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上都、大都与中都规划设计之比例、尺度与数术内涵探析(上)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南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3期38-52,共15页
结合考古实测数据、文献记载和几何作图分析,探讨元上都、大都与中都三座都城规划设计的构图比例、尺度规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数术内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现并指出:元代三都在规划设计上皆存在着清晰的构图比例,集中体现在每座都城的... 结合考古实测数据、文献记载和几何作图分析,探讨元上都、大都与中都三座都城规划设计的构图比例、尺度规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数术内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现并指出:元代三都在规划设计上皆存在着清晰的构图比例,集中体现在每座都城的外城、皇城与宫城的平面形状与比例关系上;三座都城的外城面积与宫城(有时包括皇城)面积皆存在整数倍关系,而大都与中都的宫城面积与宫中主体建筑(前朝或后寝的正殿)所占据矩形地块的面积也存在整数倍关系——若套用《周礼·考工记》中“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或者《营造法式》中“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等古代术语,可将上述规律归纳为“都度以宫”“宫度以正殿”或者“凡营都之制,皆以宫为祖”“凡营宫之制,皆以正殿为祖”。此外,上述比例关系中所涉及的数字,以及各都城三重城垣、宫中正殿(甚至包括街区、街道等)的尺度换算成元代尺、步、丈、里、亩等数值,皆呈现出丰富而博大的中国传统数术内涵,尤其表现为对《周易》思想以及中国古代天文、律历的象征,这也恰恰与历史文献中所记上都、大都的主要规划者刘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的知识结构与思想体系高度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上都 元大都 元中都 比例 尺度 数术
下载PDF
元上都、大都与中都规划设计之比例、尺度与数术内涵探析(下)
2
作者 王南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4期138-148,共11页
结合考古实测数据、文献记载和几何作图分析,探讨元上都、大都与中都三座都城规划设计的构图比例、尺度规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数术内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现并指出:元代三都在规划设计上皆存在着清晰的构图比例,集中体现在每座都城的... 结合考古实测数据、文献记载和几何作图分析,探讨元上都、大都与中都三座都城规划设计的构图比例、尺度规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数术内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现并指出:元代三都在规划设计上皆存在着清晰的构图比例,集中体现在每座都城的外城、皇城与宫城的平面形状与比例关系上;三座都城的外城面积与宫城(有时包括皇城)面积皆存在整数倍关系,而大都与中都的宫城面积与宫中主体建筑(前朝或后寝的正殿)所占据矩形地块的面积也存在整数倍关系——若套用《周礼·考工记》中“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或者《营造法式》中“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等古代术语,可将上述规律归纳为“都度以宫”“宫度以正殿”或者“凡营都之制,皆以宫为祖”“凡营宫之制,皆以正殿为祖”。此外,上述比例关系中所涉及的数字,以及各都城三重城垣、宫中正殿(甚至包括街区、街道等)的尺度换算成元代尺、步、丈、里、亩等数值,皆呈现出丰富而博大的中国传统数术内涵,尤其表现为对《周易》思想以及中国古代天文、律历的象征,这也恰恰与历史文献中所记上都、大都的主要规划者刘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的知识结构与思想体系高度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上都 元大都 元中都 比例 尺度 数术
下载PDF
近十年中国学术界关于元上都遗址考古学研究综述
3
作者 黑龙 乔航 《满语研究》 2023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元上都的建筑遗迹及其使用功能研究是考古研究的最重要环节。通过遗址功能的分析,可看出元朝宗教信仰、经济生活及防御措施的情况。元上都遗址具有独特的文化遗产价值,做好其保护开发工作,发挥其推动旅游经济的功能,以及加强对其学术研... 元上都的建筑遗迹及其使用功能研究是考古研究的最重要环节。通过遗址功能的分析,可看出元朝宗教信仰、经济生活及防御措施的情况。元上都遗址具有独特的文化遗产价值,做好其保护开发工作,发挥其推动旅游经济的功能,以及加强对其学术研究,推进元代历史文化研究是当前元上都遗址保护研究的两大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元上都 考古
下载PDF
元代文人的两都纪行之作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双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5,共6页
元代因皇帝的两都巡幸而有文人的两都之旅,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两都纪行之作。两都间独具风情的草原文化,不断刺激着文人的兴奋点,激发文人的时代自信和观风备览的文学精神。纪行之作由此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文学气象等方面呈现出独特... 元代因皇帝的两都巡幸而有文人的两都之旅,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两都纪行之作。两都间独具风情的草原文化,不断刺激着文人的兴奋点,激发文人的时代自信和观风备览的文学精神。纪行之作由此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文学气象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貌。这些作品不仅在元代文坛备受瞩目,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上都 纪行文学 盛世气象
下载PDF
元上都回回司天台的始末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迪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5年第3期309-313,319,共6页
论述了元上都回回司天台在建台前的酝酿和准备工作及其建立和被毁过程,元上都回回司天台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地位,它是蒙古族统治者和回回天文工作者相结合的产物,有其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 回回司天台 上都 札马鲁丁 元朝浑天仪
下载PDF
《元代上都诗歌选注》序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福田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57-159,共3页
作为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元上都融合着农业、游牧、商业等多种文明,沉淀着元王朝统治区域及其周边各地区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丽珍宝,也是中华民族多元、包容、开放文化的重要例证。对元上都文化... 作为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元上都融合着农业、游牧、商业等多种文明,沉淀着元王朝统治区域及其周边各地区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丽珍宝,也是中华民族多元、包容、开放文化的重要例证。对元上都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研究,不但有利于推动我国古代特别是元代历史文化研究,也会为当代我国和国际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材料和借鉴。然而,元上都早已毁于战火,已经成了“一座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历史废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元上都 诗歌 考释注解
下载PDF
塞外元代驿道及其当代旅游开发刍议 被引量:1
7
作者 默书民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4期45-49,共5页
元朝的上都和大都之间交通便捷,大元皇帝每年都往返于两都之间,使此前的边陲变成腹地。两都之间处于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的交接地带,自然风光雄奇秀美。同时,由于地处政治中心地带,历史遗迹众多,名胜古迹遍布,文人墨客题咏丰富。如果我... 元朝的上都和大都之间交通便捷,大元皇帝每年都往返于两都之间,使此前的边陲变成腹地。两都之间处于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的交接地带,自然风光雄奇秀美。同时,由于地处政治中心地带,历史遗迹众多,名胜古迹遍布,文人墨客题咏丰富。如果我们把文化研究、发掘与旅游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将会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朝驿路 元上都 边塞风物 人文内蕴
下载PDF
上都扈从诗的文学地理学解读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延花 米彦青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1-15,共5页
文学地理学融合了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但以文学研究为本位。作为中国古代边塞诗的特殊形式,上都扈从诗所开掘的"地理空间"、所创设的"地理意象"及采用的"地理抒情"策略都使之具有内在的地理学属性。这既与... 文学地理学融合了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但以文学研究为本位。作为中国古代边塞诗的特殊形式,上都扈从诗所开掘的"地理空间"、所创设的"地理意象"及采用的"地理抒情"策略都使之具有内在的地理学属性。这既与传统的边塞题材作品有一致之处,同时也是元代上都扈从诗的独特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都 扈从诗 文学地理学 元代文学
下载PDF
上都在元代科技活动中的地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迪 冯立升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40-45,共6页
文中从以下5个方面讨论上都在元代科技活动中的地位:1.在上都设有回回司天监和回回司天台;2.在上都收藏一批“回回书籍”,为回回天文学等研究之用;3.上都有各种医药或治疗机构;4.上都的建筑集中着蒙、汉和阿拉伯等技术;5.
关键词 上都 元代 科技史 回回司天台 科技活动 中国
下载PDF
元代文人的草原之旅与“客愁”之情
10
作者 王双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93-99,共7页
在元代,上都因特殊的政治地位成为文化文学活动中心,每年都有大批文人聚集于此,进行丰富的文学活动,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元代文坛极具影响。上都位于金莲川草原,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前往上都的文人无不深感身处异地的乡关之远与羁... 在元代,上都因特殊的政治地位成为文化文学活动中心,每年都有大批文人聚集于此,进行丰富的文学活动,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元代文坛极具影响。上都位于金莲川草原,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前往上都的文人无不深感身处异地的乡关之远与羁旅之苦;上都是以蒙古族文化为主的草原帝都,文人在草原生活期间,也普遍感受到各种不适。与以往历代相比,元代文人的草原之旅所展现的思乡之情,不仅较一般意义上远游者的乡愁更浓重,还更突出自己“客”的身份,“客愁”是其核心情感元素,这与文人对草原文化的隔阂以及元代蒙古族政权用人制度等关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文学 上都 客愁 思乡 草原文化
下载PDF
上都天马歌之民族文化与文人心态初探
11
作者 高林广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4-100,共7页
至正二年(1342),拂郎国遣使至元上都进献天马,朝臣学士争相献诗作画、敷赞撰序,一时间华章迭映,蔚为大观。此为丝路文化背景下发生在元上都的一桩文坛盛事,记载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客观地反映了元人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上都天马歌... 至正二年(1342),拂郎国遣使至元上都进献天马,朝臣学士争相献诗作画、敷赞撰序,一时间华章迭映,蔚为大观。此为丝路文化背景下发生在元上都的一桩文坛盛事,记载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客观地反映了元人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上都天马歌多从中土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材料,对贡马的体貌、形态、精神气质等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同时,也着意阐释和渲染了马的"神性",艺术地展现了贡马的灵心慧性;上都天马歌还从人文化育角度凸显了天子圣德、远裔归化的主题。动物性、神性和人性的完美融合,最终锻造了天马深沉、浓郁的文化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上都 天马歌 丝路文化 文人心态
下载PDF
地质雷达文物勘察技术应用研究--以元上都为例
12
作者 葛川 田明中 《南方文物》 2013年第2期148-151,128,共5页
本次研究主要利用地质雷达对元上都遗址进行了勘察研究。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经过反复的研究分析出了外城东西大道的道路情况与明德门基础的详细情况和城门外护城河的相关信息。同时也提出了地质雷达特征图像识别的规律,为... 本次研究主要利用地质雷达对元上都遗址进行了勘察研究。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经过反复的研究分析出了外城东西大道的道路情况与明德门基础的详细情况和城门外护城河的相关信息。同时也提出了地质雷达特征图像识别的规律,为以后地质雷达在遗址探测中提供了很好的利用经验。并且进一步提出了物理探测和岩土类型遗址保护工作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文物勘察方法——无损文物勘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明德门 东西大道 元上都遗址 无损文物勘察
下载PDF
元上都的封赏活动及其影响——以扈从诗为主要材料的分析
13
作者 杨富有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4-18,共5页
元代皇帝巡幸上都期间,对皇族贵戚、勋旧部属、扈从上都的经筵大臣、佛道寺院及其宗师、重要活动中的有关人员、临近国家及其使者都要给予赏赐,赏赐的手段主要是给予这些人官爵、金银珠玉、服饰、土地以及赐予宴饮等。这些活动起到了稳... 元代皇帝巡幸上都期间,对皇族贵戚、勋旧部属、扈从上都的经筵大臣、佛道寺院及其宗师、重要活动中的有关人员、临近国家及其使者都要给予赏赐,赏赐的手段主要是给予这些人官爵、金银珠玉、服饰、土地以及赐予宴饮等。这些活动起到了稳固政治后方,拉拢蒙古族贵族,怀柔远方,激励大臣等功能;但是也造成了封爵泛滥,国库空虚,赋税增加等现象,动摇了元代的统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上都 封赏 目的 影响
下载PDF
商业数码插画的艺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伟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7-30,共4页
随着商业的发展,数码插画也逐步被广泛地应用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除了普遍应用在出版物以外,还逐渐在广告、游戏、服装、网站、娱乐等行业发展。本文以商业数码插画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其艺术特性,讲述了数码插画发展... 随着商业的发展,数码插画也逐步被广泛地应用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除了普遍应用在出版物以外,还逐渐在广告、游戏、服装、网站、娱乐等行业发展。本文以商业数码插画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其艺术特性,讲述了数码插画发展、表现形式、分类、风格、数字化手段、创造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数码插画 特性 表现
下载PDF
元上都遗址周边大气环境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包农建 《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4期106-110,共5页
本文对元上都遗址周边大气环境现状做了综合的分析与评价,摸清了元上都遗址周边环境质量的现状及特征,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遗址保护建议。
关键词 元上都遗址 空气质量 现状分析
下载PDF
杨允孚《滦京杂咏》所见之元代上都风貌
16
作者 赵昕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2-26,30,共6页
《滦京杂咏》是一部元代诗集,元代文人杨允孚所作。笔者从历史的角度,介绍杨允孚的生平和《滦京杂咏》的版本信息,剖析诗歌中反映的有关元上都的自然环境、宫廷生活、宫室建筑以及社会生活,并对诗中反映的一些比较模糊的历史信息进行简... 《滦京杂咏》是一部元代诗集,元代文人杨允孚所作。笔者从历史的角度,介绍杨允孚的生平和《滦京杂咏》的版本信息,剖析诗歌中反映的有关元上都的自然环境、宫廷生活、宫室建筑以及社会生活,并对诗中反映的一些比较模糊的历史信息进行简单的考证,将一些历史信息同前人学者的研究结果和相关史籍记载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上都 杨允孚 滦京杂咏
下载PDF
元大都城市规划再考:皇城位置、钟鼓楼与“胡同制”的关联 被引量:4
17
作者 包慕萍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4年第2期319-344,共26页
中国建筑史界对元大都的研究深厚,但多是从农耕文明的角度探讨。本文从游牧文明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蒙古高原契丹城郭群、哈剌和林和元上都的考古新发现的基础上,在草原城市的历史文脉中重新探讨元大都的规划特征。首先,笔者对契丹时代... 中国建筑史界对元大都的研究深厚,但多是从农耕文明的角度探讨。本文从游牧文明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蒙古高原契丹城郭群、哈剌和林和元上都的考古新发现的基础上,在草原城市的历史文脉中重新探讨元大都的规划特征。首先,笔者对契丹时代城郭群、哈刺和林、上都的空间构造特征进行了比较,指出大都皇城偏南与游牧传统的关联。其次,笔者否定了'胡同'源于蒙古语'xyдar(水井)'的通说,指出它源于蒙古语'Γyдaмж(街道)'一词,并指出游牧社会十进位居民组织制度与大都胡同制十户、百户用地规划的关联。最后指出商业街、钟楼、鼓楼、中心台以及其他官署布置在城市中心是与'胡同制'配套、体现新的城市管理体系的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大都 哈剌和林 上都 辽代城市 镇州城 游牧文明 胡同
原文传递
元上都开平宫殿建筑大安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贵祥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09年第1期37-63,共27页
元代宫殿建筑中有一座重要的建筑物承载并见证了元代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这就是元上都开平宫城中的大安阁。大安阁相当于上都宫城的前殿,却又负载了宫殿正衙的功能,元世祖和元成宗都是在大安阁中举行登基大典的。然而,这座重要的元代... 元代宫殿建筑中有一座重要的建筑物承载并见证了元代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这就是元上都开平宫城中的大安阁。大安阁相当于上都宫城的前殿,却又负载了宫殿正衙的功能,元世祖和元成宗都是在大安阁中举行登基大典的。然而,这座重要的元代建筑是从蒙古人所征服的北宋与金代城市汴梁城中迁移而来的,也就是说,大安阁的前身原本是宋徽宗时所建造的熙春阁。而恰恰在南宋时代的历史文献中保存了熙春阁的较为详细的记载。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献中所记录的熙春阁的结构与造型,并依据宋代官修的建筑著作《营造法式》中的一些基本规则来研究与推测元上都大安阁的基本结构与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上都宫殿 大安阁 宋撷芳园 熙春阁 建筑造型 立面 剖面
原文传递
蒙元城址考古二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杭侃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92,共13页
蒙元时期在北方地区出现了一批新规制的城市,它们虽然采取了夯筑的形式,城市的平面也呈方形或者长方形,但是这些城市在城市选址、城市边界、空间利用方式等方面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其中城墙围合的部分实际上带有子城的性质。元上... 蒙元时期在北方地区出现了一批新规制的城市,它们虽然采取了夯筑的形式,城市的平面也呈方形或者长方形,但是这些城市在城市选址、城市边界、空间利用方式等方面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其中城墙围合的部分实际上带有子城的性质。元上都的城市边界远比现在城墙围合的范围大,但在蒙古国时期开平城不可能是三重城垣。不能以中原城市模式去看待游牧民族的城市。城址的考古工作,重点应该在能够揭示其构成要素和城市属性的节点部分加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元城址 边界 元上都 城市考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