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洛河流域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1
作者 白保霞 郑东军 《城市建筑》 2024年第5期48-52,共5页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农耕时期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伊洛河流域传统村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其人地关系的典型性,是独特的人居环境研究样本。研究以伊洛河流域2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单元...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农耕时期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伊洛河流域传统村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其人地关系的典型性,是独特的人居环境研究样本。研究以伊洛河流域2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单元,从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居住系统、社会系统、支撑系统五个方面整理归纳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分析其人居环境综合质量及空间分异特征,为伊洛河流域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整治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河流域 传统村落 人居环境 综合评价 空间分异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伊洛河流域2002—2021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寇杰锋 杨超 +4 位作者 张莹莹 职露 张翔 彭定华 刘哲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目的】探究黄河中下游伊洛河流域2002—2021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02、2007、2011、2016、2021年Landsat卫星数据,结合像元二分模型提取该流域植被覆盖度,利用变异系数和线性回归分析揭示植被覆盖度... 【目的】探究黄河中下游伊洛河流域2002—2021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02、2007、2011、2016、2021年Landsat卫星数据,结合像元二分模型提取该流域植被覆盖度,利用变异系数和线性回归分析揭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2个方面分析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2002—2021年,流域西部、南部源头山区为高植被覆盖度地区,自西向东沿河道区域及中北部地区的植被覆盖度较低,东部为低植被覆盖度区域。流域高和较高覆盖度面积占比合计为65.29%,中等植被覆盖度占比为17.66%,较低、低覆盖度占比为17.05%。流域整体植被覆盖度较高,且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002—2021年,植被覆盖度较为稳定的区域占比为44.14%,植被覆盖度有所改善的区域占比为32.25%,轻度退化区域占比为17.27%,明显退化区域占比为6.34%。自然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高程、气温、降水和坡度。植被覆盖度随高程、降水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人类活动的正向影响大于负面影响,是导致植被覆盖度逐渐增长的重要因素。【结论】伊洛河流域2002—2021年植被覆盖度较高,且呈逐渐增加趋势,高程、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对其增加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河流域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河南嵩县伊洛河流域大型水库地质灾害综合评价——以陆浑水库为例
3
作者 周晓鹏 张豪杰 +2 位作者 杜晓阳 刘书亚 黄天浩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3期379-386,共8页
水库是调查地质灾害的重要研究区域之一.伊洛河流域大型水库之一陆浑水库的主库区周边环境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在嵩县地质灾害隐患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以及DEM数据,选取坡度、坡向、降雨量、植被覆盖率等评价指标,利用GIS模... 水库是调查地质灾害的重要研究区域之一.伊洛河流域大型水库之一陆浑水库的主库区周边环境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在嵩县地质灾害隐患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以及DEM数据,选取坡度、坡向、降雨量、植被覆盖率等评价指标,利用GIS模型对陆浑水库的主库区周边乡镇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风险性评价并划分地质灾害防治区.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划分为极高风险区面积约为14.7 km^(2),占比7.24%;高风险区面积约为45.29 km^(2),占比22.32%;中风险区面积约为99.13 km^(2),占比48.86%;低风险面积约为43.75 km^(2),占比21.56%.该研究可作为后续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为陆浑水库的主库区及其周边的地灾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河流域 GIS 水库 地质灾害 河南省
下载PDF
伊洛河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人类健康风险评价
4
作者 何继山 匡恒 +4 位作者 田良河 李琛 宋骥衍 杨兴明 张驰 《矿产勘查》 2024年第6期1064-1073,共10页
地下水水质状况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为掌握伊洛河盆地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及水化学特征,选取2015年采集的68组地下水样品,使用WQI水质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水化学特征分析采用Piper三线图、舒卡列夫水化学分类、离子毫克当量浓度比... 地下水水质状况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为掌握伊洛河盆地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及水化学特征,选取2015年采集的68组地下水样品,使用WQI水质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水化学特征分析采用Piper三线图、舒卡列夫水化学分类、离子毫克当量浓度比值法以及Gibbs图等;并对硝酸盐指标进行了人类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按WQI水质等级分类方法,差和极差的水样所占比重为51.5%,主要分布在洛阳市主城区及渑池县、义马市、新安县以及偃师市东等地,硝酸盐权重值最高,是影响水质的关键因子;浅层地下水呈弱碱性,17.65%的地下水为微咸水,82.35%为淡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SO_(4)-Ca型水为主,其次为HCO_(3)-Ca型水;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岩石风化,同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区硝酸盐健康风险较高,儿童健康风险值HQ为0.0216~5.6850,成年人健康风险值HQ为0.0116~3.045,经评价而存在健康风险的洛阳市主城区、伊川县、义马市等地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尤其是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河盆地 WQI水质指数法 组合权重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河南段景观格局特征及变化研究
5
作者 马骁 史鹏会 +1 位作者 崔剑 武慧智 《河南科技》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研究伊洛河流域河南段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对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护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2000年、2010年、2020年Globeland30地表覆盖数据为基础,利用SRTMDEM提取伊洛河流域河南段的范围,采用Fragstats软... 【目的】研究伊洛河流域河南段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对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护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2000年、2010年、2020年Globeland30地表覆盖数据为基础,利用SRTMDEM提取伊洛河流域河南段的范围,采用Fragstats软件得到伊洛河流域河南段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共9种景观格局指数。【结果】耕地和林地是伊洛河流域的基质景观类型。根据类型水平上的指数变化。可以将景观类型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林地、草地和水体,在近20年中表现为破碎度逐渐下降;第二类为耕地和湿地,破碎度增加;第三类为人造地表,破碎程度先增加后减小。【结论】景观水平上的指数变化表明近20年来伊洛河流域整体景观的破碎度呈下降趋势,异质性减小,生态趋于良好,流域内存在优势类型,景观连通性较好,且保持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河流域 Globeland30 景观格局
下载PDF
陇海铁路伊洛河桥改建工程与防洪的探讨
6
作者 崔明阳 张鸿森 武俊源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2期92-95,I0012,共5页
伊洛河作为黄河重要支流,历来灾害频发,而陇海铁路伊洛河桥处于伊洛河泄洪卡口处,对偃师夹滩地区防洪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区域防洪形势及陇海铁路伊洛河桥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规划、既有铁路现状、设计时速、征拆等因素,提出陇... 伊洛河作为黄河重要支流,历来灾害频发,而陇海铁路伊洛河桥处于伊洛河泄洪卡口处,对偃师夹滩地区防洪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区域防洪形势及陇海铁路伊洛河桥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规划、既有铁路现状、设计时速、征拆等因素,提出陇海铁路改线新建铁路桥的方案,并对桥梁建成后与黄河下游防洪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应在协调好伊洛河流域和黄河下游防洪关系的基础上再行开展改建工程,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海铁路 伊洛河桥 改建工程 防洪 黄河下游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伊洛河流域水源涵养能力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贾雨凡 王国庆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8,共8页
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服务功能之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聚焦重点区域,恢复重要生态系统,对强化水源涵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收集并分析伊洛河流域1975-2019年的气象及下垫面资料,采用InVEST模型产水模块计... 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服务功能之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聚焦重点区域,恢复重要生态系统,对强化水源涵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收集并分析伊洛河流域1975-2019年的气象及下垫面资料,采用InVEST模型产水模块计算1975-2019年伊洛河流域每5年1期共9个时段的产水量,采用流速系数、土壤饱和导水率等对产水量进行修正,估算流域的水源涵养量,具体分析伊洛河流域降水、产水与水源涵养的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975-2019年,伊洛河流域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1.3 mm,多年平均产水量为143.2 mm,产水量及水源涵养量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1980-1984年达到峰值;流域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分布特征为上游植被丰富、土石山区水源涵养能力强,中下游相对较弱;对流域气象要素单相关及复相关分析,水源涵养能力与降水显著正相关,与参考作物蒸散发相关性不显著;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分布,上游水源涵养高值区及退耕还林还草区受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相似流域水源涵养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能力 InVEST模型 伊洛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伊洛河流域油松潜在适生分布区模拟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慧 张志华 荐圣淇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物种适生分布区的预测是指导引种和栽培的有效途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我国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种植范围广泛,对于水土保持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黄河流域一级支流伊洛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MaxEnt模型,依据76个油松有效地理分布样... 物种适生分布区的预测是指导引种和栽培的有效途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我国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种植范围广泛,对于水土保持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黄河流域一级支流伊洛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MaxEnt模型,依据76个油松有效地理分布样本点和筛选出的相关性低的10个环境特征变量,随机选择75%的油松分布点进行建模,25%的油松分布点进行模型验证,利用GIS空间技术平台,预测伊洛河流域油松的适生区域。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训练数据集工作特性曲线下的面积为0.957,测试数据的面积集为0.935;(2)年平均降水量是影响伊洛河流域油松适生分布区最重要的变量,其次是土壤类型、海拔、降水季节性变化、温度季节性变化,其贡献率分别为35%、24.8%、19.9%、9.2%和7.1%。油松适生降水量季节性变化范围为70~74 mm,平均年降水量为710~850 mm,气温季节变化范围在7.8~8.5℃,海拔范围在1156 m以上;(3)油松在伊洛河流域东北部分布较少,中部和南部是主要的油松适生分布区,油松适生分布区面积为9074.84 km^(2),占伊洛河流域总面积的46.98%,其中,高适生区面积约为3064 km^(2),中适生区面积约为3015 km^(2),低适生区面积约为2996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模型 油松 伊洛河流域 适生区分布
下载PDF
伊洛河胡沟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对水分储量以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红峰 荐圣淇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30-37,共8页
以伊洛河胡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通过2007—2020年长期的野外观测,研究了农作物(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乔木林(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a林)、经济林(皂荚Gleditsia sinensis林)、灌木林(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林)和草(长芒草Sti... 以伊洛河胡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通过2007—2020年长期的野外观测,研究了农作物(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乔木林(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a林)、经济林(皂荚Gleditsia sinensis林)、灌木林(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林)和草(长芒草Stipa bungeana)地5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分动态和水分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初期和生长季末期,5种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储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灌木林的土壤水分下降趋势明显小于其他植被类型,乔木林与草地的土壤含水量具有较大的下降趋势。(2)各植被类型实际蒸散发(ET)与潜在蒸散发(ETP)的比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灌木林的ET/ETP比值最大,其次为草地、农作物、经济林和乔木林。乔木林较低的ET/ETP比值主要是由于土壤含水量降低,导致土壤压实,地表径流增加。(3)各植被类型实际蒸散发与降水的比值(ET/P)在2007年、2011年、2012年、2014年、2017年和2019年均大于1。各植被类型的ET/P比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木林>草地>农作物>经济林>乔木林。(4)生长季开始时的土壤含水量是决定ET/ETP比值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蒸散发 降水 植被类型 伊洛河胡沟小流域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动态变化
10
作者 曾麒洁 李双权 +4 位作者 马玉凤 张志华 钱发军 杜军 毕会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0-360,共11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伊洛河流域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动态变化特征,为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管理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和统计学方法,分析2010—2020年伊洛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 [目的]分析河南省伊洛河流域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动态变化特征,为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管理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和统计学方法,分析2010—2020年伊洛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①2010—2020年伊洛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呈递减趋势;空间分布基本一致,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格局。②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土壤保持功能差异较大,2010—2020年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总量较高,农田生态系统面积最大,但土壤保持功能较弱。③不同海拔和坡度的土壤保持功能随海拔和坡度的增加不断加强。④2010—2020年伊洛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空间差异性主要受地形因素的控制,时间变化主要受降雨侵蚀力的影响。[结论]应注重和维护土壤保持功能较强的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措施,从而提高流域土壤保持功能,有助于提升伊洛河流域的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保持 伊洛河流域 生态系统 动态变化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PNPI与SWAT模型的非点源污染风险空间分布
11
作者 郑家珂 甘容 +1 位作者 左其亭 杨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27,共8页
为了明确流域非点源氮(N)、磷(P)营养物质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识别流域非点源关键污染源区,以伊洛河流域为例,采用输出系数法量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居民生活和禽畜养殖所产生的N、P污染负荷,借助改进后的潜在非点源污染指数(PNPI... 为了明确流域非点源氮(N)、磷(P)营养物质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识别流域非点源关键污染源区,以伊洛河流域为例,采用输出系数法量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居民生活和禽畜养殖所产生的N、P污染负荷,借助改进后的潜在非点源污染指数(PNPI)模型和SWAT模型,阐述流域非点源N、P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识别N、P污染关键源区;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计算两模型模拟结果的相关性,评价改进后的PNPI模型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2020年伊洛河流域N、P非点源污染风险空间分布较为相似,均呈现出伊河、洛河两支流上游污染风险较低,中下游污染风险较高的空间分布特征,N和P的极低、低、中、高、极高风险区面积分别占伊洛河总面积的48.85%、14.61%、9.68%、14.64%、12.22%和55.48%、8.76%、11.14%、13.25%、11.38%;土地利用输出是流域产生N、P污染的主要源头,负荷量分别为20 643.62、3 033.31 t/a,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输出的N、P负荷量最大,分别为13 000.07、1 956.44 t/a,草地输出产生的N负荷量最小,为1 322.99 t/a,居民用地产生的P负荷量最小,为113.61 t/a;改进后的PNPI模型与SWAT模型模拟的N、P污染负荷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均达到0.6,表明改进后的PNPI模型适用于该研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污染 潜在非点源污染指数模型 输出系数法 SWAT模型 伊洛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伊洛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12
作者 张佳惠 《河南科技》 2023年第17期86-90,共5页
【目的】伊洛河流域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研究伊洛河流域的土壤保持功能对科学认识伊洛河流域土壤侵蚀特征、防治土地退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研究基于伊洛河流域1990年与2020年降雨侵蚀力因子、坡度坡长因子、植被、土... 【目的】伊洛河流域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研究伊洛河流域的土壤保持功能对科学认识伊洛河流域土壤侵蚀特征、防治土地退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研究基于伊洛河流域1990年与2020年降雨侵蚀力因子、坡度坡长因子、植被、土壤等数据,利用InVEST模型,估算伊洛河流域土壤侵蚀量和土壤保持量,从流域尺度与县域尺度分析了伊洛河流域土壤侵蚀量和土壤保持量的时空格局。【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990年和2020年实际土壤侵蚀强度主要处于强烈侵蚀(50~80 t hm^(-2))、极强烈侵蚀(80~150 t hm^(-2))等级,此两类约占流域面积的50%,其中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大的西部低山丘陵区。未利用地、建设用地、耕地地类的平均土壤侵蚀量较高。【结论】与1990年相比,2020年各地类平均土壤侵蚀强度有所下降。1990年与2020年土壤保持能力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低山丘陵区,低值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形平坦、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与1990年相比,2020年伊洛河流域土壤保持能力呈降低趋势。研究结论可深化对伊洛河流域土壤侵蚀特征的科学认识,为编制水土保持规划,防治土地退化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土壤侵蚀 伊洛河流域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54
13
作者 陈杰 郭屹立 +4 位作者 卢训令 丁圣彦 苏思 郭静静 李乾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021-3030,共10页
生物多样性沿环境梯度的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环境梯度包含了多种环境因子(海拔高度、水热条件、人类扰动等)的综合。以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为对象,沿河从入黄河口到河源地选取典型样地调查研究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物... 生物多样性沿环境梯度的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环境梯度包含了多种环境因子(海拔高度、水热条件、人类扰动等)的综合。以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为对象,沿河从入黄河口到河源地选取典型样地调查研究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沿河均稍呈"S"型曲线变化,不同群落类型中分布格局差别不大,各群落类型中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呈现出中游丘陵山地交界区最高,上游河源区次之,下游平原地区最低的趋势;β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α多样性较一致,总体上呈现出中游丘陵山地区物种更替速率较快,平原区更替较慢;在流域内上游河源地属于自然植被区,人为干扰较轻,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物种替代主要受物种的竞争扩散能力和生境条件的制约;在下游平原农业区,人类活动强烈,区域内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物种组成简单,物种替代具有跳跃性的特征,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制约;在中游从自然生态系统向农业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域,人类活动的扰动有一定的强度,导致该区域内自然分布种和伴人种混合生长,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较快的物种替代速率。总体上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强烈的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替代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草本植物 环境梯度 伊洛河流域
下载PDF
硫和氧同位素示踪黄河及支流河水硫酸盐来源 被引量:36
14
作者 张东 黄兴宇 李成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8-426,共9页
为了准确识别河水硫酸盐受自然风化和人为活动影响的过程,做好地表水资源管理,选择黄河小浪底水库以下干流和支流河水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期采集河水样品,采用硫酸盐硫和氧同位素,结合水化学组成及潜在硫酸盐来源硫和氧同位素范围,判定黄... 为了准确识别河水硫酸盐受自然风化和人为活动影响的过程,做好地表水资源管理,选择黄河小浪底水库以下干流和支流河水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期采集河水样品,采用硫酸盐硫和氧同位素,结合水化学组成及潜在硫酸盐来源硫和氧同位素范围,判定黄河及支流河水硫酸盐的来源及混入比例。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黄河河水硫酸盐主要来源于第四纪黄土中易溶硫酸盐,干流河水SO24-含量均值为2.23 mmol/L,δ34SSO4和δ18OSO4均值分别为+8.9‰和+10.4‰;②研究区沁河丰水期河水硫酸盐24%来源于大气降水,61%来源于土壤硫酸盐溶解,15%来自于石膏溶解;平水期河水硫酸盐39%来源于大气降水,36%来源于土壤硫酸盐溶解,25%来源于石膏溶解。沁河河水SO24-含量均值为2.44 mmol/L,δ34SSO4和δ18OSO4均值分别为+9.8‰和+9.7‰;③研究区洛河河水硫酸盐受生活污水影响较大,伊河河水硫酸盐受到土壤硫酸盐溶解和化学肥料溶解的共同影响,伊洛河河水SO24-含量均值为1.27 mmol/L,δ34SSO4和δ18OSO4均值分别为+10.4‰和+6.5‰。蒸发盐类矿物溶解以及土壤硫酸盐溶解等自然风化过程是控制区域河水硫酸盐来源的重要过程,人为活动对伊洛河河水硫酸盐的贡献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硫同位素 氧同位素 硫酸盐 黄河 沁河 伊洛河
下载PDF
综合季相节律和特征光谱的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估算 被引量:28
15
作者 张喜旺 秦耀辰 秦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4-163,I0004,共11页
及时准确地获取区域和国家尺度的作物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相结合方法的局限,提出一种新的作物类型识别方法。首先基于MODIS NDVI数据的时间优势,提取研究区各类植被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从而分... 及时准确地获取区域和国家尺度的作物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相结合方法的局限,提出一种新的作物类型识别方法。首先基于MODIS NDVI数据的时间优势,提取研究区各类植被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从而分析冬小麦在季相节律上的识别特征,构建冬小麦识别模型。再将MODIS像元分类处理,纯耕地像元利用冬小麦的季相节律特征识别;耕地与其他植被的混合像元利用混合像元分解的思想提取耕地组分的NDVI时间序列,从而进行识别,进一步根据空间关系将识别结果重新定位到中分辨率尺度上;冬小麦与其他作物的混合像元覆盖区则利用TM遥感影像的光谱差异加以区分。在伊洛河流域主要农业区,以冬小麦为识别对象,结果表明识别精度达到96.3%。该方法为作物种植信息的提取提供了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对其他类型作物的识别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作物 光谱分析 伊洛河流域 作物识别 季相节律 像元分解
下载PDF
伊洛河河岸带生态系统草本植物功能群划分 被引量:29
16
作者 郭屹立 卢训令 丁圣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4434-4442,共9页
植物功能群是对环境有相同响应和对主要生态系统过程有相似作用的组合。伊洛河是黄河中游南岸的一条重要水系,其河岸带生态系统不同生境类型中草本植物优势种变化明显,能较好地反映出植被与环境的动态关系。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出现次数... 植物功能群是对环境有相同响应和对主要生态系统过程有相似作用的组合。伊洛河是黄河中游南岸的一条重要水系,其河岸带生态系统不同生境类型中草本植物优势种变化明显,能较好地反映出植被与环境的动态关系。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出现次数和重要值,选取27种优势种进行种间联结及相关性分析。以$2检验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来测定草本层优势种间的联结性,根据优势种间的联结性及其在不同生境中的变化异同,以优势种为主体划分伊洛河河岸带生态系统中草本植物功能群。结果表明,对27种草本植物优势种共划分了5组功能群:"广布型"、"湿生型"、"中旱生型"、"农田逃逸型"和"入侵型"。表明以优势种为主体对伊洛河河岸带生态系统草本植物进行功能群划分可行性高,有较强的代表性。同一功能群物种间表现出显著正联结性,一起出现在同一生境下的几率较大,在长期的生长演化过程中,能够适应相似的资源环境且对干扰有相似的响应。伊洛河河岸带生态系统由于长期的自然和人为干扰,加上外来物种的入侵,河岸带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群 优势种 种间关联 草本植物 伊洛河河岸带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外来草本植物分布格局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屹立 丁圣彦 +4 位作者 苏思 卢训令 苑晓雯 郭静静 李乾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438-5447,共10页
外来生物入侵及其防治已经成为生态学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来入侵种上,然而入侵种仅占外来种中很少一部分,因此,研究外来种现有分布格局对研究生物入侵及其防治有重要意义。以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中的外来... 外来生物入侵及其防治已经成为生态学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来入侵种上,然而入侵种仅占外来种中很少一部分,因此,研究外来种现有分布格局对研究生物入侵及其防治有重要意义。以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中的外来种为对象,沿河从河源地到入黄河口选取典型样地,在调查流域内草本植物群落中物种组成的基础上选取外来种,并对外来种种类组成及其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有外来草本植物27种,分属于15科,种类较多的科为菊科、苋科和豆科;引入方式以有意引种为主。流域横向不同生境间,河滩地在水流的养分富集、季节性洪水物理干扰及人为活动扰动作用下,呈现出受外来种分布较多,而受人类活动扰动最强且营养丰富的农田分布较小的分布格局;纵向环境梯度下,上游河源山地属于自然植被区,人为干扰较轻,且受外来种影响较小;中游丘陵区从自然生态系统向农业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域,人类活动的扰动有所加强;下游平原农业区,人类活动强烈,区域内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群落物种组成简单但受外来种影响最大,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不同物种在不同生境间差异明显,其中,小蓬草、钻叶紫菀和反枝苋广泛分布于3种生境中。总体上,伊洛河外来草本植物分布格局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强烈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草本植物 分布格局 生境 人类活动 伊洛河流域
下载PDF
黄河伊洛河中下游鱼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被引量:13
18
作者 林鹏程 李淑贞 +2 位作者 秦祥朝 程卫习 刘焕章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2-492,共11页
为了解伊洛河中下游鱼类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6年2-12月对伊洛河中下游5个河段开展鱼类多样性及环境调查.共采集鱼类12361尾,43种,隶属于4目9科37属.伊洛河中下游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 为了解伊洛河中下游鱼类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6年2-12月对伊洛河中下游5个河段开展鱼类多样性及环境调查.共采集鱼类12361尾,43种,隶属于4目9科37属.伊洛河中下游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75~2.38、2.44~3.63、0.59~0.76和0.73~0.86.各指数均以西草甸河段最高.各河段优势种以(Hemiculter leuciscul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鲫(Carassius auratus)、兴凯鱊(Acheilognathus chankaensis)和鳑鲏属(Rhodeus)等小型或广适性鱼类为主.丰度/生物量比较(ABC)曲线显示,除西草甸河段外,各河段优势鱼类群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其中七里铺和黑石关鱼类群落处于严重干扰状态,以小型鱼类或大型鱼类的幼鱼为主.采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了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除了河床、水流、捕捞等因子以外,氨氮、总磷浓度与pH是导致伊洛河中下游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针对伊洛河鱼类多样性现状,建议加强流域水质监管,恢复河流连通性,推进保护区全面禁渔,开展生态修复等以恢复伊洛河河流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中下游伊洛河 多样性格局 鱼类群落 冗余分析 河流健康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结构对比分析——以洛宁县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钱乐祥 丁圣彦 许叔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4-611,共8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分维数、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和破碎化指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了伊洛河流域的洛宁县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探讨了该地区不同地貌类型区...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分维数、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和破碎化指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了伊洛河流域的洛宁县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探讨了该地区不同地貌类型区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南北中山区向内到南北低山区到南北塬陵区再到川涧区,斑块破碎化指数从0.019 0到0.322 5到0.437 8再到0.179 4,总体呈增加趋势,破碎化程度增大,川涧区则由于遥感影像解析精度问题,使得破碎化指数低于塬陵区;景观多样性指数从0.182 8到0.358 6到0.298 3再到0.363 4,总体也呈增大趋势;平均斑块分维数从1.114 8到1.385 4到1.226 3再到1.368 0,呈两低两高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多样性 景观优势度 景观破碎度 分维数 地理信息系统 伊洛河流域 洛宁县D’21/n1』0-^-=鼻鼻{ :口】=Ⅱ一A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森林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以河南省洛宁县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钱乐祥 李爽 +1 位作者 李红伟 丁圣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24,共3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GIS方法,研究1984~1999年间伊洛河流域森林各景观要素的斑块平均规模和粒级结构动态变化及其斑块特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区自1984年以来森林景观要素斑块规模发生较大变化,但其粒级结构仍以小斑块专主,基本保持稳...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GIS方法,研究1984~1999年间伊洛河流域森林各景观要素的斑块平均规模和粒级结构动态变化及其斑块特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区自1984年以来森林景观要素斑块规模发生较大变化,但其粒级结构仍以小斑块专主,基本保持稳定,该区整体属于细粒结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河流域 森林景观 景观要素 斑块特征分析 细粒结构景观 GIS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