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营造法原》中的“轩”在江南地区的流布与变异
1
作者
蔡军
樊轶伦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2-16,共5页
《营造法原》是姚承祖根据世代相传的“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整理而成,其中,详细记载了作为厅堂(或殿庭)重要空间组成部分的“轩”。首先解读了《营造法原》中的“轩”;其次,通过田野调查、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方法,探讨江南地区各片区代...
《营造法原》是姚承祖根据世代相传的“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整理而成,其中,详细记载了作为厅堂(或殿庭)重要空间组成部分的“轩”。首先解读了《营造法原》中的“轩”;其次,通过田野调查、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方法,探讨江南地区各片区代表性建筑中“轩”的种类及位置、构件及样式,并与《营造法原》中的“轩”进行比较。对《营造法原》中记载的“轩”在江南地区的流布与变异进行了分析,为深入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在江南地区的源流及变迁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原》
轩
香山帮
江南地区
流布与变异
原文传递
晋东南地区五代宋元时期补间铺作挑斡形制分期及流变初探
被引量:
11
2
作者
俞莉娜
徐怡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40,共20页
本文运用木构建筑形制年代学研究方法,对晋东南地区五代宋元时期也就是公元10至14世纪木构建筑遗存进行梳理,从中选取40余处标尺案例,对其补间铺作挑斡形制进行木构建筑形制类型学研究。通过形制排比,将此时段内晋东南地区补间铺作挑斡...
本文运用木构建筑形制年代学研究方法,对晋东南地区五代宋元时期也就是公元10至14世纪木构建筑遗存进行梳理,从中选取40余处标尺案例,对其补间铺作挑斡形制进行木构建筑形制类型学研究。通过形制排比,将此时段内晋东南地区补间铺作挑斡形制演变分为三期:第一期为五代时期至北宋末期(10世纪初-12世纪初),第二期为北宋末至金大定前期(12世纪初-1170年前后),第三期为金大定后期至元末(1170年-14世纪中叶)。以此分期为基础,结合中原北方其他地区北宋至元代的典型木构建筑实例,对地区间补间铺作挑斡形制的流变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关注挑斡形制在《营造法式》影响下的普及,金后期至元代挑斡的位置上移,以及"不出昂而用挑斡"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东南
补间铺作
挑斡
形制分期
《营造法式》
宋元
原文传递
题名
《营造法原》中的“轩”在江南地区的流布与变异
1
作者
蔡军
樊轶伦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出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2-1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394、51578331)
文摘
《营造法原》是姚承祖根据世代相传的“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整理而成,其中,详细记载了作为厅堂(或殿庭)重要空间组成部分的“轩”。首先解读了《营造法原》中的“轩”;其次,通过田野调查、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方法,探讨江南地区各片区代表性建筑中“轩”的种类及位置、构件及样式,并与《营造法原》中的“轩”进行比较。对《营造法原》中记载的“轩”在江南地区的流布与变异进行了分析,为深入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在江南地区的源流及变迁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营造法原》
轩
香山帮
江南地区
流布与变异
Keywords
ying zao fa yuan
Xuan
Xiangshan gang
Jiangnan region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晋东南地区五代宋元时期补间铺作挑斡形制分期及流变初探
被引量:
11
2
作者
俞莉娜
徐怡涛
机构
早稻田大学创造理工学研究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40,共20页
基金
国家文物局"指南针"中国古代建筑精细测绘-万荣稷王庙项目
课题批准文号:国家文物局文物博函[2010]736
+2 种基金
项目任务书编号:20100308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NO:201506010309)
文摘
本文运用木构建筑形制年代学研究方法,对晋东南地区五代宋元时期也就是公元10至14世纪木构建筑遗存进行梳理,从中选取40余处标尺案例,对其补间铺作挑斡形制进行木构建筑形制类型学研究。通过形制排比,将此时段内晋东南地区补间铺作挑斡形制演变分为三期:第一期为五代时期至北宋末期(10世纪初-12世纪初),第二期为北宋末至金大定前期(12世纪初-1170年前后),第三期为金大定后期至元末(1170年-14世纪中叶)。以此分期为基础,结合中原北方其他地区北宋至元代的典型木构建筑实例,对地区间补间铺作挑斡形制的流变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关注挑斡形制在《营造法式》影响下的普及,金后期至元代挑斡的位置上移,以及"不出昂而用挑斡"等现象。
关键词
晋东南
补间铺作
挑斡
形制分期
《营造法式》
宋元
Keywords
Southeast Shanxi province
bracket sets between columns
tiaowo [挑斡]
periodization
ying
zao
fa
Shi [营造法式]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分类号
K87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营造法原》中的“轩”在江南地区的流布与变异
蔡军
樊轶伦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2
晋东南地区五代宋元时期补间铺作挑斡形制分期及流变初探
俞莉娜
徐怡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