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苑》《新序》德译节选本初探
1
作者 柯卉 《国际汉学》 2024年第3期64-69,157,共7页
《说苑》《新序》德译节选本最早见于德文本《中华帝国全志》。该节选本译文忠实还原法文原本,但篇幅量不及《中华帝国全志》法文原本,计有论“政”故事十则,论“节”故事一则。19世纪初,德国启蒙思想家赫尔德编撰文化辑刊《阿德剌斯忒... 《说苑》《新序》德译节选本最早见于德文本《中华帝国全志》。该节选本译文忠实还原法文原本,但篇幅量不及《中华帝国全志》法文原本,计有论“政”故事十则,论“节”故事一则。19世纪初,德国启蒙思想家赫尔德编撰文化辑刊《阿德剌斯忒亚》,其中增补《说苑》《新序》论“谏”故事四则。《说苑》《新序》以短篇故事形式进入欧洲文化圈,德译节选本的推出满足了德语区普通读者的知识需求,同时体现了德语转译者的学术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苑》 《新序》 《中华帝国全志》 赫尔德
下载PDF
感知屈骚之“心”
2
作者 马尚朝 《鹿城学刊》 2024年第1期1-5,10,共6页
屈骚犹如一部心理学词典,有丰富的心理学实践,仅“心”字就63见,但历来对其心理学价值挖掘不够、研究不足。应该高度重视屈骚的心理学价值,充分利用现代心理学成果解读屈原及其作品,把楚辞研究引向深入。
关键词 屈骚 心理学价值
下载PDF
刘勰与元好问创作观的相似性析微——以《文心雕龙》和《论诗三十首》为考察中心
3
作者 杨秋萍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22,共5页
刘勰与元好问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文心雕龙》与《论诗三十首》亦震古烁今。生逢朝代更迭之际,二人皆有匡正文风之心,创作观亦存在相似之处。一则刘勰“修辞立其诚”观与元好问“以诚为本”观皆对创作者的道德、情感作出要求;二则刘勰... 刘勰与元好问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文心雕龙》与《论诗三十首》亦震古烁今。生逢朝代更迭之际,二人皆有匡正文风之心,创作观亦存在相似之处。一则刘勰“修辞立其诚”观与元好问“以诚为本”观皆对创作者的道德、情感作出要求;二则刘勰重道和宗经,元好问明辨正体和伪体,二人皆推崇合乎中庸的“雅正”风尚;三则刘勰与元好问皆力主骨峻风清、刚劲健直的“风骨”之美。使用联系与比较的方法探讨跨文体、跨时代的文论观,对刘勰研究、元好问研究及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皆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元好问 《文心雕龙》 《论诗三十首》
下载PDF
审美范畴的深度翻译--以《世说新语》中“远”的翻译为例
4
作者 顾毅 薛惠芳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76-80,共5页
“远”是中国美学中最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世说新语》中含有许多诸如“玄远”“清远”等审美表达。基于“远”范畴的研究成果,梳理其审美内涵,分析评价汉学家马瑞志《世说新语》英译本中对“远”字词语的翻译。分析表明,译者所采用... “远”是中国美学中最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世说新语》中含有许多诸如“玄远”“清远”等审美表达。基于“远”范畴的研究成果,梳理其审美内涵,分析评价汉学家马瑞志《世说新语》英译本中对“远”字词语的翻译。分析表明,译者所采用的逐字译有助于保留“远”字词语的审美术语地位,从而促进其概念化。基于穆哈维提出的多层次深度翻译模式,对马译“远”的审美范畴进行评价并提供翻译参照,以增加审美范畴文化阐释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远” 审美范畴 深度翻译
下载PDF
论远心诗集《我命中的枣红马》中的色彩诗学
5
作者 郭紫雯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6-71,共6页
色彩是远心借以表达情感的重要路径。本文运用色彩学、社会学的理论,以诗集《我命中的枣红马》中频繁出现的“黑”“白”“枣红”及其相关意象为研究对象,以“黑”为源点探讨“黑”与“白”、“黑”与“枣红”之间的内涵联系,并逐一探... 色彩是远心借以表达情感的重要路径。本文运用色彩学、社会学的理论,以诗集《我命中的枣红马》中频繁出现的“黑”“白”“枣红”及其相关意象为研究对象,以“黑”为源点探讨“黑”与“白”、“黑”与“枣红”之间的内涵联系,并逐一探究“黑”“白”“枣红”三种颜色的审美意蕴,揭示远心运用色彩实现抒情的过程,分析远心作品中独特的色彩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心 色彩诗学 黑色 白色 枣红
下载PDF
援赋入碑:夏侯湛《张平子碑》对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之承变
6
作者 欧阳一锋 《阴山学刊》 2023年第6期32-39,共8页
陆云言其兄陆机“碑文似赋”,实揭示出西晋碑文受赋融衍之情形。西晋夏侯湛与东汉张衡有相似之坎坷经历,故在出补南阳相途中,睹平子墓而兴感,援张衡为异代知己,在继承东汉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的基础上,一改崔作辨裁之风,援赋入碑,撰... 陆云言其兄陆机“碑文似赋”,实揭示出西晋碑文受赋融衍之情形。西晋夏侯湛与东汉张衡有相似之坎坷经历,故在出补南阳相途中,睹平子墓而兴感,援张衡为异代知己,在继承东汉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的基础上,一改崔作辨裁之风,援赋入碑,撰《张平子碑》,与纪行赋同一情致,在感叹平子命运时,寄寓自身情怀,以赋家常用的“若夫”“向若”“于是”等连接词串连全篇,层次分明,极力敷写、赞扬张衡才学之高深,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夏侯湛援赋入碑与魏晋文学自觉相关,在彰显其所具有的“赋家之心”时,扩大了碑文的容纳能力,使碑文语言更具张力,增强了碑文的文学性、可读性和感染力,使得泛文学观念落到了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侯湛 崔瑗 碑文 赋心 赋迹 承变
下载PDF
简析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学术思想的形成及特色
7
作者 陈晶晶 张念志 +9 位作者 薛晓明 韩明向 关炜 尚芳 周波波 孟丽红 张彦博 王娇娇 胡蝶 张晔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21期13-16,共4页
新安医学作为独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在中医学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固本培元是新安医学学术思想的重要分支。文章通过对新安医家的相关著作及文献进行检索及研读,对新安医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及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学术思想的渊源与特色进行... 新安医学作为独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在中医学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固本培元是新安医学学术思想的重要分支。文章通过对新安医家的相关著作及文献进行检索及研读,对新安医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及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学术思想的渊源与特色进行梳理与总结。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学术思想特色主要包括“博采众长,强调培补元气;脾肾同调,重视先后天之本;扶正祛邪,推崇温养气血”等方面,同时众多现代新安医家对此进行临床应用取得满意疗效,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学术思想可广泛运用于治未病、养生防病以及治疗众多疑难疾病等多个重要领域。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学术思想对丰富中医学理论体系及指导临床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固本培元 思想特色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新出唐人墓志与范阳卢氏大房世系校补
8
作者 韩涛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24-137,共14页
范阳卢氏是中古时期较为显赫的世家大族之一,《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范阳卢氏家族世系存在较多讹误和遗漏之处,不利于家族史的研究.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为基础,充分利用新出唐人墓志资料对中古范阳卢氏家族大房卢渊(阳... 范阳卢氏是中古时期较为显赫的世家大族之一,《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范阳卢氏家族世系存在较多讹误和遗漏之处,不利于家族史的研究.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为基础,充分利用新出唐人墓志资料对中古范阳卢氏家族大房卢渊(阳乌)房世系进行校正增补,校补卢道将支系成员10人,卢道亮支系成员66人,卢道裕支系2人,卢道虔支系成员63人,卢道侃支系2人,卢道和支系5人,卢道约支系5人,卢道舒支系成员4人,共计校补大房卢渊(阳乌)房人物157人.使得范阳卢氏家族世系更趋完整,传承脉络更为清晰,可为探究李唐三百年间宰相家族升降兴衰及其对唐代文化的贡献提供更丰富完整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范阳卢氏 卢渊 世系
下载PDF
基于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探讨虚劳证治 被引量:12
9
作者 俞跃 阮诗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14-116,共3页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提出的"中气升降"理论是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主要学术思想,认为"中气升降"对阴阳气血和脏腑的功能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调脏腑的虚损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有关。基于"中气升降&...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提出的"中气升降"理论是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主要学术思想,认为"中气升降"对阴阳气血和脏腑的功能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调脏腑的虚损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有关。基于"中气升降"理论,本文探讨其对临床虚劳证治的指导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元御 四圣心源 中气升降 虚劳
下载PDF
基于《四圣心源》探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8
10
作者 滕磊 忻耀杰 +2 位作者 寻满湘 柴宇琪 李春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四圣心源》的关键学术思想是“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基于这种认识,鼻的生理功能的形成在于“清升浊降”,病理状态则是“浊阴上逆”,于是变应性鼻炎表现为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临床症状。这些症状都是肺气不清引起,肺气不清源于... 《四圣心源》的关键学术思想是“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基于这种认识,鼻的生理功能的形成在于“清升浊降”,病理状态则是“浊阴上逆”,于是变应性鼻炎表现为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临床症状。这些症状都是肺气不清引起,肺气不清源于土湿胃逆。总结《四圣心源》的学术思想,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策略为“利水燥土,清肺降逆”,其中清肺降逆是治标,利水燥土是治本,通过标本兼治才能恢复“一气周流”的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圣心源》 变应性鼻炎 清肺降逆 利水燥土 黄元御
下载PDF
刘向小说的定位思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5-151,共7页
刘向的《新序》、《说苑》、《列女传》、《列仙传》等书是不是“小说”,学术界久有争论。从中国小说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汉代小说的实际状况出发 ,尤其是通过对作者在编撰这些作品中大量的改造、创新工作的分析 ,可以清楚地看出 ,刘向已... 刘向的《新序》、《说苑》、《列女传》、《列仙传》等书是不是“小说”,学术界久有争论。从中国小说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汉代小说的实际状况出发 ,尤其是通过对作者在编撰这些作品中大量的改造、创新工作的分析 ,可以清楚地看出 ,刘向已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小说创作的手法 ,并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这些作品具备了小说的特质 ,其中有一些堪称中国古代早期小说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汉代小说 《说苑》 《新序》 《列女传》
下载PDF
论《新安志》刻本的系统和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建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93-97,共5页
《新安志》自宋代罗愿修纂后即有刻本问世,元明清皆有翻刻,而现传的古代刻本基本上是清代的。在清代的4个刻本中,康熙、嘉庆、光绪皆为民间刻本,乾隆本是官本。康熙翻刻明万历本,光绪本又翻刻康熙本,流传甚广,形成版本流传系统的重要一... 《新安志》自宋代罗愿修纂后即有刻本问世,元明清皆有翻刻,而现传的古代刻本基本上是清代的。在清代的4个刻本中,康熙、嘉庆、光绪皆为民间刻本,乾隆本是官本。康熙翻刻明万历本,光绪本又翻刻康熙本,流传甚广,形成版本流传系统的重要一支。嘉庆本也为民间坊刻,以宋本为底本,并参校康熙本,具有较高的价值。乾隆本为四库采进本,馆臣抄写,相对独立,虽有四库全书的通病,但总体质量不会太差,且还有优于它本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罗愿 《新安志》 刻本
下载PDF
《续古今诗苑英华》考辨
13
作者 毛伟林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3年第2期96-100,共5页
文章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编撰者、编撰时间、书名、所续对象、选录时间范围、卷数、传播及影响等项,对诸家历史文献记载《续古今诗苑英华》的歧异信息进行考辨,考察造成歧异的原因,更正和补充已有研究成果的纰漏。
关键词 《续古今诗苑英华》 《诗苑英华》 《旧唐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 释慧净 刘孝孙
下载PDF
从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探讨气血瘀滞证治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博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15-117,共3页
黄元御对脏腑气血的理解基于"中气升降"理论,认为"中气升降"对脏腑和气血的功能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气血的瘀滞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受损有关,由此采取燮理中气升降、环顾四维的方... 黄元御对脏腑气血的理解基于"中气升降"理论,认为"中气升降"对脏腑和气血的功能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气血的瘀滞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受损有关,由此采取燮理中气升降、环顾四维的方法,可为临床气血瘀滞证候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元御 四圣心源 中气升降 气滞证 血瘀证
下载PDF
“游目汉庭中”:陶渊明与扬雄之关系发微——以《饮酒》其五为中心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子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5-155,共11页
陶渊明《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句前人多有误读。本诗的"君"字乃是对汉代之新圣扬雄的尊称,全诗乃是借扬雄以自况。这首诗集文化的深厚、哲理的凝重、思想的深淳和情韵的生动等种种艺术特色于一身,以短短五十字的... 陶渊明《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句前人多有误读。本诗的"君"字乃是对汉代之新圣扬雄的尊称,全诗乃是借扬雄以自况。这首诗集文化的深厚、哲理的凝重、思想的深淳和情韵的生动等种种艺术特色于一身,以短短五十字的篇幅而成为中国古典诗史中的绝唱。如果我们确定一个包含语言艺术的创造力、思想旨趣的丰富性、远离实际政治或置身于当代行政体制之外的纯粹个体的独立自由精神、对后人文学创作和审美趣味的影响力等四方面要素的综合性的评估标准的话,那么,在华夏古国辉煌灿烂的文学史上是没有另外一首诗能够与之匹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扬雄 《饮酒》其五 “问君” “心远”
下载PDF
朱熹与陆九渊论心知之异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品端 林建峰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1-5,共5页
朱熹与陆九渊都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在心、理问题上,陆九渊主"心即是理",以心为本体,故不必到心外去求理;朱熹主"性即是理",以理为本体,视心为认识主体,故必须到心外去求理。在认知方面,陆九渊认为,为学之道即在... 朱熹与陆九渊都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在心、理问题上,陆九渊主"心即是理",以心为本体,故不必到心外去求理;朱熹主"性即是理",以理为本体,视心为认识主体,故必须到心外去求理。在认知方面,陆九渊认为,为学之道即在于明此心而后力行之。"格物致知"即是本心向外的践履。朱熹言格物穷理,又认为"理具于心,故要致吾心之知","格物致知"即是向外求其理,而致吾心之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心与理 格物致知 相异
下载PDF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从东亚佛教视角看知礼与源信的天台佛学问答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凯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年第6期9-14,共6页
从日僧源信与宋僧知礼关于天台教义的二十七条问答中可以看出,源信对天台教典有细致钻研,但由于汉语非其母语,有过于拘泥文字的缺陷。知礼主张在解读典籍时取融会贯通之道,反映出中国佛教学者的一贯诠释立场。源信尤其重视成佛的修行问... 从日僧源信与宋僧知礼关于天台教义的二十七条问答中可以看出,源信对天台教典有细致钻研,但由于汉语非其母语,有过于拘泥文字的缺陷。知礼主张在解读典籍时取融会贯通之道,反映出中国佛教学者的一贯诠释立场。源信尤其重视成佛的修行问题,对天台教义的把握侧重解脱论层面,对佛、净土、《起信论》问题也有所关注,体现出日僧对净土的信仰与对《起信论》的重视,亦可见知礼在根本教义层面对天台教义与《起信论》的融通诠释,反映出北宋初期中日天台宗发展轨迹的异同及其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礼 源信 问答 天台宗
下载PDF
《皕宋楼藏书志》考辨十一则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开林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14-17,共4页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乃清代著名目录,以著录宋元椠本而驰名。然所记版本存有谬误,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个方面的辨正。经考订,发现《皕宋楼藏书志》除学界聚讼的版本问题外,尚有其他错讹。比如著录撰者姓名有误、所载序跋作者不详...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乃清代著名目录,以著录宋元椠本而驰名。然所记版本存有谬误,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个方面的辨正。经考订,发现《皕宋楼藏书志》除学界聚讼的版本问题外,尚有其他错讹。比如著录撰者姓名有误、所载序跋作者不详、所载内容与他书有异等。今条举十一则,予以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心源 《皕宋楼藏书志》 藏书目录 目录学
下载PDF
包管万虑 其名曰心——浅论中国美学心化思维的艺术表现及其文化根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有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6-80,共5页
本文认为从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视域整合中国美学研究,是实现古代文论范式转换和深度追求的必经之途。与西方的分析思维不同,中国的心化思维对中国艺术独特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心源”、“直悟”和“体味”来探... 本文认为从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视域整合中国美学研究,是实现古代文论范式转换和深度追求的必经之途。与西方的分析思维不同,中国的心化思维对中国艺术独特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心源”、“直悟”和“体味”来探讨心化思维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不仅如此,本文还从儒道文化“体仁”、“得道”的方式去考察心化思维产生的根源,揭示了儒道文化对推动中国艺术尚内轻外、尚心灵体悟轻理性分析风格的形成所起到的殊途同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化思维 文化根源 心源 直悟 体味
下载PDF
“东国文学之祖”崔致远生卒年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党银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76-79,共4页
崔致远是唐末来华的杰出新罗文人 ,留唐 16年中 ,他擢进士、寓洛阳、任县尉、入幕府 ,在中韩古代文化交往史上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佳话。这里拟通过比勘史料 ,辨正异说的方法 ,对崔致远的生卒年代试作考订。
关键词 新罗 崔致远 生年 卒年 考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