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中西部永康盆地及金衢盆地白垩系冲积扇特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因业 冯荣昌 +3 位作者 岳婷 姚根顺 张惠良 马立桥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0-171,共12页
浙江众多中小型白垩纪盆地中,分布着河湖相红色沉积岩夹火山岩的白垩系上部地层。作者对位于浙江省金华地区永康市和义乌市境内的2条剖面进行了研究,即金衢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的铜山岩中戴组剖面和永康盆地早白垩世晚期的... 浙江众多中小型白垩纪盆地中,分布着河湖相红色沉积岩夹火山岩的白垩系上部地层。作者对位于浙江省金华地区永康市和义乌市境内的2条剖面进行了研究,即金衢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的铜山岩中戴组剖面和永康盆地早白垩世晚期的方岩景区方岩组剖面,认为其主要为冲积扇沉积,具有多套沉积旋回的陆相碎屑岩准层序组,沉积特征表现为:下部紫红色块状砾岩、砂砾岩,夹泥质粉砂岩,局部有紫红色凝灰岩及深灰色玄武岩;上部棕褐色钙质粉砂岩与泥质粉砂岩组成不等厚互层,产恐龙化石Chilantaisaurus zhejiangensis;具有大型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其中扇根亚相的砂砾岩为槽流沉积和辫流水道沉积,扇中亚相的片状或席状砂岩为漫流沉积,漫流成因的片状或席状砂岩可能成为良好的油气储集体。此研究成果对中国南方小盆地白垩系扇根—扇中碎屑岩的沉积特征及其成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红色砂砾岩 漫流沉积 白垩系 沉积模式 永康盆地 金衢盆地
下载PDF
浙江永康盆地朝川组泥灰岩段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曾剑威 陈荣 +3 位作者 禇平利 廖圣兵 彭博 朱清波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4年第1期39-45,共7页
位于浙江省东部的永康盆地是典型的白垩纪陆相红盆。本文作者发现在永康盆地北东部的朝川组红层沉积中发育较深水暗色泥灰岩沉积,与较浅水红色细碎屑沉积呈互层或夹层产出,具渐变式湖相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混合沉积的特征。控制该混合... 位于浙江省东部的永康盆地是典型的白垩纪陆相红盆。本文作者发现在永康盆地北东部的朝川组红层沉积中发育较深水暗色泥灰岩沉积,与较浅水红色细碎屑沉积呈互层或夹层产出,具渐变式湖相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混合沉积的特征。控制该混合沉积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湖盆浪基面之下的静水环境及干旱与潮湿气候的交替变化。通过对朝川组泥灰岩段沉积环境及成因进行分析,结合该泥灰岩段中保存的孢粉和植物化石组合,笔者认为该套湖相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的混合沉积反映了浙东地区早白垩世晚期总体可能处于干热气候环境,但存在短时间内的干-湿气候交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康盆地 朝川组 泥灰岩 混合沉积 古气候
下载PDF
浙江永康盆地朝川组震积岩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曾剑威 陈荣 +1 位作者 禇平利 廖圣兵 《中国地质调查》 2017年第6期33-39,共7页
浙东永康盆地北东段朝川组中上部发现多期地震活动的记录,赋存于湖相灰黑色泥灰岩、钙质泥岩与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和粉砂岩互层地层中。识别出的地震活动标志为多种原地成因的震积岩,主要包括层内微断层、震裂角砾岩、液化砂岩脉、碟状构... 浙东永康盆地北东段朝川组中上部发现多期地震活动的记录,赋存于湖相灰黑色泥灰岩、钙质泥岩与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和粉砂岩互层地层中。识别出的地震活动标志为多种原地成因的震积岩,主要包括层内微断层、震裂角砾岩、液化砂岩脉、碟状构造、液化角砾和液化卷曲变形。通过对震积岩及震积序列特征分析,结合浙东地区构造背景,认为朝川组中上部地震事件与早白垩世晚期盆地控盆断裂的活动有关,是区域构造-沉积由稳定补偿沉积阶段转为抬升剥蚀阶段的启动标志,并具良好等时性意义,是陆相盆地沉积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朝川组 盆地沉积 发育特征 地质意义 浙江永康
下载PDF
浙江永康盆地沉积作用与成因地层格架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汪庆华 斯小君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2000年第1期7-13,共7页
充填于永康盆地内的永康群内陆河湖相沉积物,可划分为9种沉积类型,不同时期的沉积岩相组合和不同环境下的岩石学特征不尽相同,并可划出8种沉积总体,组成盆地沉积的基本构成单位。该盆地的6个主要地质界面,限定了盆地5个等时性地层单位,... 充填于永康盆地内的永康群内陆河湖相沉积物,可划分为9种沉积类型,不同时期的沉积岩相组合和不同环境下的岩石学特征不尽相同,并可划出8种沉积总体,组成盆地沉积的基本构成单位。该盆地的6个主要地质界面,限定了盆地5个等时性地层单位,反映了盆地发展的5个演化阶段,称为5个沉积幕。沉积幕的叠覆,构成了永康盆地成因地层格架的整体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康盆地 沉积总体 成因地层格架 沉积作用
下载PDF
浙江中生代盆地成因类型划分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包超民 《浙江国土资源》 1994年第1期55-66,共12页
浙江中生代存在4个成盆期。以各个成盆期内盆地形成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制,划分成5大类型和6个基本型式及2个复合型式。它们是西太平洋陆缘活动的不同阶段所发育的。丽水运动以天台群、衢江群与永康群是区域不整合接触为特征,是白垩世... 浙江中生代存在4个成盆期。以各个成盆期内盆地形成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制,划分成5大类型和6个基本型式及2个复合型式。它们是西太平洋陆缘活动的不同阶段所发育的。丽水运动以天台群、衢江群与永康群是区域不整合接触为特征,是白垩世内部一次重要的“变格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盆地 成因类型 形成机制 丽水运动 浙江
下载PDF
浙江永康、东阳盆地白垩系湖相碳酸盐岩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2
6
作者 钱迈平 张宗言 +4 位作者 彭博 马雪 郑剑威 陈荣 余明刚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0-401,共12页
中生代中晚期的燕山运动在中国东南部形成一系列断陷、断拗盆地和火山洼地,其中堆积或沉积了巨厚的火山岩和河湖相碎屑沉积,浙江永康、东阳盆地白垩系馆头组(113 Ma)和朝川组(99~110 Ma)的湖相碳酸盐岩就是形成于这个时期。从岩性... 中生代中晚期的燕山运动在中国东南部形成一系列断陷、断拗盆地和火山洼地,其中堆积或沉积了巨厚的火山岩和河湖相碎屑沉积,浙江永康、东阳盆地白垩系馆头组(113 Ma)和朝川组(99~110 Ma)的湖相碳酸盐岩就是形成于这个时期。从岩性、沉积相和生物群特征分析,它们形成于热带雨季、旱季交替气候。早白垩世早期温暖湿润,早白垩世中、晚期向炎热干旱化演变,湖泊蒸发量逐渐大于降雨量,导致湖水中溶解的陆源碎屑碳酸盐浓度不断增加,析出沉淀,形成大量钙质结核乃至大小不一的泥晶灰岩透镜体,到朝川组沉积后期,随着气候更加干旱炎热,湖盆碳酸盐沉积除了在紫红色碎屑岩中形成更多的钙质结核和泥晶灰岩透镜体外,还形成了薄层—中层状泥晶灰岩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 湖相碳酸盐岩 白垩系 永康盆地 东阳盆地 浙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