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沟组一段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1
作者 杨世豪 高吉宏 +4 位作者 吴海红 王小军 王宏峰 张旭 贺昊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9,共10页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沟组一段致密砂岩储层发育,但储层非均质性强、成岩作用强,为准确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的带来难度。综合利用薄片、电镜、包裹体、物性等资料,分析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下沟组一段主要发育岩屑砂岩...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沟组一段致密砂岩储层发育,但储层非均质性强、成岩作用强,为准确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的带来难度。综合利用薄片、电镜、包裹体、物性等资料,分析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下沟组一段主要发育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属于特低(低)孔-特低渗致密储层;主要经历压实-压溶、胶结、溶蚀3种成岩作用,经历早成岩(A、B期)、中成岩(A1、A2、B期) 2个阶段5个期次的成岩演化;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的影响可划分为早期压实大量减孔、早期胶结减孔-低熟油充注、中期溶蚀增孔、晚期胶结致密-成熟油充注、后期稳定下降5个阶段,划分为中压实-弱胶结-强溶蚀、强压实-中胶结-中溶蚀、中压实-强胶结、强压实-填充4种成岩相;分析预测出C201井以东、Yc1井以南、Qc1井以东为3个有利储层发育区。研究成果可为营尔凹陷下沟组一段致密砂岩储层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演化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致密砂岩 下沟组一段 营尔凹陷
下载PDF
酒东盆地营尔凹陷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伦 赵澄林 涂强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16,共5页
对酒东盆地营尔凹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的沉积和成岩特征的研究表明,该区沉积环境和成岩环境有一定的继承性,沉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岩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反映微咸水到半咸水的沉积环境。砂岩成岩作用明显受到泥岩成岩作用的影响,... 对酒东盆地营尔凹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的沉积和成岩特征的研究表明,该区沉积环境和成岩环境有一定的继承性,沉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岩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反映微咸水到半咸水的沉积环境。砂岩成岩作用明显受到泥岩成岩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泥岩中的粘土矿物的相互转化作用对砂岩胶结作用的控制及泥岩有机质的演化对砂岩孔隙发育的影响。粘土矿物组合及演化特征反映了该区中生界以碱性、偏碱性的成岩环境为主,局部出现酸性成岩环境。该区存在的两套烃源岩在成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控制次生孔隙带的发育,在中生界形成两个次生孔隙发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储集层 成岩作用 营尔凹陷 油气藏
下载PDF
长沙岭转换带构造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高阳 张文萍 +3 位作者 孙学栋 周在华 张宝权 白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6-434,I0007,共10页
长沙岭构造带发育复杂断块-岩性油气藏,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断裂发育、切割关系复杂,且断裂发育带地震资料成像品质较差,导致断裂识别难度大、发育期次认识不清、成藏规律认识不系统。为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构造演化史精细解... 长沙岭构造带发育复杂断块-岩性油气藏,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断裂发育、切割关系复杂,且断裂发育带地震资料成像品质较差,导致断裂识别难度大、发育期次认识不清、成藏规律认识不系统。为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构造演化史精细解释构造,分析断裂期次和圈闭特征,研究构造控砂、断裂与油气运聚关系,明确了油气富集规律。获得以下认识:①长沙岭转换带的断裂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拉张断陷期的两期伸展构造运动,早期为基底卷入伸展构造运动,主要发育西倾正断层,晚期为盖层滑脱伸展构造运动,主要发育东倾犁式正断层,对早期断层切割强烈。②早期西倾同沉积断层形成多级断阶带,控制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调节断层控制形成"断槽"、"断梁"相间的古地貌;白垩系下沟组沉积时期,具有"断槽输砂、古地貌控砂"沉积特征。③早期西倾断层对油气主要起封堵、保存作用,晚期东倾断层主要起运移、输导作用,在两期断层共同控制作用下形成断垒块油气藏,具有"构造控油、一块一藏、高块富集"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尔凹陷 长沙岭转换带 构造演化 断裂分期 断垒块油气藏
下载PDF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沟组砂岩蒙皂石膜形成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晓峰 李景 +4 位作者 于均民 李淑琴 符国辉 盛思璐 许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3,共6页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沟组砂岩中以黏土膜形式赋存的蒙皂石是一种能够预测储集层物性的标型矿物。通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技术对蒙皂石膜的赋存状态进行观察,研究其形成机制及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为营尔凹陷下沟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沟组砂岩中以黏土膜形式赋存的蒙皂石是一种能够预测储集层物性的标型矿物。通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技术对蒙皂石膜的赋存状态进行观察,研究其形成机制及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为营尔凹陷下沟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晶形差的蒙皂石以胶囊状依附在碎屑颗粒表面成为黏土膜,成膜物质来源于携带蒙皂石黏土微粒的下渗大气水,成膜时间为早成岩阶段A期的方解石胶结之后。蒙皂石膜与石英胶结物共生,石英胶结物以石英微粒散布或以石英次生加大边覆盖在蒙皂石膜表面。鉴于此,生长在孔隙壁上的蒙皂石膜不能抑制石英次生加大,其对砂岩孔隙的保存不具有建设性作用,但可以作为指示砂岩物性好坏的标型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盆地 营尔凹陷 下沟组 蒙皂石膜 标型矿物 大气水渗滤 石英次生加大
下载PDF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白垩统中沟组源储一体成藏条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乐义 杨军 +6 位作者 李涛 王建国 胡小勇 李少勇 董震宇 纪惠爱 李昱东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5,共8页
应用岩石热解、有机碳、有机岩石学等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对营尔凹陷下白垩统中沟组烃源岩特征进行研究,发现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平均值达1.51%,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镜质体反射率(Ro)分布在0.5%~1.04%之间,并结合沉积相、... 应用岩石热解、有机碳、有机岩石学等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对营尔凹陷下白垩统中沟组烃源岩特征进行研究,发现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平均值达1.51%,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镜质体反射率(Ro)分布在0.5%~1.04%之间,并结合沉积相、地层厚度,分析烃源岩平面展布特征,平面分布范围广,厚度最大达1 200 m;利用铸体薄片、常规压汞等岩心分析资料对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储集空间类型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均有发育,储集物性偏差,孔隙度平均值7.42%,渗透率平均值0.75 m D;应用饱和烃气相色谱、色谱质谱等实验分析数据,对烃源岩、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特征进行分析,明确油气来源,认为原油来自本身烃源岩。研究表明:烃源岩品质好,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偏腐泥型,热演化程度处于低熟-成熟阶段,主要以生油为主,厚度中心分布在南、北2次凹;储层以扇三角洲砂岩和湖相碳酸盐岩为主,碳酸盐岩分布在酒参1-营参1井一带,物性属于致密-低孔低渗型,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油气分布在碳酸盐岩发育段,具备源储一体的成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油气成藏条件 地球化学 源储一体 营尔凹陷 酒泉盆地
下载PDF
婴儿健脾散的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俊 屈晓萍 李兆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 建立婴儿健脾散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olypak C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5、285 nm;柱... 目的 建立婴儿健脾散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olypak C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5、28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结合聚类分析对13批不同企业的婴儿健脾散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 13批婴儿健脾散HPLC双波长指纹图谱中有14个共有峰,并指认了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白术内酯Ⅰ3个成分;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1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578,4批样品的相似度在0.847~0.894之间,其余8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2以上。聚类分析可将13批样品聚为三大类。结论 建立的双波长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可靠,可为婴儿健脾散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健脾散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白术内酯Ⅰ
下载PDF
营尔凹陷长沙岭构造带白垩系深部储层主控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雷福平 周在华 +6 位作者 陈建军 赵乐义 韦德强 赵伟 谢菁钰 陈滢 李婧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8-779,共12页
利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及实测地层压力等资料对营尔凹陷长沙岭构造带白垩系下沟组一段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及物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物性主控因素,综合分析优势沉积微相、储集层厚度和构造因素,开展有利目标评价... 利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及实测地层压力等资料对营尔凹陷长沙岭构造带白垩系下沟组一段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及物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物性主控因素,综合分析优势沉积微相、储集层厚度和构造因素,开展有利目标评价。结果表明: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填隙物主要为方解石,结构成熟度较低;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次生孔隙改善了储集层物性,主要为原生粒间孔、晶间孔、粒缘溶孔、粒内溶孔及微裂缝;储集层孔隙度平均为8.75%,渗透率平均为4.18×10μm^(2),总体以特低孔-低孔、特低渗-低渗储集层为主,存在部分中孔、中-低渗储集层。明确了沉积相带、异常高压和溶蚀作用是影响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湖底扇主水道、辫状水道为最有利的微相类型;异常高压可以减弱上覆地层的压实作用,使原生孔隙得以保存,同时促进有机酸对砂岩的溶蚀形成次生孔隙;长石、岩屑和方解石胶结物在酸性环境下溶蚀产生次生孔隙,为油气的运聚提供了有效的储集空间。研究结果可为长沙岭构造带白垩系深层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特征 物性主控因素 深层 长沙岭构造带 营尔凹陷
下载PDF
Formation and mechanism of the abnormal pressure zone and its relation to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s in the Eastern Jiuquan Basin,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建平 黄第藩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6年第2期194-204,共11页
Three abnormal overpressure zoes with a planar top at different depths occur in the Ying’er Depression in the Eastern Jiuquan Basin. The distance and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re about 1 000 m and 30℃... Three abnormal overpressure zoes with a planar top at different depths occur in the Ying’er Depression in the Eastern Jiuquan Basin. The distance and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re about 1 000 m and 30℃, respectively. The studies of sedimentary history, nature of formation water, variation of geothermal gradient and examination of thin sec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hologic section and formation pressure show that there are conditions for formation of abnormal overpressure zones in the Ying’er Depression. Aquathermal pressuring and the overlying sediment load are main factors forming the abnormal overpressure zones.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most of oil and gas in the Ying’er Depression accumulated in reservoirs above or under the seals or in the top of the compar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ng’er Depression ABNORMAL OVerPRESSURE ZONES temperature MINerALIZATION aquathermal pressuring OCCURRENCE of oil and gas.
原文传递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油—源地质分布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唐海忠 赵建宇 +4 位作者 高岗 马国福 赵乐义 杨智明 胡丹丹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90-1599,共10页
在酒泉盆地营尔凹陷白垩系原油基本物性、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利用饱和烃中甾、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指纹特征将原油分为A、B、C和D 4种类型,并明确不同类型原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烃源岩之间的亲缘关系。A类原油主要分布于... 在酒泉盆地营尔凹陷白垩系原油基本物性、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利用饱和烃中甾、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指纹特征将原油分为A、B、C和D 4种类型,并明确不同类型原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烃源岩之间的亲缘关系。A类原油主要分布于中沟组,属于自生自储的未成熟-低熟油。B类原油为下沟组上段自生自储的正常成熟原油。C类和D类原油成熟度高于前两类,其中C类原油来自赤金堡组烃源岩,主要分布于赤金堡组和下沟组下段;D类原油属于赤金堡组和下沟组下段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的混合,主要分布在下沟组下段和中段。不同类型原油平面上分层叠置且靠近断裂沟通位置,原油整体在长沙岭构造带聚集成藏。已发现的不同类型原油的分布明显受烃源岩、古隆起与砂地比分布等因素的控制,总体具有自生自储、汇聚成藏特征,层控特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类型 油源对比 烃源岩 自生自储 营尔凹陷
原文传递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深层下沟组砂岩方解石胶结物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唐海忠 魏军 +3 位作者 周在华 肖文华 俞海东 魏浩元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2-661,共10页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深层下沟组砂岩异常高孔带中方解石是体积最大的胶结物。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技术观察和测试方解石胶结物的赋存状态与化学组成,研究了其成因机制及与异常高孔带的关系。结果表明:方解石胶结物以浸染状...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深层下沟组砂岩异常高孔带中方解石是体积最大的胶结物。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技术观察和测试方解石胶结物的赋存状态与化学组成,研究了其成因机制及与异常高孔带的关系。结果表明:方解石胶结物以浸染状、团块状和斑点状赋存于砂岩中;浸染状方解石的胶结作用使砂岩致密,其形成于早成岩阶段A期,物质来源于泥岩压释水;团块状和斑点状方解石胶结物是浸染状方解石胶结物经5期多源化和多样化的溶蚀流体改造形成,伴随着铁方解石向无铁方解石转化,致密砂岩向异常高孔带砂岩转化;5期方解石胶结物溶解作用的叠加区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首选目标区。针对陆相深层富含方解石胶结物的砂岩异常高孔带,强调和推广岩石学证据作为研究方解石胶结物成因机制和厘定异常高孔带类型的第一手资料,其他资料的应用解释都应服从于岩石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胶结物 赋存状态 异常高孔带 深层下沟组砂岩 营尔凹陷 酒泉盆地
原文传递
婴儿健脾散中川贝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1
作者 潘映秋 徐荟博 +3 位作者 李俊 洪亮 周晶莹 李兆奎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273-3279,共7页
目的 探讨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婴儿健脾散中川贝母成分真伪鉴别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特异性TaqMan引物和探针建立双重荧光PCR检测法,对川贝母及其常见伪品进行鉴别,并对其灵敏度、特异性和自制模拟婴儿健脾散处方进行评估。进一步... 目的 探讨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婴儿健脾散中川贝母成分真伪鉴别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特异性TaqMan引物和探针建立双重荧光PCR检测法,对川贝母及其常见伪品进行鉴别,并对其灵敏度、特异性和自制模拟婴儿健脾散处方进行评估。进一步使用该方法对市场流通的婴儿健脾散中的川贝母真伪进行检测。结果 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高,灵敏度达0.000 1 ng·μL^(-1);对49批婴儿健脾散样品抽查检出6批不合格,其中2批未检出贝母属成分,4批检出贝母属成分但未检出川贝母成分。结论 本双重实时荧光PCR法可成功鉴定婴儿健脾散中川贝母的真伪,可为含川贝母成分复方制剂的川贝母真伪鉴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双重实时荧光PCR 婴儿健脾散 真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