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湾东北部春、夏季表层海水CO_(2)分压的24 h变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1
作者 许欣 王翔 +6 位作者 胡慧娜 向荣 蔡钰灿 刘长建 张伟杰 陈际雨 马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6,共13页
周日观测对掌握近海碳酸盐体系变化和海-气CO_(2)交换过程是必要的,有助于降低碳源汇评估的不确定性。针对北部湾东北部的英罗湾-安铺港海域,于2018年4月和8月利用24 h定点逐时采样观测了该区域表层海水碳酸盐体系及相关要素,分析了春... 周日观测对掌握近海碳酸盐体系变化和海-气CO_(2)交换过程是必要的,有助于降低碳源汇评估的不确定性。针对北部湾东北部的英罗湾-安铺港海域,于2018年4月和8月利用24 h定点逐时采样观测了该区域表层海水碳酸盐体系及相关要素,分析了春、夏季的表层海水CO_(2)分压(p CO_(2))24 h逐时变化规律及其调控因子。观测结果表明,春、夏季p CO_(2)变化范围分别为530~628μatm和427~748μatm,平均海-气CO_(2)通量分别为(1.7±0.8)mmol/(m^(2)·d)和(1.2±0.8)mmol/(m^(2)·d),均表现为大气CO_(2)的弱源。其中春季p CO_(2)24 h逐时变化受温度的影响相比夏季更显著,而夏季p CO_(2)对潮汐作用以及区域内沿岸河流、地下水等淡水汇入引起的生物生产和呼吸代谢过程增强的响应更明显。海水升温主导了春季区域表层高p CO_(2)的形成,夏季咸淡水的物理混合过程中增强的生物生产对表层溶解无机碳(DIC)起到降低作用,区域内的红树林、盐沼等生态系统对淡水端的DIC添加有一定的贡献。水团DIC浓度与总碱度(TA)的比值变化可反映英罗湾-安铺港海域p CO_(2)湾内高、湾外低的总体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英罗湾-安铺港 CO_(2)分压 海-气CO_(2)通量
下载PDF
英罗湾—安铺港沉积动力地貌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广灵 邱静 陈晖 《广东水利水电》 2020年第11期52-57,共6页
根据北部湾溺谷型海湾英罗湾—安铺港附近海区的水下地形及水动力情况,分析了英罗湾—安铺港及其附近海区的水下海岸动力地貌特征,并根据表层沉积物的输移趋势对水下动力地貌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海域潮流动力地貌类... 根据北部湾溺谷型海湾英罗湾—安铺港附近海区的水下地形及水动力情况,分析了英罗湾—安铺港及其附近海区的水下海岸动力地貌特征,并根据表层沉积物的输移趋势对水下动力地貌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海域潮流动力地貌类型比较丰富,主要地貌类型包括浅滩、深槽、沙脊、拦门沙、岸坡以及海底平原等,其丰富的动力地貌主要成因是该海域较强的潮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罗湾—安铺港 水下地貌 水动力 地貌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