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象尽意”与中华审美文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大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24,共11页
"大象""象罔"并无神秘,实即"非对象性"之状态。人与自然之间从"物我分裂"的对象性关系,经由模仿、想象而建构"物我合一"的非对象性关系,也就进入"大象"之境,由此而体道得... "大象""象罔"并无神秘,实即"非对象性"之状态。人与自然之间从"物我分裂"的对象性关系,经由模仿、想象而建构"物我合一"的非对象性关系,也就进入"大象"之境,由此而体道得意。"立象尽意"就是指由对象性之"象"转换为非对象性之"大象"而体道得意的过程。对"象"与"道"之关系的理解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实践。在文学艺术活动中则体现为"象"与"大象"互换互动互生互释,无论"意象""意境""境界"都同时包含着"象"与"大象",是双方共同构成的张力场,或曰"象—大象"。"象—大象"是中华审美文化的细胞,它生成了中华审美文化的独特品格,也决定着中国古典美学和古代文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意境 审美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