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东北彝良-两河地区控煤构造研究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聪聪 张光超 +2 位作者 孙顺新 范琪 谭富荣 《中国煤炭地质》 2014年第8期108-113,共6页
以卫星遥感图像为数据源,采用遥感图像解译和野外调查验证、以及常规地质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方法,对自然地理条件差、交通不便的彝良-两河地区的控煤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以褶皱断裂组合为主,煤系在向斜核部和较缓... 以卫星遥感图像为数据源,采用遥感图像解译和野外调查验证、以及常规地质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方法,对自然地理条件差、交通不便的彝良-两河地区的控煤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以褶皱断裂组合为主,煤系在向斜核部和较缓的一翼由于受构造破坏较小,保存完整。运用构造控煤理论,圈定了含煤远景区,为区内煤炭资源调查评价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良-两河地区 控煤构造 遥感技术
下载PDF
云南彝良地区宣威组聚煤规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光超 《中国煤炭地质》 2015年第10期10-14,共5页
基于煤田地质勘查成果,研究了云南彝良地区宣威组沉积特征及聚煤规律。研究认为宣威组为一套以陆相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建造,煤层厚度与宣威组厚度呈正相关,总体上由北西向南东方向煤层层数逐渐增多,煤层厚度逐渐增大,以C5煤层发育最为稳定... 基于煤田地质勘查成果,研究了云南彝良地区宣威组沉积特征及聚煤规律。研究认为宣威组为一套以陆相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建造,煤层厚度与宣威组厚度呈正相关,总体上由北西向南东方向煤层层数逐渐增多,煤层厚度逐渐增大,以C5煤层发育最为稳定;研究区西北高、东南低的古地理条件是控制聚煤作用的主要因素,且宣威组沉积中心与推测的古河道的位置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良地区 宣威组 古地理 聚煤规律
下载PDF
坡耕地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水土保持效应及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马传功 陈建军 +3 位作者 郭先华 何晓彤 祖艳群 李元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72-79,共8页
针对云南彝良地震灾区灾后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通过对试验小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径流小区的监测,以探明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水土和养分流失及对收获期作物粒重的影响,寻求控制和减少农田水土... 针对云南彝良地震灾区灾后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通过对试验小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径流小区的监测,以探明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水土和养分流失及对收获期作物粒重的影响,寻求控制和减少农田水土流失及增产的有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3次地表总径流量顺序为黄豆单作(17.0 m^3·hm^(-2))>马铃薯单作(15.9 m^3·hm^(-2))>玉米单作(13.7 m^3·hm^(-2))>玉米∥马铃薯顺坡种植(12.6 m^3·hm^(-2))>玉米∥黄豆(12.3 m^3·hm^(-2))>玉米∥马铃薯(11.7 m^3·hm^(-2));土壤总侵蚀量顺序为马铃薯单作(930.15 kg·hm^(-2))>黄豆单作(821.70 kg·hm^(-2))>玉米单作(739.05 kg·hm^(-2))>玉米∥马铃薯顺坡种植(716.70kg·hm^(-2))>玉米∥马铃薯(651.90 kg·hm^(-2))>玉米∥黄豆(620.10 kg·hm^(-2));在地表径流量方面,最好模式玉米∥马铃薯间作,比最差模式黄豆单作削减地表径流量31.2%,比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分别削减地表径流量26.4%、14.3%;在土壤侵蚀量方面,最好模式玉米∥黄豆间作,比最差模式马铃薯单作削减土壤侵蚀量33.3%,比黄豆单作、玉米单作分别削减土壤侵蚀量24.5%、16.1%。在土壤养分流失方面,玉米∥黄豆间作比马铃薯单作削减总氮流失30.6%;玉米∥黄豆间作比马铃薯单作削减氨氮流失22.2%,并有显著差异。可见,在彝良地震灾区玉米∥马铃薯和玉米∥黄豆间作种植模式在减少水土养分流失方面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良 地震灾区 种植模式 间作 水土流失
下载PDF
彝良毛坪与威宁云炉河坝地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对比及找矿远景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佳武 安正泽 文国江 《贵州地质》 2017年第3期160-168,共9页
本文总结对比彝良毛坪与威宁云炉河坝地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并辅以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等证据基础上,认为区内铅锌矿成矿具典型的"逆冲断层运移—背斜翼部贯入成矿"特征,并据此分析云炉河坝铅锌矿区银厂沟—新营上深部位... 本文总结对比彝良毛坪与威宁云炉河坝地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并辅以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等证据基础上,认为区内铅锌矿成矿具典型的"逆冲断层运移—背斜翼部贯入成矿"特征,并据此分析云炉河坝铅锌矿区银厂沟—新营上深部位于唐家坪子背斜北西翼有利于含矿流体贯入成矿,而具较好找矿前景,为区内铅锌找矿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远景 逆冲断层运移—背斜翼部贯入成矿 铅锌矿床特征对比 彝良毛坪—威宁云炉河坝地区 滇黔边界
下载PDF
高频大地电磁法在云南宜良盆地地热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斌 李文尧 +1 位作者 常开平 姚伟 《工程勘察》 2016年第1期74-78,共5页
云南省宜良盆地内的房地产开发需要进行地热资源勘探,盆地内地热热储层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热储深度大,地热勘探比较困难,一般物探方法难以解决大深度勘探问题,因此选择用高频大地电磁法进行勘探。通过高频大地电磁法勘探,并对勘探结果... 云南省宜良盆地内的房地产开发需要进行地热资源勘探,盆地内地热热储层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热储深度大,地热勘探比较困难,一般物探方法难以解决大深度勘探问题,因此选择用高频大地电磁法进行勘探。通过高频大地电磁法勘探,并对勘探结果进行解释,圈定了热储层,预测了热水贮存位置,经钻探验证,在1290~1450m见到热水,与物探推断结果相吻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今后大深度地热勘探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宜良 地热勘探 高频大地电磁法 EH4 应用效果
下载PDF
EH4法在宜良、腾冲抗旱找水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山宇 张纯刚 蒋丛林 《云南地质》 2012年第3期360-363,共4页
2010~2011年间,云南大多数地区发生百年一遇旱灾,宜良和腾冲两地进行高频大地测深法(EH4)地下找水勘探,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说明EH4法在岩溶地区和玄武岩地区找水的有效性。
关键词 抗旱救灾 EH4法找水 岩溶和玄武岩区 云南宜良腾冲
下载PDF
昭通地区地震层析成像及彝良震区构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小娜 于湘伟 章文波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73-1580,共8页
本文结合1992年01月至2012年10月国家地震台网、四川地震台网、云南地震台网及重庆地震台网的65个台站记录到的2,107个地震的17,945条P波绝对到时数据及227,701条P波相对到时数据,利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演了昭通地区地震震源... 本文结合1992年01月至2012年10月国家地震台网、四川地震台网、云南地震台网及重庆地震台网的65个台站记录到的2,107个地震的17,945条P波绝对到时数据及227,701条P波相对到时数据,利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演了昭通地区地震震源参数及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反演结果表明,地震重定位精度有了显著改进,地震在水平方向的重定位精度要高于垂直方向.在深度方向,消除了重定位前地震在5~10km间的层状分布假象,昭通地区震源深度总体大于彝良地区,且彝良地区地震随深度增加向西展布,根据余震分布特征推测地震发生在走向NNE,倾向NW的石门断裂上.反演得到的三维速度结构表明,地表速度异常与地形起伏及地质特征有着密切关系:在浅层,昭通坳陷盆地表现为较大范围的低速异常,且低速异常区在盆地东北缘范围加深.彝良附近表现为高速异常带,大关附近表现为低速异常.随着深度的增加,反演得到的P波三维速度结构清晰地显示出彝良地区中下地壳介质受到北东向挤压而向上隆起,与浅部的高、低速异常区相互交错,形成介质速度构造复杂区域.重定位后的彝良ML5.7级和ML5.6级地震的震源位于隆起的高速异常区两侧的速度过渡区,其走滑兼逆冲的破裂机制与该处反演结果揭示的彝良地区下方的速度异常形成机制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地震层析成像 昭通地区 重定位 三维速度模型 彝良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