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州学研究视域下的永嘉学派
1
作者 陈安金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温州学”概念的核心内涵有“温州人”、“温州人精神”、温州乡邦文献、“永嘉之学”及其思想价值。将永嘉学派置于“温州学”研究视域下,其地域影响与思想价值方能得到全方位的呈现。永嘉学派兼具“温州学”之四种内涵,即学派诸贤是... “温州学”概念的核心内涵有“温州人”、“温州人精神”、温州乡邦文献、“永嘉之学”及其思想价值。将永嘉学派置于“温州学”研究视域下,其地域影响与思想价值方能得到全方位的呈现。永嘉学派兼具“温州学”之四种内涵,即学派诸贤是“温州人”的杰出代表、“温州人精神”的奠基人,学派传世文献是温州乡邦文献的精华,“永嘉之学”是温州特色儒学的灵魂、当代温州经济社会发展背后的文化命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学 永嘉学派 “永嘉之学”
下载PDF
敛情约性,因狭出奇--论徐照山水诗
2
作者 诸葛忆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6,共12页
徐照居“四灵”之首,以擅写山水风景著称。徐照一生,大半在家乡温州度过,他的大量优秀诗篇都是歌咏永嘉山水的。只有写到家乡山水,徐照才以组诗形式予以咏叹,如《游雁荡山》八首、《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组诗可以更加全面、立体地... 徐照居“四灵”之首,以擅写山水风景著称。徐照一生,大半在家乡温州度过,他的大量优秀诗篇都是歌咏永嘉山水的。只有写到家乡山水,徐照才以组诗形式予以咏叹,如《游雁荡山》八首、《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组诗可以更加全面、立体地呈现家乡的山水风貌。温州城市坐落在山水之间,城内外山峰林立,水道交错,徐照居家周边或友人住宅附近都是赏心悦目的风光,这成为徐照诗歌吟咏的另一对象。“吾洲见地形”,徐照对家乡的山水充满自豪感。徐照多次外出游历,离家距离最远、时间最久的一次是随徐玑赴任永州司理参军。徐照沿途和在湘中饱览风光,并将之化作诗材,其山水诗有了更为开阔的画面。而且,他有意“诗将远地传”,以诗歌表达游历见闻。徐照自称“唐世吟诗侣”,以学习唐诗相标榜。其学习的是由中唐入晚唐的姚合、贾岛一派,更多的是承继了姚合“闲适诗”的创作精神,诗风清新秀丽,在平淡朴实中见新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照 永嘉四灵 山水诗 温州
下载PDF
居住空间认同与古村落保护——以温州永嘉苍坡村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韩雷 杜昕谕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3-22,共10页
古村落保护必然牵涉到居住空间的认同,若村落主体对居住空间不能形成某种认同,古村落保护注定无功而返。旧房子与新房子并存的现实逼迫保护者或研究者要正视其背后的情感认同错位,以及错位产生的历史情境。传统民居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 古村落保护必然牵涉到居住空间的认同,若村落主体对居住空间不能形成某种认同,古村落保护注定无功而返。旧房子与新房子并存的现实逼迫保护者或研究者要正视其背后的情感认同错位,以及错位产生的历史情境。传统民居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是可以相携而行的。对古村落历史感的创造性重构若能尊重村落历史文化和村落主体,所谓旅游式开发不失为一种保护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 认同 古村落保护 温州永嘉 苍坡村
下载PDF
两宋温州书院与永嘉学派的关系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安金 赵飞跃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04-109,共6页
北宋中后期,温州涌现出大批本土知名学者,作为温州地区书院的开创者和永嘉学派的先行者,他们开启了温州的书院教育,并以书院为阵地著书游学、藏书传世,促进了两宋温州书院文化的繁荣。随着书院文化的发展,良好的书院学风奠定了稳定的师... 北宋中后期,温州涌现出大批本土知名学者,作为温州地区书院的开创者和永嘉学派的先行者,他们开启了温州的书院教育,并以书院为阵地著书游学、藏书传世,促进了两宋温州书院文化的繁荣。随着书院文化的发展,良好的书院学风奠定了稳定的师承关系,培养了众多温州士子,造就了他们在南宋科场的盛况,逐渐形成了以研究事功之学为主要内容的永嘉学派。可以说永嘉学派发源于书院,书院作为永嘉学派的重要阵地,对传承和发扬永嘉学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 温州书院 永嘉学派 温州士大夫
下载PDF
论南宋时期温州的“文化自觉”——以永嘉学派为中心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安金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9,共9页
南宋时期永嘉学派的兴起,带动了温州本土文化意识的蜕变,可以说永嘉学派思想的形成过程便是南宋温州“文化自觉”的一个缩影。薛季宣(1134-1173)为实现国家复兴大业,开始突破“洛学”修养论、治国论框架,立足现实提出了一系列兴利除弊... 南宋时期永嘉学派的兴起,带动了温州本土文化意识的蜕变,可以说永嘉学派思想的形成过程便是南宋温州“文化自觉”的一个缩影。薛季宣(1134-1173)为实现国家复兴大业,开始突破“洛学”修养论、治国论框架,立足现实提出了一系列兴利除弊的主张,并试图以“一定之谋”获取儒学支持,温州的“文化自觉”就此发端。陈傅良(1137-1203)拓展了薛季宣之说,开始从人性论的层面来贯通内圣外王,从劝君“负责”的角度劝谏君王积极担负起实现国家复兴的历史使命。叶适(1150-1223)以《尚书》为依托,建构了以道论、德论、人性论、修养论为主要内容的“实学”体系,推动实现了儒学的转型。至此,永嘉学派在思想主旨和体系上基本实现了独立,南宋温州的“文化自觉”在某种意义上得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温州 文化自觉 永嘉学派
下载PDF
宋元南戏与“永嘉学派”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宏图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42-46,共5页
南宋时期的温州,同时产生了“温州杂剧”(南戏)与“永嘉学派”这两种先进文化,从而在中国的戏剧史、哲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它们主张“通商惠工”,提倡“扶持商贾”;批判腐败,提倡“事功”;反对“理学”教条,提... 南宋时期的温州,同时产生了“温州杂剧”(南戏)与“永嘉学派”这两种先进文化,从而在中国的戏剧史、哲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它们主张“通商惠工”,提倡“扶持商贾”;批判腐败,提倡“事功”;反对“理学”教条,提倡“民本”关怀及爱国主义,反对苛捐杂税;提倡勤劳致富、鼓励勤学成才等等,从而体现了相通之处。深入辨析其在精神深层的共同源头,有助于增进对浙江古代文化的整体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杂剧 永嘉学派 通商惠工 义利 事功
下载PDF
“南戏”名称考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徐顺平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4-30,共7页
“南戏”之称始于元。对“南戏”在产生流传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名称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考证。综述评判诸家之说,重新归纳“南戏”的定义。
关键词 南戏 戏文 温州(永嘉)杂剧 传奇
下载PDF
浙江温州龙湾地区明代的著姓望族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之作用与影响述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仁安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7-57,共11页
浙江温州龙湾地区在明代由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文化较昌盛,因而涌现出诸如二都黄氏、李浦王氏、永强普门张氏、七甲项氏、英桥王氏、梅头东溪姜氏和前街陈氏等众多望族。这些明代望族中的精英,不仅对于温州龙湾当地,对温州之外的国内... 浙江温州龙湾地区在明代由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文化较昌盛,因而涌现出诸如二都黄氏、李浦王氏、永强普门张氏、七甲项氏、英桥王氏、梅头东溪姜氏和前街陈氏等众多望族。这些明代望族中的精英,不仅对于温州龙湾当地,对温州之外的国内其他地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也均产生过重大的作用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龙湾 著姓望族 永嘉事功学派 张璁 项乔
下载PDF
“鹘伶声嗽”——南戏温州杂剧人声唱法考论
9
作者 戴和冰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45-58,共14页
"鹘伶声嗽"是明中期文人新创的学术范儿专用名词,应读作"鹘(gú)伶声嗽",它不是温州杂剧的别名,与猛禽苍鹘也无关,是戏曲演员用咳嗽的方式"逢入必断"唱入声。"鹘"是春鸣多声的恶声小鸟鸠类... "鹘伶声嗽"是明中期文人新创的学术范儿专用名词,应读作"鹘(gú)伶声嗽",它不是温州杂剧的别名,与猛禽苍鹘也无关,是戏曲演员用咳嗽的方式"逢入必断"唱入声。"鹘"是春鸣多声的恶声小鸟鸠类,说得直白一些,"鹘伶声嗽"就是"斑鸠打鸣",是对早期南戏声腔的鄙称。因《猥谈》作者思想的偏向,用市井俗语来解释"俗部"戏曲,意味着"鹘伶声嗽"是为早期南戏量身定制的,注定了它一诞生就该用来描述"里巷歌谣"。但是,经过提升和发展的后世昆曲唱入声及其入声效果是很美的,需另当别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杂剧 早期南戏声腔 鹘伶声嗽 嗽声口法唱入声 擞腔 逢入必断
下载PDF
温州杂剧·戏文·永嘉戏曲·南戏诸腔——宋元南戏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被引量:7
10
作者 苏子裕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6-78,共13页
在宋元南戏发展史的四个阶段中 ,温州杂剧、戏文、永嘉戏曲是宋元南戏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南宋初年出现的温州杂剧是南戏的萌芽。宋光宗朝被禁演的“戏文” ,是南戏正式形成的标志。南宋末期 ,南戏广泛流传 ,名为“永嘉戏曲”。至... 在宋元南戏发展史的四个阶段中 ,温州杂剧、戏文、永嘉戏曲是宋元南戏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南宋初年出现的温州杂剧是南戏的萌芽。宋光宗朝被禁演的“戏文” ,是南戏正式形成的标志。南宋末期 ,南戏广泛流传 ,名为“永嘉戏曲”。至元末 ,永嘉戏曲又派生出南戏诸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元朝 南戏 戏剧发展史 温州杂剧 戏文 永嘉戏曲 唱腔
下载PDF
《瓯海轶闻》的编纂特色与学术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如元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7,共7页
清末学者孙衣言编纂的《瓯海轶闻》,是一部取材宏富、体例严明的温州地方史资料汇编。它不仅以较大篇幅展现了永嘉学派的历史全程,并兼及现存温州方志中被忽略的大量文化史料,具有极高学术价值。
关键词 孙衣言 《瓯海轶闻》 永嘉学派 温州史料
下载PDF
“温州学”研究的先驱—纪念孙衣言先生诞辰200周年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振宁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孙衣言是晚清特立之儒,在重振永嘉学术、培养经世之才和留存文化遗产等诸多方面,为晚清温州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对温州学术的重视史无前例,面对内忧外患,力图将区域遗产转变为面对现实的活的文化。他的努力,彰显了南宋永嘉学术... 孙衣言是晚清特立之儒,在重振永嘉学术、培养经世之才和留存文化遗产等诸多方面,为晚清温州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对温州学术的重视史无前例,面对内忧外患,力图将区域遗产转变为面对现实的活的文化。他的努力,彰显了南宋永嘉学术的繁荣景象,并为近代温州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衣言 永嘉学派 温州学
下载PDF
徐定超永嘉之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泽槟 许莉琼 谭谋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7-9,14,共4页
作为温州近代史上对永嘉之学发展有贡献的重要人物之一,徐定超的永嘉之学思想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认识。通过对徐定超生平与著作的梳理与解读,可以发现,徐定超的救亡图存实践与主张体现了鲜明的永嘉之学思想,丰富了晚清永嘉之学的思想内... 作为温州近代史上对永嘉之学发展有贡献的重要人物之一,徐定超的永嘉之学思想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认识。通过对徐定超生平与著作的梳理与解读,可以发现,徐定超的救亡图存实践与主张体现了鲜明的永嘉之学思想,丰富了晚清永嘉之学的思想内涵,为永嘉之学在晚清的复兴注入强大的核心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定超 永嘉之学 永嘉学派 温州
下载PDF
林损——民国时期北大温州学派的中坚
14
作者 苏婷婷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0-23,共4页
民国时期,永嘉学派以其"事功"特点"衰八百年而复兴"。许多温州仁人志士重新看到了振兴区域文化的曙光。林损作为温籍知识分子,在北京大学执教期间继承和发扬永嘉学派思想,是北京大学温州学派的中坚分子。围绕永嘉... 民国时期,永嘉学派以其"事功"特点"衰八百年而复兴"。许多温州仁人志士重新看到了振兴区域文化的曙光。林损作为温籍知识分子,在北京大学执教期间继承和发扬永嘉学派思想,是北京大学温州学派的中坚分子。围绕永嘉学派与民国时期北京大学的关系,考察林损对永嘉学派的传承与发展,以期窥探永嘉学派的近代命运及民国时期复杂的学术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损 民国时期 温州 永嘉学派 北京大学
下载PDF
宋高宗朝温州士大夫与永嘉之学的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笑傲 赵飞跃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1-24,共4页
虽然北宋皇祐年间王开祖和元丰年间周行己等人对永嘉之学有开创之功,但真正促成宋代温州文化繁荣局面的,是宋高宗朝温州士大夫群体。他们德行高洁、学识渊博、著述丰厚,向世人展示出了温州士大夫的气节和风采,有力地提升了温州士大夫的... 虽然北宋皇祐年间王开祖和元丰年间周行己等人对永嘉之学有开创之功,但真正促成宋代温州文化繁荣局面的,是宋高宗朝温州士大夫群体。他们德行高洁、学识渊博、著述丰厚,向世人展示出了温州士大夫的气节和风采,有力地提升了温州士大夫的地位;他们开办书院、广收生徒,让越来越多的温州青年有机会读书、登第和做官,为温州地域文化的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和社会资本。他们的努力也进一步推动了独树一帜的永嘉学派的形成,温州不再仅仅是文化的接收地,也成为文化的策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高宗 温州士大夫群体 永嘉之学
下载PDF
论永嘉郡城的规划思想及学术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俊清 《中国名城》 2012年第7期46-51,共6页
温州历史城区——永嘉郡城,系东晋著名学者、训古学家郭璞选址规划,位于瓯江口南岸,为我国较早的河口港城市之一。城内七山错立,状如北斗,郭璞应用象数思维方式对该城设计规划,因城于山,号"斗城"。城连五斗之山五行之水,并凿... 温州历史城区——永嘉郡城,系东晋著名学者、训古学家郭璞选址规划,位于瓯江口南岸,为我国较早的河口港城市之一。城内七山错立,状如北斗,郭璞应用象数思维方式对该城设计规划,因城于山,号"斗城"。城连五斗之山五行之水,并凿二十八井以象列宿,充分利用城内外的自然山水条件,符合河口港宇宙气旋顺时针左旋阳性全息规律。近1700年城址不变,历史风貌依存,是我国古代"以象制器"创作方法的典型实例,具有深刻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 永嘉郡城 郭璞 城市规划 以象制器
下载PDF
永嘉学派与温州地域文化的耦合性
17
作者 倪孟达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2-37,共6页
温州民间有崇文尚学之风,两宋时期学风鼎盛,学者之间前学后继薪火相传,乡邦情怀浓厚;宋室南渡使温州获得空前发展,文化内涵得以提升,经济高度繁荣,社会形态发生重大变化,传统重农抑商、厚本轻末的思想受到冲击,这些因素共同催生了永嘉... 温州民间有崇文尚学之风,两宋时期学风鼎盛,学者之间前学后继薪火相传,乡邦情怀浓厚;宋室南渡使温州获得空前发展,文化内涵得以提升,经济高度繁荣,社会形态发生重大变化,传统重农抑商、厚本轻末的思想受到冲击,这些因素共同催生了永嘉学派这一集体智慧。在历经浮沉之后,永嘉之学在近代温州重获新生。同时,它也形塑了温州的地域文化,奠定今日温州重商崇文、务实事功、义利并举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嘉学派 温州地域文化 温州人文精神 耦合性
下载PDF
张振夔的社会政治理念及其经世实践
18
作者 孙邦金 齐雅芬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0-65,共6页
有清一代的温州思想文化,先后经历了清初离乱衰降、中期沉潜累积再到晚清厚积薄发的阶段性变化。在清代中晚期温州思想文化由沉潜而复振的转变过程中,永嘉学人张振夔被认为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他精研经史、旁及百家,力主"... 有清一代的温州思想文化,先后经历了清初离乱衰降、中期沉潜累积再到晚清厚积薄发的阶段性变化。在清代中晚期温州思想文化由沉潜而复振的转变过程中,永嘉学人张振夔被认为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他精研经史、旁及百家,力主"勿区汉与宋"、"笃于伦常"的学术立场,殊为难得。在一生矢志的教育领域,他重提"抱负经济,事事求诸实践"的永嘉之学,以坐言起行的永嘉经世精神提撕风教、造育人才。在晚清中国沉陷内忧外患之时,他再次重申"以道得民"、"治隆宜正己"的儒家政治道义论,当是正本清源之见。回顾张振夔当时的学思与行动,不仅可以管窥近代温州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对于当下温州的文化建设亦不无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振夔 晚清温州 永嘉经制之学
下载PDF
明代传奇《青莲记》《靺鞨记》作者考
19
作者 潘猛补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66-68,共3页
《曲品》著录明代永嘉戏曲作家戴子鲁所撰传奇《青莲记》《记》各一本,从中知其号金蟾,永嘉人,而生平事迹不详。故特作一考证。
关键词 明传奇 《青莲记》 《靺鞨记》 戴子鲁 温州永嘉
下载PDF
“永嘉杂剧”应成立于北宋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永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68-74,共7页
在"南曲戏文"的形成过程中,"永嘉(温州)杂剧"介于初起源生的"鹘伶声嗽"小戏与发展完成的"南戏"大戏之间。释文莹《玉壶野史》载韩熙载"与宾客生旦杂处",其"生旦"二字与戏... 在"南曲戏文"的形成过程中,"永嘉(温州)杂剧"介于初起源生的"鹘伶声嗽"小戏与发展完成的"南戏"大戏之间。释文莹《玉壶野史》载韩熙载"与宾客生旦杂处",其"生旦"二字与戏曲关系密切;马令《南唐书》形容韩氏"猱杂侍婢,入末念酸",而此前的《江南野史》也有"入末"之语,皆指唐参军戏将要进入宋的"杂剧"阶段,说明是在演出以"末"色歌唱为主的令人笑乐的新剧种。这种"杂剧"在北方称为"么末",省称"末";就南方剧种来说,很可能就是"永嘉(温州)杂剧"。这时的"永嘉(温州)杂剧",已具有"生旦"脚色,也是很可能的。因此,其由"鹘伶声嗽"发展为具有"生旦"脚色的"永嘉(温州)杂剧",起码要提前到释文莹著成《玉壶野史》的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曲戏文 永嘉(温州)杂剧 《玉壶野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