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族铜鼓的历史文化内涵 被引量:14
1
作者 龙符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17-22,共6页
众所周知:使用、拥有、收藏铜鼓的民族,不能说明其就是发明、创造、传承铜鼓的民族。经出土文物证实:万家坝型铜鼓,为“濮人”所造和使用,故称“濮人鼓”和“越人鼓”。而其出土地点的地名为“那波”,与壮族“那文化”有关。越人中的“... 众所周知:使用、拥有、收藏铜鼓的民族,不能说明其就是发明、创造、传承铜鼓的民族。经出土文物证实:万家坝型铜鼓,为“濮人”所造和使用,故称“濮人鼓”和“越人鼓”。而其出土地点的地名为“那波”,与壮族“那文化”有关。越人中的“巫咸”就是最早的铜鼓制造者。壮学先驱者徐松石认为:铜鼓与壮族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壮族被誉为“铜鼓民族”。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成制鼓 越人鼓 那文化 铜鼓民族
下载PDF
于越族源问题及“越为禹后”说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晓栋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3-30,共8页
关于于越的族源问题,学界大致有"越为土著""越为禹后""楚越同祖""三苗后裔""非洲古猿"五说。从现有文献及考古发现看,"越为土著"应是代表观点。"楚越同祖"说与&... 关于于越的族源问题,学界大致有"越为土著""越为禹后""楚越同祖""三苗后裔""非洲古猿"五说。从现有文献及考古发现看,"越为土著"应是代表观点。"楚越同祖"说与"三苗后裔"说是后人对史书记载的误读和讹传,"非洲古猿"说则存在明显悖论。"越为禹后"应理解为越国建立初期越王无余为夏禹后裔,但自无壬之后,越王之族属已转为越地土著,时间约在夏商易代之际或稍后,故越王勾践为夏禹后裔的论断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越族源 越为禹后 楚越同源 三苗
下载PDF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赛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0-36,共7页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是指通过音乐建立和维护整个社会统一的、宜人法定秩序。与礼制、行政和法律比较起来,音乐更能够贴近人的情感、思想,更能改善人的品性,引导社会各阶层产生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从而实现天下的大治。这对现...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是指通过音乐建立和维护整个社会统一的、宜人法定秩序。与礼制、行政和法律比较起来,音乐更能够贴近人的情感、思想,更能改善人的品性,引导社会各阶层产生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从而实现天下的大治。这对现代国家治理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乐本情性 风俗
下载PDF
再论西汉岭南越人的造船航海技术
4
作者 陈凤梅 樊道智 +1 位作者 万辅彬 冯立昇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7,共8页
秦汉之际岭南越人的造船航海实践为汉武帝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及其相关船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自汉武帝以合浦、徐闻等地为港口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后,中西方商旅往来络绎不绝,经济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合浦、徐闻两地作为西汉海上丝... 秦汉之际岭南越人的造船航海实践为汉武帝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及其相关船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自汉武帝以合浦、徐闻等地为港口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后,中西方商旅往来络绎不绝,经济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合浦、徐闻两地作为西汉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流传于其间的造船航海技术史料记载阙如。已出土的西汉南越王墓铜提筒(B59)船纹与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铜鼓(M1:10)船纹为我们提供了若干重要信息。考证船纹所展现的航行环境及其构造,发现其已装备有尾舵、水密舱、风帆等近海航行的技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越人 B59号铜提筒 M1:10号铜鼓 船纹 造船航海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