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药效实验探究一粒金经鼻给药治疗偏头痛的机制
1
作者 赵仕博 赵永烈 +6 位作者 邓硕秋 张平安 林婧婧 郭丛 刘安 刘晓谦 易红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10期30-35,73,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讨一粒金经鼻给药治疗偏头痛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一粒金的活性化学成分及其治疗偏头痛的相关靶点;检索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UniProt数据库...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讨一粒金经鼻给药治疗偏头痛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一粒金的活性化学成分及其治疗偏头痛的相关靶点;检索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UniProt数据库、TTD数据库,汇总、去重后得到偏头痛的靶点;采用交集法获得一粒金和偏头痛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得到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富集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采用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一粒金经鼻给药治疗偏头痛相关靶点的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iNOS)、5-羟色胺(5-HT)、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水平;RT-qPCR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及延髓中TRPV1 mRNA、谷氨酸受体5(mGluR5)mRNA表达水平。结果:一粒金中活性成分共计372个。偏头痛靶点共2346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共195个,关键靶点涉及PTGS2、MAPK1、ABCB1、AKT、BCL2、BDNF、CASP3、CCL2、EGFR、TRPV1等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条目147个,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产生的正向调控、外周神经系统开发、炎症反应中细胞因子产生的正向调节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55条路径,包括癌症通路、PI3K/AKT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通路、HIF1通路、MAPK通路等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一粒金能降低偏头痛模型大鼠大脑皮层中NO、iNOS、ET-1、CGRP、TRPV1水平,升高大脑皮层中5-HT水平,降低大脑皮层和延髓中mGluR5 mRNA、TRPV1 mRNA相对表达量。结论:一粒金具有治疗偏头痛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RPV1、mGluR5等关键因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一粒金 滴鼻 网络药理学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谷氨酸受体5 大鼠
下载PDF
契丹早期职官探究
2
作者 辛时代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24-29,共6页
契丹早期职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考察契丹早期职官莫贺弗、俟斤、梅里、达干、达磨、于越的释义、语源及其职能,可以看出契丹早期的职官与草原帝国的政治联系。
关键词 契丹 职官 挞马 于越 莫贺弗 夷离堇
下载PDF
辽代皇族六院部夷离堇房相关问题考 被引量:4
3
作者 韩世明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75,109-110,共7页
本文利用新解读的辽代契丹文石刻资料研究成果,与汉文石刻资料及文献史料相互印证,对《辽史》的《皇族表》、《皇子表》及传、纪中关于皇族六院部夷离堇房记载不清楚的问题及错误予以匡正,搞清了痕得瘾.帖剌、解里宁.蒲古只和曷鲁宁.匣... 本文利用新解读的辽代契丹文石刻资料研究成果,与汉文石刻资料及文献史料相互印证,对《辽史》的《皇族表》、《皇子表》及传、纪中关于皇族六院部夷离堇房记载不清楚的问题及错误予以匡正,搞清了痕得瘾.帖剌、解里宁.蒲古只和曷鲁宁.匣马葛三个历史人物的父子关系,解决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这三个人物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三个人的争议问题。同时,纠正了《辽史》中的某些错误记载,也纠正了以往学界对《耶律羽之墓志》的误读,厘清了辽皇族六院部夷离堇房复杂的世系,列出清楚的世系简表。又对帖剌与玄祖被害案、蒲古只与释鲁被害案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皇族 六院部夷离堇房 痕得隐·帖剌 解里宁·蒲古只 曷鲁宁·匣马葛
原文传递
一粒金搐鼻散治疗偏头痛给药方法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永丽 赵永烈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914-1917,共4页
鼻腔给药是治疗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搐鼻散是朱丹溪明确的提出治疗偏头痛的组方,其药物组成包括青黛、荜茇、藁本、延胡索、白芷、川芎、猪胆汁。全方药物均入于肝胆二经,除具有治疗标证的止痛作用外,每一味药物也有针对偏头痛病因病... 鼻腔给药是治疗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搐鼻散是朱丹溪明确的提出治疗偏头痛的组方,其药物组成包括青黛、荜茇、藁本、延胡索、白芷、川芎、猪胆汁。全方药物均入于肝胆二经,除具有治疗标证的止痛作用外,每一味药物也有针对偏头痛病因病机的治本作用。西医学认为鼻腔给药治疗偏头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物利用度高,避免了胃肠吸收和肝脏的首过消除效应;(2)鼻腔内皮上的小孔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脑脊液,或通过丰富的血管较快穿过血脑屏障;(3)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较好,避免了熬药、服药等较复杂的过程;(4)起效迅速,非常适于急救、自救以及疾病发作时的中止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粒金搐鼻散 偏头痛 朱丹溪 中医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