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Gingko biloba leaf extract on learning, memory, and hippocampal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mRNA expressions in diabetic rats
1
作者 Xiaofan Zhang Bo Liang +1 位作者 Zhifeng Liang Jun Li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BACKGROUND: The mechanisms of brain injury Following diabetes could be related to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 mRNA overexpress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Gingko biloba leaf extract (EGb) is effective in prom... BACKGROUND: The mechanisms of brain injury Following diabetes could be related to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 mRNA overexpress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Gingko biloba leaf extract (EGb) is effective in promoting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brain after traumatic injury. EGb is also effective in improving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lasticity and learning and memory functions of the elderly.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EGb on learning and memory, as well as hippocampal APP mRNA expression in the brains of diabetic rats, using Morris water maze behavioral testing an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respectively. DESIGN: Complete random design, controlled experimental study. SETT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Pharmaceutical School,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MATERIALS: A total of 70 male Wistar rats (180-220 g), 8 weeks old and specific pathogen free, were used for this study. GbE (containing 24.8% flavone glycosides and 6.2% diterpene lactone) was purchased from Guilin Sitejia Natural Plants Pharmaceutical Factory (Guangxi Province, Lot NO. 200405). Streptozotocin was purchased from Sigma (USA). Protamine zinc insulin injection was purchased from WANBANG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Xuzhou Jiangsu, China). METHODS: The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in the Experimental Center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March to October 2005.(1)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70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diabetic model group (DM group), diabetic model +10 μ g/kg insulin group (DM + Ins group), diabetic model + 100 mg/kg ginkgo leaf extract group (DM + EGb high-dose group), and diabetic model + 50 mg/kg ginkgo leaf extract group (DM + EGb low-dose group); there were 14 rats in each group. Rats with an intraperitoneal (i.p.) injection of citrate buffer solution (pH 4.4)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o establish the diabetes model, rats were treated with i.p. injection of 55 mg/kg streptozotocin. Insulin (10 U/kg) was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s.c.) every day for 6 months in the DM group. EGb (100 mg/kg) and EGb (50 mg/kg) was administered intragastrically every day for 6 months in the DM + EGb high-dose group and DM + EGb low-dose group, respectively. The DM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distilled water intragastrically every day for 6 months. Drugs were administered once every morning. (2)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Six month after intervention, learning and memory of diabetic rats was tested by Morris water maze. Rats were allowed to train for 4 days, and the escape latency and platform-searching score were measured at days 5 and 8. Changes in hippocampal APP mRNA expression were measured with RT-PCR. MAIN OUTCOME MEASURES: Morris water maze performances and hippocampal APP mRNA expression in rats. RESULTS: A total of 70 Wistar rats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analysis, without any loss. (1) Learning and memory dysfunction of diabetic rats: After 4 days of Morris water maze training, escape latency was longer in the DM group on days 5 and 8, and the platform-searching score was lower in the DM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DM + EGb group, the escape latency score was shorter and platform-searching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e DM group. (2) APP mRNA expression: in the hippocampus of diabetic rats, a 340 bp mRNA product was amplified, which is comparable to the APP mRNA amplification length of design. The expression of APP mRNA from the hippocampus of diabetic rats with learning and memory dysfun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EGb extract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APP mRNA expression in these rats. CONCLUSION: EGb not only ameliorated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dysfunctions in diabetic rats, but also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PP mRNA expression.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led to the hypothesis that diabetes could be one of the risk factors for 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gko biloba leave extract DIABETES HIPPOCAMPUS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下载PDF
人工模拟的植物源杀菌剂银泰防治番茄3种病害效果研究 被引量:71
2
作者 孟昭礼 罗兰 +4 位作者 袁忠林 李健强 曲宝涵 姜学东 刘西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63-866,共4页
采用室内离体平皿法和田间试验 ,测定了人工模拟合成的新型植物源农用杀菌剂银泰对番茄早疫病菌 (Al ternariasolani)、叶霉病菌 (Fulviafulva)和灰霉病菌 (Botrytiscinerea)生长的抑制和对它们引起的 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2 ... 采用室内离体平皿法和田间试验 ,测定了人工模拟合成的新型植物源农用杀菌剂银泰对番茄早疫病菌 (Al ternariasolani)、叶霉病菌 (Fulviafulva)和灰霉病菌 (Botrytiscinerea)生长的抑制和对它们引起的 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2 0 %银泰EC在 0~ 2 0 0 μg/ml浓度范围内 ,对供试 3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其EC50 分别为 6 5 .5 7g/ml、91.86 g/ml和 4 0 .6 4g/ml,对早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和对照药剂扑海因基本相当 ,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强于扑海因。 2 0 %银泰EC 10 0 0mg/L防治番茄早疫病和叶霉病的效果分别达到 82 .6 %和 84 .9% ,银泰 2 0 0~ 80 0mg/L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效果达到 78.4 %~ 90 .9% ,均明显优于对照药剂扑海因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 植物源杀菌剂 银泰 防治 病害 番茄早疫病菌 番茄叶霉病菌 番茄灰霉病菌
下载PDF
杀菌剂银泰防治小麦纹枯病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孟昭礼 袁忠林 +4 位作者 曲宝涵 罗兰 姜学东 李健强 刘西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0-92,共3页
采用室内离体平皿法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植物源农用杀菌剂银泰 (有效成分 :4 -丁酰基苯酚 )对小麦纹枯病菌 Rhizoctonia cerealis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该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2 0 %银泰乳油在 0~ 10 0 μg/ m L范围内随着浓度提... 采用室内离体平皿法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植物源农用杀菌剂银泰 (有效成分 :4 -丁酰基苯酚 )对小麦纹枯病菌 Rhizoctonia cerealis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该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2 0 %银泰乳油在 0~ 10 0 μg/ m L范围内随着浓度提高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增强 ,其 EC50 和 EC95分别为 36 .11和 97.6 6 μg/ L;EC95明显小于对照药剂井冈霉素的检测数值 (32 7.6 4μg/ L )。2 0 %银泰乳油 2 0 0、4 0 0和 80 0 mg/ L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分别为 85.8%、89.3%和 92 .3% ,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 4 0 0 mg/ L的防效 (87.0 % )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银泰 小麦纹枯病 毒力 药效
下载PDF
杀菌剂银泰对5种植物病害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11
4
作者 孟昭礼 袁忠林 +3 位作者 罗兰 曲宝涵 姜学东 孟明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1年第4期25-27,共3页
银泰是以银杏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的结构为先导化合物 ,采用人工模拟技术创新合成的一种农用杀菌剂 ,田间对5种植物病害的药效试验证明 :对苹果腐烂病、苹果轮纹病、番茄灰霉病、玉米大斑病及小麦纹枯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且... 银泰是以银杏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的结构为先导化合物 ,采用人工模拟技术创新合成的一种农用杀菌剂 ,田间对5种植物病害的药效试验证明 :对苹果腐烂病、苹果轮纹病、番茄灰霉病、玉米大斑病及小麦纹枯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且优于常用的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泰 银杏 杀菌剂 药效试验 植物病害
下载PDF
多奈哌齐与多奈哌齐加银杏叶提取物合用治疗阿尔采末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5
作者 冯亚青 王建华 +4 位作者 赵大卫 齐亚超 高俊书 李志立 刘桂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92-795,共4页
目的 :比较多奈哌齐和多奈哌齐加银杏叶提取物合用治疗阿尔采末病 (AD)的疗效。方法 :4 2例AD病人分为 2组 ,多奈哌齐组 2 0例 [男性 17例 ,女性 3例 ,年龄 (70±s 7)a],给多奈哌齐 5mg ,po ,qd× 12wk ;多奈哌齐加银杏叶提取物... 目的 :比较多奈哌齐和多奈哌齐加银杏叶提取物合用治疗阿尔采末病 (AD)的疗效。方法 :4 2例AD病人分为 2组 ,多奈哌齐组 2 0例 [男性 17例 ,女性 3例 ,年龄 (70±s 7)a],给多奈哌齐 5mg ,po ,qd× 12wk ;多奈哌齐加银杏叶提取物组 [男性13例 ,女性 9例 ,年龄 (79± 6 )a],给多奈哌齐 5mg ,po ,qd× 12wk ,加银杏叶提取物 80mg ,po ,tid× 12wk。应用MMSE及ADL评定疗效。结果 :多奈哌齐组总有效率为 6 0 %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 73% ,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多奈哌齐是一个治疗AD有效的药物 ,多奈哌齐加银杏叶提取物合用与单独应用多奈哌齐疗效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采末病 药物疗法 二裂银杏 多奈哌齐 银杏叶提取物
下载PDF
氮磷钾对银杏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4
6
作者 吴家胜 张往祥 曹福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6,共4页
采用正交设计安排了氮、磷、钾3因素5水平的肥料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银杏苗木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氮、磷、钾配施处理对银杏苗木各项生长生理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在25种配施处理中,N3P3K5处理有利于银杏苗木... 采用正交设计安排了氮、磷、钾3因素5水平的肥料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银杏苗木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氮、磷、钾配施处理对银杏苗木各项生长生理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在25种配施处理中,N3P3K5处理有利于银杏苗木的高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N3P1K3和N5P1K5处理有利于银杏苗木叶绿素含量的提高;N3P2K4、N2P3K4、N3P3K5处理有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2)氮、磷、钾3种元素对银杏苗木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效应不同,以氮为最大,其次是磷,钾的影响效应最小;(3)银杏苗木各项生长指标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根据关系方程求得2年生银杏苗木的合理养分元素施用量,氮肥为2.79~3.47g/盆、P2O5为2.44~2.59g/盆、K2O为1.51~1.98g/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 生理特性 银杏 幼苗 配方施肥 采叶园
下载PDF
大孔树脂纯化银杏叶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吴海霞 吴彩娥 +2 位作者 李婷婷 范龚健 应瑞峰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64-2969,共6页
以脱脂银杏叶粉为原料,采用70%乙醇浸提法提取银杏叶黄酮,研究大孔树脂纯化银杏叶黄酮的工艺条件。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考察了AB-8、D101、HPD-100 3种大孔树脂对银杏叶黄酮的吸附解吸性能,筛选出适合银杏叶黄酮分离纯化的树脂... 以脱脂银杏叶粉为原料,采用70%乙醇浸提法提取银杏叶黄酮,研究大孔树脂纯化银杏叶黄酮的工艺条件。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考察了AB-8、D101、HPD-100 3种大孔树脂对银杏叶黄酮的吸附解吸性能,筛选出适合银杏叶黄酮分离纯化的树脂为AB-8型大孔树脂。结合静态与动态吸附解吸试验,得出AB-8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银杏叶黄酮的最佳工艺:将银杏叶黄酮提取原液稀释1.5倍(浓度为0.94 mg/mL)、调pH至4.85作为上样液,以1.5 BV/h的流速上样吸附,上样量200 mL,之后采用pH 4.95的80%乙醇作为洗脱剂,以2~2.5 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洗脱剂用量约50 mL。在此纯化条件下所得银杏叶黄酮含量为26.16%,较纯化前提高了3.2倍。该纯化工艺条件科学合理,可有效用于银杏叶黄酮的分离富集,提高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黄酮 大孔树脂 纯化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脱除银杏叶中银杏酸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向阳 仰榴青 +1 位作者 陈钧 杨克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5-88,共4页
对银杏叶中有毒成分银杏酸的超临界CO2脱除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讨了操作压力、温度和CO2总流量对银杏酸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可以有效地脱除银杏叶中的银杏酸,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30MPa、温度6... 对银杏叶中有毒成分银杏酸的超临界CO2脱除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讨了操作压力、温度和CO2总流量对银杏酸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可以有效地脱除银杏叶中的银杏酸,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30MPa、温度60℃、总流量600L,脱除率达79.1%,萃取过的银杏叶中银杏酸含量0.25%,为高品质银杏茶生产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银杏酸 超临界CO2脱除工艺 有毒成分 银杏茶
下载PDF
舒血宁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罗和春 刘平 +29 位作者 孟凡强 沈渔村 赵学英 谭春香 韩宝杰 陈黔妹 赵安全 于江 方润领 汪斌 陈钊 朱少敏 张国忠 刘广志 石金钟 张淑琴 李敬先 解克平 李建华 王洪灏 孟素荣 张本 易善志 汤甫琴 汪连春 郭华 孙国荣 钟红文 李淑荣 叶颂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观察合并应用银杏叶提取物能否提高经典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的抗抑郁疗效,能否减少阿米替林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一组病人给予阿米替林合并银杏叶提取物(研究组),一组给予阿米替林与安慰剂(对... 目的:观察合并应用银杏叶提取物能否提高经典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的抗抑郁疗效,能否减少阿米替林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一组病人给予阿米替林合并银杏叶提取物(研究组),一组给予阿米替林与安慰剂(对照组),治疗8周。共纳入240例符合CCMD-2-R抑郁症标准的病人。结果:(1)研究组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平均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研究组治疗结束时CGI严重度显著低于对照组;(3)研究组As-berg副作用量表治疗后增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研究组的疗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与阿米替林合并应用可以显著增强后者的抗抑郁疗效,并且能显著减少后者的不良反应,因而提高了后者的疗效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药物疗法 舒血宁 阿米替林
下载PDF
不同地区银杏花粉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差异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国霞 曹福亮 +1 位作者 汪贵斌 张往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8,共5页
以15个不同地区百年左右的银杏雄树花粉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银杏花粉中黄酮和内酯的含量。结果表明:银杏花粉主要含有以山柰素为母核的黄酮醇苷,以槲皮素和异鼠李素为母核的黄酮苷的含量相对较少,银杏花粉总黄酮含量平... 以15个不同地区百年左右的银杏雄树花粉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银杏花粉中黄酮和内酯的含量。结果表明:银杏花粉主要含有以山柰素为母核的黄酮醇苷,以槲皮素和异鼠李素为母核的黄酮苷的含量相对较少,银杏花粉总黄酮含量平均为20.44 mg/g;还发现银杏花粉中的内酯成分为银杏内酯A,其含量平均在2.22 mg/g;不同地区间银杏花粉之间的黄酮和内酯含量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地区银杏花粉之间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差异与气候地理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初步筛选出黄酮和内酯含量较高的重庆01、广德01、北京01、康县01等4个单株作为备选的优良单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花粉 黄酮 内酯 差异性
下载PDF
银杏叶总黄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和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唐嘉航 叶希韵 +3 位作者 刘江 李萍 张倩 胡静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总黄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银杏叶总黄酮组和罗格列酮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银杏叶总黄酮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以高糖、高脂饮食诱导... 目的探讨银杏叶总黄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银杏叶总黄酮组和罗格列酮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银杏叶总黄酮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以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分组处理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肝功能及肝脏抗氧化指标;肝脏组织脂肪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银杏叶总黄酮组大鼠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转氨酶活力等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组织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总黄酮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肝细胞内脂滴少且小。结论对于胰岛素抵抗大鼠,银杏叶总黄酮能有效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并改善肝功能,同时提高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总黄酮 大鼠 胰岛素抵抗 脂肪肝
下载PDF
不同生长季节银杏叶中有毒成分银杏酸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向阳 仰榴青 陈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4-97,共4页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中有毒成分银杏酸含量的方法,测定了不同生长季节银杏叶中银杏酸含量,并与HPLC法测定结果作了比较。银杏叶的正己烷提取物经一步简单的预净化处理后可在242nm和310nm波长进行测定,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A=1...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中有毒成分银杏酸含量的方法,测定了不同生长季节银杏叶中银杏酸含量,并与HPLC法测定结果作了比较。银杏叶的正己烷提取物经一步简单的预净化处理后可在242nm和310nm波长进行测定,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A=1.55×10-4+16.36×C(R=0.999)和A=0.031+9.08×C(R=0.997),两者的线性范围均为5.72~114.4m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和97.5%,测定6次的RSD分别为2.1%和2.4%,两个波长处的测定结果都与HPLC法较为接近。实验表明,银杏叶中银杏酸的含量与生长季节有关,9月为适宜采收期。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线性范围宽,最低可测至5.72×10-6,可用于银杏叶和银杏茶中有毒成分银杏酸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有毒成分 银杏酸 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用
下载PDF
银杏叶复方对脾虚证小鼠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和血浆内几种神经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焰 杨小燕 +3 位作者 黄其春 王华 曾仲文 邵丽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87,共6页
采用利血平复制脾虚证小鼠模型,观察银杏叶复方对实验性脾虚证模型小鼠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血浆内几种神经肽含量和体重变化的影响。试验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脾虚证组和银杏叶复方组。结果表明,①脾虚证小鼠IL-1、IL-2含量较对照组... 采用利血平复制脾虚证小鼠模型,观察银杏叶复方对实验性脾虚证模型小鼠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血浆内几种神经肽含量和体重变化的影响。试验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脾虚证组和银杏叶复方组。结果表明,①脾虚证小鼠IL-1、IL-2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IL-4、IL-6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银杏叶复方组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TNF-α含量较对照组和脾虚证组则显著提高(P<0.05)。②脾虚证小鼠的血浆IgG、IgM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银杏叶复方组IgG、IgM含量显著高于脾虚证组(P<0.05),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脾虚证组小鼠血浆Ig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和银杏叶复方组(P>0.05)。③脾虚证小鼠血浆β-EP(β-内啡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银杏叶复方组血浆β-EP恢复接近对照组(P>0.05)。④脾虚证小鼠血浆CGRP(降钙基因相关肽)含量较对照组和银杏叶复方组显著提高(P<0.05),NPY(神经肽Y)含量较对照组和银杏叶复方组则显著降低(P<0.05),银杏叶复方组小鼠体重的减轻幅度低于脾虚证组(P>0.05),脾虚证组小鼠体重的减轻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于脾虚证小鼠血浆中CGRP过高,NPY含量减少导致摄食行为降低体重下降。结果显示,脾虚证小鼠细胞因子网络调节系统的失衡与其较高的β-EP含量有关,即脾虚证小鼠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之间调节失衡,引起脾虚时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经银杏叶复方治疗后上述免疫失调得到明显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复方 脾虚证 细胞因子 免疫球蛋白 神经肽 小鼠
下载PDF
强光胁迫下银杏叶片的光抑制及其防御机制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新国 孟庆伟 赵世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6-59,共4页
为探讨强光对银杏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对银杏叶片进行强光 (12 0 0 μmolphotons·m- 2 s- 1 )胁迫 5h ,通过分析叶绿素a荧光参数和叶黄素循环组分研究了强光胁迫下银杏叶片的光抑制以及相关的光破坏防御机制。强光胁迫过程中 ,银... 为探讨强光对银杏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对银杏叶片进行强光 (12 0 0 μmolphotons·m- 2 s- 1 )胁迫 5h ,通过分析叶绿素a荧光参数和叶黄素循环组分研究了强光胁迫下银杏叶片的光抑制以及相关的光破坏防御机制。强光胁迫过程中 ,银杏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Fv Fm)明显下降 ,胁迫结束时 ,Fv Fm 接近 0 3。而初始荧光(Fo)则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呈上升趋势。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 (ФPSⅡ)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ETR)均大幅度下降 ,而非光化学猝灭 (NPQ)和天线热耗散 (HDR)明显上升 ,叶黄素循环关键组分玉米黄质 (Z)的相对含量则随着强光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由处理前的 3%上升到胁迫结束时的 6 6 %。结果表明 ,强光胁迫过程中 ,银杏叶片发生了严重的光抑制 ,依赖于叶黄素循环的非光化学猝灭和天线热耗散起到了有效耗散过剩光能的作用 ,但是PS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是银杏叶片Fv Fm 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光胁迫 银杏 叶片 光抑制 防御机制 叶黄素循环 光合“午休”现象 气孔限制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旭升 陈国荣 +3 位作者 李剑敏 胡芸 王芳 胡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78,i003,共4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防护作用。方法: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EGb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形态学改变,并测定心肌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防护作用。方法: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EGb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形态学改变,并测定心肌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及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心肌光镜下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空泡变性及心肌纤维局灶性溶解;电镜下主要表现为心肌线粒体肿胀,嵴变短,肌原纤维溶解;SOD活性下降,NOS、iNOS活性及MDA、NO含量增高。EGb治疗组病变明显减轻,EGb治疗组心肌组织内SOD活性明显高于糖尿病组,NOS、iNOS活性及MDA、NO含量低于糖尿病组。结论:EGb可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降低NO水平而对糖尿病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实验性 银杏叶提取物 心肌 脂质过氧化作用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银杏叶口服液对冠心病病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4
16
作者 张景云 路方红 +3 位作者 吴坚美 阮景纯 张善同 牟会善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讨银杏叶口服液对冠心病病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病人 30例 ,给予银杏叶口服液 10mL(含总黄酮苷 0 .6mg/mL) ,po ,tid ,4wk为一疗程。健康人对照组 34例。结果 :病人服药前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_LDL)... 目的 :探讨银杏叶口服液对冠心病病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病人 30例 ,给予银杏叶口服液 10mL(含总黄酮苷 0 .6mg/mL) ,po ,tid ,4wk为一疗程。健康人对照组 34例。结果 :病人服药前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_LDL)、丙二醛 (MD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 (P <0 .0 5) ,维生素C显著低于健康人 (P <0 .0 1)。治疗后血清ox_LDL ,MDA分别降低 2 3%± 8%及15%± 6% ,维生素C升高 33%± 10 % ,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银杏叶口服液能抑制冠心病病人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 ,降低血清MDA、提高维生素C水平 ,因而有利于冠状动脉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口服液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 维生素C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5种银杏内酯的含量 被引量:26
17
作者 张鉴 潘见 +3 位作者 谢惠明 杨志轶 胡学桥 杨克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6,共4页
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中5种银杏内酯含量的方法。外标法宣反相Symmetry-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示差折光检测器。线形范围为0.02~0.40g/L,r=0.9814~0.9934,方法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 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中5种银杏内酯含量的方法。外标法宣反相Symmetry-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示差折光检测器。线形范围为0.02~0.40g/L,r=0.9814~0.9934,方法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93.2%~97.4%和1.27%~2.68%(n=15)之间,5种银杏内酯的检测限在2.07~3.98mg/L之间。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宜于生产和工艺研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银杏 银杏内酯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Ⅰ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TGF-β_1和collagen表达及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根林 袁风菊 +5 位作者 陆慈溧 赵竞 金可可 田新桥 邱俏蒙 李剑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17-2023,共7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I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TGF-β1和collagen表达及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在体实验,取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组(DM组)和EGB干预组(EGB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导I型糖尿病大鼠模...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I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TGF-β1和collagen表达及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在体实验,取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组(DM组)和EGB干预组(EGB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导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于第12周末测定大鼠体重、左心室重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胰岛素;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射血量(SV);用天狼星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方法分别检测左心室心肌胶原含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及TGF-β1、procollagen I和collagen Ⅲ mRNA表达。(2)离体实验,分离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并分别用低糖(LG组)、高糖培养基(HG组)和EGB干预(HG+EGB组);RT-PCR方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TGF-β1、procollagen I和collagen Ⅲ的mRNA表达。结果:(1)与CON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P<0.01)、糖化血红蛋白(P<0.05)、左心室重量指数(P<0.01)、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含量(P<0.05)以及心肌组织内TGF-β1(P<0.05)、procollagen Ⅰ(P<0.05)和collagen Ⅲ(P<0.05)表达均明显升高,而血胰岛素水平(P<0.01)、LVEDV(P<0.01)和SV(P<0.01)明显降低;EGB干预治疗后,与DM组相比,EGB组糖尿病大鼠血糖(P<0.01)、糖化血红蛋白(P<0.05)、左心室重量指数(P<0.05)、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含量(P<0.05)以及心肌组织内TGF-β1(P<0.05)、procollagen Ⅰ(P<0.05)和collagen Ⅲ(P<0.05)表达均明显降低,血胰岛素水平(P<0.05)、LVEDV(P<0.05)和SV(P<0.05)明显升高。(2)与LG组比较,HG组心肌细胞TGF-β1(P<0.01)、procollagen Ⅰ(P<0.01)和collagen Ⅲ(P<0.01)mRNA表达明显升高;而EGB干预后,与HG组比较,EGB组心肌细胞TGF-β1(P<0.01)、procollagen Ⅰ(P<0.01)和collagen Ⅲ(P<0.01)mRNA表达明显降低。结论:EGB可通过调低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TGF-β1的表达,减少心肌间质中collagen Ⅰ和Ⅲ合成及沉积,从而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早期的心肌纤维化及左心室舒张功能。这提示通过有效降低心肌TGF-β1的表达减少心肌间质纤维化可能是EGB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银杏叶提取物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雌雄银杏植株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双明 李琼芳 李庆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0-472,共3页
分别对两种不同树龄的雌雄银杏植株叶片进行了多项生理生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雄株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及CAT、POD活性均大于雌株叶片,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则是雌株大于雄株。这表明不同性别的银杏叶片在一系列生理生... 分别对两种不同树龄的雌雄银杏植株叶片进行了多项生理生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雄株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及CAT、POD活性均大于雌株叶片,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则是雌株大于雄株。这表明不同性别的银杏叶片在一系列生理生化特性上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研究结果可为叶用银杏资源的优选及银杏的合理栽培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叶用银杏 雄株 雌株 叶片 生理特性 生化特性 比较研究 叶绿素 可溶性糖 蛋白质 游离氨基酸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白果中银杏酸的含量 被引量:17
20
作者 仰榴青 吴向阳 陈钧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6-639,共4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白果中有毒成分银杏酸含量。方法:用LC/DAD/ESI/MS对白果中的银杏酸进行定性鉴定。白果经石油醚索氏提取、浓缩、定容后,直接进样进行HPLC测定。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Inertsil ODS-2(250 mm×4...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白果中有毒成分银杏酸含量。方法:用LC/DAD/ESI/MS对白果中的银杏酸进行定性鉴定。白果经石油醚索氏提取、浓缩、定容后,直接进样进行HPLC测定。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Inertsil ODS-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3%HAc溶液(92:8),流速1.0 mL·min-1,柱温40℃,紫外检测波长310 nm。结果:白果中含有5种银杏酸:C15:1,C17:2,C15:0和C17:1(存在2种同分异构体),还有1种作者推测为C17:3,其中C17:1和推测为C17:3的银杏酸为首次在白果中发现。该法精密度和重复性较好,其5次测定的RSD分别为0.71%和3.7%。白果中银杏酸含量达200 mg·kg-1左右,大大超过国际限量标准,其食用安全性应引起高度重视。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白果及其产品中银杏酸的分析,可为白果产品的质量监控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测定 白果 银杏酸 含量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