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观念、方法与取向——余上沅与熊佛西民国时期戏剧教育思想之比较 |
袁联波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汪裕雄“意象学三书”与当代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 |
韩德民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3
|
《离骚》“三后”即新蔡简“三楚先”说——兼论穴熊不属于“三楚先” |
宋华强
|
《云梦学刊》
|
2006 |
4
|
|
4
|
论汉匈关系中的三种“故事” |
朱圣明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2
|
|
5
|
芎芷痛瘀消散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痛临床研究 |
郭继锋
杜志谦
鲍铁周
仇湘中
许学猛
罗毅文
贺启荣
章建华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8 |
1
|
|
6
|
关于秋燥之邪温凉属性之争的探究 |
刘媛
郑韦莎
李玉
刘桂荣
司国民
|
《中医药信息》
|
2018 |
4
|
|
7
|
明代熊明遇之母王太孺人墓志的发现及其价值 |
邓爱红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8
|
鬻熊是楚国先祖杰出的政治家 |
丁有国
|
《鄂州大学学报》
|
2008 |
1
|
|
9
|
朱熹批判扬雄意图探析 |
陈伦敦
|
《武夷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0
|
楚人受封与“周公奔楚”关系之考辨 |
赵炳清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1
|
《鬻子》引论 |
张京华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2
|
明代熊明遇之母王太孺人墓志铭考释 |
邓爱红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3
|
利玛窦、章潢、熊明遇与南昌地区的西学东渐 |
邓爱红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4 |
5
|
|
14
|
戴名世《画网巾先生传》并非篡窃的文学经典——与潘承玉先生商榷 |
耿传友
徐翔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5
|
古人关于赋的虚实之辨——从“玉树青葱”说起 |
王焕然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16
|
浅谈喉科名医熊雨田之“铁板吹喉丹” |
张锋
谢慧
许必芳
邓媛元
满银环
|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
2013 |
0 |
|
17
|
女性书写的另一种定名——白雨及敻虹诗之释放、错失与解脱 |
郑慧如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8
|
现代新儒家视界中的梁漱溟 |
周良发
韩剑尘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9
|
《三苏先生文粹·评史》中的两篇伪文——兼及《东莱标注三苏文集》与吕祖谦之关系 |
郭畑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20
|
参芎化瘀胶囊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一氧化氮合酶亚型表达的影响 |
崔晓雅
刘斌
陈晓艳
罗永伟
苗玉超
王新宇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
2014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