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就位熔岩流相结构模式和储层意义:以义县地区白垩系义县组为例
1
作者 张莹 刘志峰 +4 位作者 朱文奇 王剑 卞海越 张津铭 唐华风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2期255-262,共8页
水下就位熔岩流是盆地充填的重要类型,但相结构模式、储层分布规律和潜力特征还不清晰。为了阐明这些关键要素,本研究选取义县地区出露的义县组水下就位熔岩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质调查、岩矿鉴定和图像分析等方法开展岩石类型、岩相... 水下就位熔岩流是盆地充填的重要类型,但相结构模式、储层分布规律和潜力特征还不清晰。为了阐明这些关键要素,本研究选取义县地区出露的义县组水下就位熔岩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质调查、岩矿鉴定和图像分析等方法开展岩石类型、岩相和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水下就位熔岩流岩性主要由熔岩和玻质碎屑岩组成,为喷溢相水上喷发水下就位熔岩流亚相,具体包括复合熔岩流和原地碎屑堆积两种微相,微相叠置关系呈现以复合熔岩流微相为主体、以原地碎屑堆积微相为主体和两种微相比例相当三种;②垂向上相序有原地碎屑堆积微相--复合熔岩流微相和只有原地碎屑堆积微相两种,横向上相序为复合熔岩流微相--原地碎屑堆积微相;③在研究区共识别出4类8型孔隙,复合熔岩流微相储层以气孔和淬火缝为主,原地碎屑堆积微相储层以次生溶蚀孔为主,面孔率分析结果显示原地碎屑堆积微相的储层好于复合熔岩流微相的储层,推测水下熔岩流前缘部分可能好于其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熔岩流 火山岩相 义县组 白垩系 义县地区
下载PDF
北票—义县地区义县组火山构造及其与化石沉积层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立东 郭胜哲 +6 位作者 张长捷 彭艳东 贾斌 陈树旺 邢德和 丁秋红 郑月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9-646,共8页
义县火山旋回发育于早白垩世 ,可以划分出 4个亚旋回 ,具有由西向东迁移 ,由基性向中基性、中酸性演化的特点 ,并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级别的火山构造。区内主要为四至六级火山构造 ,包括火山构造洼地、层状火山、破火山和穹状火山等。不同... 义县火山旋回发育于早白垩世 ,可以划分出 4个亚旋回 ,具有由西向东迁移 ,由基性向中基性、中酸性演化的特点 ,并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级别的火山构造。区内主要为四至六级火山构造 ,包括火山构造洼地、层状火山、破火山和穹状火山等。不同级别、不同发展阶段的火山构造对化石沉积层的形成、分布和保存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三级火山构造控制了义县火山 沉积岩系呈NE向展布 ;四级火山构造形成了两大火山洼地 ,并在两个火山构造洼地中分别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沉积层 ;五至六级火山构造直接影响了化石沉积层的空间形态和物质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构造 洼地 沉积层 火山旋回 义县组 形成 沉积岩 化石 早白垩世 演化
下载PDF
辽西凌源地区义县组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9
3
作者 孟凡雪 高山 柳小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4-373,共10页
对辽西凌源地区义县组的1件流纹岩样品进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的年龄为(124.4±1.4)Ma,与前人对辽西北票、义县、凌源等地区通过K-Ar、Ar-Ar、U-Pb等定年方法获得的义县组年龄基本一致,时代为早白垩世。7件典型火山岩样品的地... 对辽西凌源地区义县组的1件流纹岩样品进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的年龄为(124.4±1.4)Ma,与前人对辽西北票、义县、凌源等地区通过K-Ar、Ar-Ar、U-Pb等定年方法获得的义县组年龄基本一致,时代为早白垩世。7件典型火山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火山岩的SiO2=65.6%~73.4%,MgO=0.35%~1.23%,Mg#=16~41,Al2O3=13.40%~16.79%,Na2O=3.54%~4.26%。Sr=(445~774)×10-6,Yb=(0.51~0.97)×10-6,Y=(7~14)×10-6,Sr/Y=49~66,LaN/YbN=33~48,高Sr和Sr/Y比值,低Y和Yb,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显示出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但其Mg#较低。它们可能是加厚的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凌源地区 义县组火山岩 埃达克岩
下载PDF
辽西阜新地区火山岩系玛瑙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宇林 仲米山 +4 位作者 贾翠 闫楠 王宗林 王军 周春山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9-1187,共9页
根据路线地质调查、实测地质剖面及200余处典型玛瑙矿点、矿化点的调研信息,将义县组划分为5个喷发旋回,阐述了阜新地区义县组及相关潜火山岩中分泌体状玛瑙和断裂充填型玛瑙的主要特征;并得出如下结论:上述两种成因类型的玛瑙层控性明... 根据路线地质调查、实测地质剖面及200余处典型玛瑙矿点、矿化点的调研信息,将义县组划分为5个喷发旋回,阐述了阜新地区义县组及相关潜火山岩中分泌体状玛瑙和断裂充填型玛瑙的主要特征;并得出如下结论:上述两种成因类型的玛瑙层控性明显,主要产于义县组喷发旋回Ⅰ、Ⅱ中;断裂充填型玛瑙脉体走向多呈北北西至北北东向;有利赋矿岩石依次是安山玢岩及相关隐爆火山碎屑岩、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出断裂充填型玛瑙是今后玛瑙找矿的主要目标,重点勘查靶区主要位于紫都台—七家子、老河土—十家子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县组 火山岩 潜火山岩 玛瑙 热液矿床 阜新地区
下载PDF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分类与分布评价:以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欢庆 蒋平 +1 位作者 张丹锋 李佳鸿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53-1463,共11页
为分析明确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发育特征,为气田有效开发提供参考。利用63块岩心观察和薄片资料以及206块样品分析测试资料对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聚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属... 为分析明确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发育特征,为气田有效开发提供参考。利用63块岩心观察和薄片资料以及206块样品分析测试资料对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聚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属中低孔低渗储层,不同火山岩性孔隙结构差异大、非均质性强。孔隙度、渗透率和孔喉半径中值这3个参数为孔隙结构聚类评价的最佳指标,孔隙结构可以划分为Ⅰ,Ⅱ,Ⅲ和Ⅳ4类,以Ⅲ和Ⅳ类为主。孔喉分布不均,不同区域和不同层位差异较大,整体上喉道连通性较差。平面上主力层YC1I1小层中,Ⅰ类和Ⅱ类孔隙结构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中部偏西部以及中部偏东北部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东地区 营城组 火山岩储层 孔隙结构 气田开发
下载PDF
新疆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构造裂缝发育特征、期次及渗流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范存辉 李治 +3 位作者 李虎 袁云峰 秦启荣 李朝旭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43,共6页
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性能受到不同期次构造裂缝控制,裂缝对油气的富集及产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构造裂缝发育特征、形成期次及渗流特征将为有效评价与开发有利储层提供依据。该区主要发育高角度缝和斜交缝,裂缝发育方位包括近EW向(2... 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性能受到不同期次构造裂缝控制,裂缝对油气的富集及产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构造裂缝发育特征、形成期次及渗流特征将为有效评价与开发有利储层提供依据。该区主要发育高角度缝和斜交缝,裂缝发育方位包括近EW向(270°±10°)、NW向(300°±15°)、NE向(45°±15°)和SN(0°±10°)。利用裂缝充填物成分及切割关系、裂缝充填物包裹体测温和岩石声发射试验等研究结果,结合构造演化历史,认为该区构造裂缝至少可以划分为4期:第1期构造裂缝形成于海西构造运动中期,充填物为细粒方解石及绿泥石,包裹体均一温度为75~82℃;古构造应力值为49.6 MPa;第2期构造裂缝形成于海西构造运动晚期,充填物为石膏,包裹体均一温度为92~97℃,古构造应力值为39.9 MPa;第3期构造裂缝形成于印支构造运动期,充填物主要为较粗粒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6~112℃,古构造应力值为34.1 MPa;第4期构造裂缝形成于燕山构造运动期,该期裂缝几乎未充填,古构造应力值为26.5 MPa。受现今应力场的影响,近EW向裂缝的张开度大、渗透率高,是布置开发井网时优先考虑的方向,随着油田开发,不同组系裂缝渗透性的动态变化各不相同,要及时进行相应的井网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特征 期次 构造裂缝 中拐地区 火山岩
下载PDF
渤海海域沙东地区馆陶组火山通道相构型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希家 华晓莉 +2 位作者 张志强 边立恩 徐春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探讨渤海海域沙东地区火山活动规律,以相对易识别的火山通道相为研究对象,利用沙东A区三维地震资料和少量钻井资料,采用构型解剖的方法,分析了火山通道相形态特征、活动期次及展布规律。结果显示:火山通道由上部锥形体和下部管体2部... 为探讨渤海海域沙东地区火山活动规律,以相对易识别的火山通道相为研究对象,利用沙东A区三维地震资料和少量钻井资料,采用构型解剖的方法,分析了火山通道相形态特征、活动期次及展布规律。结果显示:火山通道由上部锥形体和下部管体2部分组成,上部锥形体可识别出底面、顶面和内部充填3个构型要素;根据地层接触关系,顶面可以分为上超型、发散型和整一型3种;底面主要为削截型;内部充填主要包括块状充填和似层状充填2种。利用沉积作用对岩浆活动的响应特征来分析通道相的活动期次,总结出地层接触关系和上覆地层厚度变化2种期次判别的标准,并识别出3期火山活动。馆陶组火山主要为裂隙式喷发,火山通道沿断裂带呈串珠状展布。受NNE向的郯庐断裂和NWW向的张蓬断裂带双走滑共轭剪切影响,工区馆陶组时期断层活动较为强烈,热地幔柱也比较活跃,形成了该区多期岩浆喷发事件。该研究可为沙东地区火山岩油气勘探提供一定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火山通道 构型特征 成因机制 馆陶组 沙东地区 渤海海域
下载PDF
辽宁凌源-三十家子一带义县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分析
8
作者 张海龙 马文坡 《地质与资源》 CAS 2014年第A01期38-42,共5页
凌源-三十家子一带,晚侏罗—早白垩世时期火山活动强烈,火山岩堆积面积较大,特别是早白垩世义县旋回时火山岩堆积厚度大于666m.玄武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钾质偏高.岩浆由基性—中性—酸性演化,具多期次喷发特点.火山岩成分主要为中基性... 凌源-三十家子一带,晚侏罗—早白垩世时期火山活动强烈,火山岩堆积面积较大,特别是早白垩世义县旋回时火山岩堆积厚度大于666m.玄武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钾质偏高.岩浆由基性—中性—酸性演化,具多期次喷发特点.火山岩成分主要为中基性亚碱性火山熔岩及碎屑岩.义县组火山岩为活动大陆边缘靠近大陆一侧的火山喷发,具有陆壳加厚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县组 火山岩 地球化学 构造 凌源-三十家子 辽宁省
下载PDF
西藏阿翁错地区多仁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9
作者 杨绍鸽 《中国煤炭地质》 2019年第12期62-67,共6页
阿翁错地区多仁组火山岩是班怒带火山岩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呈夹层状分布于多仁组中段,属于钠质低镁亚铝质钙碱性系列安山岩。具有中等Si O2含量、高Al2O3含量、低Ti O2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未见明显的... 阿翁错地区多仁组火山岩是班怒带火山岩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呈夹层状分布于多仁组中段,属于钠质低镁亚铝质钙碱性系列安山岩。具有中等Si O2含量、高Al2O3含量、低Ti O2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未见明显的负Eu异常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在区内形成多仁组安山岩的构造环境是与洋壳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而间断性岛弧型火山岩浆活动则是多层状安山岩形成的直接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仁组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成因分析 阿翁错地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火山岩裂缝形成期次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牛海瑞 杨少春 +2 位作者 汪勇 何妮茜 马宝全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81,共8页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石炭系广泛发育火山岩,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得火山岩产生大量天然裂缝。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成像测井资料等分析,认为石炭系火山岩主要发育构造裂缝,多期裂缝相互切割及充填现象明显,裂缝走向主要为NE、NW...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石炭系广泛发育火山岩,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得火山岩产生大量天然裂缝。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成像测井资料等分析,认为石炭系火山岩主要发育构造裂缝,多期裂缝相互切割及充填现象明显,裂缝走向主要为NE、NW、NNE和NNW向,其中优势方位为NE向和NW向。结合裂缝切割关系及构造演化背景,采用岩石声发射实验和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手段确定石炭系火山岩裂缝具有4个形成期次,分别对应海西运动期、印支运动期、燕山运动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期。研究认为,各期次构造运动的性质控制着不同期次裂缝的类型、规模及方位分布,海西—印支期构造活动最为强烈,是研究区构造裂缝形成的主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排子地区 火山岩 构造运动 裂缝期次 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 声发射实验
原文传递
渤海海域白垩系义县组火山岩岩相特征及成储差异 被引量:11
11
作者 叶涛 韦阿娟 +5 位作者 彭靖淞 高坤顺 邓辉 鲁凤婷 郭颖 任云鹏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1-1091,共11页
以野外露头考察为基础,综合油田钻测井、地震等资料,探索了渤海海域白垩系义县组火山岩喷发模式,总结出不同岩相的井-震响应特征,并明确了岩相控制下的成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火山岩以中、基性岩浆来源为主,具有反序式喷发特征... 以野外露头考察为基础,综合油田钻测井、地震等资料,探索了渤海海域白垩系义县组火山岩喷发模式,总结出不同岩相的井-震响应特征,并明确了岩相控制下的成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火山岩以中、基性岩浆来源为主,具有反序式喷发特征,整体喷发强度较弱,纵向上自下向上发育基性溢流相、中性溢流相、爆发相与火山沉积相;2)爆发相RD/AC小于0.1×0.304 8(Ω·m^2)/μs,CNL大于17%,地震上以杂乱反射为主;溢流相RD/AC大于0.1×0.304 8(Ω·m^2)/μs,CNL小于于17%,地震资料上具有连续的低频强振幅响应,基性溢流相自然伽马低于60API,密度大于2.7g/cm^3,同时较中性溢流连续性更好,波阻抗更高;火山沉积相RD/AC小于0.06×0.304 8(Ω·m^2)/μs,CNL大于17%,具有连续的中高频、弱振幅反射;3)火山岩岩相控制了孔隙演化过程及裂缝的发育程度,爆发相原生孔隙保存较好,同时溶蚀孔隙发育,以孔隙型储集空间为主;中性溢流相脆度大,裂缝发育,以孔隙-裂缝复合型为主,两者为研究区的主要优质储集岩相,而基性溢流相原生孔隙后期多被充填,成储能力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白垩系义县组 火山岩 岩相模式 井震响应 差异成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