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hear-wave Splitting Study of the Yingjiang M_S6.1 Earthquake Sequence Occurring on May 30,2014
1
作者 Li Jin Gao Yuan +3 位作者 Xu Fukun Xiang Yang Xiang Yuan Liu Ge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6年第2期177-185,共9页
Earthquakes of M_S5. 6 and M_S6.1 occurred in Yingjiang,Yunnan on May 24 and May 30,2014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we use the waveform data recorded by mobile seismic stations( KAC) which were set up in the source a... Earthquakes of M_S5. 6 and M_S6.1 occurred in Yingjiang,Yunnan on May 24 and May 30,2014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we use the waveform data recorded by mobile seismic stations( KAC) which were set up in the source area after the Yingjiang MS5. 6earthquake on May 24,2014 to study the shear-wave splitting characteristics of Yingjiang M_S6.1 earthquake sequence with the SAM method. The result shows that predominant polarization of fast shear-waves before the M_S6.1 earthquak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irection of regional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and predominant polarization of fast shear-waves before the M_S6.1 earthquake show better consistency and smaller dispersion compared to after the M_S6.1 earthquake,and there may be a deflection for the fast shearwaves predominant polarization between the M_S6.1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foreshock sequence. We found that the time-delays generally exhibited a lower level before the M_S6.1earthquake and a relatively higher value after the M_S6.1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ngjiang earthquake sequence Foreshock Shear-wave splittingPolarization of fast shear-waves Time-delays
下载PDF
Spatial Correlation Anomalies of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the Geomagnetic Vertical Component before the Yingjiang MS 6.1 and Ludian MS 6.5 Earthquakes
2
作者 Dai Yong Feng Zhisheng +1 位作者 Yang Yanming Gege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8年第4期521-532,共12页
Significant anomalies were observed at the geomagnetic stations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of China before the Yingjiang M_S6. 1 earthquake and the Ludian M_S6. 5 earthquake in 2014.We processed the geomagnetic vertical ... Significant anomalies were observed at the geomagnetic stations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of China before the Yingjiang M_S6. 1 earthquake and the Ludian M_S6. 5 earthquake in 2014.We processed the geomagnetic vertical component diurnal variation data by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April 1 to May 20,2014,there existed quasi-synchronous decrease changes in the coefficient curves between the five geomagnetic stations of Guiyang,Hechi,Nanshan,Muli,Yongning and Xinyi and Hongshan stations. Furthermore,there was a high gradient zone in the normaliz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ontour map with background values removed. The epicenters of the Yingjiang M_S6. 1 earthquake and the Ludian M_S6. 5 earthquake are located in the gradient zone or near the gradient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ngjiang ms6.1 earthquake Ludian MS6.5 earthquake GEOMAGNETISM VERTICAL COMPONENT Abnormal variation
下载PDF
2011年云南盈江M_S5.8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 被引量:67
3
作者 房立华 吴建平 +3 位作者 张天中 黄静 王长在 杨婷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267,共6页
使用川滇地区三维走时表和三维速度模型,利用单纯形法对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MS5.8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震中位置为97.901°E,24.677°N;震源深度13.1km.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其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余震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 使用川滇地区三维走时表和三维速度模型,利用单纯形法对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MS5.8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震中位置为97.901°E,24.677°N;震源深度13.1km.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其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余震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余震主要分布在大盈江断裂的两侧及中段和北东段的转折处,余震带长度约12km;余震自西南沿大盈江断裂带北东段向北东方向移动,在大盈江断裂中段和北东段的交界处,余震逐渐向中段断裂移动;余震震源深度有向地表迁移的趋势,主震发生后10个小时内的余震最小深度接近2km,表明这次地震的破裂已接近地表.结合地震定位结果,作者认为这次地震震中位于盆地内部、深度浅、距县城近是导致本次地震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江地震 大盈江断裂 余震序列 双差地震定位
下载PDF
2008年盈江5.9级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晶琼 杨周胜 +2 位作者 刘丽芳 苏有锦 张森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8-312,共5页
2008年8月21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了MS5.9地震。利用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ML≥2.5余震波形记录,通过对S波观测记录谱进行传播路径、场地响应和仪器响应等影响的逐一消除,得到了196个ML≥2.5地震的震源谱,进而根据Brune圆盘震源模... 2008年8月21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了MS5.9地震。利用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ML≥2.5余震波形记录,通过对S波观测记录谱进行传播路径、场地响应和仪器响应等影响的逐一消除,得到了196个ML≥2.5地震的震源谱,进而根据Brune圆盘震源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计算了地震矩、应力降、震源半径等震源参数,结果表明,该地震序列的地震矩在1012~1016N.m间,与近震震级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与震源半径也呈线性关系;应力降与近震震级有一定的线性趋势相关性;拐角频率和地震矩之间有明显的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参数 遗传算法 震源谱 地震序列 盈江5.9级地震
下载PDF
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5.8级地震序列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付虹 黄浩 +1 位作者 李丽 赵小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419,566,共6页
对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5.8级地震序列作跟踪分析,提出了适合该地震序列趋势判断的部分方法。在该序列M≥4.8地震的几个子序列中,前震h值均小于1,较准确地判定了地震趋势;在前震和余震序列中b值没有出现前震序列低余震序列高的现象,因... 对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5.8级地震序列作跟踪分析,提出了适合该地震序列趋势判断的部分方法。在该序列M≥4.8地震的几个子序列中,前震h值均小于1,较准确地判定了地震趋势;在前震和余震序列中b值没有出现前震序列低余震序列高的现象,因而用b值对该序列的判断是失败的;大盈江断裂上距离不远在类型相同的地震第1天的衰减方式有相似之处,可以为快速判定地震类型提供依据;本次5.8级地震是大盈江断裂在北北东向的主压应力作用下产生左旋走滑错动的结果,该序列3.6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显示主震发生后小震P、T轴出现了快速变化,从而为地震类型的判定提供了参考依据;主震发生后余震震中分布出现了北西向的共轭条带分布,这可能意示着主震发生后在原震源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江5.8级地震 序列衰减 震源机制 精定位
下载PDF
2014年5月30日盈江6.1级地震序列剪切波分裂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金 高原 +3 位作者 徐甫坤 向阳 向元 刘庚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5-252,共8页
2014年5月24、30日,云南盈江分别发生了MS5.6和MS6.1地震。本文利用2014年5月24日盈江MS5.6地震后在震源区附近架设的流动地震台卡场台(KAC)记录到的波形资料,使用SAM分析方法对盈江MS6.1地震序列进行剪切波分裂参数变化特征的研究。初... 2014年5月24、30日,云南盈江分别发生了MS5.6和MS6.1地震。本文利用2014年5月24日盈江MS5.6地震后在震源区附近架设的流动地震台卡场台(KAC)记录到的波形资料,使用SAM分析方法对盈江MS6.1地震序列进行剪切波分裂参数变化特征的研究。初步结果表明,MS6.1地震震前序列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一致,震前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与震后相比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及更小的离散度,且盈江MS6.1地震余震序列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较前震序列可能有一个偏转。对比MS6.1地震的震前、震后发现,震前6天的数据显示出剪切波分裂时间延迟总体上呈现较低的水平,而震后的时间延迟值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江地震序列 前震 剪切波分裂 快波偏振方向 时间延迟
下载PDF
2014年云南盈江M_S5.6和M_S6.1地震余震序列重定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婷 吴建平 +1 位作者 房立华 王未来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7-1057,共11页
盈江地区位于中缅边境的苏典-昔马弧形构造带,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带,2014年5月30日发生的盈江地震是该区有地震记录以来第1次>M_S6.0的地震。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盈江M_S5.6和M_S6.1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结果表明,2次主... 盈江地区位于中缅边境的苏典-昔马弧形构造带,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带,2014年5月30日发生的盈江地震是该区有地震记录以来第1次>M_S6.0的地震。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盈江M_S5.6和M_S6.1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结果表明,2次主震均位于苏典-昔马断裂带北段的卡场-大竹寨断裂的东侧。相比于M_S5.6主震,盈江M_S6.1主震震中位置更靠近卡场-大竹寨断裂。2次地震的余震主要沿卡场-大竹寨断裂走向(NNE向)展布,M_S6.1地震的主震破裂区向N扩展了约5km。2次地震的余震区主要分布在卡场-大竹寨断裂的东侧,呈现出沿断裂明显的不对称性,并具有较大的宽度,与走滑型地震典型的余震分布特征存在差异,可能表明此次盈江地震为共轭破裂地震。地震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盈江地震主震存在明显的非双力偶成分。推测盈江地震可能与卡场-大竹寨断裂和其邻近次级断裂之间的深部介质在长期地震活动中遭受破坏以及深部热作用有关。盈江M_S6.1地震分布在南段的余震跨越了卡场-大竹寨断裂右侧的次级断裂,认为主震的动态应力可能触发了其邻近次级断裂的同震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江地震 苏典-昔马构造带 卡场-大竹寨断裂 余震序列 双差地震定位
下载PDF
盈江M_S6.1地震序列近场横波分裂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孙楠 高原 +3 位作者 赵小艳 苏有锦 刘庚 邬成栋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46,共13页
使用横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SAM),对2014年5月30日盈江MS6.1地震震区内多个近场流动台站记录到的大量波形数据进行横波分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盈江MS6.1地震序列的快S波偏振方向为近NS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一致.主震发生后,由于震源区... 使用横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SAM),对2014年5月30日盈江MS6.1地震震区内多个近场流动台站记录到的大量波形数据进行横波分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盈江MS6.1地震序列的快S波偏振方向为近NS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一致.主震发生后,由于震源区应力状态的调整,卡场台(KAC)快S波偏振方向发生逆时针偏转,勐弄台(MNO)快S波偏振方向离散度减小,并且由于受到研究区内断裂的影响,MNO台偏振方向较KAC台偏振方向更加离散.KAC台和MNO台的慢S波时间延迟均表现出主震发生前短时间内突然减小,震后逐渐增大的变化特征,这意味着临震前震源区地壳应力的释放和震后地壳应力的增强,预示了后续余震的持续发生.地震序列时间延迟平均滑动曲线起伏振荡,表明了余震的发生伴随着震源区地壳应力的不断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江地震序列 横波分裂 偏振方向 时间延迟 断裂
下载PDF
2011年云南盈江M_S5.8地震序列重定位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小艳 韩立波 +1 位作者 苏有锦 刘自凤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8-447,共10页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和腾冲火山台网记录的2011年1 ~12月震相数据,采用Hypo2000、HypoDD定位方法对2011年盈江Ms5.8地震序列的前震、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分布较定位前更为集中.前震活动主要沿大盈江断裂呈NE走向分布...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和腾冲火山台网记录的2011年1 ~12月震相数据,采用Hypo2000、HypoDD定位方法对2011年盈江Ms5.8地震序列的前震、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分布较定位前更为集中.前震活动主要沿大盈江断裂呈NE走向分布.余震呈共轭分布:一支沿大盈江断裂呈NE向分布,另一支沿垂直于大盈江断裂的隐伏错断呈SSE向分布.余震分布存在着稀疏段落,可能对应着前震主要破裂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定位 盈江地震序列 共轭地震
下载PDF
2008年盈江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和震源机制相关系数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邓菲 刘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4,共13页
基于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08年盈江地震序列的数字波形资料,采用波谱分析方法和Brune震源模型,得到盈江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利用两次地震事件的相同台站的震源谱参数(零频振幅)计算谱振幅相关系数,据此对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聚类分... 基于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08年盈江地震序列的数字波形资料,采用波谱分析方法和Brune震源模型,得到盈江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利用两次地震事件的相同台站的震源谱参数(零频振幅)计算谱振幅相关系数,据此对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聚类分组,并收集和对比地震序列已知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发现每组内震源机制解P轴的相关性较好,且相关系数越大,P轴的方位角就越接近。将盈江地区划分为三个研究区,联合震源参数的应力降和聚类分组中每组的平均震源机制解结果研究地震序列发生过程中应力的释放水平和应力场方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阶段震源机制解类型的变化和转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孕震过程中区域应力场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且地震震源机制解类型在时间段上的集中并向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转换的现象可能是发生强震的标志。震源机制解分组类型和对应类型的地震的应力降有一定依赖关系,震源机制解类型反映的应力场与区域应力场接近的地震应力降高,震源机制解类型反映的应力场与区域应力场差距较大的地震应力降普遍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降 震源机制相关性 聚类分组 2008年盈江地震序列
下载PDF
2003年12月1日新疆昭苏6.1级地震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欣 聂晓红 夏爱国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通过分析昭苏6.1级地震序列特征、震源与介质破裂特性、震源环境与历史地震活动类比及区域地震和前兆资料的异常变化等,对该震前的区域地震活动背景、震后的震情趋势等有了较为细致的了解和判定。主要结果有:①在2003年新疆境内中强地... 通过分析昭苏6.1级地震序列特征、震源与介质破裂特性、震源环境与历史地震活动类比及区域地震和前兆资料的异常变化等,对该震前的区域地震活动背景、震后的震情趋势等有了较为细致的了解和判定。主要结果有:①在2003年新疆境内中强地震成组活动的背景下,于现代地震活动很弱的昭苏盆地内发生了6.1级地震;②6.1级地震为主-余型地震序列,震后序列衰减正常;③主震震源机制解结果与现代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吻合,表明构造活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并对地震活动有着控制作用;④震源区域构造应力释放充分,区域应力场处于相对稳定的调整状态。综合各类分析结果后认为,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苏6.1级地震 地震序列 断裂 地震应力降
下载PDF
2014年5月云南盈江M_S6.1地震序列横波分裂讨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朋 秦敏 +3 位作者 赵翠萍 苏金蓉 华卫 王宇航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180,共9页
2014年5月24日、30日云南盈江地区先后发生了M_S5.6和M_S6.1地震。采用质点运动判别与偏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此次地震序列横波分裂参数,即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最后获得了4个台站的横波分裂参数。震源区附近的两个台站KAC、... 2014年5月24日、30日云南盈江地区先后发生了M_S5.6和M_S6.1地震。采用质点运动判别与偏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此次地震序列横波分裂参数,即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最后获得了4个台站的横波分裂参数。震源区附近的两个台站KAC、MNO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为NS向,与区域主压应力轴方向一致。在M_S6.1地震发生后MNO台站快波偏振方向出现了紊乱现象,KAC台站快波偏振方向发生了偏转。这4个台站的平均慢波延迟时间分布在1.50~4.47ms/km。靠近主震附近的KAC和MNO台的平均延迟时间均大于4.0ms/km,表明距主震越近各向异性的程度越大。MNO台站在M_S6.1地震前慢波延迟时间的突然减小意味着临近主震前震源区地壳应力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分裂 快横波偏振方向 慢波延迟时间 2014年盈江Ms4.6地震
下载PDF
2011年盈江M_S5.8地震前震及余震序列双差定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佳 杨军 +3 位作者 叶泵 王军 李孝宾 高琼 《国际地震动态》 2014年第4期6-10,共5页
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云南省盈江MS5.8地震的前震及余震序列进行精定位,得到1 769个地震的精定位结果。结果显示,前震序列分布在大盈江断裂第一分支两侧,呈椭圆形分布,长轴约14km;余震序列呈共轭型分布特征;从震源深度上看,所有地震都分... 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云南省盈江MS5.8地震的前震及余震序列进行精定位,得到1 769个地震的精定位结果。结果显示,前震序列分布在大盈江断裂第一分支两侧,呈椭圆形分布,长轴约14km;余震序列呈共轭型分布特征;从震源深度上看,所有地震都分布在深度20km以内,其中90%以上的地震分布在深度10km以内,这也是造成盈江地震主震区烈度达Ⅷ度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定位 盈江地震 大盈江断裂 前震及余震序列
下载PDF
2014年云南盈江M_S6.1地震前后序列分布差异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甫坤 张彦琪 苏有锦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5-534,共10页
利用云南测震台网提供的波形数据及观测报告,采用LOC3D速度模型对2014年5月30日云南盈江MS6.1地震主震进行了精定位,用双差定位法对2014年5月24日至6月30日期间的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地震序列分布显示出较为精细的几何结构,5... 利用云南测震台网提供的波形数据及观测报告,采用LOC3D速度模型对2014年5月30日云南盈江MS6.1地震主震进行了精定位,用双差定位法对2014年5月24日至6月30日期间的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地震序列分布显示出较为精细的几何结构,5月24日盈江MS5.6地震序列与5月30日MS6.1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差异,反映为震群型地震,且MS5.6地震序列后期的余震存在向未来的MS6.1地震的震源集中的时空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江地震 双差重定位 余震分布 LDC3D速度模型
下载PDF
2021年3月19日西藏比如M_(S)6.1地震总结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雷 张小涛 +7 位作者 解孟雨 姜祥华 王月 邓世广 臧阳 黎明晓 于晨 苑争一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2期42-57,共16页
2021年3月19日西藏比如M_(S)6.1地震发生在班戈—安多地区的安多盆地南缘断裂附近,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显示,本次地震为近东西走向断层产生正断兼走滑型错动的结果,与区域构造特征一致;截止至4月15日,地震序列跟踪发现,主震与余震震级差... 2021年3月19日西藏比如M_(S)6.1地震发生在班戈—安多地区的安多盆地南缘断裂附近,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显示,本次地震为近东西走向断层产生正断兼走滑型错动的结果,与区域构造特征一致;截止至4月15日,地震序列跟踪发现,主震与余震震级差为1.4,主震释放能量占序列的98.96%,表明6.1级主震释放了此次地震序列的绝大部分能量。通过总结地震周边的地震活动异常发现,震前存在6级地震空区及3级地震条带交汇等异常,同时存在地震发生率、b值、D值、RTL值、地震调制比等地震学参数异常,地球物理观测统计显示,震中300 km范围内无地球物理观测测项。此外,比如地震打破了大陆地区长时间的5级以上地震平静,对后续6级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如6.1级地震 震源机制 地震学异常 序列跟踪 地球物理观测
下载PDF
2011年云南盈江Ms5.8级地震序列的潮汐触发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如玉 解朝娣 +6 位作者 雷兴林 张涵 贾蕊 李祥 刘本玉 董非非 邓辉 《高原地震》 2019年第2期12-19,25,共9页
采用Schuster谱和KORRECT统计方法,以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Ms5.8级地震及其地震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Schuster谱分析确定地震序列中存在的主要周期成分,并依据主要周期确定脉冲宽度,并利用KORRECT方法进一步验证地震序列主要周期的显著... 采用Schuster谱和KORRECT统计方法,以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Ms5.8级地震及其地震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Schuster谱分析确定地震序列中存在的主要周期成分,并依据主要周期确定脉冲宽度,并利用KORRECT方法进一步验证地震序列主要周期的显著度。结果显示,2011年盈江Ms5.8级地震序列有明显的日潮和半日潮2种周期成分,并且这2种潮汐周期都检验出了类似正弦曲线的地震活动分布。说明2011年云南盈江地震序列主要受到日潮和半日潮的潮汐触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江Ms5.8级地震 地震序列 Schuster谱分析 KORRECT方法
下载PDF
2021年6月10日云南双柏M_(S)5.1和6月12日云南盈江M_(S)5.0地震总结
17
作者 于晨 周志华 +6 位作者 解孟雨 张小涛 韩颜颜 苑争一 黎明晓 姚丽 田雷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5期151-168,共18页
2021年6月10日和6月12日,云南地区先后发生双柏M_(S)5.1和盈江M_(S)5.0地震,距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发生不足1个月,文中系统总结2次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其中:地震活动方面:震前存在中等调制地震集中、地震... 2021年6月10日和6月12日,云南地区先后发生双柏M_(S)5.1和盈江M_(S)5.0地震,距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发生不足1个月,文中系统总结2次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其中:地震活动方面:震前存在中等调制地震集中、地震条带等中短期异常;地球物理观测方面:2次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存在形变、电磁和流体等多项异常,其中双柏M_(S)5.1地震以形变学科趋势异常为主,盈江M_(S)5.0地震以流体异常为主。对2次地震序列跟踪分析,发现双柏M_(S)5.1地震余震较为丰富,震后半年内共记录M_(L)3.0以上地震7次,最大震级为M_(L)4.8,计算得到地震序列活动参数为:h值=1.23,b值=0.85;盈江M_(S)5.0地震发生后半年内仅记录M_(L)3.0以上余震4次,最大余震为M_(L)3.3地震,计算得到地震序列活动参数为:h值=2.45、b值=1.04。综合分析认为,2021年6月云南地区2次5级以上地震与漾濞M_(S)6.4地震形成5、6级地震连发态势,区域地震活动水平较强,多项具有中短期意义的地球物理观测异常仍在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柏M_(S)5.1地震 盈江M_(S)5.0地震 地震活动性异常 地球物理观测异常 序列跟踪
下载PDF
云南盈江地区中强地震序列特征分析
18
作者 蒋飞蕊 叶建庆 李丹宁 《国际地震动态》 2017年第12期6-15,共10页
基于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08年、2011年和2014年盈江地震序列资料,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盈江地区3组6次中强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序列分布的优势方向主要为北东向和近南北向。采用Brune模型理论,计算盈江... 基于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08年、2011年和2014年盈江地震序列资料,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盈江地区3组6次中强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序列分布的优势方向主要为北东向和近南北向。采用Brune模型理论,计算盈江地震各序列震源参数。分析了各地震序列应力降与震级的关系,研究表明应力降随震级增大有着某种增大的趋势,4.0级以下地震应力降与震级关系不显著,4.0级以上地震的应力降与震级有一定的线性趋势相关性,随震级增大而增大是显著的。分析了各地震序列应力降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2008年8月、2011年3月和2014年5月地震的前震序列累积应力降值约为20 MPa左右,大致相当的前震序列应力降值是盈江3个地震序列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江地震序列 双差定位 震源参数 应力降
下载PDF
2022年6月1日芦山M_(S) 6.1地震序列特征及余震概率分析
19
作者 张盛峰 张永仙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S01期310-313,共4页
1研究背景2022年6月1日17时0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_(S) 6.1地震,震中位于(30.37°N,102.94°E),震源深度17 km。据专家综合分析,此次地震属2013年4月20日M_(S) 7.0地震的余震,2次地震相距9 km,发震断裂为双石-大川断裂带。... 1研究背景2022年6月1日17时0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_(S) 6.1地震,震中位于(30.37°N,102.94°E),震源深度17 km。据专家综合分析,此次地震属2013年4月20日M_(S) 7.0地震的余震,2次地震相距9 km,发震断裂为双石-大川断裂带。地震发生之后,中国地震局组织科考工作,对震源特征、发震构造、震源区孕震环境以及强地面运动等进行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M_(S)6.1地震 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 概率预测 ROC检验
下载PDF
2011年盈江5.8级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和震源机制相关系数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邓菲 刘杰 杨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43,共11页
基于2011年盈江MS5.8级地震序列资料和Brune模型理论,得到地震的震源参数.利用震源谱参数计算谱振幅相关系数,并结合已有MS≥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对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进行聚类分组.结果显示,盈江地震序列存在二组相关性较高的震源机... 基于2011年盈江MS5.8级地震序列资料和Brune模型理论,得到地震的震源参数.利用震源谱参数计算谱振幅相关系数,并结合已有MS≥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对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进行聚类分组.结果显示,盈江地震序列存在二组相关性较高的震源机制解类型,一组是跟构造应力场有关的主震震源机制解类型,走滑断层,P轴方位角为NNE方向,倾角均较小,呈压性特征;另外一组为与局部构造有关的震源机制解类型,正断层,P轴方位角为SSE方向,倾角较大,呈张性特征.在地震精定位基础上,分析地震序列的应力降和震源机制解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1)前震阶段,震源机制解类型趋于一致,主震震源机制解类型的地震占绝对优势.主震前1个月地震的应力降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但总体不高.主震附近地震的应力降较高;(2)密集余震阶段,震源机制解发散为二组:沿大盈江断裂分布的地震为主震震源机制类型,与大盈江断裂共轭分布的地震为与局部构造有关的震源机制解类型,两者地震个数相近.高应力降地震沿着大盈江断裂分布,多数集中在主震附近;共轭条带上地震的应力降大部分呈低值;(3)后期余震阶段,与局部构造有关的震源机制解类型减少,震源机制解大部分恢复到主震类型.地震的应力降较前2个阶段高,高应力降地震沿大盈江分布,范围较为分散和随机.低震级、高应力降和高震级、低应力降的地震的发生可能是地震序列起伏活动的标志.震源参数与震源机制解的联合分析为地震序列的应力场演化分析提供一个有效、实用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参数 震源机制相关性 聚类分组 2011年盈江地震序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