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king University Campus:From Ruined Garden to Yan Yuan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02年第6期7-9,共3页
The current loca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 used to be the campus of Yenching University which was called Yan Yuan. It is 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suburb of Beijing, neighboring the well-known Qing-Dynasty imperial ... The current loca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 used to be the campus of Yenching University which was called Yan Yuan. It is 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suburb of Beijing, neighboring the well-known Qing-Dynasty imperial resorts "Summer Palace" and "Fragrant Hill" and the celebrated Tsinghua University.With the naturally endowed landscape, the northwest of Beijing became famous as ideal scenic resorts as early as 800 years ago.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 cluster of imperial and private gardens were built on the site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Peking University Campus:From Ruined garden to Yan yuan PKU
下载PDF
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中国传统园林传承发展的实践探索——以成都蜀园为例
2
作者 赵茜 韩炳越 王忠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58,共7页
公园城市以传承与发扬地域历史文化为责任担当,在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中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造园理念。以孟兆祯院士生前全程指导的作品——成都蜀园的建设实践为例,深入研究巴蜀文化与川西园林文化,明旨立意,以“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理法序... 公园城市以传承与发扬地域历史文化为责任担当,在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中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造园理念。以孟兆祯院士生前全程指导的作品——成都蜀园的建设实践为例,深入研究巴蜀文化与川西园林文化,明旨立意,以“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理法序列”为指导展开设计。蜀园因势利导绘山水,因境安景始问名,布局有秩成章法,穷理尽微显文脉,达到艺海妙谛的愿景,余韵可期。以此探索在当代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中国优秀传统园林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方法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城市 中国传统园林传承与发展 成都蜀园
下载PDF
魏源澳港纪行诗的文学与文化新变
3
作者 吴怀东 胡晓博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魏源为修订《海国图志》收集资料而作中国澳门、中国香港之游,留下了《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香港岛观海市歌》。这两首诗比较真实、客观地描述了“夷”人生活的富足与文化的优雅,表现出全新的文化立场,是《海国图志》杰出的“副产... 魏源为修订《海国图志》收集资料而作中国澳门、中国香港之游,留下了《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香港岛观海市歌》。这两首诗比较真实、客观地描述了“夷”人生活的富足与文化的优雅,表现出全新的文化立场,是《海国图志》杰出的“副产品”。魏源借鉴游仙诗传统,采用政治隐喻的方式,表达其深沉的政治关怀,开近代海外游记之先声。这种文学实践源自魏源的政治革新立场、今文经的学术思路和强调“比兴”寄托的文学观念。这两首《歌》的创新性实践是梁启超、黄遵宪后来发动“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的“诗界革命”之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 《香港岛观海市歌》 游仙诗 现代性
下载PDF
晚清上海徐园的经营与文化特征
4
作者 张林涛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7-50,共4页
在中西文化不断冲突、融合的背景下,徐园主人为追求商业利润和满足社会公共空间需求,将徐园由私家园林转化为集自娱与公娱于一体的开放性园林,经营过程中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又增加了西式娱乐活动,使之成为一个公共娱乐场所。徐... 在中西文化不断冲突、融合的背景下,徐园主人为追求商业利润和满足社会公共空间需求,将徐园由私家园林转化为集自娱与公娱于一体的开放性园林,经营过程中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又增加了西式娱乐活动,使之成为一个公共娱乐场所。徐园在开放、经营与改造过程中,传统园林布局与功能并未被破坏,它自觉将西方因素融合于园林构造之中,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调适,这也是它最为显著的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园 公共空间 上海 文化特征
下载PDF
元末陶宗仪南村草堂研究
5
作者 许又文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陶宗仪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大家,不乐仕进,退隐松江泗泾,构筑南村草堂,王蒙为其绘写《南村草堂图》。此园以南村草堂建筑为主体,形制简朴,植物繁盛,景致素雅,借景尚佳,颇具乡野气息,成为当时士人的文化桃源,文学记载丰富。通过整理相... 陶宗仪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大家,不乐仕进,退隐松江泗泾,构筑南村草堂,王蒙为其绘写《南村草堂图》。此园以南村草堂建筑为主体,形制简朴,植物繁盛,景致素雅,借景尚佳,颇具乡野气息,成为当时士人的文化桃源,文学记载丰富。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梳理陶宗仪的生平经历,论述南村草堂的营建历程。对园景图进行考证,分析园林景致特征,探寻陶宗仪丰富的园居生活,揭示其园林实践所呈现出的园林观念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园林 陶宗仪 园林实践 南村草堂
下载PDF
从军户到帝师:胶州匡氏家族的文化构建脉络
6
作者 周潇 《济宁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3-70,78,共9页
胶州匡氏是胶东军户家族的代表,自明初至清末,共有十一代承袭胶州守御所千户,御倭、抗暴、屯田,为胶州湾的海防安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明成化朝起,匡氏从迁徙而来的军户之家逐渐发展为地方文化家族,出过11位进士,代表人物有... 胶州匡氏是胶东军户家族的代表,自明初至清末,共有十一代承袭胶州守御所千户,御倭、抗暴、屯田,为胶州湾的海防安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明成化朝起,匡氏从迁徙而来的军户之家逐渐发展为地方文化家族,出过11位进士,代表人物有匡翼之、匡铎、匡延年、匡兰馨、匡源等,在经学、文学、医学、书画等方面均有成就。匡源作为咸丰帝师、顾命大臣、泺源书院山长,成为家族荣耀的顶峰。明清两代,匡氏家族不仅完成了地域归属的转化与地域文化的认同,也成为胶州地域文化建构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匡氏 军户 匡福 匡源 嘉树园
下载PDF
基于《陶庵梦忆》与《履园丛话》的明清文人园林观分析
7
作者 贝琰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252-254,共3页
基于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文人身份,选择《陶庵梦忆》与《履园丛话》为研究文本,分析其所蕴含的造园思想,剖析明清文人园林营造的时代推力,并探析园林在文人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同类文本中文人造园家的园林观对比,关注主体身份差异带... 基于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文人身份,选择《陶庵梦忆》与《履园丛话》为研究文本,分析其所蕴含的造园思想,剖析明清文人园林营造的时代推力,并探析园林在文人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同类文本中文人造园家的园林观对比,关注主体身份差异带来的实践表征差异,以期在明清这一园林繁荣期中细分出不同的时代切面,管窥文人主体造园意识的差异及其对园林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庵梦忆》 《履园丛话》 文人园 园林观
下载PDF
Liu Fang Yuan at The Huntington--An Overview
8
作者 Laurie Sowd(USA)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9,共4页
Liu Fang Yuan is a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the Garden of Flowing Fragrance, a most remarkable project in Huntington. This project was conceived by James Folsom. It is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enture, complex const... Liu Fang Yuan is a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the Garden of Flowing Fragrance, a most remarkable project in Huntington. This project was conceived by James Folsom. It is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enture, complex construction project, unique China-US collaboration, and center of cultural memory. Inspired by the centuries-old Chinese tradition of private gardens, Liu Fang Yuan combines the scenic beauty of nature with the expressiveness of literature to give deeper meaning to the landscape. True to the authentic nature of a Chinese garden, the design respects the site. It extends to adapting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elements of Chinese garden design to meet local needs for seismic safety and wheelchair accessibility. Liu Fang Yuan is the only truly seasonal garden at the Huntington, emphasizing and symbolizing the progression of winter,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The visitor experiences more than the visual realm. The garden’s name, Liu Fang Yuan, has both literal and symbolic meanings refer to the scent of flowers and trees, also echoes the name of famed Ming dynasty painter Li Liufang. Liu Fang Yuan is truly a microcosm of The Huntington, bringing together botany, art and literature in a garden that will serve as a place of cultural memory and center for education about one of the great humanities traditions of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芳园 园林设计 规划设计 设计方案
下载PDF
线法山:“诗丘”意象在西洋楼园林中的表达
9
作者 薛天 陈易 《建筑师》 2023年第2期30-39,共10页
清乾隆年间服务于清宫廷的耶稣会艺术家在圆明园长春园中设计建造的西洋楼园林汇集了多种典型的西方园林建筑类型,展现了丰富的东西方文化内涵。园内的“线法山”是文艺复兴园林中的“诗丘”意象在中国的孤例,其反映了文艺复兴造园手法... 清乾隆年间服务于清宫廷的耶稣会艺术家在圆明园长春园中设计建造的西洋楼园林汇集了多种典型的西方园林建筑类型,展现了丰富的东西方文化内涵。园内的“线法山”是文艺复兴园林中的“诗丘”意象在中国的孤例,其反映了文艺复兴造园手法在中国园林实践中的尝试。本文从“形式—功能”及“符号—内涵”两个维度对这一典型意象进行解读,揭示其在塑造透视学景观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作为提取自古典文本中的寓言符号对乾隆皇帝这一艺术资助者的颂扬。通过对“线法山—诗丘”意象的讨论,使圆明园西洋楼园林中隐含的设计意图得以呈现,体现了“线法山”这一景观元素在18世纪东西方园林文化交流史上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法山 诗丘 西洋楼 圆明园 园林 耶稣会
下载PDF
中国园林的文化元典精神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江华 曹林娣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30,共6页
从三才之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价值体系及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士人风节三方面,阐述了中华民族早熟的生态意识、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和不尚荣禄的人格操守,彰显了中国园林独具的民族精神气质。而这些皆奠基于中... 从三才之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价值体系及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士人风节三方面,阐述了中华民族早熟的生态意识、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和不尚荣禄的人格操守,彰显了中国园林独具的民族精神气质。而这些皆奠基于中华文化元典,自此,如遗传基因一样,成为中国园林代代相传的精神主轴,使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成为中华知识精英的心态化石、中华爱国心之源泉,也是我们亲近祖先、明识文化的慧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园林 文化元典 精神载体 哲学思想 价值体系
下载PDF
《园冶》与《作庭记》的掇石理水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子力 《广东园林》 2023年第3期36-40,共5页
《园冶》和《作庭记》分别是中国和日本最早的造园专著,尽管成书时代、地区不同,但后者体现的深刻汉文化影响,使二者的对比阅读意义重大。通过文本对比,分析二者内在异同,可得《作庭记》体现出早期造园活动中不强调人的进入,而强调微缩... 《园冶》和《作庭记》分别是中国和日本最早的造园专著,尽管成书时代、地区不同,但后者体现的深刻汉文化影响,使二者的对比阅读意义重大。通过文本对比,分析二者内在异同,可得《作庭记》体现出早期造园活动中不强调人的进入,而强调微缩自然的庭园特点,以理水为目标、掇石为手段的水石并进的造园思想,及在海洋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海-岛特征;《园冶》则体现出晚期造园活动中强调人生活其中的园居特点,和山石审美独立完善而水审美退化的地域性造园思想发展。同时,因地制宜的造园理念贯穿了这两部不同背景的造园理论作品,证明场地对东亚造园文化一以贯之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冶》 《作庭记》 掇石 理水 造园
下载PDF
元末苏州张适乐圃林馆及其园居活动考略
12
作者 许又文 薛青 胡运宏 《广东园林》 2023年第4期40-44,共5页
以元末张适的乐圃林馆为例,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重点论述园林的景貌;在此基础上,图文互证,分析绘画与园林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表达,揭示图像与空间的图式表达关系;结合园主生平经历,对其园居生活内容作进一步分析... 以元末张适的乐圃林馆为例,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重点论述园林的景貌;在此基础上,图文互证,分析绘画与园林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表达,揭示图像与空间的图式表达关系;结合园主生平经历,对其园居生活内容作进一步分析。乐圃林馆的主景山池部分沿袭了宋代乐圃的格局,建筑环池而设,掩映于竹木中。整个园林有着古朴野逸与雅致幽然两大特征。园主园居生活包括生计养病、畅饮游赏、会友赋诗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园林 文人园 乐圃林馆 园居活动 元代
下载PDF
计成与影园的营造研究
13
作者 梁宝富 梁安邦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6期115-118,共4页
扬州影园是明郑元勋先生利用十多年时间筹划而筑,园有“柳影、山影、水影”之立意。后期,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先生,深化了设计并指挥施工了园林工程,利用八个多月的时间告竣,使《园冶》所述的造园经典理论得到了体现,扬州影园成为清代扬州... 扬州影园是明郑元勋先生利用十多年时间筹划而筑,园有“柳影、山影、水影”之立意。后期,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先生,深化了设计并指挥施工了园林工程,利用八个多月的时间告竣,使《园冶》所述的造园经典理论得到了体现,扬州影园成为清代扬州园林的经典范例,这也是与他人研究成果的不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园 郑元勋 计成 《园冶》 扬州园林
下载PDF
福州西湖在演变沿革中的理水手法研究
14
作者 胡静云 张兵华 刘淑虎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期18-22,共5页
理水作为古典园林营造的重要内容,在历时性造园活动中随着形态变迁和需求变化理水手法因时而异。以历史文献资料中的福州西湖为例,借鉴《园冶》中的理水理论,从空间形态、环境行为和政治经济学三个方面,剖析其历代造园所采取的疏源察水... 理水作为古典园林营造的重要内容,在历时性造园活动中随着形态变迁和需求变化理水手法因时而异。以历史文献资料中的福州西湖为例,借鉴《园冶》中的理水理论,从空间形态、环境行为和政治经济学三个方面,剖析其历代造园所采取的疏源察水、随曲合方、清淤造岛、卜筑从水和巧与因借等理水手法及其历史成因。通过福州西湖在演变沿革中的理水手法研究,以期为园林如何顺应时代环境变化,以及现代水景地域性营造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园冶 理水 福州西湖
下载PDF
清代广州“听松园”声景营造意匠
15
作者 陈意微 肖史青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3期6-10,共5页
聚焦清代岭南园林声景营造,以张维屏“听松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张南山全集》《番禺县续志》等史料,首先概括听松园声景营造的关键条件,其次梳理听松园的主要声景资源,最后从“屏俗”及“收嘉”两个层面分析声景营造技巧,从中探索... 聚焦清代岭南园林声景营造,以张维屏“听松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张南山全集》《番禺县续志》等史料,首先概括听松园声景营造的关键条件,其次梳理听松园的主要声景资源,最后从“屏俗”及“收嘉”两个层面分析声景营造技巧,从中探索以水松“风起涛生”为典型听赏主题的清代岭南园林声景营造意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清代岭南园林 听松园 声景 营造意匠
下载PDF
“西园雅集”的图文解读与园林空间范式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毛华松 李越 王飞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7-132,共6页
宋代是文人园林定型的关键阶段。揭示宋代园林生活、空间组织变迁及其时代特征,是理解文人园林审美的重要基础。以宋代典型的园林活动“西园雅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代西园雅集图文解读,提取“观书”“作画”“抚琴”“题石”“说经”... 宋代是文人园林定型的关键阶段。揭示宋代园林生活、空间组织变迁及其时代特征,是理解文人园林审美的重要基础。以宋代典型的园林活动“西园雅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代西园雅集图文解读,提取“观书”“作画”“抚琴”“题石”“说经”5类诗情画意园林活动和相应场景要素、组织方式等共性图像符号。进而纵向对照西汉至唐代知名的雅集活动模式,归纳了西园雅集在活动人群上的儒道释兼容、活动类型上的诗画禅意、空间上的集群串联式结构、审美上的主客体融合等文人园林雅集特征。对理解园林活动对中国园林空间组织变迁上的影响,有着积极的理论补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西园雅集 园林活动 园林空间
下载PDF
《园冶》中的水景理法探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郑曦 孙晓春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23,共4页
《园冶》是我国造园史上的巨著,全书共三卷11篇专论,书中多篇虽涉及"理水"的内容,但是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理水"专篇。主要对《园冶》各篇中与"理水"有关的论述进行系统的整理,从与水关联的日常生活和情... 《园冶》是我国造园史上的巨著,全书共三卷11篇专论,书中多篇虽涉及"理水"的内容,但是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理水"专篇。主要对《园冶》各篇中与"理水"有关的论述进行系统的整理,从与水关联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寄托、意境的追求、水体形态与结构布局和水与其他造园要素的因借关系4个层面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并结合江南古典园林中的部分实例进行说明,力求《园冶》水景理法能有相对完整、清晰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园冶》 水景 理法
下载PDF
网师园的空间景观与环境行为探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思 马子龙 曹磊 《绿色科技》 2012年第9期1-5,共5页
从网师园的历史沿革、造园立意、平面布局、主要景观及空间特色等方面分析了园内环境景观与古代文人雅士的居、息、游、赏,以及现代游览者领略文化、休闲游园等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探究了"因诗成景"、"以画入园"... 从网师园的历史沿革、造园立意、平面布局、主要景观及空间特色等方面分析了园内环境景观与古代文人雅士的居、息、游、赏,以及现代游览者领略文化、休闲游园等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探究了"因诗成景"、"以画入园"的独特景观营造思想和布局手法及其在有限空间的无限意境中提高人们感知、体验、参与环境的行为价值。最后结合当下的时代精神,提炼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观环境行为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师园 景观环境 行为活动 空间特色与营造思想
下载PDF
圆明园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现状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曹新 张凡 +1 位作者 韩梅 康丽芳 《中国园林》 2008年第11期34-41,共8页
圆明三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高峰和典范,这座历史园林遗产的保护是中国历史园林遗产保护的重要问题。基于对圆明三园各个景区现状进行的全面详细的实地调查,从山水体系、景点遗址、植物景观等角度与全盛时期进行... 圆明三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高峰和典范,这座历史园林遗产的保护是中国历史园林遗产保护的重要问题。基于对圆明三园各个景区现状进行的全面详细的实地调查,从山水体系、景点遗址、植物景观等角度与全盛时期进行对比,探寻发生的变化。分析圆明三园作为遗址公园在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保护和利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遗产 圆明园 长春园 绮春园 保护 利用
下载PDF
明代园林建筑布局的奇正平衡——以《园冶》与止园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晓 戈祎迎 周宏俊 《新建筑》 2020年第1期19-24,共6页
中国传统造园理论主张的"有法无式"观点,注重内在法则的灵活运用,反对因袭固定的程式。以明代造园著作《园冶》和同时期的常州止园为例,探讨了明代园林建筑布局的法则与程式,以及对它们的灵活运用。"正"代表规则性,... 中国传统造园理论主张的"有法无式"观点,注重内在法则的灵活运用,反对因袭固定的程式。以明代造园著作《园冶》和同时期的常州止园为例,探讨了明代园林建筑布局的法则与程式,以及对它们的灵活运用。"正"代表规则性,"奇"代表灵活性。《园冶》"兴造论""立基""屋宇"阐释了相关的理论;具体到止园,厅堂、门屋的布局以正为本,楼阁、书房、亭榭和廊房的布局以奇为变,各类建筑共同构成奇正平衡的整体。对这一原则的探讨,有助于理解明代造园艺术和《园冶》等造园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为今天继承传统的营造智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园林与建筑 法式 《园冶》 止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