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and a Local Perspective of Local Operas:A Case Stud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Yisu Art Troupe by Li Youjun and Guo Hongjun
1
作者 Wang Miao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3年第6期141-155,共15页
From both historical and artistic points of view,Qinqiang Opera can be considered a significant genre outside the realms of Peking Opera and Kunqu Opera.The research on Qinqiang Opera has long been a focal point in th... From both historical and artistic points of view,Qinqiang Opera can be considered a significant genre outside the realms of Peking Opera and Kunqu Opera.The research on Qinqiang Opera has long been a focal point in the research on local operas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from a local perspective of the Yisu Art Troupe,a key and hot topic in the studies of Qinqiang Opera.Taking the Yisu Art Troupe as a case study to scrutinize and address the intricacies with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proved to be beneficial.Since the 20th century,studies on the Yisu Art Troupe have evolved from scattered and impressionistic self-narratives into systematic and theoretical academic research.In the new century,scholars,such as Xin Xuefeng,Li Youjun,and Guo Hongjun,have been especially diligent with studies in this field.As Xin Xuefeng is relatively unknown due to his emphasis on traditional opera music,Li Youjun and Guo Hongjun have gradually emerged as important contemporary scholars in the study of the Yisu Art Troupe.Guo and Li not only further theorize the study of the Yisu Art Troupe but also conduct in-depth and meticulous studies on the nature of the Yisu Art Troupe,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irector-centered mode in Qinqiang Opera,the social function,and the playwriting of the Yisu Art Troupe by examining and reflecting it with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in the 20th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Li Youjun Guo Hongjun the yisu Art Troupe research local operas
下载PDF
从剧场到街区:戏曲文化传播场域的迁移与扩大——以“百年老店”易俗社为例
2
作者 汪一兰 《新闻知识》 2023年第7期71-76,95-96,共8页
文化场域深刻影响着城市文化生态的更新与现代化进程,面对后工业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延伸,本文以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为例,以文化传播为思考主轴,脱离艺术本位与文化产业二元争论,借助格里斯沃尔德“文化菱形”框架,... 文化场域深刻影响着城市文化生态的更新与现代化进程,面对后工业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延伸,本文以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为例,以文化传播为思考主轴,脱离艺术本位与文化产业二元争论,借助格里斯沃尔德“文化菱形”框架,在艺术社会学视域下探索古老剧场艺术传播场域的扩大和迁移与文化传承发展路径,以期提升传统艺术的当代跨文化传播能力,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俗社 文化菱形 场域 艺术社会学
下载PDF
易俗社汉口分社演剧活动补述 被引量:1
3
作者 胡非玄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7-60,共4页
世界三大最古老剧社之一的易俗社于1921年到1922年在武汉演出的史料,已有书刊记载,但有些地方记载的并不是非常详细,因此有必要加以补述,以有助于易俗社之研究。通过补述,可以再次更详尽地看到易俗社在武汉三镇演剧的盛况及影响,进一步... 世界三大最古老剧社之一的易俗社于1921年到1922年在武汉演出的史料,已有书刊记载,但有些地方记载的并不是非常详细,因此有必要加以补述,以有助于易俗社之研究。通过补述,可以再次更详尽地看到易俗社在武汉三镇演剧的盛况及影响,进一步理解易俗社武汉演剧活动为戏曲改良所作的贡献,以及对于秦腔在荆楚传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俗社 汉口分社 演剧 补述
下载PDF
易俗社的大编剧孙仁玉初论
4
作者 高益荣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75-81,共7页
孙仁玉是辛亥革命后陕西著名秦腔团社易俗社的创始人,又是易俗社主要编剧之一,一生创作剧本60余种。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柜中缘》是其代表作。
关键词 孙仁玉 易俗社 戏曲创作
下载PDF
孟津县宜苏山炎帝活动遗迹探索
5
作者 李玉洁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对洛阳地区孟津县宜苏山文化进行探索,发现宜苏山上有很多炎帝活动的遗迹,如,炎帝住过的窑洞炎帝洞,还有炎帝高庙、炎帝宝殿、神农泉等。在古史记载中,宜苏山当是十世炎帝炎居活动的地区。在这一带发现了很多新石器时期的考古文化遗址,... 对洛阳地区孟津县宜苏山文化进行探索,发现宜苏山上有很多炎帝活动的遗迹,如,炎帝住过的窑洞炎帝洞,还有炎帝高庙、炎帝宝殿、神农泉等。在古史记载中,宜苏山当是十世炎帝炎居活动的地区。在这一带发现了很多新石器时期的考古文化遗址,如妯娌、寨根、小浪底、赤河滩、清河、相留、马屯、上村等遗址。这些遗址表现出这个时期宜苏山文化的繁荣,也说明这里是古人类聚集生活的地区。根据古文献记载、考古文化遗址及宜苏山的地上文物古迹,可以说明宜苏山是古代炎帝活动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苏山 孟津县 炎帝 遗迹
下载PDF
达已苏在消化内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兰冬梅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2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达已苏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前10~15min、30min口服达已苏,并对不同时间使用达已苏的麻醉、润滑及去泡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需要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住院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口服达已... 目的:观察达已苏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前10~15min、30min口服达已苏,并对不同时间使用达已苏的麻醉、润滑及去泡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需要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住院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口服达已苏30min,对照组10~15min后分别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观察组麻醉、祛泡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达已苏是一种集麻醉、润滑、祛泡作用于一体的新型制剂,掌握检查前的用药时间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已苏 上消化内镜检查
下载PDF
吉林省东部主要北东向断裂带地质特征及地壳演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邵建波 毕守业 《吉林地质》 1995年第1期35-39,共5页
吉林省东部主要北东向断裂带包括伊舒断裂带、敦密断裂带及鸭绿江断裂带,对吉林省东部地质构造环境划分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这些断裂带的地质特征,讨论了断裂带地壳演化。其演化历史可划分为韧脆性剪切阶段、边缘断裂阶段、左行走... 吉林省东部主要北东向断裂带包括伊舒断裂带、敦密断裂带及鸭绿江断裂带,对吉林省东部地质构造环境划分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这些断裂带的地质特征,讨论了断裂带地壳演化。其演化历史可划分为韧脆性剪切阶段、边缘断裂阶段、左行走滑阶段、造山阶段、盆岭阶段及逆冲推覆阶段等六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舒断裂带 断裂带 地壳演化 地质特征 吉林
下载PDF
古裂谷双模式地质特征
8
作者 商玉强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91年第2期20-27,共8页
裂谷特有的作用过程——早期沿上地幔热异常带岩石圈遭受拉张上隆、减薄,中期断裂下陷及晚期的挤压、回返,造成陆内古裂谷具一系列双模式地质特征:先张后压构造形迹互相叠置、基性与酸性火山岩同时并存、非补偿性沉积与补偿性沉积构成... 裂谷特有的作用过程——早期沿上地幔热异常带岩石圈遭受拉张上隆、减薄,中期断裂下陷及晚期的挤压、回返,造成陆内古裂谷具一系列双模式地质特征:先张后压构造形迹互相叠置、基性与酸性火山岩同时并存、非补偿性沉积与补偿性沉积构成沉积双元结构、双向式水流体系以及双模式成矿,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裂谷 双模式 沂沐裂谷 地质构造
下载PDF
制度变迁对20世纪戏曲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辛雪峰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31,共13页
政治因素是影响20世纪戏曲改革的重要因素,政治的表现形式一一制度,对20世纪戏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制度变迁为视角,以陕西三大戏曲院团为个案,考察转型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之间的互动变化,在促进戏曲艺术发展中的作用和... 政治因素是影响20世纪戏曲改革的重要因素,政治的表现形式一一制度,对20世纪戏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制度变迁为视角,以陕西三大戏曲院团为个案,考察转型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之间的互动变化,在促进戏曲艺术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戏曲音乐 易俗社 三意社 民众剧团
原文传递
民国西安易俗社秦腔艺术生产二重性探骊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有军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85,共11页
西安易俗社在民国陕西时局动荡的背景下实现秦腔本体的艺术生产二重性,堪称近代秦腔现代性的鲜明表征。剧社在秦腔艺术生产过程中,剧作内容题旨和舞台审美意蕴方面呈现全方位的"变革深化",且这种"变革深化"以三个... 西安易俗社在民国陕西时局动荡的背景下实现秦腔本体的艺术生产二重性,堪称近代秦腔现代性的鲜明表征。剧社在秦腔艺术生产过程中,剧作内容题旨和舞台审美意蕴方面呈现全方位的"变革深化",且这种"变革深化"以三个维度的二重性"契合"展开,即现代市场规律与艺术规律的"契合",秦腔启蒙"言志"与审美"缘情"并举,以及秦腔理论与舞台实践的"互文"。民国易俗社秦腔艺术生产二重性无疑为当下秦腔乃至传统戏曲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艺术生产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易俗社 秦腔艺术生产 现代性 二重性
原文传递
近现代政治化戏曲演剧的理想与实践——陕西易俗社成立及早期演剧考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红军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101,共14页
陕西易俗社是1912年由同盟会会员发起成立的一个革命和社会教育机关,也是一个集戏曲创作、教育、表演于一体的新型秦腔班社。该社成立的初衷并不在演剧本身,而是试图发挥戏曲的政治宣传和社会教育功能,进而达到启蒙底层民众之目的。建... 陕西易俗社是1912年由同盟会会员发起成立的一个革命和社会教育机关,也是一个集戏曲创作、教育、表演于一体的新型秦腔班社。该社成立的初衷并不在演剧本身,而是试图发挥戏曲的政治宣传和社会教育功能,进而达到启蒙底层民众之目的。建社初期,易俗社演剧以推行辛亥革命后的共和新法令为宗旨,通过编演新戏教化民众、塑造新民。中国古代戏曲重视道德教化,近代以来,社会剧变,通过戏曲角色传达社会思潮和政治观念的政治化戏曲不断被强化。陕西易俗社早期政治化戏曲在宣传和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在艺术上的完善有赖于后来在演出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易俗社 戏曲改良 政治化戏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