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ts-1和survivin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研究
1
作者 吉玉洁 张莹 +2 位作者 蔡大伟 李伟 丁向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4,9,共5页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鳞癌)Ets-1和survivin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二步法检测72例宫颈鳞癌手术标本及30例癌旁宫颈组织Ets-1和survivin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年龄、癌灶大小、浸...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鳞癌)Ets-1和survivin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二步法检测72例宫颈鳞癌手术标本及30例癌旁宫颈组织Ets-1和survivin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年龄、癌灶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等级、TNM分期、术前淋巴转移、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7项指标的关系。结果 Ets-1阳性染色可见于细胞核及细胞质,survivin阳性染色多见于细胞质,少见于细胞核。癌组织Ets-1和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63.9%,72.2%)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分别为13.3%,3.3%)(P<0.05)。患者年龄、癌灶大小均与Ets-1和Survivin表达阳性率无关(P>0.05);浸润深度、分化等级、TNM分期、术前淋巴转移、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5项指标均与Ets-1和survivin表达阳性率相关(P<0.05)。72例患者Ets-1和survivin共阳率为58.3%,共阴率为22.2%,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49,P<0.05)。结论 Ets-1和survivin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高水平表达预示癌组织侵袭能力强、分化等级低、病情发展快、淋巴转移早、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ETS-1 SURVIVIN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预后
下载PDF
63例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的临床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文欣 李文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0年1月-1997年12月间收治的63例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年轻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同期治疗的80例40岁以上病例(对... 目的:探讨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0年1月-1997年12月间收治的63例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年轻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同期治疗的80例40岁以上病例(对照组)做对照研究。结果: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占全部宫颈癌的比例,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8%,上升到1995年以后的16.0%。年轻组初婚年龄较高,孕次、产次较低,出现接触性出血症状的比例较高(P<0.01)。年轻组中腺癌的比例较高,组织分化程度较低(P<0.05),总的5年生存率(50.8%)低于对照组(72.5%,P<0.01),其中鳞癌的5年生存率(56.3%)明显低于对照组(79.7%,P<0.01)。年轻组的复发转移率(52.4%)明显高于对照组(32.5%,P<0.05),其中1年内复发转移的比例较高,平均发生复发转移的时间较短(P<0.05)。结论:影响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预后的因素与肿瘤大小、肿瘤外观、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年轻妇女浸润性宫颈癌发病呈上升趋势,其预后较中老年组差。应提高对年轻妇女浸润性宫颈癌的警惕性,治疗中注重个体化的原则,对有高危因素的年轻患者提倡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年轻妇女 对照组 复发转移 临床 预后分析 生存率 比例 组织分化 症状
下载PDF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严鸣 张彦娜 +2 位作者 何洁华 孙学明 孙晋瑞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8-474,共7页
背景与目的:近10年来,虽然宫颈癌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5年生存率无明显变化。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来探讨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 背景与目的:近10年来,虽然宫颈癌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5年生存率无明显变化。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来探讨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为手术治疗的ⅠB+ⅡA期宫颈鳞状细胞癌病例111例,重新评价LVSI、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分析LVSI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影响。LVSI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在扁平的内皮细胞围绕成的间隙中看到至少一簇肿瘤细胞。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1例病例中LVSI阳性者为62例(55.9%)。单因素分析表明LVSI阳性(P=0.019)和淋巴结转移(P=0.002)是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危险因素;LVSI阳性(P=0.029)、淋巴结转移(P=0.002)、SccAg(P=0.018)、浸润深度(P=0.022)和手术切缘阳性(P=0.002)是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5);淋巴结转移和手术切缘阳性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6,P=0.006)。LVSI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1)。结论:尚不能确定LVSI是早期宫颈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LVSI是转移和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预后
下载PDF
831例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 被引量:37
4
作者 刘兰芳 孙海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98-301,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30年来国内外报道宫颈癌总体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有年轻化倾向,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关于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预后尚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31例3... 背景与目的:近30年来国内外报道宫颈癌总体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有年轻化倾向,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关于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预后尚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31例3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年轻宫颈癌组)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1998年1737例35岁以上宫颈癌患者作对照研究(对照组),用SPSS12.0软件统计,临床和病理特点差异用Peason chi-squoare检验,5年生存与2年复发率用Kaplan-Meier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3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中,早期(ⅠB+ⅡA)病例532例,占64.00%,显著高于对照组37.80%(P=0.000);非鳞癌比例研究组为14.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P=0.000);瘤体直径≥4cm,研究组占52.00%,对照组占30.40%,差异有显著性(P=0.000);早期病例中研究组术后淋巴结转移和间质深层浸及率分别为33.46%和51.88%,对照组分别为23.93%和39.94%,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脉管累及率为37.03%,对照组为38.26%,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663);研究组的临床期别,瘤体大小与术后病理的三大高危因素相关(P<0.05),年轻宫颈癌患者病理类型只与脉管累及相关,鳞癌患者脉管累及为40.40%,非鳞癌患者的77.65%,差异有显著性(P=0.002)。研究组早期和中晚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39.8%,低于对照组的84.38%和54.13%,(P=0.000);研究组2年复发率高,分别为31.95%(早期)和45.48%(中晚期),对照组为15.97%和25.99%,(P=0.000)。结论:35岁以下宫颈癌具有临床期别早,非鳞癌比例高,瘤体大的临床特点和相对高危的术后病理因素,临床期别、瘤体大小是影响术后病理的重要原因,非鳞癌病理类型增加脉管累及。35岁以下宫颈癌预后较差、易复发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年轻妇女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在30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吕虹 康熙雄 张国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检测在30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年轻妇女宫颈病变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85例30岁以下年轻妇女,通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测分为体检组、疣状病变组、宫颈炎性病...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检测在30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年轻妇女宫颈病变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85例30岁以下年轻妇女,通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测分为体检组、疣状病变组、宫颈炎性病变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及宫颈癌组,采用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其中包括13种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5种低危型HPV(6、11、42、43、44)和3种中国人常见的基因型HPV(53、66和CP8304)。结果 HPV总检出率为21.42%(211/985),其中高危型检出率为25.38%(250/985),低危型检出率为3.76%(37/985),多重感染占24.17%,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与宫颈癌组同体检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年轻妇女HPV-DNA检测非常重要,对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分型 年轻妇女 宫颈癌
下载PDF
237例宫颈腺癌及腺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倩 刘露 +4 位作者 张静静 韩赛 崔保霞 张友忠 孔北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和宫颈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6年9月因ⅠB1~ⅡA期宫颈腺癌(201例)或宫颈腺鳞癌(36例)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并采用Kaplan-Meier...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和宫颈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6年9月因ⅠB1~ⅡA期宫颈腺癌(201例)或宫颈腺鳞癌(36例)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两种组织学类型宫颈癌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宫颈腺鳞癌组淋巴血管浸润比例较宫颈腺癌组高(P <0. 01),而在年龄、FIGO分期、肿瘤直径、间质浸润深度、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和危险分级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宫颈腺癌组和宫颈腺鳞癌组患者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79. 4%和78. 3%,5年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77. 4%和73. 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后接受同步放射治疗和化疗的患者中,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71. 0%和61. 4%,5年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68. 8%和61. 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宫颈腺鳞癌较宫颈腺癌更易发生淋巴血管浸润,但两者的预后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病理学 鳞状细胞/病理学 腺癌/病理学 肿瘤浸润 淋巴转移 存活率 预后
下载PDF
40岁以下妇女浸润性宫颈癌9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丹 李双 +4 位作者 吴黎 万艳 奚玲 卢运萍 马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353-2355,共3页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浸润性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8月收治的40岁以下年轻浸润性宫颈癌患者9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并以同期治疗的41~73岁宫颈癌患者149例作为对照研究(对照组)...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浸润性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8月收治的40岁以下年轻浸润性宫颈癌患者9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并以同期治疗的41~73岁宫颈癌患者149例作为对照研究(对照组),分析两组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治疗特点。结果:40岁以下宫颈癌的比例高达38.68%,研究组初婚年龄、孕次、产次均较低(P〈0.01)。临床表现以接触性出血为主(P〈0.01),肿瘤类型以外生型为主(69.1%)。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级、淋巴结转移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临床分期以早期为主,Ⅰa~Ⅱa期共占76.5%(P〈0.01)。研究组94例中予以手术治疗75例,70例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并移位于同侧上腹部(P〈0.01),74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淋巴结转移率为18.92%,以闭孔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结论:宫颈癌有低年龄化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接触性阴道流血为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危险信号,应提高对年轻妇女宫颈癌的警惕性,治疗时应注意保留早期患者的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妇女 子宫颈癌 浸润性
下载PDF
早期宫颈癌局部浸润与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凡 常永霞 +7 位作者 张九鸿 舒丽莎 陈江平 刘军超 林媛媛 张剑虹 赵秀芳 成日青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中局部浸润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5例早期宫颈癌中MMP2、MMP9、Cathepsin D、E-cadherin,并利用原位杂交检测HPV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MMP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淋巴...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中局部浸润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5例早期宫颈癌中MMP2、MMP9、Cathepsin D、E-cadherin,并利用原位杂交检测HPV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MMP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有关(P<0.05),与UICC分期无关(P>0.05);MMP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型、UICC分期无关(P>0.05);Cathepsin D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UICC分期均存在相关(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有关(P<0.05),与局部复发、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HPV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UICC分期无关(P>0.05);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组织学分型、Cathepsin D、MMP2的表达与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MMP2、MMP9、Cathepsin D、E-cadherin参与了早期宫颈癌的局部浸润;组织学分型、MMP2、Cathepsin D的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浸润 免疫组化 CATHEPSIND 预后
下载PDF
癌结节与Ⅲ/Ⅳ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9
作者 谢慧静 南欣荣 +2 位作者 张泽君 闫星泉 张琪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521-2524,共4页
目的:分析癌结节在临床Ⅲ-Ⅳ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出现的比率及其与口腔鳞癌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234例临床Ⅲ-Ⅳ期口腔鳞癌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 22.... 目的:分析癌结节在临床Ⅲ-Ⅳ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出现的比率及其与口腔鳞癌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234例临床Ⅲ-Ⅳ期口腔鳞癌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 22.0软件包,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癌结节与患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探讨癌结节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34例患者中癌结节阳性率为17.95%(42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分期、pN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比率和脉管癌栓与癌结节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比率和脉管癌栓是癌结节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癌结节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癌结节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死亡风险是癌结节阴性患者的3.836倍(P<0.05)。结论:癌结节的出现可能与颈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有关,癌结节是影响Ⅲ-Ⅳ期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不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结节 口腔鳞状细胞癌 预后 颈淋巴结转移 脉管癌栓 淋巴结比率
下载PDF
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LncRNA DCST1-AS1、LncRNA MCM3AP-AS1表达与增殖侵袭基因和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邱丽君 张静怡 +3 位作者 袁健珊 马晴晴 葛格 王云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1985-1990,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组织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DC-STAMP结构域1-反义1(DCST1-AS1)、LncRNA MCM3AP反义RNA 1(MCM3AP-AS1)表达与增殖侵袭基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4...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组织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DC-STAMP结构域1-反义1(DCST1-AS1)、LncRNA MCM3AP反义RNA 1(MCM3AP-AS1)表达与增殖侵袭基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CSCC患者,取CSCC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ncRNA DCST1-AS1、LncRNA MCM3AP-AS1以及增殖基因(YAP1、Piwil2、EZH2、PKCε)和侵袭基因(Rab11、TUG1、Gli1、FoxM1)m RNA表达。患者出院后随访3年。Pearson相关性分析Lnc RNA DCST1-AS1、Lnc RNA MCM3AP-AS1表达与增殖基因、侵袭基因的相关性。分析Lnc RNA DCST1-AS1、Lnc RNA MCM3AP-AS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预后情况,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CSC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CSCC癌组织中Lnc RNA DCST1-AS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Lnc RNA MCM3AP-AS1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YAP1、Piwil2、EZH2、PKCε、Rab11、TUG1、Gli1、FoxM1 m RNA水平与CSCC癌组织中Lnc RNA DCST1-AS1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Lnc RNA MCM3AP-AS1呈负相关(P<0.05)。低中度分化、FIGO分期Ⅲa期、盆腔淋巴结转移CSCC患者癌组织中Lnc RNA DCST1-AS1表达高于高度分化、FIGO分期Ⅰ~Ⅱ期、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P<0.05),Lnc RNA MCM3AP-AS1表达低于高度分化、FIGO分期Ⅰ~Ⅱ期、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P<0.05)。Lnc RNA DCST1-AS1高表达、Lnc RNA MCM3AP-AS1低表达CSCC患者3年总生存率低于Lnc RNA DCST1-AS1低表达、Lnc RNA MCM3AP-AS1高表达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Lnc RNA DCST1-AS1高表达是CS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Lnc RNA MCM3AP-AS1高表达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CSCC组织中LncRNA DCST1-AS1表达上调,LncRNA MCM3AP-AS1表达下调,且与CSCC增殖侵袭和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LncRNA DCST1-AS1 LncRNA MCM3AP-AS1 增殖侵袭基因 预后
原文传递
ⅠA-ⅡB期宫颈癌合并妊娠的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莹 李双 +7 位作者 张庆华 胡婷 王丹 孟玉菡 梅泉 王世宣 卢运萍 马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4511-4514,共4页
目的:探讨ⅠA-ⅡB期宫颈癌合并妊娠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999年4月~2007年6月收治的9例ⅠA-ⅡB期宫颈癌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研究组),并以同期治疗的40岁以下非妊娠期ⅠA-ⅡB期宫颈浸润癌患者45例... 目的:探讨ⅠA-ⅡB期宫颈癌合并妊娠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999年4月~2007年6月收治的9例ⅠA-ⅡB期宫颈癌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研究组),并以同期治疗的40岁以下非妊娠期ⅠA-ⅡB期宫颈浸润癌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临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特征、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及预后相关因素等方面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相比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不影响宫颈癌的发展,其手术和放疗方案基本与普通宫颈癌相同,预后也无明显差异,可根据临床期别及对生育的要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妊娠 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平 牛丽满 王德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分析35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癌(以下简称年轻宫颈癌)的发病趋势、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因素。方法对2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轻宫颈癌临床表现以接触性阴道出血为主要表现,分期以ⅠA~ⅡA期为主... 目的分析35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癌(以下简称年轻宫颈癌)的发病趋势、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因素。方法对2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轻宫颈癌临床表现以接触性阴道出血为主要表现,分期以ⅠA~ⅡA期为主,非鳞癌比例高,以手术治疗为主,ⅠA~ⅡA期年轻宫颈癌的2年复发率高于中老年组。结论年轻宫颈癌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及病理特征具有特殊性,预后差,较高的误诊率及复发率提示加强对年轻妇女的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年轻妇女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ⅠA~ⅡB期子宫颈鳞癌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昱 赵丽君 +3 位作者 李明珠 李明霞 王建六 魏丽惠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ⅠA-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高危因素。方法对2004年11月—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广泛/次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取样术的296例ⅠA-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6例宫... 目的探讨ⅠA-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高危因素。方法对2004年11月—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广泛/次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取样术的296例ⅠA-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6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临床分期:ⅠA期33例,ⅠB期143例,ⅡA期61例,ⅡB期59例。患者3年生存率为96%,5年生存率为87%,总体生存率为87%。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脉管内癌栓、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阳性数目与宫颈鳞癌预后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盆腔淋巴结阳性数目(P=0.003)及宫颈间质浸润深度(P=0.026)是影响ⅠA-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ⅠA-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若盆腔淋巴结阳性数目〉2和(或)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预后往往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癌 预后 高危因素 盆腔淋巴结转移 宫颈间质浸润
原文传递
年轻女性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预测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秀华 张江宇 黄卓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6期1308-1310,共3页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年轻女性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CSIL)、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同病变级别的相关性,并研究其预测CSIL转归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年轻女性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CSIL)、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同病变级别的相关性,并研究其预测CSIL转归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或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年龄<35岁CSIL、宫颈癌患者110例,分为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组(30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组(30例)及宫颈癌组(50例),另选取同期因其他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全子宫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30例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宫颈组织中叉头状旋转录因子3(forkhead helix transcription,FOXP3)的表达情况。结果 FOXP3在正常对照组、LSIL组、HSIL组及宫颈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6.6%、53.3%和100.0%,FOXP3在不同级别CSIL、宫颈癌中的总阳性率有显著差别,疾病级别越重,总阳性率越高。正常对照组、LSIL组、HSIL组及宫颈癌组病变组织中,FOXP3的阳性表达强度与病变级别相关(P<0.001)。结论 FOXP3在年轻女性CSIL、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强度与病变级别相关,可辅助临床评价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叉头状旋转录因子3 年轻女性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原文传递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对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子规 赵虎 +1 位作者 李文 王武亮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07-912,共6页
目的探讨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对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治疗的470例ⅠA2~ⅡA2期宫颈癌,分为LVSI阳性组和LVSI阴性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LVSI对早期宫颈癌... 目的探讨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对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治疗的470例ⅠA2~ⅡA2期宫颈癌,分为LVSI阳性组和LVSI阴性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LVSI对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结果 22例失访,有预后资料者共44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LVSI与组织学分级、宫颈间质浸润、宫旁浸润、阴道穹窿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SI阳性与组织学低分化、深间质浸润、宫旁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相关。55例复发病例中LVSI阳性21例(38.2%),393例未复发病例中LVSI阳性63例(16.0%)。50例死亡病例中LVSI阳性17例(34.0%),398例存活病例中LVSI阳性67例(16.8%),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Ρ=0.000,Ρ=0.003)。全组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为87.9%、86.8%。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宫颈间质浸润、宫旁浸润、阴道穹窿浸润、LVSI、淋巴结转移、LVSI和淋巴结转移和术后治疗影响5年总生存时间(OS)和无瘤生存时间(DFS)。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宫颈间质浸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是5年OS、DFS的独立预后因素,阴道穹窿受侵是5年OS的独立预后因素,LVSI是5年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LVSI与多种不良预后因素相关,是早期宫颈癌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素,LVSI是5年无瘤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尚不能确定LVSI是早期宫颈癌5年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预后
原文传递
年轻乳腺佩吉特病伴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梦璐 王昕 +2 位作者 邢泽宇 刘嘉琦 王翔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5-429,共5页
目的探讨年轻乳腺佩吉特病(MPD)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状况。方法纳入2002年6月至2019年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MPD伴IDC患者123例,按照发病年龄将患者分为年轻组(≤40岁,15例)和年长组(&... 目的探讨年轻乳腺佩吉特病(MPD)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状况。方法纳入2002年6月至2019年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MPD伴IDC患者123例,按照发病年龄将患者分为年轻组(≤40岁,15例)和年长组(>40岁,10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年轻组患者中未绝经、腋窝淋巴结转移、Ki-67指数≥15%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3.3%(14/15)、73.3%(11/15)和86.7%(13/15),高于年长组[分别为45.4%(49/108)、39.8%(43/108)和60.2%(65/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随访63.2个月,年轻组与年长组比较,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明显缩短(P=0.012),而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状态是MPD伴IDC患者OS(HR=3.339,95%CI为1.121~9.943)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年龄并非D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年长组相比,年轻MPD伴IDC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Ki-67更易高表达,DFS更短,但年龄并非MPD伴IDC患者DFS或OS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佩吉特病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年轻 预后
原文传递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嗜神经侵袭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康力 张欣 武晓红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嗜神经侵袭(PN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子宫广泛性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的256例ⅠB1~ⅡA2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镜下...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嗜神经侵袭(PN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子宫广泛性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的256例ⅠB1~ⅡA2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镜下观察病理切片肿瘤区域的PNI情况,分析PN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术后5年生存的影响.结果256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22例(8.6%)出现PNI.PNI阳性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脉管间隙浸润、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PN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9,95%CI 1.50~10.12,P=0.005),间质浸润深度>1/2可能是影响PN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7.30,95%CI 0.91~58.74,P=0.062).256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89.9%,PNI阳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50.3%)低于PNI阴性患者(93.4%).Cox回归分析显示,PNI阳性是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的危险因素(HR=9.73,95%CI 4.31~21.98,P<0.01);校正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后,PNI阳性仍是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的危险因素(HR=8.12,95%CI 2.47~26.73,P=0.001).结论ⅠB1~ⅡA2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PNI的发生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脉管间隙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NI阳性可能是影响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预后的新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 嗜神经侵袭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