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制诗与长安气质:性别、格调与风俗 被引量:3
1
作者 程建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0-135,160,共6页
长安气质是从长安城"轴心时期"的文化遗存中抽绎出来的主流价值观念、审美取向、格调气韵及"抽象氛围"的融合,唐长安应制诗是探赜这一新质的最佳文化地理文本。应制诗人善于将"坚硬"的文化景观和"柔... 长安气质是从长安城"轴心时期"的文化遗存中抽绎出来的主流价值观念、审美取向、格调气韵及"抽象氛围"的融合,唐长安应制诗是探赜这一新质的最佳文化地理文本。应制诗人善于将"坚硬"的文化景观和"柔软"的自然山水对举,表现出城市"天然壮丽"的审美趣味和中和气象;对"女性化"自然景观的关注来自于初盛唐相对淡薄的女性意识和主流社会包容的文化心态。这些都有助于钧陶平和雍容、大气庄重的城市气质。应制诗人在渲染盛大优渥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乐于表现其对圆融心境和艺术人生的追求,从而展示其懿雅清贵的生活格调。应制诗人对十三个节令的不同民俗都有点染,在"损益"的基础上将之诗化。诗意的栖居生活使城市表现出浪漫的独特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气质 应制诗 性别 格调 风俗
下载PDF
论应制应歌对飞卿体的促成 被引量:3
2
作者 木斋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35-40,共6页
应制、应歌兼而有之的特点促成了飞卿体的三个方面的飞跃 :数量的飞跃、词调使用的飞跃和词体格调走向格律化。应制、应歌的特点决定着飞卿体内容与形式的诸多特征 :有意之作和女性化特征、狭深的意象方式、造境虚拟的写作方式、浅层次... 应制、应歌兼而有之的特点促成了飞卿体的三个方面的飞跃 :数量的飞跃、词调使用的飞跃和词体格调走向格律化。应制、应歌的特点决定着飞卿体内容与形式的诸多特征 :有意之作和女性化特征、狭深的意象方式、造境虚拟的写作方式、浅层次的用典 ,以及意象线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制 应歌 飞卿体
下载PDF
应制诗:妥协策略下的政治文本——以梁及唐访寺应制诗中佛教因素的消长为观照点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建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117,共5页
梁和唐是访寺应制诗创作的繁荣期,梁访寺诗的结尾多弘阐佛理,表达对佛法的解会、赞叹和皈依之情,而唐诗的结尾则无一例外为颂圣,并且以"大风"、"湛露"、"南薰"等有儒家意味的典故入诗。梁帝王多笃信佛教... 梁和唐是访寺应制诗创作的繁荣期,梁访寺诗的结尾多弘阐佛理,表达对佛法的解会、赞叹和皈依之情,而唐诗的结尾则无一例外为颂圣,并且以"大风"、"湛露"、"南薰"等有儒家意味的典故入诗。梁帝王多笃信佛教,且躬自修持,唐诸帝王虽尊崇佛教,然其目的在于利用佛教,援佛助儒,以为治国之纲。应制诗人考虑到身为"裁判"的帝王对佛教的态度,对自己诗歌的内容作出了微调,甚至不惜隐藏自己对佛法的怀疑或信仰,从而使梁和唐访寺应制诗出现了微妙的区别。这种情况反映出应制诗作为一种优质"文化资本"所具有的政治性、功利性以及意识形态意义上的"掩蔽"性,而对信仰的"隐藏"则表现出应制诗所具有的工具性。这些都使应制诗成为一种政治文本,反映出士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采取的妥协策略及其与王权"博弈"中的焦虑和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寺应制诗 佛教 妥协策略 政治文本
下载PDF
论北宋前期的帖子词 被引量:1
4
作者 贾先奎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9-71,共3页
帖子词实际上属于应制诗的一种,在北宋前期出现并达到极盛,作者一般为当时的翰林学士,内容多为节日祈福、庆贺之语,富有节庆色彩,格调秀丽明快。但有些作品却蕴含着规谏之意,改变了应制诗一味歌功颂德的面目,被后人视为"得体"... 帖子词实际上属于应制诗的一种,在北宋前期出现并达到极盛,作者一般为当时的翰林学士,内容多为节日祈福、庆贺之语,富有节庆色彩,格调秀丽明快。但有些作品却蕴含着规谏之意,改变了应制诗一味歌功颂德的面目,被后人视为"得体",也体现了作者高扬的主体意识、强烈的责任感和宋代政治环境的宽松与开明,在应制诗创作中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帖子词 应制 节庆 规谏
下载PDF
刘克庄帖子词特点及矛盾心态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晓红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0-75,共6页
刘克庄留下了四组42首帖子词,内容主要为纪写节序,应时纳祜;有的在颂美中微含讽谏,有的叙写时事,具有纪实色彩。表现形式上多用新异典故,有的句式拗峭,颇有特色。刘克庄写作帖子前后所表现出的既爱又怕的矛盾心态是宋时士人应制创作的... 刘克庄留下了四组42首帖子词,内容主要为纪写节序,应时纳祜;有的在颂美中微含讽谏,有的叙写时事,具有纪实色彩。表现形式上多用新异典故,有的句式拗峭,颇有特色。刘克庄写作帖子前后所表现出的既爱又怕的矛盾心态是宋时士人应制创作的典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克庄 帖子词 应制写作 矛盾心态
下载PDF
应制诗“冒头”现象及其成因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建虎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冒头"指诗歌发端未切诗旨,有大量琐语铺叙,这一现象在应制诗中表现特别明显。晋宋时四言应制诗发端多颂圣冗语,数韵方及主题;在四言和五言祖饯应制诗中,诗人突出帝王在送行中的地位,隐去自身,以颂圣代替违恋之情,和"冒... "冒头"指诗歌发端未切诗旨,有大量琐语铺叙,这一现象在应制诗中表现特别明显。晋宋时四言应制诗发端多颂圣冗语,数韵方及主题;在四言和五言祖饯应制诗中,诗人突出帝王在送行中的地位,隐去自身,以颂圣代替违恋之情,和"冒头"同一机杼,至唐甚至发展为在饯送诗中抒酬恩报恩之念。应制诗具有的意识形态、文化资本、仪式化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冒头"的成因,表现出应制诗的政治功利性和工具性。同时,"冒头"也反映出应制诗人对君权的策略性妥协及其屏营于人格独立和依附间的焦虑和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头 应制诗 祖饯 功利性和工具性
下载PDF
唐代应制诗语言特点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栋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0-16,共7页
唐代应制诗因其创作场域、创作主体及创作目的特殊性,导致其语言极具自身特点,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物象贫乏,感情基调单一;用词重复,聚焦于彰显帝王华贵气象;用典范围狭窄,多用圣君贤臣之典;多用数词、双声叠韵词、色彩词和叠字,极具装... 唐代应制诗因其创作场域、创作主体及创作目的特殊性,导致其语言极具自身特点,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物象贫乏,感情基调单一;用词重复,聚焦于彰显帝王华贵气象;用典范围狭窄,多用圣君贤臣之典;多用数词、双声叠韵词、色彩词和叠字,极具装饰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应制诗 语言特点
下载PDF
唐朝应制诗人物社会关系网络及主题演化研究——基于《全唐诗》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宋雪雁 刘寅鹏 《兰台世界》 2021年第10期39-46,共8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成为了社会科学领域的热点主题,运用数字人文的方法和工具研究《全唐诗》中的应制诗,能够从宏观上为唐朝宫廷生活和诗坛发展研究中长期讨论的主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抽取《全唐诗》中的应制诗,组织“唐朝应...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成为了社会科学领域的热点主题,运用数字人文的方法和工具研究《全唐诗》中的应制诗,能够从宏观上为唐朝宫廷生活和诗坛发展研究中长期讨论的主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抽取《全唐诗》中的应制诗,组织“唐朝应制诗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发现应制诗中皇帝和诗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并利用Gephi对其进行模块化分析,从而探测以唐朝皇帝为中心的应制诗创作网络社区;利用Python对应制诗文本进行词频统计,抽取出高频词并按照主题聚类,从而探求《全唐诗》中唐朝应制诗的主题演化。从唐朝应制诗的内部结构和文本特征两个层次进行分析,印证了唐玄宗时期应制诗主要传承了武则天、唐中宗时期风格,武则天时期神圣物象被广泛使用等结论,进一步证明数字人文在古籍研究中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应制诗 社会关系网络 主题演化 数字人文
下载PDF
文化地理视角下的应制诗与长安气质
9
作者 程建虎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925-929,共5页
文化地理学对景观"含义"的追索和对"地方感"的关注,使其成为探究城市气质的极佳视角,而文学作品中的地理信息、主观性及对地方"意义"的赋予使文本成为文化地理学者探析城市气质的重要资源.长安应制诗作... 文化地理学对景观"含义"的追索和对"地方感"的关注,使其成为探究城市气质的极佳视角,而文学作品中的地理信息、主观性及对地方"意义"的赋予使文本成为文化地理学者探析城市气质的重要资源.长安应制诗作为长安城"轴心时期"的典型文化地理文本,在探赜长安气质方面具有极佳的信度和效度.应制诗人有独特的"地方感",在水平向度极尽"视觉占领",在垂直向度崇"高",同时具有极强的"中心"意识,表现出长安庄严威重、雍容大气的帝京气象;诗人在中和理念的指引下对文化景观精心搭配,并在诗中描绘富于精致格调的城市习俗,钟毓出长安城刚柔相济、精雅浪漫的独特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气质 应制诗 文化地理 景观 地方感
下载PDF
应制诗对和诗发展的影响——以“和意”和“和韵”为观照点
10
作者 程建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1-14,共4页
先秦及秦汉之世和诗之风并不盛行,最早的应制诗产生于邺下文人的君臣唱和,和诗遂多。在南朝和初唐两个应制诗创作的繁盛期,应制和诗的数量更是远迈前朝,从中可见应制诗与和诗间的紧密关系。和诗由"和意"到"和韵"的... 先秦及秦汉之世和诗之风并不盛行,最早的应制诗产生于邺下文人的君臣唱和,和诗遂多。在南朝和初唐两个应制诗创作的繁盛期,应制和诗的数量更是远迈前朝,从中可见应制诗与和诗间的紧密关系。和诗由"和意"到"和韵"的转变过程中,前人将"元白"列为关捩人物,但在南朝诗人的应制和诗中,诗人已经开始进行步韵、依韵、分韵及用剧韵的韵律实践,在"和意"的同时也"和韵",并且在唐人应制诗创作中得到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诗 应制诗 和意 和韵
下载PDF
夏竦应制诗研究
11
作者 孙刚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应制诗是应帝王之命而作的诗歌,在宋初很盛行。夏竦的身份和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他的应制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有相当的特色。夏竦的应制诗内容广泛,诸如朝廷大典、战事捷报、自然天象、瑞物呈现、园苑饯行、读经阅史等等,可谓洋洋大观。在诗... 应制诗是应帝王之命而作的诗歌,在宋初很盛行。夏竦的身份和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他的应制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有相当的特色。夏竦的应制诗内容广泛,诸如朝廷大典、战事捷报、自然天象、瑞物呈现、园苑饯行、读经阅史等等,可谓洋洋大观。在诗歌的艺术特色上,表现为富贵雍容的气象与典雅庄重的气度。这些诗作不但抒发了夏竦自身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环境、社会风气以及文化政策等诸方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竦 应制诗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唐代应制诗修辞心理考证
12
作者 朱栋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88-95,共8页
唐代应制诗繁荣,应制诗因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修辞心理极具特色。通过对唐代应制诗的修辞心理进行系统研究,利于明晰唐代应制诗的特点,进而深化对唐代诗歌的整体研究。
关键词 唐代应制诗 修辞心理 政治 经济 文化
下载PDF
论夏竦的应制诗
13
作者 贾先奎 《安康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74-76,91,共4页
北宋诗人夏竦的应制诗,数量多,比例高,内容全面,其中像奉和御制读史、奉祀仪典、奉和御制斋醮崇道等应制之作,对于了解当时的时代环境、社会风气、文化政策和统治者的生活等都具有独特意义。从应制诗本身的发展历史看,夏诗富艳、典奥、... 北宋诗人夏竦的应制诗,数量多,比例高,内容全面,其中像奉和御制读史、奉祀仪典、奉和御制斋醮崇道等应制之作,对于了解当时的时代环境、社会风气、文化政策和统治者的生活等都具有独特意义。从应制诗本身的发展历史看,夏诗富艳、典奥、温雅的多样风格,最终使应制诗的基本风格趋向定型和规范,其律体、杂体、骚体并用的体裁形式,则又显示出一定的开拓性和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竦 应制诗 集大成 典实富艳
下载PDF
“论文”与“明理”--论明代《广文选》《广广文选》对《文选》的承变
14
作者 郑天熙 《昆明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80-86,共7页
明代《广文选》《广广文选》是《文选》的增广补遗本,选文的时间范围与《文选》一致,在编撰体例与选文上对《文选》均有继承,但《广文选》与《广广文选》侧重于先秦及汉魏六朝文献,并且有着程度不同的文章政教功用观,要求所选文章有利... 明代《广文选》《广广文选》是《文选》的增广补遗本,选文的时间范围与《文选》一致,在编撰体例与选文上对《文选》均有继承,但《广文选》与《广广文选》侧重于先秦及汉魏六朝文献,并且有着程度不同的文章政教功用观,要求所选文章有利于修身治国,成为载道致用的"明理"教材,这在《广文选》及其重订本中表现最为突出。《广广文选》则既尊崇六经,又重视文采,成为"论文"与"明理"兼具的《文选》广续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文选 广广文选 论文 明理
下载PDF
“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评贞观诗坛的应制诗
15
作者 岳德虎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唐王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刚刚经过隋末的战乱,其中许多人还曾追随李氏父子多年征战,因而生活道路也与梁、陈宫体诗人们完全不同,精神状态发扬蹈厉。这势必产生新的审美风尚和文学品位,在创作应制诗的过程中,把太平盛世和开国气象... 唐王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刚刚经过隋末的战乱,其中许多人还曾追随李氏父子多年征战,因而生活道路也与梁、陈宫体诗人们完全不同,精神状态发扬蹈厉。这势必产生新的审美风尚和文学品位,在创作应制诗的过程中,把太平盛世和开国气象结合起来,把自身的感受融入到理想的实现之中,并不只是用空虚的词藻来阿谀媚附,言语虽华丽,但并不过分雕琢,而且言归雅正,表现了昂扬向上的积极精神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观诗坛 应制诗 功名意识
下载PDF
李峤应制诗引领初唐诗风考论
16
作者 岳德虎 《钦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4-18,35,共6页
李峤应制诗在"初唐之渐盛"的发展进程中,不仅充分表达了自己的"事功"追求,形象地描述了唐高宗、武则天和唐中宗时代的士人概貌、民族关系等"国是"活动,同时也对初唐新体诗的创作技巧、审美取向和声律实... 李峤应制诗在"初唐之渐盛"的发展进程中,不仅充分表达了自己的"事功"追求,形象地描述了唐高宗、武则天和唐中宗时代的士人概貌、民族关系等"国是"活动,同时也对初唐新体诗的创作技巧、审美取向和声律实践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文章宿老"以其"对初唐新体诗抒情内质的进一步充实及其美学格调的进一步提升",成为引领"初唐之渐盛"的典型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峤 应制诗 兴寄 风骨 文章宿老
下载PDF
浅析《奔跑的火光》中英芝悲剧的原因
17
作者 王洪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8-69,共2页
方方小说《奔跑的火光》中的女主人公英芝是一个悲剧形象。造成英芝悲剧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现代商品经济大潮对传统社会观念造成的冲击,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根深蒂固两个客观原因。英芝人生价值观念的扭曲,自身欲望无节制地泛... 方方小说《奔跑的火光》中的女主人公英芝是一个悲剧形象。造成英芝悲剧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现代商品经济大潮对传统社会观念造成的冲击,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根深蒂固两个客观原因。英芝人生价值观念的扭曲,自身欲望无节制地泛滥,还有她严重缺乏法制意识都是造成悲剧的主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方 《奔跑的火光》 英芝 悲剧原因
下载PDF
课艺类清诗总集的基本形态
18
作者 夏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9-65,共7页
课艺类清诗总集是清诗总集的一大主类。其大量涌现,堪称清代文学文化史上的一个显著现象。此类总集,大体可以分为试帖、测士、会课、应制四个小类型,其中尤以试帖、测士两类的数量较多,意义也更为重大。本文在这四个类型的框架下,勾勒... 课艺类清诗总集是清诗总集的一大主类。其大量涌现,堪称清代文学文化史上的一个显著现象。此类总集,大体可以分为试帖、测士、会课、应制四个小类型,其中尤以试帖、测士两类的数量较多,意义也更为重大。本文在这四个类型的框架下,勾勒课艺类清诗总集的基本面貌,并梳理其特征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总集 课艺 基本形态 试帖 测士 会课 应制
下载PDF
中古应制诗的装饰美学效果
19
作者 程建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82-85,共4页
应制诗的装饰美学效果通过"添饰"和"秩序感"来实现。色彩、空间词本身具有装饰性和图案效果,添饰主体后突出和映衬了主体的特征;本身不具备图案性的名词、数量词添加到主体名词前,很好地衬托了主体,起到极佳的装饰... 应制诗的装饰美学效果通过"添饰"和"秩序感"来实现。色彩、空间词本身具有装饰性和图案效果,添饰主体后突出和映衬了主体的特征;本身不具备图案性的名词、数量词添加到主体名词前,很好地衬托了主体,起到极佳的装饰效果。装饰美和秩序感有紧密的联系,"秩序"是营造装饰美的重要手段。应制诗人通过对诗歌结构的精心安排、时间和空间的合理配置及诗歌内在感情的逐层递进,形成充满节奏的秩序感,召唤读者对秩序感的本能审美需要,形成富有装饰意味的心理构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制诗 装饰美学 添饰 秩序感
下载PDF
略论初唐应制诗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燕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30-33,共4页
应制诗通常被认为是无甚可观的诗歌类型。但考察一下从南朝至盛唐诗歌艺术逐步走向鼎盛的发展史,会发现凡是应制诗写作集中出现的时期,基本上也是整个诗坛创作彬彬大盛、诗歌创作技巧有明显进步的时期。初唐应制诗就是这一情形的典型代... 应制诗通常被认为是无甚可观的诗歌类型。但考察一下从南朝至盛唐诗歌艺术逐步走向鼎盛的发展史,会发现凡是应制诗写作集中出现的时期,基本上也是整个诗坛创作彬彬大盛、诗歌创作技巧有明显进步的时期。初唐应制诗就是这一情形的典型代表。初唐太宗朝、武后朝和中宗朝应制诗因宫廷应制集会的形式和具体创作背景不同而各不相同,主要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具体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 应制诗 宫廷诗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