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宋越窑瓷盒纹饰的影响因素探究
1
作者 范宝珠 《陶瓷》 CAS 2024年第3期32-34,共3页
唐宋越窑瓷盒纹饰是时代精神文化的产物,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从外部因素,分析了社会发展状况、时代审美风尚、中外文化交流对纹饰的经济基础、审美倾向、文化汇融方面的影响;从内部因素,分析了地域环境、技术进步、尚青观念对纹... 唐宋越窑瓷盒纹饰是时代精神文化的产物,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从外部因素,分析了社会发展状况、时代审美风尚、中外文化交流对纹饰的经济基础、审美倾向、文化汇融方面的影响;从内部因素,分析了地域环境、技术进步、尚青观念对纹饰的题材、工艺、釉色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笔者以器型完整且纹饰清晰的越窑瓷盒为研究对象,分析越窑瓷盒纹饰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越窑 瓷盒 纹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越窑秘色瓷匣钵装烧工艺的实验考古学研究
2
作者 山日钦 袁琦 +1 位作者 吴军明 桑月侠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6,共9页
上林湖越窑在晚唐、五代时期烧制出了釉色青灰、色泽莹润的秘色瓷,迎来了越窑瓷业的巅峰。以上林湖后司岙越窑遗址出土唐、五代秘色瓷和普通青瓷科技分析数据为基础,采用当地沉积黏土、草木灰等为主要原料开展了秘色瓷的工艺模拟实验研... 上林湖越窑在晚唐、五代时期烧制出了釉色青灰、色泽莹润的秘色瓷,迎来了越窑瓷业的巅峰。以上林湖后司岙越窑遗址出土唐、五代秘色瓷和普通青瓷科技分析数据为基础,采用当地沉积黏土、草木灰等为主要原料开展了秘色瓷的工艺模拟实验研究,重点对比了不同类型匣钵和装烧方式对模拟烧制青瓷釉的影响。此外,通过色度分析仪及光电子能谱仪等对模拟烧制青瓷釉色度和着色物质铁的价态进行测试,探讨了瓷质匣钵口沿封釉装烧秘色青瓷的作用和机理。越窑青瓷实验考古中,对七件青瓷样品进行了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瓷质匣钵口沿封釉装烧青瓷釉的Fe^(2+)/Fe^(3+)比值为2.8,远大于普通匣钵内青瓷釉的0.57。结合考古实地调查研究,可以推断这是越窑秘色瓷呈色不同于普通青瓷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 秘色瓷 模拟实验 价态
下载PDF
上林湖越窑青瓷胎釉化学组成的EDXRF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熊樱菲 龚玉武 +1 位作者 夏君定 吴婧玮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年第4期28-34,共7页
为系统了解历代上林湖地区越窑青瓷胎釉化学组成的特点,本研究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EDXRF),对唐代、五代、北宋和南宋上林湖越窑青瓷作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越窑胎釉组成是低铝高硅的南方青瓷特征,有一定量的杂质,历代瓷釉... 为系统了解历代上林湖地区越窑青瓷胎釉化学组成的特点,本研究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EDXRF),对唐代、五代、北宋和南宋上林湖越窑青瓷作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越窑胎釉组成是低铝高硅的南方青瓷特征,有一定量的杂质,历代瓷釉均为高钙釉;从唐代到南宋,越窑青瓷胎的化学组成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唐代青瓷、北宋透明釉青瓷、南宋乳浊釉青瓷釉的化学组成存在一些差异;南宋越窑部分青瓷的外观虽然发生了变化,但釉料仍延续了越窑独特的工艺配方,与北方青瓷和南方官窑青瓷等的釉料差异明显。分析同时表明:该技术的使用为解决薄釉的样品处理难题提供了一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青瓷 化学组成 EDXRF技术
下载PDF
上林湖越窑瓷器前剂量测定年代中的热激活特性(TAC)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夏君定 吴婧玮 +1 位作者 熊樱菲 龚玉武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9年第4期10-17,共8页
利用热释光前剂量技术方法测定瓷器年代,须对瓷器样品进行热激活特性测试,以得到一个最高的测量灵敏度,来提高测定年代的精确度。为此,对慈溪上林湖及周邻地区的狗颈山、低岭头、开刀山、瓦片涯、大路口和寺龙口六处唐、五代与北宋古瓷... 利用热释光前剂量技术方法测定瓷器年代,须对瓷器样品进行热激活特性测试,以得到一个最高的测量灵敏度,来提高测定年代的精确度。为此,对慈溪上林湖及周邻地区的狗颈山、低岭头、开刀山、瓦片涯、大路口和寺龙口六处唐、五代与北宋古瓷窑遗址的60件瓷器样品进行热释光年代测量前,进行了热激活特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上林湖地区的越窑瓷器样品具有非常高的热释光灵敏度,以及比较一致的热激活特性及温度。其中样品的最高热激活温度为700℃,最低热激活温度为640℃,平均激活温度为658℃。在应用前剂量技术测定慈溪上林湖及周邻地区的越窑瓷器样品年代时,采用正确的热激活温度都可以得到一个相对比较准确、可靠的年代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瓷器 热激活特性 激活温度
下载PDF
越窑青瓷的辐照熄灭测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夏君定 吴婧玮 +1 位作者 熊樱菲 龚玉武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0-66,共7页
熄灭率是研究瓷器辐照熄灭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衡量一件古瓷器能否用热释光前剂量技术测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一件瓷器的熄灭率太低,这件瓷器就不能用前剂量技术测定年代,或测定得到的年代结果误差会很大。为此,本工作对中国最早... 熄灭率是研究瓷器辐照熄灭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衡量一件古瓷器能否用热释光前剂量技术测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一件瓷器的熄灭率太低,这件瓷器就不能用前剂量技术测定年代,或测定得到的年代结果误差会很大。为此,本工作对中国最早的青瓷——浙江慈溪上林湖唐代、五代及宋代的10个越窑古窑址的78件青瓷样品进行了辐照熄灭率测试研究。测试结果分别获得了各测定样品的"辐照熄灭率"。越窑青瓷样品的平均熄灭率为11.38%,这样的熄灭率保证了热释光灵敏度曲线测量时有足够的分辨率,也保证了应用热释光前剂量熄灭法测定越窑瓷器样品年代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青瓷 前剂量技术 辐照熄灭率
下载PDF
浙江德清出土东周时期原始青瓷的工艺特征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余文质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92,共3页
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是商周原始瓷窑址的重要分布区,被誉为"瓷之源"。为系统了解德清地区出土东周时期原始青瓷的工艺特征,通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德清出土东周时期原始瓷器标本的胎、釉化学组成,并与浙江上虞、江西角山... 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是商周原始瓷窑址的重要分布区,被誉为"瓷之源"。为系统了解德清地区出土东周时期原始青瓷的工艺特征,通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德清出土东周时期原始瓷器标本的胎、釉化学组成,并与浙江上虞、江西角山出土的东周时期原始青瓷和浙江上林湖出土的宋代越窑青瓷进行纵横向比较,对德清地区原始青瓷的工艺特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清窑 原始青瓷 越窑青瓷 工艺特征
下载PDF
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来源的EDXRF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融武 王建保 +3 位作者 程琳 李国霞 杨大伟 张茂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9-362,共4页
为了解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测试了10个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化学组成,并和浙江南宋时期龙泉大窑青瓷、寺龙口越窑仿官瓷数据一起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南宋... 为了解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测试了10个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化学组成,并和浙江南宋时期龙泉大窑青瓷、寺龙口越窑仿官瓷数据一起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南宋龙泉大窑区,少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浙江龙泉其他窑区.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胎、釉料来源和南宋寺龙口越窑仿官瓷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 南宋龙泉大窑青瓷 南宋寺龙口越窑仿官瓷 来源 EDXRF
下载PDF
“秘色”研究的四段基础文献 被引量:1
8
作者 侯样祥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2年第6期1-9,共9页
“秘色”是指唐、五代、北宋初,越窑烧造的“秘色瓷”。从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被考古发掘至今,在文献与考古“双重证据”的互证之下,千年“秘色”研究似乎被推到了“显学”行列。然而对于到底何谓“秘色”,学界好像依然存在着... “秘色”是指唐、五代、北宋初,越窑烧造的“秘色瓷”。从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被考古发掘至今,在文献与考古“双重证据”的互证之下,千年“秘色”研究似乎被推到了“显学”行列。然而对于到底何谓“秘色”,学界好像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分歧。究其原因,恐怕与长期以来对相关历史文献缺乏细致梳理、认真甄别、深入挖掘等不无关系。本文在法门寺等系列考古发掘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从唐至清千余年间散布在诗赋、正史、文人笔记、陶瓷专著、地方史志等中的代表性“秘色”文献,发现有四段学术价值不容小觑的基础文献。它们分别是陆羽的《茶经》、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徐夤的《贡馀秘色茶盏》诗、赵令畤的《侯鲭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色”文献 《茶经》 《秘色越器》 《贡馀秘色茶盏》 《侯鲭录》 陶瓷文化史
下载PDF
瓷石在浙江青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余祖球 《陶瓷工程》 1998年第1期16-21,32,共7页
本文简述了浙江发现和使用瓷石的过程,说明了瓷石是我国发明和发展瓷器的决定性物质基础,对于浙江瓷区的形成和青瓷客体系的发展所起的巨大历史作用.确立了浙江自东汉至宋代的我国瓷器生产的中心地位。
关键词 瓷石 青瓷 越窑体系 陶瓷 原料 瓷器
下载PDF
东西方海洋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以明代漳州窑彩绘帆船图大瓷盘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其富 《闽江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19-126,共8页
当历史进入到大航海时代,福建漳州月港发展成为国际性的贸易港口。漳州窑瓷器对外贸易也随之繁荣发展起来。漳州窑艺人在瓷盘上详细记录下内河及浅海沿岸的小船形象、中式海运大帆船的形象和西洋式大帆船的形象、以及漳州窑生产的克拉克... 当历史进入到大航海时代,福建漳州月港发展成为国际性的贸易港口。漳州窑瓷器对外贸易也随之繁荣发展起来。漳州窑艺人在瓷盘上详细记录下内河及浅海沿岸的小船形象、中式海运大帆船的形象和西洋式大帆船的形象、以及漳州窑生产的克拉克(kraak)瓷风靡世界的史实,并辅以同一时代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阐述了东西方海洋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月港 漳州窑 克拉克瓷
下载PDF
用散布分析研究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苏贵 杨大伟 李融武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4,共4页
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EDXRF)检测了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8种化学组成,和南宋时期的浙江龙泉大窑青瓷、寺龙口越窑仿官瓷等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选择能够表征这些青瓷来源的特征指纹化学组分进行了散布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张... 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EDXRF)检测了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8种化学组成,和南宋时期的浙江龙泉大窑青瓷、寺龙口越窑仿官瓷等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选择能够表征这些青瓷来源的特征指纹化学组分进行了散布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南宋时期的浙江龙泉大窑,少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浙江龙泉其他窑口.分析结果可以为深入研究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以及陶瓷航运的历史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 龙泉大窑青瓷和寺龙口越窑仿官瓷 EDXRF 散布分析
下载PDF
越窑制瓷文化中渗透的越族精神研究
12
作者 魏建钢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35-43,共9页
越窑制瓷业千余年的持续发展,越民族共同坚守的理念、文化、信仰和性格始终渗透在制瓷业的各个环节.越人崇尚个体发展使得越窑制瓷业培育出优秀窑匠和品牌作坊;越地制陶、制瓷业的长期经验积累,确保越窑发展有了持久的动力;越民族具有... 越窑制瓷业千余年的持续发展,越民族共同坚守的理念、文化、信仰和性格始终渗透在制瓷业的各个环节.越人崇尚个体发展使得越窑制瓷业培育出优秀窑匠和品牌作坊;越地制陶、制瓷业的长期经验积累,确保越窑发展有了持久的动力;越民族具有的开放包容性格,有利于越窑吸收、消化外来先进技术,实现越瓷产品持续领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 制瓷文化 越族精神
下载PDF
关于鸿山越墓出土“缶”的几点疑义
13
作者 郑祖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7-20,170,共4页
无锡鸿山越墓邱承墩墓葬出土的三件"缶",在出土遗迹、尺寸大小、编列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疑问。尤其是这三件"缶"的口径、通高、底径都相当大,既与相关的历史记载不相符,也不合乎乐器的性能与特点。目前断定这三件青... 无锡鸿山越墓邱承墩墓葬出土的三件"缶",在出土遗迹、尺寸大小、编列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疑问。尤其是这三件"缶"的口径、通高、底径都相当大,既与相关的历史记载不相符,也不合乎乐器的性能与特点。目前断定这三件青瓷器是缶,还为时过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山越墓 青瓷乐器
下载PDF
南宋低岭头越瓷的同步辐射X荧光线扫描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守梅 毛振伟 +5 位作者 冯敏 朱剑 凌雪 沈岳明 黄宇营 何伟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53-957,共5页
采用同步辐射X荧光(SRXRF)探针技术,对南宋低岭头越窑青瓷残片作线扫描分析,发现其胎釉之间存在明显的中间层,这与汝瓷相似。并与北宋汝瓷线扫描图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中间层要比汝瓷的稍薄一些,元素在釉中的含... 采用同步辐射X荧光(SRXRF)探针技术,对南宋低岭头越窑青瓷残片作线扫描分析,发现其胎釉之间存在明显的中间层,这与汝瓷相似。并与北宋汝瓷线扫描图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中间层要比汝瓷的稍薄一些,元素在釉中的含量分布与汝瓷不一样,从釉表面到内含量的变化都有反复过程。这种差异可能是两者所用的胎料和烧瓷的窑不同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X荧光 南宋低岭头越瓷 线扫描分析 中间层
下载PDF
上林湖越窑秘色瓷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金欣园 周少华 +1 位作者 郑建明 谢纯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62,共13页
浙江上林湖出土了一批秘色瓷,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在外观、造型、装烧方式上相似。通过对窑址的实地调查与样本的科技检测分析(包括热释光测年、化学成分检测、显微结构分析、吸水率测试)发现,这批秘色瓷与一般品质的越窑青瓷在胎... 浙江上林湖出土了一批秘色瓷,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在外观、造型、装烧方式上相似。通过对窑址的实地调查与样本的科技检测分析(包括热释光测年、化学成分检测、显微结构分析、吸水率测试)发现,这批秘色瓷与一般品质的越窑青瓷在胎釉化学成分与显微结构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从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角度并不能将秘色瓷从越窑青瓷中区分开来。此外,在工艺技术上,秘色瓷的特点是坯泥处理细致,修坯严格,施釉均匀,并使用瓷质匣钵密封装烧。所以,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工艺技术较好的一部分精品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色瓷 越窑 上林湖 工艺技术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成熟越瓷创烧的人文环境研究
16
作者 魏建钢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25-29,共5页
瓷源于陶,而陶很难直接发展成瓷。浙江东北部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制陶基础,且其产品极其丰富,至东汉时,在曹娥江中游地区首先烧制出成熟瓷,一度成为江南地区的制瓷中心。研究该地区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宗教、民俗等人... 瓷源于陶,而陶很难直接发展成瓷。浙江东北部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制陶基础,且其产品极其丰富,至东汉时,在曹娥江中游地区首先烧制出成熟瓷,一度成为江南地区的制瓷中心。研究该地区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宗教、民俗等人文环境,有利于深层次揭示越窑的区位特点和形成发展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娥江中游 越窑 成熟瓷 人文环境
下载PDF
后司岙匣钵工艺特征及其对青瓷釉面呈色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军明 桑月侠 +3 位作者 郑乃章 郑建明 吴琳 山日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82-2091,共10页
越窑青瓷是我国最早烧制成熟的青瓷器,其中使用瓷质匣钵烧造秘色青瓷是越窑独特的烧造技术,为揭示越窑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的唐五代时期匣钵的工艺特征及其对装烧青瓷的影响,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ED-XRF)、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 越窑青瓷是我国最早烧制成熟的青瓷器,其中使用瓷质匣钵烧造秘色青瓷是越窑独特的烧造技术,为揭示越窑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的唐五代时期匣钵的工艺特征及其对装烧青瓷的影响,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ED-XRF)、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现代测试分析手段,对后司岙窑址出土的唐五代时期瓷质匣钵、普通匣钵、普通青瓷、秘色青瓷进行了元素组成、显微结构、吸水率等测试分析。同时采用分光光度计,对该遗址出土的唐五代普通青瓷和秘色青瓷表面色度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唐五代普通匣钵的基体部分和瓷质匣钵组成相似,采用了SiO_(2)含量约为75%、Al_(2)O_(3)含量约为16%,且与青瓷胎体类似的当地冲积粘土类原料;而唐五代瓷质匣钵中TiO_(2)和Fe_(2)O_(3)的含量高于青瓷胎体且差异略大,说明青瓷胎体淘洗工艺更加严格。其中普通匣钵内存在大量平均尺寸在530μm左右,且具有颗粒级配呈现一定规律的夹杂粗颗粒,是一类为增加普通匣钵使用寿命特意拣选添加的高硅质原料,增加了匣钵的透气性、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从而延长匣钵的使用寿命;唐五代瓷质匣钵的气孔率为1.61%、吸水率为0.73%,低于普通匣钵8.18%和4.28%,而体积密度为2.22 g·cm^(-3)高于普通匣钵的1.99 g·cm^(-3),且导热性能高于普通匣钵,有利于减少匣钵内外温差、缓解温度滞后现象。另外,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的秘色青瓷使用气孔率较低的瓷质匣钵,并进行口沿封釉,有效降低了装烧青瓷釉在冷却过程中被二次氧化的程度,提高了匣钵内气氛的稳定性和青瓷釉层中Fe^(2+)的含量,改善了其呈色稳定性和外观效果。同时秘色青瓷釉层略厚,减少了胎体对产品外观的影响,增大了釉面折射率和明亮度,使其在CIE色度空间中相比普通青瓷处在更偏蓝绿色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 瓷质匣钵 秘色青瓷 化学组成 色度
下载PDF
越窑瓷器装饰艺术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士民 《东南文化》 2000年第5期68-76,共9页
本文对唐、五代、北宋时期越窑瓷器的装饰艺术作了系统分期,并对典型器物的纹样及与金银器的关系作了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 唐宋时期 越窑 瓷器 金银器 装饰艺术
下载PDF
浅谈越窑瓷修复作色仿釉材料的选择和要领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心辰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5-67,共3页
从越窑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来认知修复越窑瓷作色仿釉的历史价值,从越窑瓷釉面呈色的复杂性,对其作色仿釉材料的科学选择进行阐述,在学习和借鉴一些修复专著中有关作色仿釉技法的基础上,试图对其修复要领作一些粗浅的思考和认识,从... 从越窑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来认知修复越窑瓷作色仿釉的历史价值,从越窑瓷釉面呈色的复杂性,对其作色仿釉材料的科学选择进行阐述,在学习和借鉴一些修复专著中有关作色仿釉技法的基础上,试图对其修复要领作一些粗浅的思考和认识,从而使古陶瓷传统的修复技艺更加科学严谨,达到正确认知文物修复技术的科学性和提升修复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瓷 作色仿釉 修复要领
下载PDF
瓷质匣钵对秘色青瓷呈色影响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桑月侠 山日钦 +2 位作者 吴军明 郑乃章 黄松松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3-400,共8页
借助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EDXRF)、热膨胀仪以及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在对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的唐五代时期普通青瓷、秘色青瓷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越窑秘色青瓷烧制的关键工艺参数,重点开展了越窑秘色青瓷的复烧工艺实验,并... 借助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EDXRF)、热膨胀仪以及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在对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的唐五代时期普通青瓷、秘色青瓷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越窑秘色青瓷烧制的关键工艺参数,重点开展了越窑秘色青瓷的复烧工艺实验,并进一步验证了匣钵材质、装烧方式等对装烧青瓷呈色的影响,初步探明了越窑秘色青瓷的烧成工艺和呈色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唐五代时期秘色青瓷与普通青瓷中Fe_(2)O_(3)的含量无明显差异,说明Fe_(2)O_(3)的含量不是影响二者呈色的主要原因;判断复烧之后的瓷质匣钵装烧秘色青瓷采用口沿釉封属于F_(TMS)类,其余均属于F_(PTP)和F_(WPT)类,瓷质匣钵口沿封釉有效阻止了冷却过程中外部富氧空气进入匣钵内部,避免装烧青瓷表面未完全固化的釉层产生二次氧化,这是秘色青瓷呈色不同于普通青瓷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 秘色青瓷 瓷质匣钵 EDXRF 色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