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史志中白玉蟾形象的构建
1
作者 黄剑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7-94,共8页
宋元之际,全真道南宗五祖白玉蟾是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他悉心取法儒、释,促使全真道南宗修真方式由外丹学向内丹学转向,力图恢复到提倡形而上学的黄老之术中来,对该宗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在大量明清史志中,白玉蟾多被构... 宋元之际,全真道南宗五祖白玉蟾是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他悉心取法儒、释,促使全真道南宗修真方式由外丹学向内丹学转向,力图恢复到提倡形而上学的黄老之术中来,对该宗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在大量明清史志中,白玉蟾多被构建成雅好文词、法力高强的术士。此类单一面相的不断构建过程,反而使明清史志中的白玉蟾形象略显单薄。这一构建过程正是“历史层累说”的具体体现,反映出在明清皇权高度集中的态势下,宗教已逐渐丧失了独立发展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志 白玉蟾 皇权 形象构建
下载PDF
平颤解郁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陆征宇 汪涛 赵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64-2166,共3页
目的:观察平颤解郁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国际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用药原则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平颤解郁方,连续... 目的:观察平颤解郁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国际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用药原则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平颤解郁方,连续服用9个月,试验终点时间为9个月。在治疗前、入组后每隔3个月及试验终点时间分别进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UPDRS总分及ADL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与本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上升缓慢,试验终点时,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有下降趋势,与本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同期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平颤解郁方能有效改善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抑郁等症状,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中西医结合治疗 平颤解郁方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配合蟾蝓保元汤治疗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斌杰 张永奎 +3 位作者 乐涵波 刘晓光 徐桂梨 苏尔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目的:观察蟾蝓保元汤(CYBY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化疗方案的辅助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137例NSCLC术后患者,随机分为75例单纯NP方案化疗组和62例NP方案化疗合并CYBYT组,观察食欲、体重及化疗毒副反应等... 目的:观察蟾蝓保元汤(CYBY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化疗方案的辅助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137例NSCLC术后患者,随机分为75例单纯NP方案化疗组和62例NP方案化疗合并CYBYT组,观察食欲、体重及化疗毒副反应等级。结果:化疗合并CYBYT组相对于单纯化疗组能有效增加体重(u=-2.12,P<0.05),但对食欲的改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u=-1.55,P>0.05)。化疗合并CYBYT组相对于单纯化疗组能有效减弱以胃肠道反应为主的毒副反应(P<0.05)。结论:NSCLC患者NP方案化疗联用中药CYBYT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加强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有效、低毒的辅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蟾蝓保元汤
下载PDF
玉蝉卫肺丸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病理形态及IgE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蕾 张路 +1 位作者 杨斌 赵乐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8期771-774,共4页
目的研究玉蝉卫肺丸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病理形态及Ig E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机制。方法健康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以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作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给药21 d。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取腹主动脉血,用EL... 目的研究玉蝉卫肺丸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病理形态及Ig E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机制。方法健康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以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作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给药21 d。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取腹主动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g E含量;取鼻黏膜HE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测Ig E因子的表达。结果 (1)模型组大鼠血清Ig E含量高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玉蝉卫肺丸中剂量组血清Ig E降低最明显。(2)鼻黏膜病理形态:模型组大鼠鼻黏膜充血水肿明显,较多浆细胞浸润;各治疗组鼻黏膜病变明显改善。(3)鼻黏膜免疫组化检测,空白组Ig E呈低度表达状态,模型组Ig E呈强表达状态,各治疗组Ig E呈中度表达状态。结论玉蝉卫肺丸可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及血清Ig E含量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蝉卫肺丸 变应性鼻炎 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海琼玉蟾先生文集》版本流传考 被引量:2
5
作者 乔红霞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6-100,F0003,共6页
海琼玉蟾先生是首位有文集传世的海南人士,研究他的文集《海琼玉蟾先生文集》版本流传,对我国文学、宗教及海南地方文献建设均有重要价值。该书最早版本为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彭耜刻本,现存最早版本为明朱权重编的明正统七年(1442年)... 海琼玉蟾先生是首位有文集传世的海南人士,研究他的文集《海琼玉蟾先生文集》版本流传,对我国文学、宗教及海南地方文献建设均有重要价值。该书最早版本为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彭耜刻本,现存最早版本为明朱权重编的明正统七年(1442年)宁藩刻本(仙本),此外,较早的版本还有明万历时期何继高等编校的明桂芳堂、省吾堂等刊本。以此书为底本编刻成的其他明清善本有:《白玉蟾海琼摘稿》唐胄刻本、明手抄本《海琼白真人文集》、明刻《新刻琼白先生集》及清刻《海琼白真人全集》八卷本、十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琼玉蟾先生文集》 白玉蟾 版本
下载PDF
论汉匈关系中的三种“故事”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圣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86-91,共6页
在汉匈关系史上,冒顿、呼韩邪、南单于比时期与汉朝构筑了三种不同的关系模式。这些模式成为三种故事,为后世汉匈处理彼此关系所因循或借鉴。故事的产生与维系需要多种条件。当条件发生变化时,汉匈会要求更改当前故事而重新选择新的故... 在汉匈关系史上,冒顿、呼韩邪、南单于比时期与汉朝构筑了三种不同的关系模式。这些模式成为三种故事,为后世汉匈处理彼此关系所因循或借鉴。故事的产生与维系需要多种条件。当条件发生变化时,汉匈会要求更改当前故事而重新选择新的故事。此时,双方均会坚持或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故事。三种故事的存在使汉匈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对双方处理彼此关系起到了参考作用,同时也使得转型期汉匈关系的确立变得尤为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汉匈关系 匈奴单于 故事
下载PDF
庾阐《游仙诗》内容研究
7
作者 姜剑云 孙耀庆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3-47,共5页
庾阐的游仙诗注重对仙境之景的描绘,其游仙诗十首中有七首都是整首诗去呈现仙人的所居、所食。仙人主要居住在天宫、山岳、河海之中。天宫位置高耸,面积宽大,装饰华美且晶莹剔透;山岳云雾弥漫,苍茫神秘,极其灵异;河海汹涌澎湃、场面壮... 庾阐的游仙诗注重对仙境之景的描绘,其游仙诗十首中有七首都是整首诗去呈现仙人的所居、所食。仙人主要居住在天宫、山岳、河海之中。天宫位置高耸,面积宽大,装饰华美且晶莹剔透;山岳云雾弥漫,苍茫神秘,极其灵异;河海汹涌澎湃、场面壮阔。仙人所食多为光彩鲜艳的奇花异草,所服均为生长不凡的灵丹仙药,所饮也是甘甜可口的神泉之水。庾阐游仙诗的其三、其四和其六出现了仙人意象并描写了仙人活动,他们具有神异的能力,火化登仙,乘烟上下,随天地遨游,乐在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庾阐 游仙诗 内容研究
下载PDF
论庾阐山水诗的先驱作用
8
作者 郎晓斌 《皖西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84-88,共5页
庾阐是东晋时期文学家,一生著述颇富,众体皆擅。其中庾阐的山水诗刻画山川景物较细致,也兼写人物活动,与当时盛行的玄言诗内容不同。庾阐和同时代及以前偶作山水诗的作家有明显不同:在创作数量上以及作品的描写精细上要胜过一筹,故庾阐... 庾阐是东晋时期文学家,一生著述颇富,众体皆擅。其中庾阐的山水诗刻画山川景物较细致,也兼写人物活动,与当时盛行的玄言诗内容不同。庾阐和同时代及以前偶作山水诗的作家有明显不同:在创作数量上以及作品的描写精细上要胜过一筹,故庾阐称得上山水诗重要的先驱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庾阐 山水诗 先驱
下载PDF
《史记》所载孔子体貌考
9
作者 胡宁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10,共6页
《史记·孔子世家》中所载"孔子适郑"一段,有"郑人"对孔子"形状"的描述,用尧、皋陶、子产、禹作类比。在典籍对于孔子体貌的种种说法中是较早的一种,描述方式也很奇特。对于这则材料,至今尚无专门、... 《史记·孔子世家》中所载"孔子适郑"一段,有"郑人"对孔子"形状"的描述,用尧、皋陶、子产、禹作类比。在典籍对于孔子体貌的种种说法中是较早的一种,描述方式也很奇特。对于这则材料,至今尚无专门、详细的研究。依据传世文献和古文字材料,对这四句话详加考辨,可知这些描述都是附会自某些与孔子有关的信息,而将这些信息与传说中尧、禹等人的体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是对孔子形象的神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对孔子的圣而不遇给出一个神秘主义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孔子体貌 皋陶 子产
下载PDF
茶道之“精行俭德”与禅宗精神
10
作者 代道军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64-67,共4页
"俭"是茶道的本质特征,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精行俭德"可以看作是陆羽... "俭"是茶道的本质特征,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精行俭德"可以看作是陆羽对茶道最根本的要求。尽管在《茶经》中没有直接提到佛教或者禅宗,但我们认为,陆羽所倡导的茶道之"俭德"与禅宗有着深切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羽 茶道 俭德 禅宗
下载PDF
庾阐《扬都赋》与东晋庾王之争
11
作者 高武斌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2期36-38,共3页
庾阐《扬都赋》作于咸康五年(339年)至咸康六年(340年)间。《世说新语》中庾亮与谢安对《扬都赋》作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这牵涉庾亮的政治举措和东晋颖川庾氏与琅琊王氏两大门阀世族的政治角逐。
关键词 庾阐 《扬都赋》 庾亮 谢安 王导
下载PDF
论严羽的“妙悟”说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娅先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1-93,共3页
文章从三个层面论述了严羽的“妙悟”说。首先论述了“妙悟”的含义,以及其对于唐代诗论的继承关系;其次论述了“妙悟”说与严羽自己诗论的关系,指出“妙悟”是其“师法盛唐”中的关键一环;最后通过比较,论述了严羽的“妙悟”说的系统... 文章从三个层面论述了严羽的“妙悟”说。首先论述了“妙悟”的含义,以及其对于唐代诗论的继承关系;其次论述了“妙悟”说与严羽自己诗论的关系,指出“妙悟”是其“师法盛唐”中的关键一环;最后通过比较,论述了严羽的“妙悟”说的系统、全面之处,包括片面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羽 妙悟说 诗禅关系 诗论
下载PDF
略论王独清的历史剧
13
作者 钟军艳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8-59,66,共3页
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处于混乱、动荡的时期,为了宣传救国救民的思想,王独清以诗人的气质观察历史、选择人物,写出了两部带有作者主观理想和诗之特点的历史剧:《杨贵妃之死》《貂蝉》。王氏一反传统,把更深厚的悲剧注入历史人物,在中国... 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处于混乱、动荡的时期,为了宣传救国救民的思想,王独清以诗人的气质观察历史、选择人物,写出了两部带有作者主观理想和诗之特点的历史剧:《杨贵妃之死》《貂蝉》。王氏一反传统,把更深厚的悲剧注入历史人物,在中国的新文学文坛建立了“悲剧的宫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理想 王独清 历史剧 中国 《杨贵妃之死》 《貂蝉》 近现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单于天降”、“单于和亲”瓦当及其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斌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5-98,共4页
"单于天降"、"单于和亲"瓦当是内蒙古自治区麻池乡召湾汉墓群出土的两类文字瓦当。通过对瓦当当面纹饰的观察和相关考古材料及文献资料的分析,可以基本判定"单于天降"、"单于和亲"两类文字瓦... "单于天降"、"单于和亲"瓦当是内蒙古自治区麻池乡召湾汉墓群出土的两类文字瓦当。通过对瓦当当面纹饰的观察和相关考古材料及文献资料的分析,可以基本判定"单于天降"、"单于和亲"两类文字瓦当的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并对前人研究的"单于天降"瓦当中"降"字读音、释义问题进行了简单总结。运用考古材料和文献资料从经济、文化两方面思考汉文化对匈奴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当 汉王朝 匈奴 单于天降 单于和亲
下载PDF
论诗如论禅——严羽“以禅喻诗”方法论辨析
15
作者 柳倩月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1,共4页
“以禅喻诗”是严羽最重要的论诗方法,引起了数百年的争论。这一方法抉择,是宋末诗学理论话语缺乏更新机制的必然选择,是时人诗禅相喻的时代风尚所造就,也是严羽自负才力,深切体会唐宋诗风的差异,志在宗唐抑宋、定诗宗旨的慧心独具所引致。
关键词 严羽 《沧浪诗话》 以禅喻诗 方法论
下载PDF
蟾蝓保元汤诱导人肺鳞癌细胞株SK-MES-1凋亡及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晔恺 周吉航 +2 位作者 周世权 黄燕燕 刘晓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7期1605-1608,共4页
观察蟾蝓保元汤对人肺鳞癌细胞株SK-MES-1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20、40、80、160μg/mL梯度浓度的蟾蝓保元汤孵育SK-MES-1细胞48h和72h,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K-MES-1凋亡形态,用MTT检测其生长抑制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观察其凋亡... 观察蟾蝓保元汤对人肺鳞癌细胞株SK-MES-1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20、40、80、160μg/mL梯度浓度的蟾蝓保元汤孵育SK-MES-1细胞48h和72h,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K-MES-1凋亡形态,用MTT检测其生长抑制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观察其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caspase3和gelsolin活化片段。结果:显微镜发现随着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凋亡细胞数不断增加。MTT显示随着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抑制率增加。流式显示随着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早期和中晚期凋亡细胞比例增加。Wester blot实验也显示随着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Caspase-3活化片段和Gelsolin活化片段表达也不断增强。结论:蟾蝓保元汤通过Caspase-3活化切割Gelsolin底物途径诱导人肺鳞癌细胞株SK-MES-1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蝓保元汤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凝溶胶蛋白
下载PDF
关斩貂蝉故事研究——浅论民间叙事与文人叙事比较
17
作者 李悦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87-92,共6页
"关斩貂蝉"作为古典戏剧、文学中的经典故事,在元明清三代被一再搬演。先后出现过史传时期、前故事原型时期、故事原型正式出现时期、故事发展变形时期和二水合流,五个阶段。在不同时期,各本之间互有异同,体现了不同时期文学... "关斩貂蝉"作为古典戏剧、文学中的经典故事,在元明清三代被一再搬演。先后出现过史传时期、前故事原型时期、故事原型正式出现时期、故事发展变形时期和二水合流,五个阶段。在不同时期,各本之间互有异同,体现了不同时期文学思潮的不同特征,显现出了文人叙事视角与民间叙事视角的差异。这种差异的背后,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发展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羽 斩貂蝉 民间叙事 文人叙事
下载PDF
匈奴单于疏证 被引量:2
18
作者 龚荫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1999年第2期89-111,共23页
本文对秦朝、西汉王朝时的匈奴单于,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后分裂附汉的南匈奴单于和留居漠北的北匈奴单于的驻地、承袭、事迹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疏理、校订、考证、阐释;着重是对单于的传袭世系和重要事迹两个难以缕析和繁杂纷乱... 本文对秦朝、西汉王朝时的匈奴单于,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后分裂附汉的南匈奴单于和留居漠北的北匈奴单于的驻地、承袭、事迹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疏理、校订、考证、阐释;着重是对单于的传袭世系和重要事迹两个难以缕析和繁杂纷乱问题的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 单于 世系 事迹 疏证
原文传递
太极果非重要乎?--接着陈荣捷说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旭东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2年第2期54-64,159,共12页
日本学者山井湧曾提出,“太极”虽然看起来在朱子哲学中很重要,但实际上朱子并没有把“太极”当作自己的哲学术语来使用。美籍华裔学者陈荣捷撰文商榷,认为太极在朱子哲学中甚为重要,但也承认,宇宙论本体论不是朱子哲学的归宿。当代一... 日本学者山井湧曾提出,“太极”虽然看起来在朱子哲学中很重要,但实际上朱子并没有把“太极”当作自己的哲学术语来使用。美籍华裔学者陈荣捷撰文商榷,认为太极在朱子哲学中甚为重要,但也承认,宇宙论本体论不是朱子哲学的归宿。当代一些学者仍然在重复陈荣捷之说。陈荣捷对太极重要性的论证并不彻底,也没有从根本上驳倒山井湧,所以应该接着陈荣捷往前推进,全面检讨山井湧的论证并对其做出彻底反驳:太极对于朱子哲学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 朱子哲学 陈荣捷 山井湧
原文传递
“襜褕”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方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0-87,共8页
"襜褕"是为数不多的见诸传世历史文献的汉代服饰名词,《说文》:"襜,衣蔽前,从衣,詹声。"《释名·释衣服》:"襜褕,言其襜襜宏裕也。"可见"襜褕"乃依据形制而命名的一种汉代服装,且根据史籍... "襜褕"是为数不多的见诸传世历史文献的汉代服饰名词,《说文》:"襜,衣蔽前,从衣,詹声。"《释名·释衣服》:"襜褕,言其襜襜宏裕也。"可见"襜褕"乃依据形制而命名的一种汉代服装,且根据史籍记载有"童容""褣""襜襦"等多种称谓。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不断增多及相关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汉代衣物疏中也屡见有关"襜褕"的记载,由此可见,"襜褕"在汉代已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服装。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传世与出土文献,并结合出土考古实物与图像资料,全面考察汉代襜褕的命名、形制、材质及色彩、穿着等级及场合等方面问题,系统梳理了这种汉代服装的形成与发展脉络。以此为切入点,结合汉代其他见诸文献的服装称谓探讨有关汉代服装的命名特点,就服饰名物研究的相关理论问题略作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服饰 襜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