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脾胃论》探讨李杲对张仲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1
作者 姜婧 刘刚 +6 位作者 张钰欣 曹晓璇 余如霞 王湫澄 王越 赵小月 张保春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1期1679-1682,共4页
本研究立足于易水学派代表医家李杲著作《脾胃论》,通过梳理其引用仲景之语与仲景之方发现:首先,仲景之《伤寒论》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刊行后,在宋、金两朝广泛流行,并对李杲等北方医家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李杲承金元医学创新之风,运... 本研究立足于易水学派代表医家李杲著作《脾胃论》,通过梳理其引用仲景之语与仲景之方发现:首先,仲景之《伤寒论》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刊行后,在宋、金两朝广泛流行,并对李杲等北方医家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李杲承金元医学创新之风,运用易水学派脏腑用药与随时用药思想对仲景之方进行了全新的解读与发挥;再次,李杲运用仲景之方以临证为要进行了加减,师古不泥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易水学派 李杲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易水学派文本挖掘与句法分析图谱构建研究
2
作者 赵汉青 李玥函 邹欣妍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4年第4期30-37,共8页
自然语言处理中,实体与关系抽取是构建知识图谱、设计问答系统、语义分析等任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医易水学派的信息多数以非结构化文言文本形式储存,中医文本关键信息抽取对挖掘和研究中医学术流派有重要作用。为了更高效地解决以上... 自然语言处理中,实体与关系抽取是构建知识图谱、设计问答系统、语义分析等任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医易水学派的信息多数以非结构化文言文本形式储存,中医文本关键信息抽取对挖掘和研究中医学术流派有重要作用。为了更高效地解决以上问题,研究引入人工智能方法,构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架构下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分词和实体关系抽取模型识别与抽取中医文本实体关系,利用词频-逆文档频率算法的常用加权技术提取不同古籍文本中的关键实体信息,并使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依存句法分析技术,深入剖析古籍条文,以揭示其中实体之间复杂而精确的语法关系,将其表示为可视化树形结构,为下一步构建易水学派知识图谱及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开展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知识图谱 易水学派 句法分析
下载PDF
浅析易水学派之升降观
3
作者 成艳红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4年第2期42-47,共6页
易水学派作为中医历史上独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脏腑辨证、重脾胃思想、引经报使学说及升降浮沉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中医理论内涵。恩师李福海系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亲传弟子。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跟师侍诊过程中所遇病案三则,浅析易水学派中升... 易水学派作为中医历史上独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脏腑辨证、重脾胃思想、引经报使学说及升降浮沉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中医理论内涵。恩师李福海系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亲传弟子。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跟师侍诊过程中所遇病案三则,浅析易水学派中升降理论的应用和启示,为进一步传承易水学派思想、创新治疗方法、改善临床疗效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水学派 升降理论 李福海
下载PDF
燕赵医家学术思想在寻常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虞跃跃 严湘磊 +4 位作者 李贺祎 张威风 王洪彬 武淑娟 齐峰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316-319,322,共5页
寻常痤疮(AV)是最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之一,因其迁延遗留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中医药在寻常痤疮的治疗中展现出强有力的优势,本文主要阐述河间学派、易水学派和中西汇通学派对AV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思路:河间学派以... 寻常痤疮(AV)是最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之一,因其迁延遗留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中医药在寻常痤疮的治疗中展现出强有力的优势,本文主要阐述河间学派、易水学派和中西汇通学派对AV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思路:河间学派以刘完素为代表,主张“火热论”,认为肺经蕴热加之风邪侵袭而致气血郁滞、面部络脉闭塞致肺经风热型AV,治则以用寒凉、辛散药物清火解郁;易水学派以李东垣为核心人物,提出“从脾胃论治百病”,认为AV多因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导致湿热内蕴脾胃,上熏于面部而发,故治疗以补脾升阳为关键;汇通学派张锡纯融汇中西医学,擅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痈疮,对因病邪迁延日久而热邪炼液成痰,痰瘀凝滞于肌肤的痰瘀结聚型AV颇具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赵医家 寻常痤疮 河间学派 易水学派 汇通学派
下载PDF
浅析易水学派对于黄芪的配伍应用
5
作者 张檑 肖凯文 +3 位作者 薛晓晨 陈燕清 黄可 贺文彬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5期65-68,共4页
易水学派善用黄芪,其认为黄芪可内可外,可上可下,是上中内外三焦之药,可补虚泻阴火。易水学派常用黄芪配伍风类药物治疗内伤杂病,究其原因是因为黄芪与风药相辅相成,两者配伍,可起到升补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是风药对黄芪有着协同增... 易水学派善用黄芪,其认为黄芪可内可外,可上可下,是上中内外三焦之药,可补虚泻阴火。易水学派常用黄芪配伍风类药物治疗内伤杂病,究其原因是因为黄芪与风药相辅相成,两者配伍,可起到升补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是风药对黄芪有着协同增效作用。易水学派使用黄芪是依据其独特的内伤理论,其用量轻巧,用法独特,可为临床配伍应用黄芪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水学派 黄芪 应用 风药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探讨张元素药性理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钰欣 张保春 翟双庆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30-34,共5页
阴阳五行既是《黄帝内经》认识生命现象与天人关系的基础,也是张元素构建药性理论体系的框架。《黄帝内经》通过阴阳、五行的分类与关系,阐述人体组织之间及其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构建疾病的发生原理及发展规律,提出疾病的诊疗原则。而... 阴阳五行既是《黄帝内经》认识生命现象与天人关系的基础,也是张元素构建药性理论体系的框架。《黄帝内经》通过阴阳、五行的分类与关系,阐述人体组织之间及其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构建疾病的发生原理及发展规律,提出疾病的诊疗原则。而张元素将阴阳五行应用于药性理论构建当中,通过阴阳再分将气味厚薄、药物性能、方剂功效、人体藏象、四时节气结合,构成药物、人体、自然三合一的整体;运用五行分类,创立以药物性用特点为主体的法象药物分类法;依据五行关系,形成以生克制化为法则的遣药制方论。张元素所构建的药性理论体系,不仅将前人药性思想予以总结,对药物升降浮沉、分类等方面进行发挥,也为后世药性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阴阳五行 张元素 药性理论 易水学派
下载PDF
重脏腑,调气机,散湿浊——李福海治湿理论
7
作者 王涛 瞿海龙 +1 位作者 李晓棠 赵晓芳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3年第3期55-60,共6页
吾师李福海秉承国医大师路志正倡导的“北方多湿论”,传承易水学派思想,在临证治湿时,以六经统论,结合脏腑,重视太阴、阳明的问题,以脾胃为中心,“持中央、运四旁”,同时“怡情志、调升降”,并发挥“开鬼门、洁净府、燥中宫”的理念,祛... 吾师李福海秉承国医大师路志正倡导的“北方多湿论”,传承易水学派思想,在临证治湿时,以六经统论,结合脏腑,重视太阴、阳明的问题,以脾胃为中心,“持中央、运四旁”,同时“怡情志、调升降”,并发挥“开鬼门、洁净府、燥中宫”的理念,祛湿之法灵活多变,其旨为调动人体自身脏腑功能,纳化正常,升降有序,气机通畅,湿散浊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福海 湿病 易水学派
下载PDF
刘亚娴教授小议易水学派学术研究--汇“溪”成“江”
8
作者 李建波 张海涛 刘欢颜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刘亚娴教授十分强调中医学术研究要注意方法,要“善思”“脱框”(从原著的“框”架中脱出来创新),近期指导笔者以《脾胃论》为主,学习李东垣学术时又提出“开渠”,汇“溪”成“江”。本文例举李东垣所谈的“从权”、王好古所论及“派之... 刘亚娴教授十分强调中医学术研究要注意方法,要“善思”“脱框”(从原著的“框”架中脱出来创新),近期指导笔者以《脾胃论》为主,学习李东垣学术时又提出“开渠”,汇“溪”成“江”。本文例举李东垣所谈的“从权”、王好古所论及“派之”,《吴医汇讲》读书十则中之“读书须看反面”“读书须悟对面”“读书必须汇参”数则,例举东垣治验,并展示刘亚娴教授所谈读书要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以之为学术研究之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亚娴教授 易水学派学术研究 “开渠” 汇“溪”成“江” “从权” “派之” 医案
下载PDF
易水学派学术思想在膏方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铮 闫子安 +2 位作者 陈鑫 王玲玲 衷敬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9-71,共3页
易水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杲、张元素、张介宾等,其学术思想重视脾胃后天、肾与命门,对后世养生及慢性病的调治方面有重要价值,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可以指导医师更好地开出膏方以治疗虚证,调理慢性病,使膏方在临床... 易水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杲、张元素、张介宾等,其学术思想重视脾胃后天、肾与命门,对后世养生及慢性病的调治方面有重要价值,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可以指导医师更好地开出膏方以治疗虚证,调理慢性病,使膏方在临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5个方面探究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在膏方中的应用,即诊断重视脏腑辨证,用药强化引经报使;气血相生,阴阳互根;膏方养生与康复,体阴而用阳;脾胃学说与膏方调补;重视养膏,善用血肉有情之品。以期为膏方今后的应用及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方 易水学派 脾胃学说 脏腑辨证 慢性疾病
下载PDF
张元素对《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的继承与发挥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钰欣 张保春 翟双庆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378-3381,3385,共5页
中医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其中对气机升降理论的阐发主要包括以天地上下阐释升降、言人体功能蕴含升降、明自然万物不离升降3个方面;对气机升降理论的描述具有重自然与人体、轻药物的特点。易水学派张元素以《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 中医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其中对气机升降理论的阐发主要包括以天地上下阐释升降、言人体功能蕴含升降、明自然万物不离升降3个方面;对气机升降理论的描述具有重自然与人体、轻药物的特点。易水学派张元素以《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为基础,创立升降浮沉药性理论体系。张元素受“天人相应”影响,将药物放置于天地四时之中,法四时之气运动特征,提出药物具有升降浮沉作用趋势;将药物气味与天地阴阳相对应,以“气交”理论阐发药物升降浮沉之理论;以“五脏苦欲补泻”为基础,在药味补泻的基础上增添药气补泻,通过气、味奠定药物升降浮沉的大体趋势,从而调节脏腑气机。张元素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提出,丰富了《黄帝内经》药物气机升降的内容,为后世药性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张元素 易水学派 气机 升降 继承 发挥 药性理论
下载PDF
引经报使理论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帅 赵汉青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3年第5期38-45,共8页
“引经报使”理论首创于金代张元素,其尤重视药物归经,率先总结药物与脏腑的归属关系,对后世影响极大,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张元素医术高超,自成一家,创立易水学派,在本草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目前,该理论的研究主要集... “引经报使”理论首创于金代张元素,其尤重视药物归经,率先总结药物与脏腑的归属关系,对后世影响极大,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张元素医术高超,自成一家,创立易水学派,在本草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目前,该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籍整理、临床试验与实验室研究等方面。本文通过追溯中药引经报使的历史源流,阐述引经报使中药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及现代实验研究的成果,并且对引经报使相关中药研究中的问题和验证引经报使理论创新进行综述,以期更好验证中医药引经报使理论的科学内涵,并指导临床合理利用引经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水学派 张元素 引经报使 引经药
下载PDF
崔明远外感病医话及学用体会——易水学派思想临床运用
12
作者 孟宏伟 王丽楠 +2 位作者 王慧 关贞军 杨月君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3年第2期52-57,共6页
崔明远为20世纪50年代保定市名老中医,存世资料极为少见。辑录新近发现的学生笔记内容,介绍其诊治外感病临床经验。崔明远对于易水学派学术思想有深入研究。崔明远诊治外感病,善于运用易水学派经验,重视以药物归经学说使用散风药物驱邪... 崔明远为20世纪50年代保定市名老中医,存世资料极为少见。辑录新近发现的学生笔记内容,介绍其诊治外感病临床经验。崔明远对于易水学派学术思想有深入研究。崔明远诊治外感病,善于运用易水学派经验,重视以药物归经学说使用散风药物驱邪外出,通调机体气机,并注重临床实际,多寒温并用,相制相宜,同时注意顾护脾胃,重视阳气,对于地域外感病诊治有独到心得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 医家经验 崔明远 易水学派
下载PDF
重温易水学派思想,提高中医抗疫疗效
13
作者 李福海 瞿海龙 +6 位作者 曹海芳 宋宝森 成艳红 史晓雪 王雪红 刘占杰 张铄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3年第4期37-40,共4页
易水学派是重要的医学流派,产生于金元时期,一直以来人们习惯认为易水学派以治疗内伤杂病擅长,而外感病治疗多宗伤寒、温病。通过近期新冠病毒感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新冠)治疗总结,发现易水学派治疗理念对外感温病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易水学派是重要的医学流派,产生于金元时期,一直以来人们习惯认为易水学派以治疗内伤杂病擅长,而外感病治疗多宗伤寒、温病。通过近期新冠病毒感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新冠)治疗总结,发现易水学派治疗理念对外感温病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结合易水学派的脏腑辨证、脏气法时、脾胃思想、精准用药等理论特色,对新冠流行以来中医参与治疗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以后中医在抗疫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水学派 中医 COVID-19 抗疫
下载PDF
易水学派医家运用六味地黄丸经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泷 孙钰 +1 位作者 郭彦麟 张保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70-72,共3页
六味地黄丸为宋代钱乙所创,专治小儿五迟五软之症。因其适用范围窄,受众单一,并未得到当世人的重视。直至易水学派的医家们给予六味地黄丸极高的肯定,并扩大了六味地黄丸的适用群体和施治范围,六味地黄丸才逐渐成为滋阴补肾之祖方。现... 六味地黄丸为宋代钱乙所创,专治小儿五迟五软之症。因其适用范围窄,受众单一,并未得到当世人的重视。直至易水学派的医家们给予六味地黄丸极高的肯定,并扩大了六味地黄丸的适用群体和施治范围,六味地黄丸才逐渐成为滋阴补肾之祖方。现代人多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亏虚之证,然而并非所有的肾阴虚证都适合用六味地黄丸来治疗,且六味地黄丸的临床作用远不止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易水学派 滋阴补肾 痰饮
下载PDF
从玄府角度解读升阳散火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云芳 张拴成 +2 位作者 张灵敏 张怡 侯仙明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1年第4期10-12,17,共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疾病,属于中医“痞满”“胃痛”“嘈杂”“郁证”“胃胀”“纳呆”“呕吐”“呃逆”等范畴。本文以气为切入点,将玄府、FD、升阳散火汤进行关联,从玄府角度对升阳散火汤治疗FD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疾病,属于中医“痞满”“胃痛”“嘈杂”“郁证”“胃胀”“纳呆”“呕吐”“呃逆”等范畴。本文以气为切入点,将玄府、FD、升阳散火汤进行关联,从玄府角度对升阳散火汤治疗FD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分享了治疗验案;不但提供了FD新的治疗思路与方药,又创新了不同学派之间理论与临床结合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玄府 升阳散火汤 痞满 胃痛 郁证 河间学派 易水学派
下载PDF
张元素谴药制方论形成的理论渊源 被引量:5
16
作者 翟金海 陈兰 花海兵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79-181,共3页
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在谴药制方方面的主要成就有:药物升降学说,分经论治、药物归经及引经报使学说,三焦用药理论,临病制方理论,运气学说指导方药分类,子母补泻用药等理论。回顾相关文献,其取得杰出医学成就的理论根源,主要来源于谙熟《... 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在谴药制方方面的主要成就有:药物升降学说,分经论治、药物归经及引经报使学说,三焦用药理论,临病制方理论,运气学说指导方药分类,子母补泻用药等理论。回顾相关文献,其取得杰出医学成就的理论根源,主要来源于谙熟《内经》《难经》《伤寒杂病伦》《神农本草经》《中藏经》等经典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水学派 张元素 谴药制方 理论渊源
下载PDF
从升阳通玄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4
17
作者 侯仙明 张怡 +1 位作者 贾云芳 高维娟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1年第3期5-8,17,共5页
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在承袭《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创新与方药创新,弥补了《黄帝内经》气化思想的不足,完善了其理法方药运用体系。通过深入研习,我们提出气化的最佳状态,即平人的3个标准:足、畅、衡;明确指出玄府气化理... 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在承袭《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创新与方药创新,弥补了《黄帝内经》气化思想的不足,完善了其理法方药运用体系。通过深入研习,我们提出气化的最佳状态,即平人的3个标准:足、畅、衡;明确指出玄府气化理论体现了天人一体的整体观,既可用于指导外感,亦可用于指导内伤类疾病的治疗。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例,笔者认为其基本病机是玄府气化失司,因此提出了针对性治疗大法即升阳通玄法。在升阳通玄法指导下,将易水学派两大名方升阳散火汤与元戎四物汤(桃红四物汤)结合,创立了达玄饮,并在升阳通玄理论指导下对方义进行了重新解读,充分展现了燕赵医学的特色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消渴痹证 痿证 升阳通玄 河间学派 易水学派 达玄饮
下载PDF
易水“肾命观”形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鸣 徐寿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9期4-7,共4页
《难经》中命门概念以及后世对命门有关功能、位置的理论发挥 ,为易水命门观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而《内经》中阴阳五行观点和宋明理学“本体论”哲学思想 ,为易水命门观的形成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其中张景岳将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两个... 《难经》中命门概念以及后世对命门有关功能、位置的理论发挥 ,为易水命门观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而《内经》中阴阳五行观点和宋明理学“本体论”哲学思想 ,为易水命门观的形成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其中张景岳将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两个方面统一在人体命门水火的最高层次上 ,从理论上实现了对历代医家关于脏腑病机学说的逻辑化 ;在实践上主张补益命门水火的虚损病治本之法 ,创制左、右归丸 (饮 )温润填精补肾和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辨证补益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景岳 易水学派 肾命学说
下载PDF
张元素遣方用药特色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昆蓉 褚贵保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8-79,共2页
张元素为易水学派的开创者,临床善用脏腑寒热虚实变化分析病因病机,形成自成一体的脏腑辨证说。其在遣方用药方面颇具特色,详细归纳总结药物的性味归经,制方不离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继承和创新了《内经》的理论,故对中医临床有较高的指导... 张元素为易水学派的开创者,临床善用脏腑寒热虚实变化分析病因病机,形成自成一体的脏腑辨证说。其在遣方用药方面颇具特色,详细归纳总结药物的性味归经,制方不离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继承和创新了《内经》的理论,故对中医临床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值得后世中医学者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素 易水学派 归经 生克制化 中药 特色
下载PDF
易水学派脾胃论在小儿临床中的运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毅涛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4期24-25,35,共3页
简述易水学派脏腑辨证源流及脾胃论,并探析其在古代儿科疾病及现代临床应用中的发挥。认为易水学派之健脾助运等补土理论在儿科临床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易水学派 脾胃论 儿科临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