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袁树勋与“苏报案” 被引量:3
1
作者 康化夷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3-116,共4页
"苏报案"是清末震动中外的大案,也是中国新闻发展史上的名案,其意义巨大,影响深远。袁树勋为清末封疆大吏,他严厉镇压反清爱国志士,任上海道台期间由其亲自处理了"苏报案"。但他竭力反对列强入侵,主张维新,又有进... "苏报案"是清末震动中外的大案,也是中国新闻发展史上的名案,其意义巨大,影响深远。袁树勋为清末封疆大吏,他严厉镇压反清爱国志士,任上海道台期间由其亲自处理了"苏报案"。但他竭力反对列强入侵,主张维新,又有进步的一面。论文以袁树勋任上海道台期间处理"苏报案"为中心,论述了"中西新闻自由观的第一次大碰撞";并试图概述、概评袁树勋复杂的一生:他努力维护国家主权,阻止洋人越界筑路,拒绝租界当局参与黄埔江疏浚工程。在其任所内,力所能及地进行了一些"新政"、"美政":山东巡抚任上首开咨议局,裁汰冗员,整顿吏治;两广总督任上,奏请设立广东大学,并建议召开国会;关心家乡的慈善、教育等公益事业,多有捐助。他反对列强,主张变革,是其爱国思想的表现;他镇压革命,扼杀《苏报》,表现了对清王朝的忠心。他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时代的忠君爱国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树勋 苏报案 公共租界 会审公廨 章太炎 邹容
下载PDF
袁树勋应对上海公堂案述评
2
作者 杨秀云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4期112-114,共3页
哄闹公堂案发生后,袁树勋罢庭抗争,严词交涉;工部局被迫释放女犯时的挑衅行为引发流血冲突;英国交涉由被动转为主动,执意索赔巨款。曲折复杂的两年善后交涉,最终以袁树勋个人名义赔付英方5万两白银了结。袁树勋据理力争,维护国权,重视... 哄闹公堂案发生后,袁树勋罢庭抗争,严词交涉;工部局被迫释放女犯时的挑衅行为引发流血冲突;英国交涉由被动转为主动,执意索赔巨款。曲折复杂的两年善后交涉,最终以袁树勋个人名义赔付英方5万两白银了结。袁树勋据理力争,维护国权,重视民众外交,值得肯定;但其疏于防范,后续交涉陷于被动之教训令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树勋 上海公堂案 交涉 赔款 评价
下载PDF
清末澳门“路环血案”始末考述
3
作者 黄文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2-132,共11页
1910年5月,以路环岛为巢穴的梁义华海盗团伙,掳走广东新宁县十几个学童至岛上勒索。因时值中葡划界谈判破裂,路环岛属争议地区,广东官员在清廷“维持旧状,勿生事端”指示下,不敢作为。学童家长乃于7月转向澳门总督求助,澳督派兵前去路... 1910年5月,以路环岛为巢穴的梁义华海盗团伙,掳走广东新宁县十几个学童至岛上勒索。因时值中葡划界谈判破裂,路环岛属争议地区,广东官员在清廷“维持旧状,勿生事端”指示下,不敢作为。学童家长乃于7月转向澳门总督求助,澳督派兵前去路环解救,却因海盗开枪抵抗而致葡兵死伤。澳葡随即派出大批军队、炮艇支援,连日轰炸岛上村落,又火烧村落、山林,使大量无辜村民、渔民遭殃惨死,史称“路环血案”。澳葡事后借机扩大在路环岛的殖民侵占,从象征、军事、民政等方面着手实现对全岛的实质管理,形成20世纪葡人管治澳门半岛,以及氹仔、路环两个离岛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环血案 澳门 路环 海盗 袁树勋
下载PDF
袁树勋与清末山东新政
4
作者 杜恩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7-14,共8页
袁树勋调任山东巡抚,适逢新政进入宪政改革时期,其积极响应中央政府新政举措。筹办谘议局、地方自治研究所等,进行司法警政改良,创办简易识字学堂,山东筹备宪政工作有序进行。另外,袁树勋还注重社会改良和抵御以德国为首的侵略活动,取... 袁树勋调任山东巡抚,适逢新政进入宪政改革时期,其积极响应中央政府新政举措。筹办谘议局、地方自治研究所等,进行司法警政改良,创办简易识字学堂,山东筹备宪政工作有序进行。另外,袁树勋还注重社会改良和抵御以德国为首的侵略活动,取得一定成效。袁树勋在山东的举措,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督抚在新政的重要地位,也显示了时代大背景下新政的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树勋 山东 新政 德国
下载PDF
庚戌新军起义善后与广州舆论的“悼惜”风潮
5
作者 李欣荣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5,共11页
庚戌(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作为清末孙中山领导的第九次起义,载入辛亥革命的史册。吊诡的是,起义被镇压后,官方与绅、商、学界围绕事件性质与善后问题产生了激烈的意见冲突。广东当局公布革命党人的口供和物证,力证其为叛乱行动,并解散... 庚戌(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作为清末孙中山领导的第九次起义,载入辛亥革命的史册。吊诡的是,起义被镇压后,官方与绅、商、学界围绕事件性质与善后问题产生了激烈的意见冲突。广东当局公布革命党人的口供和物证,力证其为叛乱行动,并解散涉事的七营全体士兵。以粤商自治会为首的多数舆论则认为这是粤省当局处置不善导致的兵变。特别是巡防营在镇压过程中军纪败坏,而由“良家子弟”组成的新军虽然失败但仍不愿扰民,引发“悼惜新军”的舆论风潮。可见粤省绅、商、学界对于革命态度暧昧,更重视保护本省与自身的权益。清廷在舆论压力下选择惩处镇压有功的粤省官吏,后者唯有掩盖新军既存问题直至皇朝倾覆,反映了筹备立宪语境下民意勃发,政局不稳,清廷却盲目推动新军建设的时代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新军 巡防营 袁树勋 粤商自治会
原文传递
袁世凯朋僚信函六通考释 被引量:1
6
作者 曾伟希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2-87,共6页
袁世凯朋僚信函反映了清末这一世纪变革时期的社会状况,特别是1909年初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罢去一切职务,回籍养疴的三年期间的通信往来展示了袁世凯及其同僚在这一时期的蛰伏状况。这组信函为研究清末历史、袁世凯及其朋僚提供了宝贵的... 袁世凯朋僚信函反映了清末这一世纪变革时期的社会状况,特别是1909年初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罢去一切职务,回籍养疴的三年期间的通信往来展示了袁世凯及其同僚在这一时期的蛰伏状况。这组信函为研究清末历史、袁世凯及其朋僚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世凯:信函 曹锟 荫昌 袁树勋 袁思亮 袁大化 孙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