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园冶》造园思想在《红楼梦》大观园园林美学意境中的营造
1
作者 王鹏程 纪伟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53-458,共6页
《红楼梦》和《园冶》两部经典著作,一部是文学史上的高峰,一部是设计造园史的巨构,它们的造园美学观念和营造的美学意境殊途同归,互相映证,架构了比较清晰的传统园林空间美学,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研究.本文以《园冶》中的思想为理论支... 《红楼梦》和《园冶》两部经典著作,一部是文学史上的高峰,一部是设计造园史的巨构,它们的造园美学观念和营造的美学意境殊途同归,互相映证,架构了比较清晰的传统园林空间美学,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研究.本文以《园冶》中的思想为理论支撑,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对《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进行解析,不仅可以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内涵做到扩展性研究,还能给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提供相应的美学参考.同时,将设计美学、园林艺术和传统文化进行一种跨越界限的拓展性融合,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其中的设计美学思想和应用价值,也可以在传承的同时不断地升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园冶》 园林美学 造园艺术
下载PDF
颐和园造园艺术的转变——以昙花阁到景福阁的变迁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龙 吴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从乾隆朝清漪园到光绪朝颐和园的变迁过程中,万寿山东麓景福阁所在位置上曾出现过2座风格迥异的建筑——六角星形三重檐的昙花阁与单层三卷歇山顶的景福阁,以及一个未实施的单层六角星形的设计方案。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焚毁前... 从乾隆朝清漪园到光绪朝颐和园的变迁过程中,万寿山东麓景福阁所在位置上曾出现过2座风格迥异的建筑——六角星形三重檐的昙花阁与单层三卷歇山顶的景福阁,以及一个未实施的单层六角星形的设计方案。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焚毁前的一张历史照片和重修时期相关样式雷图档,对三者的造型、空间功能和题名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它们之间在园林文化和艺术创作上的差异,揭示了颐和园造园艺术风格的转变,说明了这一转变与历史盛衰、文化观念以及功能需求之间的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清漪园 昙花阁 景福阁 造园艺术 转变
下载PDF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理水艺术 被引量:5
3
作者 廖建军 胡凯光 聂绍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3-85,共3页
通过对中国古今园林理水技法的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水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强调水是构成园林的重要因素。论述了山水园林中水的构景特点和美学特征,并对现代园林的理水艺术和手法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山水园 理水 艺术 技法
下载PDF
论《园冶》中反映的造园的手法和理念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劲韬 《华中建筑》 2007年第12期100-101,共2页
计成所著《园冶》是中国造园史上唯一的技术专著。相比于其他古代造园文献,《园冶》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不仅系统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诸多技术手法,而且将许多文人造园的思想和理念蕴涵其中。该文通过对其中具体造园手法的研究,探讨了... 计成所著《园冶》是中国造园史上唯一的技术专著。相比于其他古代造园文献,《园冶》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不仅系统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诸多技术手法,而且将许多文人造园的思想和理念蕴涵其中。该文通过对其中具体造园手法的研究,探讨了文人园林中有关土筑与叠山,因借与造景,人工与自然等问题的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园艺术 文献综述 《园冶》借景 叠石
下载PDF
论藏族林卡的造园艺术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祝后华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0-183,259,共5页
藏族林卡是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与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民族审美特点。本文对藏族林卡的造园审美观念作了论述,系统阐释了藏族林卡的造园艺术特点,目的在于使我们对藏族林卡有深入的了解,进而完善我们对中国传统园... 藏族林卡是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与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民族审美特点。本文对藏族林卡的造园审美观念作了论述,系统阐释了藏族林卡的造园艺术特点,目的在于使我们对藏族林卡有深入的了解,进而完善我们对中国传统园林体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林卡 审美观念 造园艺术
下载PDF
论藏族林卡的造园艺术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祝后华 《山西建筑》 2007年第33期7-8,共2页
对藏族林卡的造园审美观念做了论述,系统阐释了藏族林卡的造园艺术特点,并对藏族林卡的宗教化意境、不重山水的艺术特点、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目的在于使人们对藏族林卡有深入的了解,进而完善对中国传统园林体系的认识。
关键词 审美观念 造园 艺术特点
下载PDF
博综众艺,移花接木——我的学术生涯与治学体会
7
作者 金学智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13,共8页
金学智先生以少年时代的苦难作为起点,励志、发愤,即便遭遇曲折颠簸亦求索不息。他青少年时期开始的对艺术的热爱与实践,既是困顿境遇里的自娱自慰,更奠定了日后科研创作的基础。从大学求学到"文革"前的初试期、"文革&qu... 金学智先生以少年时代的苦难作为起点,励志、发愤,即便遭遇曲折颠簸亦求索不息。他青少年时期开始的对艺术的热爱与实践,既是困顿境遇里的自娱自慰,更奠定了日后科研创作的基础。从大学求学到"文革"前的初试期、"文革"时的沉寂期,再到改革开放至今四十年的不倦创作期,金学智先生的学术生涯迄今已持续六十年。他的学术生涯可以总结为探索美学理论联系艺术实际之路;自下而上地研究美学之路;长、短并举,深化与普及双轨齐进之路;古今中外融通以凸显民族文化,创造中国特色艺术美学之路。他的治学得益于读书、用书、学哲学的体悟,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的开拓性、优越性和超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学智 学术生涯 博综众艺 杂交嫁接 艺术亲缘 美学 哲学 学术生命 《中国园林美学》 《中国书法美学》 《园冶多维探析》
下载PDF
江南园林修造实践的文本参照与话语流变(1950-1980年代)
8
作者 钱晓冬 沈旸 俞海洋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126,共7页
试图理清《建筑学报》创刊后,江南园林在1950-1980年代中的话语流变的过程,揭示其在修造迭代与实践建造中文本参照的偏差,从而探究其原初内核,为江南园林的再识认知提供一种可能.
关键词 江南园林 《园冶》 《营造法原》 《建筑学报》
原文传递
“半壁大痴”:“南北宗”论影响下计成造园中的黄石壁山
9
作者 郭逸文 贾珺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108,共6页
梳理史料、列無文图,结合社会审美思潮背景,逐字拆解“岩峦堆劈石,参差半壁大痴”,在审美风潮、造园材料、成景手法上阐明了此句对黄石壁山的指向、分析了其特点。指出客观上黄石壁山手法的成熟及流行、主观上人心底仍存对“斧劈”等的... 梳理史料、列無文图,结合社会审美思潮背景,逐字拆解“岩峦堆劈石,参差半壁大痴”,在审美风潮、造园材料、成景手法上阐明了此句对黄石壁山的指向、分析了其特点。指出客观上黄石壁山手法的成熟及流行、主观上人心底仍存对“斧劈”等的审美偏好,使以计成为典型的造园家托言黄公望回避了与“崇南贬北”风气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江南园林 计成 《园冶》 黄公望 黄石假山 山水画
原文传递
静心斋(镜清斋)掇山有感三则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晓冬 沈旸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28,共6页
以掇石何法来剖析静心斋现状的掇山意趣;以欺山何为来重构静心斋光绪时期对园山的增改;以造园何感来探讨静心斋乾隆时期对初衷的营造。对比南、北方园林在掇山营造方式及情感目的上的异同,试图寻找传统园林在当下延续的方式。
关键词 静心斋 掇山 欺山 造园
原文传递
寄畅园的理水艺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阚蔚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8年第3期12-15,共4页
江南古典园林中,没有水的园林几乎不存在。通过造园,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水,被纳入到园林的景色之中加以利用,这称之理水。理水是中国园林的命脉,因为山水是中国园林的主体和骨架。本文通过对寄畅园理水技法的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水在园林中... 江南古典园林中,没有水的园林几乎不存在。通过造园,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水,被纳入到园林的景色之中加以利用,这称之理水。理水是中国园林的命脉,因为山水是中国园林的主体和骨架。本文通过对寄畅园理水技法的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水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强调水是构成园林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畅园 理水 艺术
原文传递
《园冶·兴造论》疑义考辨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天正 《建筑史》 2018年第2期129-148,共20页
针对《园冶》文本前后照应的结构特征和骈価对偶的修辞方式,提出语境互参的注解研究方法。循此方法,对《兴造论》篇中的'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为进多少,半间一广,自然雅称'、'体形之端正'... 针对《园冶》文本前后照应的结构特征和骈価对偶的修辞方式,提出语境互参的注解研究方法。循此方法,对《兴造论》篇中的'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为进多少,半间一广,自然雅称'、'体形之端正'、'宜亭斯亭,宜榭斯榭'和'不分町曛,尽为烟景'等疑难词句的歧解进行了梳理和辨正。对'若匠惟雕镂是巧'、'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不妨偏径,顿置婉转'等语给出了新解和论证。尤其还对'古公输、巧陆云,精艺其人,岂执斧斤者哉?'、'未可拘率,假如基地偏缺邻嵌,何必欲求其齐,其屋架何必拘三五间?'、'体、宜、因、借,匪得其人,兼之、惜费,则前工并弃;即有后起之输、云,何传于世?'等句做了重新断句和注解。此外,还对涉及的互参语句如《一、相地》篇中的'多年树木,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①和《二、立基》篇中的'花间隐榭'等提出了新解。最后,总结了以往注解舛误的类型和原因,指出在注解研究中自觉运用语境互参法和古汉语文法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互文性 语境互参法 园冶 兴造论 拘率 兼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