangtze River has become a focused topic.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studies, this study used provenance analysis of Quaternary sediments to di... Objective In recent years, the birth time and evolu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Yangtze River has become a focused topic.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studies, this study used provenance analysis of Quaternary sediments to discuss this question. Among those minerals in Quaternary sediments, magnetite was rarely studied. This paper presents element geochemistry and backscatter images of detrital magnetites from the Quaternary sediments in the Yichang area of Hubei Province. By discussing the provenance changes of detratic magnetites, we suggested the birth time of the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venance of Detrital Magnetites from Quaternary Sediments in the yichang Area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Birth of the Three Gorges yangtze river
下载PDF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barrier layer in the PN sec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媛 吴德星 +1 位作者 林霄沛 山峰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92-201,共10页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 (CTD) observation data and a three-dimensional ocean model in a seasonally-varying forcing field to study the barrier layer (BL) in the PN section in the East C...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 (CTD) observation data and a three-dimensional ocean model in a seasonally-varying forcing field to study the barrier layer (BL) in the PN sec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The BL can be found along the PN section with obviously seasonal variability. In winter, spring and autumn, the BL occurs around the slope where the cold shelf water meets with the warm Kuroshio water. In summer, the BL can also be found in the shelf area near salinity front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Dilution Water (YRDW). Seasonal variations of BL in the PN section are caused by local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atmospheric forcing. Strong vertical convection caused by sea surface cooling thickens the BL in winter and spring in the slope area. Due to the large discharge of Changjiang River in summer, the BL occurs extensively in the shelf region where the fresh YRDW and the salty bottom water meet and form a strong halocline above the seasonal thermoclin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L in the PN section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vertical shear of different water masses, which is called the advection mechanism.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BL in summer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YRDW. In the larger YRDW year (such as 1998), a shallow but much thicker BL existed on the shelf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barrier layer the PN sectio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KUROSHIO
下载PDF
Possibilities and challenges of expanding dimensions of waterway downstream of Three Gorges Dam 被引量:6
4
作者 Tao Yan Yun-ping Yang +2 位作者 Yi-bing Li Yuan-fang Chai Xiao-bing Cheng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36-144,共9页
The waterwa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has long been known as the Golden Waterway and has served a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Therefore,expandi... The waterwa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has long been known as the Golden Waterway and has served a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Therefore,expanding its dimensions is a significant goal,particularly given the long-range cumulative erosion occurring downstream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TGD),which has been concentrated in the dry river channel.With the regulation of the volume from upstream reservoirs and the TGD,the minimum discharge and water level of the river downstream are increasing,and creating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increase of the depth of the waterway.The discharge compensation effect during the dry season offsets the decline in the water level of the river channel caused by the down-cutting of part of the riverbed,but the minimum navigable water level of the segment near the dam still shows a declining trend.In recent years,several waterway remediation project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downstream reaches of the TGD and although the waterway depth and width have been increased,the channel dimensions are still insufficient in the Yichang-Anqing reach (with a total length of 1026 km),as compared to the upstream reservoir area and the deep water channel in the downstream tidal reaches.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water depth and the number and length of shoals in the waterway indicates that its dimensions can be increased to 4.5 m ×200 m and 6.0 m×200 m in the Yichang-Wuhan and Wuhan-Anqing reaches,respectively.This is also feasible given the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currently available,but remediation projects need to be coordinated with those for flood prevention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WAY DIMENSION Condition analysis Three Gorges Project yichang-Anqing REACH yangtze river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赫 刘进翰 +3 位作者 左其亭 甘容 王辉 冯跃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为强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统一调配,基于Spring Boot和Vue前后端分离开发的模式,利用天地图API、WebGL、Echarts等技术设计研发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从设计思路、功能界面、关键技术3个角度论述系统设计思路和... 为强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统一调配,基于Spring Boot和Vue前后端分离开发的模式,利用天地图API、WebGL、Echarts等技术设计研发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从设计思路、功能界面、关键技术3个角度论述系统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从而实现地理信息服务、供需水预测、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化调度等功能,实现水量分配可视化、运行调度智能化和跨流域调水管控一体化。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水资源调配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受水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水平,解决了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跨流域调水的配置难题,为受水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水资源调配系统 Spring Boot框架 Vue框架 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 水资源和谐配置
下载PDF
引江补汉工程丹江口下游近坝段枯水期通航水位恢复试验研究
6
作者 朱勇辉 郭小虎 +2 位作者 李凌云 王彦君 张丹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3,共8页
引江补汉工程补水口位于丹江口大坝下游安乐河出口约5 km处,且补水量与调水量基本一致,工程对航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减水段,为恢复枯水期通航水位需要开展航道综合治理。利用河工模型试验论证了综合治理方案的效果,并对方案进行了优化及... 引江补汉工程补水口位于丹江口大坝下游安乐河出口约5 km处,且补水量与调水量基本一致,工程对航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减水段,为恢复枯水期通航水位需要开展航道综合治理。利用河工模型试验论证了综合治理方案的效果,并对方案进行了优化及进一步论证。结果表明,减水-补水212 m 3/s方案尾门水位分别为86.47、85.90 m条件下,引航道口—黄家港段水位下降,黄家港以下水位保持不变,其中引航道口水位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0.08、0.19 m;综合治理方案1实施后引航道口水位下降均为0.02 m,减水段的水位仍未恢复至调水前的水平,主因是从安乐河口补水的水流并未能进入到左侧主航道内;基于试验研究结果,建议对综合治理方案进行优化,在沧浪洲出水口下沿布置2道护底带;通过试验论证了护底带的4个高程,建议护底带高程为85.5 m,并对护底带高程进一步细化论证;优化后的方案可使引航道口至黄家港段的水位略超过调水前的水平,其中引航道口处最大水位抬高0.0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补汉工程 近坝段 枯水期 通航水位 河工模型试验 恢复试验 航道综合治理
下载PDF
供需视角下的长江重庆段江心岛生态管理策略研究
7
作者 毛华松 万雯洋 +3 位作者 李萍 罗评 杨永川 蔡建军 《园林》 2024年第5期30-39,共10页
长江重庆段江心岛是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高生态区位节点,而当前静态保护模式忽略了多元主体对于岛屿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共融发展的新需求,造成江心岛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协同好岛屿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关系,对促进长江重庆段江心岛生态系... 长江重庆段江心岛是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高生态区位节点,而当前静态保护模式忽略了多元主体对于岛屿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共融发展的新需求,造成江心岛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协同好岛屿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关系,对促进长江重庆段江心岛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流域国土空间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结合长江重庆段14个江心岛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情况的田野调查,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交互关系进行解读,搭建江心岛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空间耦合关联框架,指明统筹好自然空间和多元利益主体的综合治理是促进江心岛“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从支持与调节服务退化、供给和文化服务价值发挥不足、供需协调综合效能提升不足等三个层面识别出当前造成江心岛生态服务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最后整理归纳出岛屿生态管控、系统要素配置和多元主体共治三大策略,以期为更多同类型江心岛的生态管理提供系统性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重庆段江心岛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多元利益主体 供需协同 生态管理
下载PDF
长江泰州段引排水量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8
作者 王胜艳 王品勇 马林敏慧芝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长江引排水是泰州市水资源的重要来源,本文选取长江泰州段的17个主要口门,统计了1959—2022年的引排水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受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引排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但近年来... 长江引排水是泰州市水资源的重要来源,本文选取长江泰州段的17个主要口门,统计了1959—2022年的引排水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受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引排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但近年来呈现波动趋势;受区域降水、季节性农灌用水和长江潮位等因素影响,沿江口门引排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高港水利枢纽的建成对区域水资源的分配影响较大。研究成果可为长江大保护、优化口门调度方案、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计划用水等管理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泰州段 引排水量 高港水利枢纽 时空分布
下载PDF
禁捕首年长江安庆段仔稚鱼群聚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中家 田佳丽 +2 位作者 王银平 黎加胜 刘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7-545,共9页
为掌握禁捕首年长江安庆段仔稚鱼群落特征及其变化,于2021年4月18日至8月14日开展长江安庆段仔稚鱼逐日采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共采集鉴定仔稚鱼338922尾,鉴定出鱼类39种,隶属于6目9科31属,鲤科鱼类的物种数和数量占据优势,占比分别为7... 为掌握禁捕首年长江安庆段仔稚鱼群落特征及其变化,于2021年4月18日至8月14日开展长江安庆段仔稚鱼逐日采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共采集鉴定仔稚鱼338922尾,鉴定出鱼类39种,隶属于6目9科31属,鲤科鱼类的物种数和数量占据优势,占比分别为79.48%和96.59%。在生态类型上,淡水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数量和物种数占比分别为92.27%和48.71%。在产卵类型上,产漂流性卵鱼类占绝对优势,物种数和数量占比分别为46.15%和92.27%。在群落结构上,贝氏䱗(Hemiculter bleekeri)为第一优势种,数量占比44.53%,䱗(Hemiculter leucisculus)和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为主要优势种。在资源丰度时间分布上,5—7月仔稚鱼丰度最高,均值为1093 ind./100 m^(3),峰值出现在7月6日,为4097 ind./100 m^(3)。同往年的调查结果相比,物种数方面,2016—2020年的物种数变幅为37至49种,2021年为39种;仔稚鱼丰度方面,2016—2020年的平均丰度变幅为355—1185 ind./100 m^(3),2021年为916 ind./100 m^(3);2016—2020年的丰度峰值变幅为823—8081 ind./100 m^(3),2021年为4097 ind./100 m^(3)。冗余分析(RDA)表明,仔稚鱼丰度与调查期间的流量、水位、水温和浊度呈正相关(P<0.05)。研究探明了禁捕初期长江安庆段仔稚鱼的资源现状,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过程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捕首年 长江安庆段 仔稚鱼 物种组成 丰度变化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多目标水量优化调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志红 刘渊 +5 位作者 江生金 蒋恒 方俊 陈钊 王永强 王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涉及河道、闸泵、管道和调蓄水库,约束条件复杂,常规的优化调度算法难以搜索可行解,求解效率低。选用受水区缺水率平均值最小、泵站总抽水量最小和受水区缺水率标准差最小作为目标函数,从供水保障、供水成本和公平...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涉及河道、闸泵、管道和调蓄水库,约束条件复杂,常规的优化调度算法难以搜索可行解,求解效率低。选用受水区缺水率平均值最小、泵站总抽水量最小和受水区缺水率标准差最小作为目标函数,从供水保障、供水成本和公平性角度构建多目标水量优化调度模型。基于可行搜索思路,结合逆序演算和顺序演算过程对约束条件进行处理,引入决策系数,通过映射关系使搜索空间保持在可行域中,结合多目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s,NSGA-II)进行求解,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并采用熵权法进行方案优选。结果表明,基于可行搜索的NSGA-II算法能够有效求解复杂调度系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综合考虑多个目标的最优方案相对单目标方案更加合理,结果可为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可行搜索 多目标 水量优化调度 NSGA-II算法
下载PDF
基于空间插值的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悬浮物和叶绿素a空间分布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菊英 杜博文 +4 位作者 韦美怡 李阳东 胡松 李鸿莉 常亮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3,共11页
针对目前利用实测数据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水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相对偏少的情况,基于“淞航”号2018年春季航次对该海域的综合观测,利用实验室水样分析数据对船载温盐深仪(CTD)的测量数据进行校正,并对该区域2018年春季时节悬浮物(TSM)和... 针对目前利用实测数据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水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相对偏少的情况,基于“淞航”号2018年春季航次对该海域的综合观测,利用实验室水样分析数据对船载温盐深仪(CTD)的测量数据进行校正,并对该区域2018年春季时节悬浮物(TSM)和叶绿素a(Chl-a)浓度的空间插值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TD观测数据与水样分析数据呈较强线性相关关系。反距离权重插值对TSM和Chl-a浓度空间分布具有整体最优的效果。TSM浓度在近岸和近海底较高,在观测区域内出现两个高值中心;Chl-a浓度在近岸海域较高,有较明显的片状高值结构,垂向上表层较高。TSM与Chl-a浓度分布在长江口南北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且两者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长江径流、外海洋流、潮汐混合等水动力过程是影响该区域TSM和Chl-a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邻近海域 悬浮物浓度 叶绿素A浓度 空间插值 断面分析 大面分析
下载PDF
抛石护脚工程水环境保护研究——以长江铜陵河段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晓娟 景朝霞 +1 位作者 毕雪 王晓媛 《长江技术经济》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以长江铜陵河段为例,研究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水环境的变化,采用水质模型预测了抛石护脚施工造成悬浮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分析其对下游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下抛石造成悬浮物浓度增加,影响范围长度约... 以长江铜陵河段为例,研究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水环境的变化,采用水质模型预测了抛石护脚施工造成悬浮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分析其对下游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下抛石造成悬浮物浓度增加,影响范围长度约300~500 m,宽度约10~20 m。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水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河道治理工程水环境影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治理 水环境影响 水质保护 铜陵河段
下载PDF
长江安庆江段存在溯河洄游型和淡水定居型刀鲚实证研究
13
作者 许颖 姜涛 +2 位作者 杨健 刘洪波 陈修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共14页
为了探究长江十年禁渔后安庆江段刀鲚的生境履历,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研究安庆江段不同类型长颌刀鲚(Coilia nasus)和短颌刀鲚的耳石Sr和Ca微化学特征。结果显示,根据耳石Sr/Ca值的变化值将安庆江段的短颌刀鲚分为2类,一类是... 为了探究长江十年禁渔后安庆江段刀鲚的生境履历,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研究安庆江段不同类型长颌刀鲚(Coilia nasus)和短颌刀鲚的耳石Sr和Ca微化学特征。结果显示,根据耳石Sr/Ca值的变化值将安庆江段的短颌刀鲚分为2类,一类是其比值为一直小于3.0的低值,表明其纯淡水的生境履历;另一类是其比值不仅有小于3.0的低值区,还有大于3.0的高值区(小于7.0),表明其不仅有淡水的生境履历,还有高盐度的河口半咸水生境履历。长颌刀鲚的耳石Sr/Ca值均具有小于3.0的低值区和大于3.0(甚至大于7.0)高值区的显著波动,表现为典型的淡水、河口半咸水及海水的溯河洄游型生境履历,Sr含量面分析图谱也可印证上述结果。本研究表明,长江安庆江段刀鲚群体组成较为复杂,同时存在溯河洄游型、淡水定居型短颌刀鲚和溯河洄游型长颌刀鲚3种生态表型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安庆江段 长颌刀鲚 短颌刀鲚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生境履历
下载PDF
长江安徽段河道冲刷特征及江砂资源变化趋势
14
作者 肖晨光 张肖 +1 位作者 刘东风 孙玉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47,共8页
为了解新水沙形势下长江安徽段河道冲刷特征及江砂资源变化趋势,通过对长江安徽段水文泥沙测验资料、长程水道地形测量资料、护岸工程观测资料、崩岸险段监测资料的研究,分析长江水流输沙、河道冲淤、江岸崩岸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显示:... 为了解新水沙形势下长江安徽段河道冲刷特征及江砂资源变化趋势,通过对长江安徽段水文泥沙测验资料、长程水道地形测量资料、护岸工程观测资料、崩岸险段监测资料的研究,分析长江水流输沙、河道冲淤、江岸崩岸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显示:长江安徽段河道来沙量大幅减少,2021年安徽长江大通水文站实测年输沙量比多年平均减少71%;长江安徽段河床持续净冲刷,2016—2021年长江安徽段冲刷量达3.375亿m^(3),年均冲刷量达6750万m^(3);安徽长江段崩岸加速发展,崩岸区总长418km,占安徽长江岸线的37.6%;原规划的可采砂区域已发生严重冲刷,冲刷总量达1297.1万t,大于年度控制开采总量的640万t。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长江安徽段应当遵循“江砂不上岸”的原则,限制开采江砂资源直至全面禁止开采江砂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安徽江段 河道冲刷 江砂资源
下载PDF
长江安庆段中华绒螯蟹蟹奴感染情况调查及其致病特征
15
作者 谢菁 杨彦平 +3 位作者 唐振 杨秋菊 焦晓灿 刘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92-2099,共8页
为了掌握蟹奴(Polyascus sp.)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的感染现状,对捕捞的寄生个体和正常个体进行形态学测量和病理学检查。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共捕获中华绒螯蟹7175只,其中雄蟹3666只,雌蟹3509只;感染蟹奴的中华绒螯蟹... 为了掌握蟹奴(Polyascus sp.)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的感染现状,对捕捞的寄生个体和正常个体进行形态学测量和病理学检查。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共捕获中华绒螯蟹7175只,其中雄蟹3666只,雌蟹3509只;感染蟹奴的中华绒螯蟹共38只,雌、雄蟹的感染率分别为0.80%和0.27%。系统测量数据显示,感染蟹奴的中华绒螯蟹个体体型普遍偏小,头胸甲宽、头胸甲长、体厚、体质量均显著小于正常个体;感染雄蟹的脐部最大宽和脐高的比值显著大于正常雄蟹,表现为腹脐形态向雌蟹发展,感染雌蟹的脐部最大宽和脐高的比值与正常雌蟹差异不显著;剖检发现雌雄感染个体的生殖腺均萎缩退化;组织切片结果显示被寄生蟹的肝胰腺、卵巢被蟹奴内体浸润。研究可为探究蟹奴寄生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蟹奴和寄主的共生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安庆段 蟹奴寄生 形态测量 病理检查 中华绒螯蟹
下载PDF
长江干流江苏段岸线有偿利用机制
16
作者 达波 李益鹏 +3 位作者 黄承庚 廖迎娣 侯利军 陈达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为促进长江岸线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通过调查梳理江苏段长江岸线的管理现状,探索适合江苏段长江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虽然江苏段长江大保护战略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是长江岸线仍然存在综合管理和统一规划不足等问题。因... 为促进长江岸线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通过调查梳理江苏段长江岸线的管理现状,探索适合江苏段长江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虽然江苏段长江大保护战略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是长江岸线仍然存在综合管理和统一规划不足等问题。因此,建议完善长江岸线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组建省级长江岸线保护专项组,对长江岸线保护和利用实行统一管理。考虑岸线水域、陆域因素,引入岸线等级系数和岸线利用效率系数,优化岸线资源有偿使用方法,探索长江干流江苏段岸线有偿利用机制,有效促进长江岸线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岸线 保护与利用 有偿利用机制 有偿使用方法 管理制度 江苏段
下载PDF
长江下游靖江段沿岸优势鱼类体内微塑料污染研究
17
作者 唐振 唐文乔 +1 位作者 张亚 郭弘艺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5,共9页
为了解长江禁渔前长江下游鱼体内微塑料的污染情况,对采自长江靖江沿岸2012、2014、2016和2018年的刀鲚(Coilia nasus)、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和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消化道和鳃部的微塑... 为了解长江禁渔前长江下游鱼体内微塑料的污染情况,对采自长江靖江沿岸2012、2014、2016和2018年的刀鲚(Coilia nasus)、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和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消化道和鳃部的微塑料检出率、丰度和物理特征作了分析。结果显示:在4种480尾鱼消化道和鳃部内共检出1742个微塑料,平均检出率96.25%、丰度为(3.63±2.12)个/尾,其中光泽黄颡鱼和似鳊体内的微塑料丰度分别为(4.24±2.39)个/尾、(4.04±2.09)个/尾,显著高于刀鲚[(3.23±1.95)个/尾]和贝氏■[(3.02±1.75)个/尾]。4种鱼消化道的微塑料平均丰度[(1.95±1.59)个/尾]显著大于鳃[(1.68±1.38)个/尾],但刀鲚和贝氏■在这两个部位之间的微塑料丰度接近。在检出的4种形状的微塑料中,以碎片状(59.82%)和纤维状(32.55%)占比最高。8种颜色中,以黑色(49.02%)和透明(15.04%)比例较高。粒径方面,以<0.1 mm(27.80%)和0.1~0.5 mm(46.84%)的占比最大。比较发现,鳃部的粒径较大、纤维状比例较高,而消化道的黑色占比更高。4种鱼体内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从2012年的(3.93±2.06)个/尾降低到2018年的(3.32±1.99)个/尾,呈现显著性下降趋势。与长江几个大型湖泊相比,长江靖江段优势鱼类微塑料丰度相对较低,物理特征也有差异,农用薄膜、包装袋、塑料瓶、渔具和衣物等可能是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靖江段 沿岸鱼类 微塑料污染 消化道
下载PDF
面向江豚生境需求的长江干流(铜陵段)生态流量过程研究
18
作者 杨薇 董伟萍 +1 位作者 丁杰伟 谢湉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1期71-80,共10页
长江江豚是长江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满足其生境需求的生态流量过程是长江干流生态需水研究的关键。为科学明确保障长江江豚适宜生境的流量需求,采用水文改变指标法和变化范围法评价长江干流(铜陵段)水文情势变化。以水深、流... 长江江豚是长江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满足其生境需求的生态流量过程是长江干流生态需水研究的关键。为科学明确保障长江江豚适宜生境的流量需求,采用水文改变指标法和变化范围法评价长江干流(铜陵段)水文情势变化。以水深、流速为限制因子,通过栖息地模拟法获得适宜江豚栖息的生态流量范围,耦合水文学法结果,推荐月尺度的生态流量方案;结合流量组分特征进行高流量脉冲设计,综合确定生态流量过程。结果表明:1)长江干流(铜陵段)水文情势改变度达49.74%,为中度改变,且流量事件主要以枯水流量和高流量脉冲为主,环境流量事件趋向单一化;2)长江江豚栖息地适宜流量范围为19000~31100 m^(3)/s,最佳适宜流量范围为22500~28500 m^(3)/s;丰水期适宜范围为27000~31000 m^(3)/s、35000~45000 m^(3)/s、60000~62000 m^(3)/s;高流量脉冲事件为流量值高于39100 m^(3)/s时,其持续时间至少在3 d以上,并以高流量脉冲峰值上限48000 m^(3)/s作为小洪水发生的初始值。本研究成果可为长江干流江豚生境保护和生态调度提供科学数据支撑,为切实推进长江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江豚保护 水文学法 栖息地模拟法 长江干流铜陵段
下载PDF
调水工程建设期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分析——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
19
作者 何山 王辉 +4 位作者 程卫帅 刘渊 范嘉懿 王永强 桑连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58,共11页
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在确定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安全、进度、投资的单项风险;在考虑工程建设期安全、进度、投资的相互影响后,基于改进的综合风险评价方法分析安全-... 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为例,在确定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安全、进度、投资的单项风险;在考虑工程建设期安全、进度、投资的相互影响后,基于改进的综合风险评价方法分析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结果表明:当分析单项风险时,安全、进度和投资风险的评价结果均为一般风险;当分析系统风险时,得到安全风险>进度风险>投资风险;进一步分析指标体系中的准则层和指标层,安全风险的现场风险中施工技术方案风险排序第一,是后续风险管控的重点。本研究为提高工程建设期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的可靠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出了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风险 改进综合风险评价法 安全-进度-投资系统风险 调水工程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下载PDF
高海拔季节冻土区完全融化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适用性
20
作者 张海生 翁白莎 +3 位作者 严登华 栾清华 李文文 邓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7,358,共12页
以怒江源区那曲流域为例,基于4个试验场完全融化期(6—9月)的土壤体积含水量(0.15~0.51 cm^(3)/cm^(3))和土壤基质势数据(0~200 kPa)实测数据,选择Van Genuchten(VG)、Brooks-Corey(BC)和Campbell 3个模型进行拟合,以均方根误差ERMS和... 以怒江源区那曲流域为例,基于4个试验场完全融化期(6—9月)的土壤体积含水量(0.15~0.51 cm^(3)/cm^(3))和土壤基质势数据(0~200 kPa)实测数据,选择Van Genuchten(VG)、Brooks-Corey(BC)和Campbell 3个模型进行拟合,以均方根误差ERMS和决定系数R2为评价指标,分析3个模型对高海拔季节冻土区不同土层和不同土壤质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VG模型(平均R2为0.992,平均ERMS为0.006 cm^(3)/cm^(3))的拟合效果优于BC模型(平均R2为0.972,平均ERMS为0.019 cm^(3)/cm/3)和Campbell模型(平均R2为0.984,平均ERMS为0.014 cm^(3)/cm^(3));但是在不同土层和不同土壤质地情况下模型的适用性有所区别,VG模型更适用于壤土和壤质砂土(平均R2为0.987,平均ERMS为0.008 cm^(3)/cm^(3))以及土壤深层(10~35 cm土层,平均R2为0.990,平均ERMS为0.007 cm^(3)/cm^(3)),Campbell模型更适用于砂质壤土(平均R2为0.985,平均ERMS为0.009 cm^(3)/cm^(3))以及土壤表层(5 cm土层,平均R2为0.993,平均ERMS为0.006 cm^(3)/cm^(3)),BC模型在不同条件下都不是最优模型;参数θr取值大小会显著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形状。本研究可为深入研究高海拔季节冻土区的土壤水分运动特性以及中华水塔区的水源涵养作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模型优选 土壤质地 Van Genuchten模型 那曲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