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壮族铜鼓的历史文化内涵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龙符
-
机构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宣传部
-
出处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17-22,共6页
-
文摘
众所周知:使用、拥有、收藏铜鼓的民族,不能说明其就是发明、创造、传承铜鼓的民族。经出土文物证实:万家坝型铜鼓,为“濮人”所造和使用,故称“濮人鼓”和“越人鼓”。而其出土地点的地名为“那波”,与壮族“那文化”有关。越人中的“巫咸”就是最早的铜鼓制造者。壮学先驱者徐松石认为:铜鼓与壮族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壮族被誉为“铜鼓民族”。因此。
-
关键词
巫成制鼓
越人鼓
那文化
铜鼓民族
-
Keywords
Bronze drums made by Wu Xian
yue people's drum
Na culture
the peolple of Bronze drums
-
分类号
K281.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于越族源问题及“越为禹后”说新论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余晓栋
-
机构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3-30,共8页
-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越文化研究中心)"东晋南朝会稽郡研究"(15JDYW03YB)成果
-
文摘
关于于越的族源问题,学界大致有"越为土著""越为禹后""楚越同祖""三苗后裔""非洲古猿"五说。从现有文献及考古发现看,"越为土著"应是代表观点。"楚越同祖"说与"三苗后裔"说是后人对史书记载的误读和讹传,"非洲古猿"说则存在明显悖论。"越为禹后"应理解为越国建立初期越王无余为夏禹后裔,但自无壬之后,越王之族属已转为越地土著,时间约在夏商易代之际或稍后,故越王勾践为夏禹后裔的论断是错误的。
-
关键词
于越族源
越为禹后
楚越同源
三苗
-
Keywords
origin of Yuyue clan
yue people being of Yu the Great descent
Chu and yue being homologous
three Miao' s
-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杨赛
-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0-36,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乐记>研究史"(14YJA760045)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中国音乐史料学"(111102)
-
文摘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是指通过音乐建立和维护整个社会统一的、宜人法定秩序。与礼制、行政和法律比较起来,音乐更能够贴近人的情感、思想,更能改善人的品性,引导社会各阶层产生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从而实现天下的大治。这对现代国家治理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
关键词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乐本情性
风俗
-
Keywords
"Yi-Feng-Yi-su
Mou-shan-Yu-yue"
Music can more close the people' s feeling and thought
Custom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再论西汉岭南越人的造船航海技术
- 4
-
-
作者
陈凤梅
樊道智
万辅彬
冯立昇
-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
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
-
出处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7,共8页
-
基金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南亚铜鼓数字化记录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163)。
-
文摘
秦汉之际岭南越人的造船航海实践为汉武帝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及其相关船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自汉武帝以合浦、徐闻等地为港口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后,中西方商旅往来络绎不绝,经济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合浦、徐闻两地作为西汉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流传于其间的造船航海技术史料记载阙如。已出土的西汉南越王墓铜提筒(B59)船纹与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铜鼓(M1:10)船纹为我们提供了若干重要信息。考证船纹所展现的航行环境及其构造,发现其已装备有尾舵、水密舱、风帆等近海航行的技术条件。
-
关键词
岭南越人
B59号铜提筒
M1:10号铜鼓
船纹
造船航海技术
-
Keywords
Lingnan yue people
B59 Copper barrel
Ml:10 Bronze drum
Boat pattern
shipbuilding,
-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U66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