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chemistry and zircon U-Pb chronology of quartz porphyry in Yuejinshan Fe-polymetallic deposit of Heilongjiang 被引量:2
1
作者 JIN Ye CUI Bo +6 位作者 WANG Li YANG Baihui YIN Yue LI Qing WANG Shuo CHEN Xiaohang LIU Xiang 《Global Geology》 2019年第2期67-77,共11页
Quartz porphyry in Yuejinshan Fe-polymetallic deposit is one of the rock masses, which formed the granite belt relating to the late Yanshanian skarn-type Fe-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e eastern Heilongjiang, and is al... Quartz porphyry in Yuejinshan Fe-polymetallic deposit is one of the rock masses, which formed the granite belt relating to the late Yanshanian skarn-type Fe-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e eastern Heilongjiang, and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etallogenic space of the Fe-polymetallic deposits. Quartz porphyry has the zircon U-Pb concordia age of 125.0±1.1 Ma, overall showing high Si(SiO_2=74.48%--75.00%), rich alkaline(Na_2O+K_2O=7.93%--8.17%, K_2O/Na_2O=1.39--1.46), and poor Mg(MgO=0.27%--0.31%), with the A/CNK value being 0.95--0.99,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bvious enrichment of LREE and medium Eu negative anomaly(0.69--0.74), indicating that the rock belongs to quasi-aluminous high potassium calc-alkaline series and has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as those of the I-type granite. The rock is also characterized by the enrichment of LILE and active incompatible elements, and depletion of HFSE such as Nb, Ta, P and Ti, with the Mg~# value being 32--37, indicating that the rock origina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crustal materials.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or data and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mporary magmatic rocks in the area, that quartz porphyry in Yuejinshan Fe-polymetallic deposit was formed in a tectonic background of the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in late Yanshan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rtz PORPHYRY ZIRCON U-PB age GEOCHEMISTRY yuejinshan Fe-polymetallic deposit
下载PDF
跃进山杂岩中二叠纪变玄武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曾振 张兴洲 +3 位作者 周建波 张宏涛 刘洋 崔维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5-378,共14页
那丹哈达增生杂岩为中国东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最为可靠的地质记录之一,对限定古大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具有重要意义。跃进山杂岩位于那丹哈达增生杂岩的增生前锋位置,发育典型的增生杂岩组合。其中变玄武岩类多呈构造透镜体状与硅质岩、片... 那丹哈达增生杂岩为中国东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最为可靠的地质记录之一,对限定古大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具有重要意义。跃进山杂岩位于那丹哈达增生杂岩的增生前锋位置,发育典型的增生杂岩组合。其中变玄武岩类多呈构造透镜体状与硅质岩、片理化泥岩和片岩相伴产出,部分可见变余枕状构造。本文对位于研究区北部勤得利和南部东方红地区的3件变玄武岩样品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变玄武岩样品中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多呈自形-半自形,条带结构,结合其较高Th/U比值(0.15~2.4),暗示其具有典型的基性岩岩浆锆石特征。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证据显示跃进山杂岩中的变玄武岩形成于270±2 Ma^279±4 Ma,表明其原岩形成时代应为早二叠世。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跃进山杂岩南、北地区的地球化学组成略有不同,北部勤得利地区的变玄武岩具有富Na2O,贫Mg O,轻度富集轻稀土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和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等特征,南部东方红地区变玄武岩具有贫Na2O、K2O和Mg O,亏损轻稀土元素和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等特征,结合构造判别图解,北部勤得利地区变玄武岩形成于消减带或俯冲带(SSZ)构造背景下,而南部东方红地区变玄武岩显示为N-MORB型,形成于大洋中脊(MOR)环境。结合前人资料及北部勤得利地区岩石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佳木斯地块与那丹哈达地体之间的缝合线的具体位置为勤得利-二龙山-尖山子乡—线,并对该岩浆岩演化的动力学背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二叠纪 跃进山杂岩 构造背景
下载PDF
东北亚跃进山拼贴带及邻域岩石圈结构特征的地电学证据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财 张兴洲 +4 位作者 刘洋 杨宝俊 冯晅 王典 刘殿秘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58-965,共8页
为进一步查清东北亚完达山地体与两侧的佳木斯地块、兴凯地块间接触关系以及对跃进山拼贴带域沉积盆地油气条件的控制作用,布设5条MT剖面,计长1104 km.结果显示:(1)研究区地电学结构主要特征为佳木斯地块从中部向南北两方向,这一稳定地... 为进一步查清东北亚完达山地体与两侧的佳木斯地块、兴凯地块间接触关系以及对跃进山拼贴带域沉积盆地油气条件的控制作用,布设5条MT剖面,计长1104 km.结果显示:(1)研究区地电学结构主要特征为佳木斯地块从中部向南北两方向,这一稳定地块的"高阻核"减薄,兴凯地块的高阻块体自东而西逐渐加深增厚,完达山地体在南部具有较多的高阻块体,向北渐少.(2)完达山地体西南端呈一"牛角"形状范围把佳木斯地块和兴凯地块分开;与原认识的完达山地体、佳木斯地块在同江-宝清-当壁一带贴合的位置相比,从宝清开始向南移至麻山-桦林一带.(3)完达山地体构造成因包括两部分,一是俯冲引起的拼贴,二是软流圈物质的热上涌;佳木斯地块内所存在的"高阻核"边界可能是该地块东界.(4)4个沉积盆地除勃利盆地外,另外3个盆地的基底间或存在规模不大的高阻块,大多范围分布着高导带,对盆地的成烃环境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跃进山拼贴带 完达山地体 佳木斯地块 兴凯地块 大地电磁测深(MT) 岩石圈结构
下载PDF
完达山地块跃进山矽卡岩型铜金矿区酸性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国宾 韩超 +3 位作者 杨言辰 梁冰 韦延兰 韩世炯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7-991,共15页
跃进山小型矽卡岩型铜金矿床位于完达山地体西南部,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花岗斑岩及其构造裂隙中,呈扁豆状或脉状。本文对矿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了解矿床形成时代、成岩(矿)构造背景及矿... 跃进山小型矽卡岩型铜金矿床位于完达山地体西南部,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花岗斑岩及其构造裂隙中,呈扁豆状或脉状。本文对矿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了解矿床形成时代、成岩(矿)构造背景及矿床成因。测年结果表明,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分别为(115.8±1.0)Ma和(126.9±1.7)Ma,铜金矿化时代与花岗斑岩成岩时代基本一致,为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属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配分模式图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较强的铕负异常,无铈异常,岩浆主要来源于壳源物质;花岗斑岩属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弱铕负异常,无铈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和不相容元素(U、Th),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P、Ti)和HREE,岩浆来源于壳幔物质混合源区,形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成岩成矿作用与太平洋板块强烈俯冲作用后的伸展体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U-PB年龄 矽卡岩 跃进山铜金矿 黑龙江省
下载PDF
跃进山岩系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金中 邱海峻 +1 位作者 孙加鹏 张兴洲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80-385,共6页
深入研究了跃进山岩系的物质组成与构造特点,确认其为佳木斯地体东缘晚古生代—中生代的增生杂岩,探讨了该杂岩形成与演化的构造作用过程。
关键词 跃进山岩系 跃进山地体 增生杂岩 黑龙江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跃进山群中绿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魁武 邵济安 +2 位作者 唐克东 张旗 李秀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8-172,共5页
跃进山群出露位于佳木斯地块和那丹哈达地体之间,是完达山造山带的组成部分。它由大陆斜坡相沉积物、大洋中脊型玄武岩和洋岛型玄武岩组成,其中有镁铁-超镁铁质岩块体。它不是一个地层单位。
关键词 绿片岩 跃进山群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下载PDF
跃进山杂岩中二叠纪辉长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曾振 张兴洲 周建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267-268,共2页
那丹哈达增生杂岩为中国东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唯一地质记录,对限定古大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跃进山杂岩位于那丹哈达增生杂岩的增生前锋位置,发育典型的增生杂岩组合。跃进山杂岩总体呈NNE向沿跃进山断裂分布在佳木... 那丹哈达增生杂岩为中国东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唯一地质记录,对限定古大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跃进山杂岩位于那丹哈达增生杂岩的增生前锋位置,发育典型的增生杂岩组合。跃进山杂岩总体呈NNE向沿跃进山断裂分布在佳木斯地块以东跃进山一带。这套杂岩由强烈片理化的基质和变质-变形程度各异的岩块及岩片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辉长岩 跃进山杂岩 构造背景
下载PDF
Late Paleozoic–Mesozoic subduction and accre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Insights from ophiolitic rocks in the Wandashan accretionary complex, NE China 被引量:4
8
作者 Yong Liang Han Zheng +2 位作者 Huan Li Thomas J.Algeo Xiao-Meng Sun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71-191,共21页
The Wandashan accretionary complex(AC),consisting of the Raohe and Yuejinshan complexes,is located on the continental margin of Northeast Asia and represents an excellent source of information about Paleo-Pacific subd... The Wandashan accretionary complex(AC),consisting of the Raohe and Yuejinshan complexes,is located on the continental margin of Northeast Asia and represents an excellent source of information about Paleo-Pacific subduction and accretion.However,the protolith nature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Wandashan AC are under debate.This contribution reports new geochronological,geochemical,and Sr-Nd-Pb-Hf isotopic data for ophiolitic rocks from the Wandashan AC.The 169–166 Ma plagioclasites and homogeneous gabbros from the Raohe complex are OIBs while 228–214 Ma homogeneous gabbros are continental VABs.Cumulate gabbros from the Yuejinshan complex formed at 280–278 Ma and~220 Ma and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with E-MORB and N-MORB,respectively.They are BABBs and their primary magma was derived from a source region between EMI and EMII that was affected by continental crustal contamination as well as subduction-zone metasomatism.Combined with previous studies,we suggest that the onset of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was in the Early Permian.Subsequently,a back-arc basin,whose present suture is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Jiamusi Massif,formed and widened during 280–232 Ma,after which the basin closed and BABBs were emplaced to form the Yuejinshan complex during 210–180 Ma.The formation of VABs of the Raohe complex is coincident with the closure of the back-arc basin,and together with the 169–166 Ma OIBs,they constitute a major part of the Raohe complex.The accretionary process was completed during 133–131 Ma.Taken together,the ophiolitic rocks indicating multistage magmatism in the Paleo-Wandashan region recorded the formation-closure process of back-arc basin and the accretionary process of the Wandashan AC,during the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The back-arc basin identified in our study sheds new lights on geodynamic evolution model of subduction and accre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on the continental margin of NE 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HIOLITE Magma chemistry Tectonic evolution Back-arc basin Raohe complex yuejinshan complex
下载PDF
黑龙江省跃进山铜金矿床花岗斑岩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韦延兰 杨言辰 +2 位作者 刘娜 韩世炯 王庆双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9-179,共11页
跃进山铜金矿床是完达山活动带的典型矿床,位于密山—敦化深断裂北侧。本文对含矿花岗斑岩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测年、主量和微量元素的研究,厘定岩体的形成时代,探讨了成矿构造背景。结果表明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花岗斑岩的年龄为(109... 跃进山铜金矿床是完达山活动带的典型矿床,位于密山—敦化深断裂北侧。本文对含矿花岗斑岩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测年、主量和微量元素的研究,厘定岩体的形成时代,探讨了成矿构造背景。结果表明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花岗斑岩的年龄为(109.17±0.91)Ma。它们为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Rb、Ba、La、Nd、Hf等元素,亏损Nb、Sr、P、Ti等元素,具俯冲带岩浆岩的基本特征,这些暗示它们形成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结合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完达山成矿带的构造岩浆演化,认为该矿床形成于岛弧构造背景,其形成与中生代太平洋的俯冲及早白垩世晚期东亚东部岩浆活动陆缘迁移、构造单元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跃进山铜金矿 花岗斑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构造意义
下载PDF
黑龙江跃进山杂岩中砾岩的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振 孙雷 +3 位作者 张兴洲 崔维龙 蒋力 李焓 《地质与资源》 CAS 2019年第3期215-222,245,共9页
黑龙江省饶河县石场一带分布的跃进山杂岩为一套富含晚三叠世化石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砾岩样品中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样品中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具有4组年龄,分别为800 Ma以上、500 Ma、251~284 Ma和219~222 Ma.前三者与佳... 黑龙江省饶河县石场一带分布的跃进山杂岩为一套富含晚三叠世化石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砾岩样品中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样品中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具有4组年龄,分别为800 Ma以上、500 Ma、251~284 Ma和219~222 Ma.前三者与佳木斯地块中的热事件年龄完全一致,表明其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佳木斯地块;后者为砾岩最小年龄组,大致可将这组最小年龄视为这套砾岩的沉积时代下限,与西侧松辽地块东缘的张广才岭地区广泛分布的210~228 Ma的晚三叠世早期花岗岩基本一致,说明具有最小年龄组的碎屑锆石可能来自松辽地块东部.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源区特征表明,在晚三叠世之前,跃进山增生杂岩已经就位在佳木斯地块东缘,并成为佳木斯地块东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跃进山杂岩 砾岩 碎屑锆石 地质年代学 大地构造 黑龙江省
下载PDF
跃进山杂岩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及其构造演化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伟 冯志强 +4 位作者 刘永江 周建波 李小玉 张铁安 范修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89-2509,共21页
那丹哈达地体是中国境内唯一保存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的直接记录,包括跃进山杂岩和饶河增生杂岩。跃进山杂岩出露于那丹哈达地体的西缘,属于地体早期阶段的增生产物,对揭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增生历史以及古亚洲洋构造域、泛大洋... 那丹哈达地体是中国境内唯一保存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的直接记录,包括跃进山杂岩和饶河增生杂岩。跃进山杂岩出露于那丹哈达地体的西缘,属于地体早期阶段的增生产物,对揭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增生历史以及古亚洲洋构造域、泛大洋和古太平洋构造域之间的转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明确了跃进山杂岩是一套构造混杂岩,主要由硅质岩、石英片岩、大理岩、二云母片岩、石英-云母片岩、变玄武岩、辉长岩、纯橄榄岩、异剥橄榄岩和单斜辉石岩组成。LA-MC-ICPMS锆石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变玄武岩原岩和辉长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303±2Ma和278±2Ma,此外前人报道了跃进山杂岩中最年轻的玄武岩形成于232±5Ma,这些年代学研究成果限定了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形成于303~232Ma。大量地球化学研究数据证实了跃进山杂岩中的玄武岩为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洋岛玄武岩(OIB)。糜棱岩化绿泥石-绢云母板岩的绢云母^(40)Ar/^(39)Ar测试结果为193±1Ma,根据跃进山杂岩中最年轻的原岩时代为~220Ma,本文限定了跃进山杂岩的最终就位时代为220~193Ma。结合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增生杂岩及佳木斯地块和松辽地块东缘晚古生代至中生代的岩浆弧,本文揭示了中国东北地区古亚洲洋和泛大洋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发生在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丹哈达地体 跃进山杂岩 古太平洋板块 增生杂岩 构造域转换
下载PDF
北山造山带红柳河槽-跃进山地区石炭纪花岗岩成因及构造岩浆演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白荣龙 虎金荣 +2 位作者 赵甫峰 岳雅慧 周慧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3-742,共30页
北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区内广泛发育古亚洲洋-陆演化的岩浆记录,是研究北山造山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背景的重要窗口。红柳河槽-跃进山地区是北山造山带中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与成矿有关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成因... 北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区内广泛发育古亚洲洋-陆演化的岩浆记录,是研究北山造山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背景的重要窗口。红柳河槽-跃进山地区是北山造山带中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与成矿有关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成因及构造背景尚不明确,由此制约了对北山造山带内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的探讨。本次在系统、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相)学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岩浆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等证据,深入剖析了北山造山带内红柳河槽-跃进山地区的花岗岩形成时代、类型、源区和动力学背景,取得了以下认识:(1)通过锆石LA-ICP-MS U-Pb定年测得与成矿有关的狼娃山二长花岗岩、红柳河槽正长花岗岩、跃进山北正长花岗岩、跃进山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分别为327.1±2.4Ma、326.7±2.4Ma、321.3±2.4Ma和309.7±2.2Ma,表明红柳河槽-跃进山地区铜、钨、钼、铅、锌等元素成矿与石炭纪(327.1~309.7Ma)岩浆活动有关;(2)通过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红柳河槽-跃进山地区的花岗岩均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强烈富集LREE、LILE,亏损HREE、HSFE,具有典型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花岗岩成因类型均为I型;(3)本次获得狼娃山二长花岗岩和红柳河槽正长花岗岩的εHf(t)值分别为5.90~9.92(平均值7.93)和5.87~10.28(平均值8.11),t DM2分别为0.703~0.959Ga和0.93~1.03Ga,且具有较低的Nb/Ta比值(5.1~14.2,平均值8.5),与典型新生下地壳来源岩浆(8.3)相似,表明岩浆物质可能源于新生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4)根据锆石Ti温度计查明北山造山带红柳河槽-跃进山地区狼娃山二长花岗岩、红柳河槽正长花岗岩、跃进山北正长花岗岩、跃进山二长花岗岩的平均结晶温度分别为765℃、765℃、816.4℃、771.5℃,锆石Ce^(Ⅳ)/Ce^(Ⅲ)平均值分别为85.27、108.4、103.6、135.7,表明从石炭纪早期到晚期,岩浆的氧逸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根据以上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了北山造山带构造-岩浆演化模型如下:石炭纪北山造山带北部红石山洋向南侧公婆泉-明水-旱山复合构造单元(弧)之下发生俯冲,诱发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壳源岩浆;其侵入到地壳浅部,并最终形成红柳河槽-跃进山花岗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造山带 红柳河槽-跃进山 地球化学 花岗岩成因 构造-岩浆演化
下载PDF
黑龙江跃进山矽卡岩型铜金矿床花岗闪长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崇一 郝宇杰 +3 位作者 商青青 史雨凡 高煜 任云生 《世界地质》 CAS 2021年第1期29-40,共12页
对跃进山铜金矿床与矽卡岩型矿化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锆石Lu-Hf同位素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中26个锆石测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18.96±0.77) Ma (MSWD=0.29);岩体中... 对跃进山铜金矿床与矽卡岩型矿化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锆石Lu-Hf同位素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中26个锆石测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18.96±0.77) Ma (MSWD=0.29);岩体中锆石的ε_(Hf)(t)值均为正值(+1.4~+3.2),且具有较年轻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1.09~0.98 Ga);花岗闪长岩表现为富Al、高K和Na以及低Ti、P、Ca的钙碱性I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样品锆石的ε_(Hf)(t)的值为偏低的正值,表明岩浆物质来源应为壳幔混源。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投图以及区域构造背景演化认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均属于后碰撞-火山弧花岗岩,研究区的成矿成岩作用与太平洋板块强烈俯冲背景下的下岩石圈地幔拆沉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LU-HF同位素 岩石地球化学 跃进山铜金矿床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青海省跃进山铁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玉录 邢利娟 +2 位作者 拜占红 刘志华 王震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9-895,共7页
以跃进山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两种方法的联合勘查,达到了最终的勘查目的。本区的地质、物探实际勘查工作表明,针对地形困难和地质特殊的测区,选择适合指导本区地质找矿的物探工作方法至关重要,它... 以跃进山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两种方法的联合勘查,达到了最终的勘查目的。本区的地质、物探实际勘查工作表明,针对地形困难和地质特殊的测区,选择适合指导本区地质找矿的物探工作方法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勘查效果。实践证明,在本区综合运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通过深入研究综合物探异常,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对矿床的找矿前景做出了综合评价,建立了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可为成因类型相似或相同地区找矿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跃进山磁铁矿 综合物探方法 磁化率 3维反演 找矿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