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沟遗址出土唐至元代青瓷的化学组成与呈色研究
1
作者 罗晨琛 王莹 +7 位作者 赵可心 王芬 朱建锋 罗宏杰 于春雷 黄晓娟 宁红军 王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7,共11页
为揭示银沟遗址出土唐到元代青瓷的原料特征与呈色特点,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色度仪和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青瓷胎釉的微观结构、化学组成与釉面呈色。研究结果表明:(1)金代青瓷胎中主要氧化物SiO_(2)、Al_(2... 为揭示银沟遗址出土唐到元代青瓷的原料特征与呈色特点,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色度仪和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青瓷胎釉的微观结构、化学组成与釉面呈色。研究结果表明:(1)金代青瓷胎中主要氧化物SiO_(2)、Al_(2)O_(3)含量与其他各代有显著差异。唐代到金代胎中呈色元素TiO_(2)、Fe2O3含量逐渐降低,使得胎色从灰黑过渡到灰白。但是元代胎中的铁含量较高,而钛含量偏低,使得胎色偏黄色。(2)宋代青釉中的K2O、Al_(2)O_(3)、SiO_(2)含量均处于较高的水平,釉高温黏度大,釉中气泡密集并且尺寸不均匀。金代、元代釉中CaO含量较高,釉面多开片。主要呈色元素Fe2O3在唐代青瓷中含量较低,宋代,元代含量较高。(3)五代到元代青瓷釉色从冷色调蓝绿向暖色调黄绿转变,与釉中Fe元素价态和配位的变化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沟遗址 青瓷 唐到元时代 特征特点 化学组成
下载PDF
关于富平银沟遗址陶瓷标本的材料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青会 刘松 周少华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82-95,189,共15页
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和超景深光学显微系统(OM)对陕西富平银沟遗址采集陶瓷标本实物资料进行了分析,获取了相关的科技信息,并将银沟遗址青白瓷标本与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银沟遗址青白瓷与景德镇湖... 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和超景深光学显微系统(OM)对陕西富平银沟遗址采集陶瓷标本实物资料进行了分析,获取了相关的科技信息,并将银沟遗址青白瓷标本与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银沟遗址青白瓷与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在釉层物理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银沟遗址青瓷标本和白瓷标本在釉层物理结构及制作工艺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 银沟遗址 断层结构
下载PDF
富平银沟遗址陶瓷标本胎釉化学成分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松 李青会 周少华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66-81,189,共17页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陕西富平银沟遗址采集瓷质标本青白瓷、青瓷和白瓷三类瓷器标本残片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获取了不同类型瓷器胎釉化学成分,并将其与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和耀州窑青瓷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银沟遗址出...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陕西富平银沟遗址采集瓷质标本青白瓷、青瓷和白瓷三类瓷器标本残片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获取了不同类型瓷器胎釉化学成分,并将其与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和耀州窑青瓷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银沟遗址出土的银沟遗址采集的青白瓷属低Al2O3高SiO2体系;同一地区的标本由于窑场地点、年代的差别,势必存在用料配釉、工艺技术上的差异,表现为有一定的离散性。银沟遗址采集青白瓷标本在胎釉化学成分上与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样品均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微量元素Cr和Zr的分布上区别明显。银沟遗址青瓷标本胎体组分差异明显,可大致划分为三类,分别是中等硅铝类、高铝低硅类和低铝高硅类。银沟遗址白瓷样品在胎体组分上亦存在较大差异,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样品在胎体组分上具有典型的高铝低硅特征,而另一类则具有高硅低铝的特点。从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南北方窑场生产相类似品种的产品,除了表面上直观感觉相似外,从标本胎体中常用元素的化学组成来看,亦有非常多的标本处在重叠区域。这说明不同地域的窑工们在采用制瓷原料上已经掌握了常识性的选择和凭经验目测选择矿物原料的技术水平。过去学界认为高铝低硅类样品为北方青瓷或白瓷的特征,其实不然。瓷片标本中的胎釉化学组成比例高低只与不同产地所选用的原材料矿物有关,而单一矿物的组织特性及结构相似性是不论南北的。然而,不同矿物形成的环境条件会使该类矿物形成过程中留下某此微量元素的差异。同一窑场的不同时期因生产采用的原料矿发生变化,亦可产生同窑场不同时期的产品常量及微量元素存在差异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分析 银沟遗址 湖田窑 耀州窑
下载PDF
陕西富平银沟遗址与“柴窑”产地之关系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少华 马鑫宇 俞怡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58-163,共6页
本文在查阅文献、综合研究出土实物的基础上,探讨富平银沟遗址与五代“柴窑”产地之间的关系。经科技考古研究,陕西富平银沟遗址为唐中晚期至北宋时期中国北方重要的制瓷窑场遗址。该遗址出土了大量高品质的青白瓷,其在时空分布、器物... 本文在查阅文献、综合研究出土实物的基础上,探讨富平银沟遗址与五代“柴窑”产地之间的关系。经科技考古研究,陕西富平银沟遗址为唐中晚期至北宋时期中国北方重要的制瓷窑场遗址。该遗址出土了大量高品质的青白瓷,其在时空分布、器物特征上与古代文献记载的五代时期的“柴窑”基本相符。故推测富平银沟遗址相关窑场即为“柴窑”的产地。而那类青白釉瓷即为文献记载的“柴窑”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平 银沟遗址 柴窑 产地
下载PDF
关于富平地区陶瓷原料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少华 于长立 +2 位作者 李川 胡富强 徐维茂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96-106,190,共12页
本研究运用现代陶瓷考古的理念,通过对富平地区陶瓷矿产资源相关地层的实地调查和考察,探讨当地的地质演化规律,明晰相关地层的形成过程与机理;结合考古调查所得的陶瓷矿物标本,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检测方法和手段,分析、研究并寻找适用... 本研究运用现代陶瓷考古的理念,通过对富平地区陶瓷矿产资源相关地层的实地调查和考察,探讨当地的地质演化规律,明晰相关地层的形成过程与机理;结合考古调查所得的陶瓷矿物标本,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检测方法和手段,分析、研究并寻找适用于配制胎、釉生产的制瓷原料的矿物种类;初步查明:富平县陶瓷粘土类按当地称谓又可分为:白坩泥、青坩泥、黄金土、紫金土、羊脑子和杂色粘土等。并提出了富平地区陶瓷矿产资源形成过程的8个阶段和5种矿床类型的成因以及呈枝网串珠带状与散点状的鸡窝矿分布特征。概括提出了富平地区陶瓷矿产资源的8大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陶瓷矿产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主要有陶瓷粘土类高岭石、石英、长石、瓷石、方解石和赤铁矿等矿物类型。这为当时匠人们有效地利用当地矿产原材料并成功烧造出丰富多彩的陶瓷产品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平银沟遗址 陶瓷原料分布 原料矿物结构
下载PDF
富平银沟遗址青白瓷与湖田窑青白瓷之科技考古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少华 金欣园 娄佳清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49-157,共9页
陕西富平银沟遗址考古勘探发现了一批胎体致密烧结、洁白轻薄、釉层光亮的青白瓷,制瓷技术精湛。本文通过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PXRF)和热释光测年技术,对这批青白瓷进行了胎釉化学成分的检测及测年分析,并与景德镇湖田窑青... 陕西富平银沟遗址考古勘探发现了一批胎体致密烧结、洁白轻薄、釉层光亮的青白瓷,制瓷技术精湛。本文通过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PXRF)和热释光测年技术,对这批青白瓷进行了胎釉化学成分的检测及测年分析,并与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检测结果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银沟遗址的青白瓷与湖田窑青白瓷在胎釉常量元素分布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部分微量元素的组成上差异明显。银沟遗址出土的青白瓷的烧制年代主要为五代至北宋时期。而湖田窑青白瓷的烧制年代为北宋中晚期至南宋时期。在釉与胎体工艺制作上前者水平大大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白瓷 银沟遗址 湖田窑 热释光测年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陕西富平银沟遗址与“鼎州窑”及相关研究
7
作者 周少华 俞怡 马鑫宇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64-169,共6页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考古和文献资料,结合科技考古的研究结果,探究富平银沟遗址与“鼎州窑”和“耀州窑”的关系。研究认为:富平地区窑业在唐代曾被称作“鼎州窑”。它是我国北方唐中晚期重要的制瓷窑场。唐末之后因行政地域名称变更,该地...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考古和文献资料,结合科技考古的研究结果,探究富平银沟遗址与“鼎州窑”和“耀州窑”的关系。研究认为:富平地区窑业在唐代曾被称作“鼎州窑”。它是我国北方唐中晚期重要的制瓷窑场。唐末之后因行政地域名称变更,该地区归耀州管辖,故相关窑场被后人定名为“耀州窑”。从窑业的工艺技术角度而言,当今的“耀州窑”应是唐“鼎州窑”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平银沟遗址 鼎州窑 耀州窑 陆羽《茶经》
下载PDF
陕西富平银沟遗址瓷器标本与吕氏家族瓷器比较研究
8
作者 叶文程 张勇 汤育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85,共9页
通过实地调查考察和查阅相关考古文献资料,结合考古勘探出土瓷片、整器资料与相关研究结论,对富平银沟遗址瓷器标本与蓝田吕氏家族墓出土瓷器进行比较,发现银沟遗址出土的青瓷、白瓷、青白瓷、酱褐瓷、黑瓷瓷片及残器与吕大临家族墓出... 通过实地调查考察和查阅相关考古文献资料,结合考古勘探出土瓷片、整器资料与相关研究结论,对富平银沟遗址瓷器标本与蓝田吕氏家族墓出土瓷器进行比较,发现银沟遗址出土的青瓷、白瓷、青白瓷、酱褐瓷、黑瓷瓷片及残器与吕大临家族墓出土的瓷器,从形制、胎质、釉色、装饰工艺等具有明显相同或相似之处。综合研究后认为,吕氏家族墓出土瓷器相当部分属于富平银沟遗址瓷窑场生产的瓷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沟遗址 瓷器标本 吕氏家族墓葬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富平银沟遗址陶瓷标本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富强 徐飞旋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7-15,190,共10页
2011年以来,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联合渭南市考古所、富平县文物局全面展开银沟地区文物调查和文物勘探工作,笔者全程参与了银沟遗址调查、勘探工作和文物标本的搜集以及标本登记、整理编号的工作。本文着重介绍有关富平银沟遗址陶瓷... 2011年以来,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联合渭南市考古所、富平县文物局全面展开银沟地区文物调查和文物勘探工作,笔者全程参与了银沟遗址调查、勘探工作和文物标本的搜集以及标本登记、整理编号的工作。本文着重介绍有关富平银沟遗址陶瓷标本的分布,陶瓷标本的采集和征集情况。经过标本整理及类型学统计分析,发现富平银沟遗址中搜集的陶瓷标本具有唐、五代、北宋时期烧制陶瓷的特点。从工艺上看,这些陶瓷标本器型丰富,质量上乘,反映出该地区出现的标本具有高超的制瓷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平 银沟遗址 古陶瓷 标本 综述
下载PDF
富平银沟遗址陶瓷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树锋 孟鸣 +1 位作者 薛胜利 梁亚萍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28-148,共21页
从古陶瓷工艺的角度对富平银沟遗址出现的陶瓷标本进行分析研究。又结合作者对传统陶瓷工艺技术的研究、制作、工艺复原实验的数年学习、实践积累的心得,着重对富平银沟遗址的瓷质标本中主要品种青瓷,对其整个工艺流程成因作初步揭秘演... 从古陶瓷工艺的角度对富平银沟遗址出现的陶瓷标本进行分析研究。又结合作者对传统陶瓷工艺技术的研究、制作、工艺复原实验的数年学习、实践积累的心得,着重对富平银沟遗址的瓷质标本中主要品种青瓷,对其整个工艺流程成因作初步揭秘演示,从而探讨唐宋时期富平一带窑业发展的工艺技术水平及对后来陕西“耀州窑”青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沟遗址 陶瓷 青瓷 工艺技术
下载PDF
关于富平银沟遗址陶瓷标本的工艺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川 张小娜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07-121,189,共16页
通过对银沟遗址陶瓷标本的测试分析、年代分析、类型学分析以及遗址附近陶瓷原料的调查及测试分析,以及对标本的仔细观察,从陶瓷工艺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认为银沟遗址的陶瓷具有从唐朝至北宋的时间跨度,技术先进,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极... 通过对银沟遗址陶瓷标本的测试分析、年代分析、类型学分析以及遗址附近陶瓷原料的调查及测试分析,以及对标本的仔细观察,从陶瓷工艺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认为银沟遗址的陶瓷具有从唐朝至北宋的时间跨度,技术先进,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极有可能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产瓷地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沟遗址 陶瓷标本 陶瓷工艺
下载PDF
富平银沟遗址考古调查与勘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德义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6,189,共7页
2011年,富平县人民政府实施S106省级公路改线及富平县城规划区东北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受陕西省文物局委托,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对该项目区域范围进行文物调查、勘探。本文着重介绍富平银沟遗址文物勘探项目工作概况及富平银沟遗址的... 2011年,富平县人民政府实施S106省级公路改线及富平县城规划区东北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受陕西省文物局委托,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对该项目区域范围进行文物调查、勘探。本文着重介绍富平银沟遗址文物勘探项目工作概况及富平银沟遗址的调查、勘探与研究工作。勘探确定了银沟遗址的具体范围,共发现各类遗迹1910处,其中古代窑炉遗址318座、灰坑832处、矿物质原料遗迹242处、古井145眼、房址8处、道路10条、壕沟12条、古墓葬88座和扰土坑229处,探查出古窑炉遗迹、夯土墙遗迹、古墓葬等内涵丰富的文化遗存,以及大量精美的古瓷器、陶器残片及砖、瓦等遗物。积累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为该遗址的后续考古发掘、保护规划编制、文物保护和科技考古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平银沟遗址 考古调查 文物勘探
下载PDF
富平银沟遗址部分陶瓷碗类的造型规格及装饰制作
13
作者 孟树锋 孟鸣 +1 位作者 梁亚萍 王德义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2-89,共8页
以传统陶瓷工艺技术的研究成果,结合长期的陶瓷艺术设计、实际制作和现行的技艺规则及生活习尚,对银沟遗址出土陶瓷标本中部分特征较强的碗类器物在时代判断、制作工艺、造型装饰、规格使用等方面的成因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得出了这部分... 以传统陶瓷工艺技术的研究成果,结合长期的陶瓷艺术设计、实际制作和现行的技艺规则及生活习尚,对银沟遗址出土陶瓷标本中部分特征较强的碗类器物在时代判断、制作工艺、造型装饰、规格使用等方面的成因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得出了这部分陶瓷的烧制技术特点、装饰艺术及美学风格及它在整个中国陶瓷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平银沟遗址 碗类造型 制作工艺 装饰艺术
下载PDF
富平古窑炉考古调查
14
作者 陈建彬 胡富强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36-49,189,共15页
为了进一步厘清陕西富平银沟遗址古窑炉的性质,特别是寻找遗址周边瓷窑址遗存,从2011年始,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组织专门人员,对富平地区的瓷窑址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发现银沟遗址地表有10余座古窑炉遗迹,主要分布于银沟遗址内的沟... 为了进一步厘清陕西富平银沟遗址古窑炉的性质,特别是寻找遗址周边瓷窑址遗存,从2011年始,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组织专门人员,对富平地区的瓷窑址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发现银沟遗址地表有10余座古窑炉遗迹,主要分布于银沟遗址内的沟鱼村、西俭村、旧北社村、银沟村、郭窑村、陈家店村等六个自然村的土地范围内。结合查阅与富平相关的历史文献、文物普查资料,并经实地考古调查后,我们发现富平地区至少在唐代已形成规模性窑业生产,窑业门类众多、品种复杂,其中有朝廷官办窑场。尽管瓷窑址所占比例并不太大,但从唐始瓷窑生产就很兴盛,历经五代,一直延续到宋代。品种有青瓷、黑瓷和白瓷,还有酱色瓷和青白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富平 银沟遗址 古窑炉 调查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