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抗除草剂棉花不育系Yu98-8A1的培育及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晓杰 谢德意 +5 位作者 赵元明 李武 赵付安 段铮铮 祝水金 房卫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3-727,共5页
通过连续回交,将抗除草剂基因EPSPS-G6转育花粉败育彻底(无微量花粉,不育度达100%)的棉花单基因隐性控制的核不育系Yu98-8A,进而培育成抗除草剂核不育系Yu98-8A1。对该转育不育系花冠表型测量观察表明,与同质系正常可育株比较,不育株花... 通过连续回交,将抗除草剂基因EPSPS-G6转育花粉败育彻底(无微量花粉,不育度达100%)的棉花单基因隐性控制的核不育系Yu98-8A,进而培育成抗除草剂核不育系Yu98-8A1。对该转育不育系花冠表型测量观察表明,与同质系正常可育株比较,不育株花冠较小,不育株子房直径略大于可育株,花柱长和花柱外露长度均明显高于同质系正常可育株,花柱头外露为其最显著的表型特征;显微观察显示,不育系Yu98-8A1小孢子败育主要是在四分体形成后的小孢子发育期。小孢子败育特征表现为花粉粒无内含物、无刺突产生,最后解体、退化。PCR分子鉴定表明,抗除草剂基因EPSPS-G6转育入Yu98-8A,除草剂抗性试验表明,该转育不育系可抗质量百分比浓度达0.3%的草甘膦。该抗除草剂核不育系的培育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有重大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抗除草剂不育系yu98-8A1 培育及分子鉴定
下载PDF
Cao Yu and His Dramas
2
作者 Li Xia 《China Today》 2000年第12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LI Cao yu and His dramas
下载PDF
观念、方法与取向——余上沅与熊佛西民国时期戏剧教育思想之比较
3
作者 袁联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8,共7页
作为民国时期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两位戏剧教育家,余上沅与熊佛西尽管早年经历相似,但戏剧观念及戏剧教育观念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余上沅的戏剧教育观念更具连续性,熊佛西的戏剧教育观念则更具发展性。两人都兼顾办刊与办学,注重培养学生... 作为民国时期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两位戏剧教育家,余上沅与熊佛西尽管早年经历相似,但戏剧观念及戏剧教育观念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余上沅的戏剧教育观念更具连续性,熊佛西的戏剧教育观念则更具发展性。两人都兼顾办刊与办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素质。在教育实践中,对于话剧中国化问题,余上沅更偏重借鉴戏曲艺术,而熊佛西则似乎更偏爱吸收民间戏剧形式。抗战促使二人的戏剧功能观发生转变,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的戏剧教育观念。在主持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期间,熊佛西凭借军事化管理将该校同一般意义上的戏剧学校区分开来。余上沅则选择了话剧科和高职科的分类培养方式,从而既坚守了戏剧的艺术性,也实现了戏剧的抗战宣传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熊佛西 民国时期 戏剧教育思想 观念与取向
下载PDF
论周之标《吴歈萃雅》“自叙”“题词”中的曲学观
4
作者 孙蓉蓉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5-41,共7页
周之标编选的《吴歈萃雅》是明代一部戏曲、散曲的选集。周之标在《吴歈萃雅》的“自叙”“题词”中对《吴歈萃雅》的介绍、说明,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曲学观。周之标认为,戏曲是由人自然发声歌唱发展而来,源远流长。周之标对戏曲曲律提出... 周之标编选的《吴歈萃雅》是明代一部戏曲、散曲的选集。周之标在《吴歈萃雅》的“自叙”“题词”中对《吴歈萃雅》的介绍、说明,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曲学观。周之标认为,戏曲是由人自然发声歌唱发展而来,源远流长。周之标对戏曲曲律提出合律依腔的要求,并说明《吴歈萃雅》“但取南调”。周之标编选《吴歈萃雅》的目的是为清唱者度曲提供规范的选本,因而他为所选曲作点明板眼、分别字声、详注撮口等,使《吴歈萃雅》成为一本选本型曲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歈萃雅》 “曲之兴也” “但取南调” “徒歌逸调”
下载PDF
双抗棉花新型核不育系Yu988A2的选育及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晓杰 赵元明 +5 位作者 谢德意 吕淑平 唐中杰 李武 祝水金 房卫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2-35,共4页
以抗除草剂核单基因隐性不育系Yu98-8A1不育株为母本,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为父本,通过连续回交,选育出双抗(抗虫和抗除草剂)棉花核不育系Yu98-8A2。花冠、花药表型及花粉发育显微观察表明,新型不育系保持了原不育系转育受体Yu98-8A1... 以抗除草剂核单基因隐性不育系Yu98-8A1不育株为母本,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为父本,通过连续回交,选育出双抗(抗虫和抗除草剂)棉花核不育系Yu98-8A2。花冠、花药表型及花粉发育显微观察表明,新型不育系保持了原不育系转育受体Yu98-8A1的败育特性。棉铃虫抗性及草甘膦抗性试验暗示,Yu98-8A2既保持了原不育系Yu98-8A1的除草剂抗性,又聚合了棉铃虫抗性;PCR分子鉴定表明,Yu98-8A2聚合了Bt及EPSPS-G6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双抗核不育系yu98-8A2 选育 鉴定
下载PDF
梁斌与欧阳予倩抗战戏剧活动之比较
6
作者 张小霞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2-39,共8页
在全面抗战期间,梁斌和欧阳予倩以戏剧家的身份从事抗战文艺活动,在不同的抗战环境中呈现出发展的多样性。在组织活动方面,梁斌在极端条件下组织戏剧游击战,积极贡献于抗战事业,而欧阳予倩则在相对平稳的环境中倾向于上演高水准的多幕剧... 在全面抗战期间,梁斌和欧阳予倩以戏剧家的身份从事抗战文艺活动,在不同的抗战环境中呈现出发展的多样性。在组织活动方面,梁斌在极端条件下组织戏剧游击战,积极贡献于抗战事业,而欧阳予倩则在相对平稳的环境中倾向于上演高水准的多幕剧,强调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创作方向上,抗战初期,两位戏剧家都投身于抗战宣传,但在后期,梁斌偏向为政治政策服务,而欧阳予倩则转向以人物为创作重点。民族化思潮之下,梁斌重视语言的大众化,而欧阳予倩更注重从戏曲传统中汲取资源。比较研究结果突显了两位戏剧家的独特艺术取向,同时反映了抗战时期戏剧发展的多样形态,为我们更深入理解抗战文化史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斌 欧阳予倩 抗战 戏剧 民族化
下载PDF
7-异丙基-4-甲基-1-甲醇的简单甲基化反应及其产物性质研究(英文)
7
作者 赵振东 杨锦宗 孙震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9-43,共5页
研究了新化合物 7 异丙基 1 甲氧甲基 4 甲基 (1)的合成方法及其物理化学性质。通过 7 异丙基 4 甲基 1 甲醇 (2 )与甲醇之间的简单醚化反应即可以制得化合物 1,比常规醚化的反应条件温和而简单易行 ,仅用乙醚溶剂、无机酸催... 研究了新化合物 7 异丙基 1 甲氧甲基 4 甲基 (1)的合成方法及其物理化学性质。通过 7 异丙基 4 甲基 1 甲醇 (2 )与甲醇之间的简单醚化反应即可以制得化合物 1,比常规醚化的反应条件温和而简单易行 ,仅用乙醚溶剂、无机酸催化剂和 0~ 5℃的反应温度 ,在数分钟内即可完成反应。反应还生成二聚体化合物 (5 )及其它少量多聚体副产物。经过1HNMR ,FTIR ,UV vis ,HR MS等波谱分析证实了新化合物 1和 5的化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异丙基-1-甲氧甲基-4-甲基yu 7-异丙基-4-甲基-1-yu甲醇 甲基醚化 甲醇 结构
下载PDF
“政治任务”与“文化任务”的交错——新见1940年代中期三篇李健吾集外佚作考释
8
作者 高强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2-100,共9页
《论历史和现时(致俞)》《舞台和文学—法国十七世纪》《看司徒乔的画》是新发现的李健吾创作于1940年代中期的三篇集外佚作。《论历史和现时(致俞)》引出了李健吾和俞两人关于戏剧《金小玉》的争辩,从中可见历史性创作日渐被现时性创... 《论历史和现时(致俞)》《舞台和文学—法国十七世纪》《看司徒乔的画》是新发现的李健吾创作于1940年代中期的三篇集外佚作。《论历史和现时(致俞)》引出了李健吾和俞两人关于戏剧《金小玉》的争辩,从中可见历史性创作日渐被现时性创作取代的迹象。梳理考辨《舞台和文学—法国十七世纪》《看司徒乔的画》可以发现,尊重现实和对抗现实这两种立场态度共存于李健吾笔端。这三篇佚作既揭示了“政治人”所宣扬的“政治任务”逐渐取代“文化人”所看重的“文化任务”的过程,也表明“政治人”与“文化人”的身份认同共存于李健吾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作家身上,进而使其对“政治任务”与“文化任务”同表关切。“政治任务”与“文化任务”的交错,最终折射出抗战结束后文艺嬗变转型的繁复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健吾 佚作 文艺转型 戏剧
下载PDF
崇高精神的诗意礼赞——论话剧《右玉》的艺术特色及其对主旋律剧作的启示
9
作者 陆铭泽 《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9-107,共9页
王晓鹰导演的话剧《右玉》深入发掘并艺术化地展现了崇高的右玉精神,使观众全面领略到山西右玉几代无名英雄们感人肺腑的家国情怀,可谓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都取得了骄人成绩。首先在内容创作上,《右玉》通过“植树—亲情—爱情”三条线... 王晓鹰导演的话剧《右玉》深入发掘并艺术化地展现了崇高的右玉精神,使观众全面领略到山西右玉几代无名英雄们感人肺腑的家国情怀,可谓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都取得了骄人成绩。首先在内容创作上,《右玉》通过“植树—亲情—爱情”三条线索的穿插和映衬以及较为丰盈的人物塑造,完成了对于右玉人民植树抗沙事迹的戏剧性讲述;其次在艺术形式上,《右玉》又体现出三大特点:第一是在简约的空间环境和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化意象中实现舞台表现与意义开掘之间的恰切融接,第二是使用叙述体戏剧的方式灵活自由地处理叙事与时间、力度雄肆地激发诗意与哲理,第三是通过再现与表现的有机融合升华全剧的情感意涵,实现“情感的有意味的形式”。《右玉》在“戏剧氛围的营造”和“诗化意象的制造”两方面为其他主旋律戏剧提供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右玉》 主旋律戏剧 艺术特色 启示
下载PDF
清代西游戏的场上传播--以“盘丝洞”故事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新义 赵毓龙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45-50,共6页
后百回本时代,“西游戏”在吸收原著“场上适用性”成分的同时,结合戏曲自身的艺术传统和表现成规来重述和再造故事,使之呈现出一定的独异性。清代“盘丝洞”故事就是典型一例。相较而言,梅巧玲先生在戏曲《盘丝洞》的创作和演出上更胜... 后百回本时代,“西游戏”在吸收原著“场上适用性”成分的同时,结合戏曲自身的艺术传统和表现成规来重述和再造故事,使之呈现出一定的独异性。清代“盘丝洞”故事就是典型一例。相较而言,梅巧玲先生在戏曲《盘丝洞》的创作和演出上更胜一筹,他不仅创新舞台艺术,而且个人舞台条件优越。以往研究中将戏曲《盘丝洞》归入百回本影响的看法,以及忽视梅巧玲在戏曲《盘丝洞》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都是有失偏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丝洞》 西游戏 西游故事 梅巧玲
下载PDF
日本对S-愈疮木薁及S-愈疮木薁-3-磺酸钠的开发和应用(上)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志方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1年第4期20-22,共3页
本文着重综述了日文文献中有关S -愈疮木 艹奥 及S -愈疮木 艹奥 - 3-磺酸钠的制造方法及其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介绍了提高两者在产品中稳定性的某些途径。
关键词 日本 S-愈疮木yu S-愈疮木yu-3-磺酸钠 稳定性 应用 制备 医药 化妆品
下载PDF
日本对S-愈疮木薁及S-愈疮木薁-3-磺酸钠的开发和应用(下)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志方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1年第5期18-22,共5页
本文着重综述了日文文献中有关S -愈疮木 艹奥 及S -愈疮木 艹奥 -3 -磺酸钠的制造方法及其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介绍了提高两者在产品中稳定性的某些途径。
关键词 综述 日本 S-愈疮木yu S-愈疮木yu-3-磺酸钠 制法 稳定性 应用 药物 化妆品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俊虎 张宸菡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7-81,共5页
曹禺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他在戏剧创作过程中不仅善于汲取西方戏剧理论精华,同时他又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同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他剧作中对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关系的描... 曹禺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他在戏剧创作过程中不仅善于汲取西方戏剧理论精华,同时他又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同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他剧作中对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关系的描写以及对父权秩序的不满和挑战,是受到幼年家庭文化的影响;他在塑造女性人物形象和构筑戏剧氛围时,又借鉴并浸润着中国传统戏曲的文化精髓;他对“仁”这一品质的不吝赞美,对善恶因果论的重视以及对原始人性的肯定和赞扬,则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的理解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传统戏曲 曹禺 戏剧创作
下载PDF
中国民族风格舞剧的高峰品相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平 张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6-170,I0005,共16页
中国民族风格舞剧,是指这类舞剧叙事的语言风格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包括民族舞蹈语言的古典风格、族群风格和地域风格。讨论这类舞剧的高峰品相,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面对那些经过人民认可、历史选择并体现国家意志的“经典性”作品... 中国民族风格舞剧,是指这类舞剧叙事的语言风格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包括民族舞蹈语言的古典风格、族群风格和地域风格。讨论这类舞剧的高峰品相,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面对那些经过人民认可、历史选择并体现国家意志的“经典性”作品。本文分析的“经典性”作品大约分布在四个时期:一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的“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的评展;二是20世纪90年代开启并实施的每年一届的舞台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的评选;三是21世纪头十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选拔及逐步与“中国艺术节”同步的“文化大奖”的评选;四是近十年(2013—2022)来四届(第十届至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对“文华大奖”作品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风格舞剧 高峰品相 《丝路花雨》 《阿诗玛》 《红河谷》 《只此青绿》
下载PDF
现代犬儒主义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群像:清代禁戏动机新探--以余治和丁日昌的禁戏活动考察为中心
15
作者 杨昊冉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9-25,共7页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在文化专制上表现出复杂而微妙的特点。官方禁戏的活动不遗余力地进行,然而执行力度却不断下降,到晚清时业已日暮途穷,但这期间非官方的力量却呈现出激烈增长的态势,甚至一度成为主导力量,官方意志...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在文化专制上表现出复杂而微妙的特点。官方禁戏的活动不遗余力地进行,然而执行力度却不断下降,到晚清时业已日暮途穷,但这期间非官方的力量却呈现出激烈增长的态势,甚至一度成为主导力量,官方意志也反受其影响。余治和丁日昌是清代禁戏活动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在官方意志与民间生态夹缝中纠葛的知识分子代表。这些打失理想和集体失语的清代知识分子是典型的现代犬儒主义者;清代社会还处在一种末世文化的侵袭下,个人奴性的"集体无意识"在群体中表现为一种体制化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社会状态的一种病态特征。人们在彷徨和苦闷的夹缝中挣扎,思想的无力禁锢和娱乐的本能需求成为那个时代戏曲环境复杂性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禁戏 余治 丁日昌 现代犬儒主义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下载PDF
论昭君题材历史剧的创作模式——从元杂剧《汉宫秋》到当代“昭君戏”
16
作者 郑世鲜 《民族艺林》 2023年第2期35-44,共10页
从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到郭沫若和曹禺的话剧《王昭君》,再到当今地方戏舞台上不断上演的昭君戏,昭君出塞一直是戏剧创作的经典题材。然而细究昭君戏发展的整个历程,可以发现昭君故事经历了一个不断重构的过程,最终在当今的戏曲舞... 从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到郭沫若和曹禺的话剧《王昭君》,再到当今地方戏舞台上不断上演的昭君戏,昭君出塞一直是戏剧创作的经典题材。然而细究昭君戏发展的整个历程,可以发现昭君故事经历了一个不断重构的过程,最终在当今的戏曲舞台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创作模式——从《汉宫秋》延续下来的“昭君怨”的传统模式,以及曹禺作品影响下形成的“昭君颂”模式。两种模式的共性:没有脱离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个体意识与家国诉求、文化记忆与时代重构的三重维度,围绕这三重维度进行的取舍、考量和重塑不仅在昭君历史题材剧的创作中有所体现,而且许多同类型的历史题材戏曲作品也具有同样的创作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君戏 历史剧 创作模式 《汉宫秋》 曹禺
下载PDF
国剧运动的歌剧理想与实践——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乐剧科成立始末
17
作者 柳青壑 《音乐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63-73,4,5,共13页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乐剧科是原南京“国立戏剧学校”抗战西迁办学期间,借改组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之机所增设的以培养歌剧人才的五年制专科。乐剧科本着校长余上沅“为国储才”的办学观念以及“采用冶中西乐剧于一炉,以期建立吾国民族...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乐剧科是原南京“国立戏剧学校”抗战西迁办学期间,借改组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之机所增设的以培养歌剧人才的五年制专科。乐剧科本着校长余上沅“为国储才”的办学观念以及“采用冶中西乐剧于一炉,以期建立吾国民族新乐剧”的教学目标,于1940年7月至1945年试办期间,共招收五届学生,为国家培养出瞿希贤、范希贤、陈玄、冯坤贤、万桐书、金钟鸣、杨匡民等音乐人才。回顾剧专乐剧科的办学历程及其歌剧民族化的艺术追求,其办学思想可以追溯到余上沅、赵太侔等戏剧家与新月派文艺活动家于20世纪20年代发起并倡导的“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中国人看的中国戏”的戏剧理想及相关活动。通过对余上沅等人国剧思想之梳理,结合剧专师生抗战期间的音乐活动以及余上沅“为国储才”的办学理念,可以发现国立剧专乐剧科于国剧运动的歌剧理想之延续,及其在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中的独特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国剧运动 张定和 乐剧科
下载PDF
论后百回本时代“西游故事”的场上传播——以清代“牛魔王家族故事”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毓龙 胡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117,共6页
"西游故事"在后百回本时代的传播渠道可分为"案头"与"场上"两种。以戏曲、说唱为代表的场上文学在传播故事时,未必亦步亦趋地敷演原著。一方面,它们选择吸收原著中具有"场上适用性"的成分,另... "西游故事"在后百回本时代的传播渠道可分为"案头"与"场上"两种。以戏曲、说唱为代表的场上文学在传播故事时,未必亦步亦趋地敷演原著。一方面,它们选择吸收原著中具有"场上适用性"的成分,另一方面,又结合场上文学的艺术成规和经验传统来改造故事。清代"牛魔王家族故事"就是典型一例。与原著相比,戏曲、说唱更侧重"火焰山故事",尤其放大"摩云洞"一节,尽意渲染,使之成为重要戏点。这与场上文学的传播需要和清代通俗文艺的审美风尚有密切关系。以往将这类现象笼统归入百回本"影响研究"是有失偏颇的。这提醒我们:对后百回本时代"西游戏"与"西游说唱"的考察,应从其场上传播的本体性出发,而非将之笼统归入百回本"影响研究"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故事 牛魔王家族 西游戏 西游说唱 场上传播
下载PDF
论曹禺戏剧的光色艺术及其剧场性追求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家思 刘桂萍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3-129,122,159,F0003,共10页
曹禺的戏剧创作非常重视光色的运用,它不光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营造了强烈的剧场性。在曹禺的戏剧中,无论是开放性场景的光色运用还是封闭性场景光色的运用,都非常真实精细,但以开放性场景的光色为主。曹禺善于把握光与色、明与暗... 曹禺的戏剧创作非常重视光色的运用,它不光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营造了强烈的剧场性。在曹禺的戏剧中,无论是开放性场景的光色运用还是封闭性场景光色的运用,都非常真实精细,但以开放性场景的光色为主。曹禺善于把握光与色、明与暗、强与弱的效度,从灯光的运用到日光等自然光的采用,灵活运用内外结合的方式,通过色调变化和光线强弱的对比组合,巧妙把握和发挥光色变化的效能,优化了戏剧效果,显示了自己的审美追求。曹禺总是从整个戏的艺术表现与排演要求出发进行光色配置,充分利用光色的动态变化、亮度强弱、色调调配来凸显思想意蕴、深化人物描写、表现戏剧转场和推进情节发展,显示了突出的审美功能,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戏剧 光色预设 艺术追求 审美功能
下载PDF
女性主体意识及其主体性残缺──曹禺四大名剧女性悲剧命运解读 被引量:5
20
作者 章立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7-90,共4页
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是社会问题剧,体现了剧作家对旧时代中国女性悲剧命运的思考。以女性文学批评为视点,作者分析了剧中的女性形象,发现女性主体性的残缺才是导致女性悲剧命运不可或缺的因素。
关键词 主体意识 曹禺剧作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