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顺对菩萨观念的源流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思凡 徐弢 《云梦学刊》 2012年第2期53-57,共5页
印顺认为,佛教在印度本土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是它逐渐背离初期佛教"以人为中心"的原则,蜕变为以"欲界的低级天神"为中心的宗教。为借鉴这一教训来探求当代中国佛教的复兴之路,他按照"契理契机"的方法论... 印顺认为,佛教在印度本土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是它逐渐背离初期佛教"以人为中心"的原则,蜕变为以"欲界的低级天神"为中心的宗教。为借鉴这一教训来探求当代中国佛教的复兴之路,他按照"契理契机"的方法论考察了大乘佛教的核心观念———菩萨观念在印度佛教中从无到有、从人而天、从天而神的流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顺 菩萨 天神
下载PDF
大乘“三系判教”与如来藏系经典的地位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维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81,170,共8页
支那内学院师生将如来藏经典看作独立一系,以彰显唯识学说之纯正。在这一学派看来,印度佛学的两大系统——空、有二宗之思想是可信的,但中国所传的本觉思想是中土误传,而受此影响而成的台、贤、禅宗等当然是错上加错了。太虚大师之所以... 支那内学院师生将如来藏经典看作独立一系,以彰显唯识学说之纯正。在这一学派看来,印度佛学的两大系统——空、有二宗之思想是可信的,但中国所传的本觉思想是中土误传,而受此影响而成的台、贤、禅宗等当然是错上加错了。太虚大师之所以力倡"大乘佛教三系"说,就是为了反对内学院的主张,并且为如来藏思想及其在中土的传承与发展建立合法化的理由。印顺法师则独辟蹊径,赞同印度"大乘佛教三系"的判教,但却仅仅说"性空论"为了义,对于如来藏思想其实是取了温和的批评态度。其实,如来藏经典、如来藏思想并非可单独地立为一个与中观学、唯识学并立的独立系统。欲为受如来藏思想深厚影响的中国化佛教诸宗的心性思想辩护,也不一定非从三系来立论。如来藏思想是在中观思想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将小乘"心性本净"说与大乘佛陀观相结合而形成的。在瑜伽行派出现以后,如来藏思想便逐渐被唯识学所吸收,失去了独立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来藏 佛性 如来藏经典 真常唯心论 印顺
下载PDF
殷敬顺《列子释文》直音例释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春平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45-46,共2页
《列子释文》直音例释中有很多反切与直音,本文对其中的直音进行了重点探讨,发现这些直音特点作用各异,文章为此进行了分类阐释。
关键词 殷敬顺 《列子释文》 反切 直音
下载PDF
清华简《虞夏殷周之治》六题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文增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119,共7页
将清华简《虞夏殷周之治》作注解、白话译文,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作者、性质、主旨以及夏商周三代"冠""祭器""乐"的象征意义,认为:清华简《虞夏殷周之治》以极简练的文字总结了虞夏殷周之治天下之道的"... 将清华简《虞夏殷周之治》作注解、白话译文,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作者、性质、主旨以及夏商周三代"冠""祭器""乐"的象征意义,认为:清华简《虞夏殷周之治》以极简练的文字总结了虞夏殷周之治天下之道的"变"与"不变";其乃周敬王二年孔子赴周问礼于老子时老子对孔子所言;从内容上看,清华简《虞夏殷周之治》和清华简《系年》可构成上下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虞夏殷周之治 《孔子家语·观周》 老聃 孔子
下载PDF
印顺人间佛教的“人间”三义
5
作者 蒲长春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19-21,共3页
印顺的人间佛教内涵的歧异是其思想受到置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印顺佛学中,“人间佛教”的“人间”包含了六道中的人界、世俗社会和胜义的大乘世间等三层含义,而并非只指称其一。印顺的人间佛教的“人间”三义的提出,其目的是为了克服... 印顺的人间佛教内涵的歧异是其思想受到置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印顺佛学中,“人间佛教”的“人间”包含了六道中的人界、世俗社会和胜义的大乘世间等三层含义,而并非只指称其一。印顺的人间佛教的“人间”三义的提出,其目的是为了克服现实中佛教的某些弊端,充分显示出印顺佛学针砭时弊、当机摄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顺 人间佛教 人间
下载PDF
“顺题成文”与“因体立格”——明代八股文的结撰模式及创作空间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尊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75,共8页
就技术层面而言,八股文的创作是一个"拆分"、"重组"的过程:先将题文内容拆分开来,再按照八股文的体式要求调整、变化、结撰成文。"顺题成文"与"因体立格"是八股文最基本的两种结撰模式。"... 就技术层面而言,八股文的创作是一个"拆分"、"重组"的过程:先将题文内容拆分开来,再按照八股文的体式要求调整、变化、结撰成文。"顺题成文"与"因体立格"是八股文最基本的两种结撰模式。"顺题成文"立足于题文内容,依据题文自身的叙述顺序安排文章的基本结构。"因体立格"则是根据文体格式的需要,对题文内容的顺序或逻辑结构加以调整,最终以规范的八股文体式完成表述。成功的八股文,务必兼顾题文与体式,既要准确、妥贴地阐述题文内容,又要突出八股文的文体特征。因此,如何在"顺题成文"和"因体立格"之间做选择,如何处理好题文与体式之间的微妙关系,便成为八股文作者首先要面对的难题。然而,也正是两者之间的张力关系,在"拆分"与"重组"的过程中,为八股文的写作提供了最重要的创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股文 结撰模式 顺题成文 因体立格 创作空间
下载PDF
如来藏与“寂”“觉”之辨——论印顺与吕瀓的如来藏思想的差异
7
作者 蒲长春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25-30,共6页
印顺和吕瀓在"性寂"和"性觉"问题上的争议体现出二者如来藏思想的差异。吕瀓认为,《大乘起信论》的特点是"性觉"。他从"所"、"染"和"寂"的角度诠释《楞伽经》的如来藏。... 印顺和吕瀓在"性寂"和"性觉"问题上的争议体现出二者如来藏思想的差异。吕瀓认为,《大乘起信论》的特点是"性觉"。他从"所"、"染"和"寂"的角度诠释《楞伽经》的如来藏。而在印顺看来,《大乘起信论》的"性觉"思想部分来自于"扶南大乘",《楞伽经》如来藏的结构是真妄和合。他认为,"性寂"和"性觉"两条理路是可以互相发明和会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顺 吕澈 如来藏 性寂 性觉
下载PDF
佛性与空——论印顺对《大般涅槃经》后分佛性的解读
8
作者 蒲长春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1-44,共4页
印顺对《大般涅槃经》后分的解析体现出他对佛性和空义关系的界定。他认为后分的佛性含摄空义,是对于前分本体化和神我化的一种消解和转化。这一解读透显出印顺以空义贯通佛学的特色。
关键词 印顺 大般涅槃经 佛性
下载PDF
空义的两个方面——论印顺对《新唯识论》的评破
9
作者 蒲长春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3-26,共4页
印顺对《新唯识论》的评破体现出他对如来藏空义的界定。他认为如来藏之空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是反本体之空,其二是即世之空。这既是缘起性空的必然结果,也是如来藏观念的内在结构。印顺的这一观点源自其对于如来藏空有关系的诠释学特征。
关键词 印顺 《新唯识论》 如来藏
下载PDF
统贯条理:印顺净土思想的建构路径
10
作者 朱丽霞 《闽台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21-27,共7页
对印顺净土思想性质的判析,是以他对中国传统净土信仰态度的判断为前提的的:否定抑或重构的态度?实质上,印顺通过“统贯”和“条理”两条原则,否定了西方净土信仰的单一性和封闭性,重构出他认为本真的、具有融通性的净土信仰。依据这两... 对印顺净土思想性质的判析,是以他对中国传统净土信仰态度的判断为前提的的:否定抑或重构的态度?实质上,印顺通过“统贯”和“条理”两条原则,否定了西方净土信仰的单一性和封闭性,重构出他认为本真的、具有融通性的净土信仰。依据这两条原则建构起来的净土思想,其显著特点就是在整个佛教体系内定位净土信仰,彰显净土思想与整个大乘佛教观念的融摄以及净土法门的次第性,从而在修行理念和修行方法上,都贯穿着对“大净土”的追求倾向,印顺净土观的终极诉求是匡正近代佛教用单一经法代替全体佛教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顺 净土思想 统贯条理 全体佛教
下载PDF
太虚与印顺对大乘佛学的态度及其影响
11
作者 袁宏禹 《闽台文化研究》 2016年第4期79-85,共7页
作为20世纪中国佛教界的巨擘,太虚与印顺二位大师在对待大乘佛学的态度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地方。在大乘佛教人间化的道路上,太虚提出了"人生佛教",印顺在台则推广"人间佛教"。然而在对待中印大乘佛教的判教上... 作为20世纪中国佛教界的巨擘,太虚与印顺二位大师在对待大乘佛学的态度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地方。在大乘佛教人间化的道路上,太虚提出了"人生佛教",印顺在台则推广"人间佛教"。然而在对待中印大乘佛教的判教上,二家观点不一。对于印度大乘佛学,太虚平等看待中观与瑜伽,以有宗统摄大乘教义,而印顺则偏爱中观;对于中国大乘佛学,太虚提倡八宗平等、性相融通,而印顺对中国如来藏系佛学多持批判态度,判其为真常唯心。太虚、印顺的大乘佛学思想乃至人间佛教的推广对两岸佛教关系有着一定的影响,对此,我们应该客观地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 印顺 大乘佛学
下载PDF
从思想萌芽到主流经典——论印顺对如来藏思想的梳理
12
作者 蒲长春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37-39,共3页
印顺的如来藏思想扎根于对于如来藏观念历史和经典的解读。他认为,不论是如来藏的思想萌芽,还是如来藏的主流经典,都旨在说明如来藏的两个基本意趣:随顺世俗;融摄空义。印顺对于如来藏思想的梳理,体现出其如来藏思想空有无碍的特点。
关键词 印顺 如来藏
下载PDF
评印顺《中国禅宗史》--管窥自他语境下民国佛教学术的发展困境
13
作者 李铭佳 《哲学评论》 CSSCI 2017年第2期228-245,共18页
印顺的《中国禅宗史》是一部扬名域外的佛学巨著。该书特色独具,内容上是只书至会昌法难前后的断代史;方法上则首开教界先河,借鉴西学,采用历史考证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而这两大特色也正是此书获得极端评价的由来。对此,笔者从成... 印顺的《中国禅宗史》是一部扬名域外的佛学巨著。该书特色独具,内容上是只书至会昌法难前后的断代史;方法上则首开教界先河,借鉴西学,采用历史考证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而这两大特色也正是此书获得极端评价的由来。对此,笔者从成书缘起、印顺个人求法经历及其研究方法的形成等角度,试对《中国禅宗史》两大特色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中管窥民国西学冲击下佛教界面临的学术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禅宗史 印顺 民国时期 佛教界学术 发展困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