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成亮教授运用鱼际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经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汀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10期1302-1304,共3页
叶成亮教授临床运用鱼际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本文结合叶成亮教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认识,明确指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机主要归结于气机紊乱,其属实者主要表现为气逆、气滞,其属虚者则集中反映为气虚、气陷。中医学认为肺主一... 叶成亮教授临床运用鱼际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本文结合叶成亮教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认识,明确指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机主要归结于气机紊乱,其属实者主要表现为气逆、气滞,其属虚者则集中反映为气虚、气陷。中医学认为肺主一身之气,不仅参与气的生成,同时对于周身气机的条畅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提出畅达金气应作为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的首务。通过梳理鱼际穴的主要治症,本文探讨了其穴位特性与作用特点,介绍了运用鱼际穴的理论依据。同时详述了叶成亮教授运用鱼际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经验,归纳了相关操作技术及其要点,并结合验案对有关临床经验进行了简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际穴 原发性高血压 叶成亮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从胃肺论治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 被引量:7
2
作者 潘玲玲 石志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892-894,共3页
目的基于"聚于胃,关于肺"的理论,从经络学角度,针刺肺经和胃经经穴,观察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按1∶1∶1的比例分入肺经穴组、肺胃经穴组、对照组,各30... 目的基于"聚于胃,关于肺"的理论,从经络学角度,针刺肺经和胃经经穴,观察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按1∶1∶1的比例分入肺经穴组、肺胃经穴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阿斯美),2粒/次,3/d。疗程为10 d。前2组用针刺治疗,肺经穴组取鱼际、侠白、中府、尺泽、孔最、列缺穴等,肺胃经穴组取鱼际、尺泽、孔最、列缺、天枢、足三里、丰隆穴等,1次/d,10次为1疗程。结果咳嗽疗效方面,肺胃经穴组总有效率为90.00%,肺经穴组为83.33%,对照组为80.00%,肺胃经穴组优于其他2组(P<0.05)。3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肺胃经穴组治疗后总积分(79.85±7.137)高于肺经穴组的(70.83±9.263)和对照组的(68.44±3.352)(P<0.05)。结论以胃肺论治理论为基础,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具有整体调节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针灸疗法 胃肺论治 鱼际
下载PDF
鱼际穴实体解剖结构
3
作者 康姊玉 王强 +10 位作者 王增涛 薛琨 蔡斌 孙晓霞 曲奎安 篮和 王秀萍 亓恒涛 李斌 王尊奇 张效霞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 探索鱼际穴实体解剖结构。方法 (1)查阅归纳古籍中鱼际穴定位及其演变。(2)25名志愿者鱼际区域分区按压,确定出现“穴感”位置并标记。(3)在标记处用毫针针刺观察有无穴感,并根据产生穴感时针尖所在位置、深度参照断层解剖图谱确... 目的 探索鱼际穴实体解剖结构。方法 (1)查阅归纳古籍中鱼际穴定位及其演变。(2)25名志愿者鱼际区域分区按压,确定出现“穴感”位置并标记。(3)在标记处用毫针针刺观察有无穴感,并根据产生穴感时针尖所在位置、深度参照断层解剖图谱确定穴体初步判定穴体的三维定位。(4)在10侧新鲜人体上肢标本上,根据体表按压和针刺确定的鱼际穴穴体的位置进行显微解剖,探索穴位实体解剖结构。(5)针刺志愿者鱼际穴出现穴感时,用B超确认针尖所在位置。(6)用超声显像仪在10名志愿者手鱼际部找到鱼际穴穴体位置,在B超引导下针刺该位置与其周围组织,验证其区别。结果 (1)古籍中鱼际穴定位,从鱼际部的散脉中逐渐缩小至“舟角沟”以远的凹陷处。(2)分区按压,恒定出现穴感位置在“舟角沟”远端。(3)针刺“舟角沟”远端时穴感最强烈。(4)显微解剖发现鱼际穴处有拇对掌肌肌支及其伴行血管进入肌肉。(5)针刺鱼际穴出现强烈穴感时,针尖位于拇对掌肌肌门处。(6)B超下证实拇对掌肌肌门是鱼际穴实体解剖结构。结论 鱼际穴主穴穴体位于“舟角沟”远端,为拇对掌肌肌门处,另有多个穴体散在分布于整个鱼际区,其中鱼际中、近部皮肤浅静脉丰富区穴体分布相对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际穴 五输穴 实体结构 穴位解剖 肌门
原文传递
针刺对哮喘大鼠肺功能及气道平滑肌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时宜蓉 易蔚 +5 位作者 乔赟 卓少元 张倩 杨雪捷 梁韬 凌希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7-943,958,共8页
目的:观察针刺“孔最”“鱼际”对哮喘大鼠引喘潜伏期、肺功能及内皮素-1(ET-1)、金属硫蛋白-2(MT-2)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改善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 目的:观察针刺“孔最”“鱼际”对哮喘大鼠引喘潜伏期、肺功能及内皮素-1(ET-1)、金属硫蛋白-2(MT-2)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改善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及针刺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卵蛋白致敏法建立哮喘模型。药物组予沙丁胺醇雾化,针刺组针刺双侧“孔最”“鱼际”,均每日1次,共14 d。观察各组大鼠引喘潜伏期及肺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ET-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采用Masson染色观察气道形态,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气道平滑肌超微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ET-1、MT-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引喘潜伏期缩短(P<0.01),气道阻力(RL)升高、肺顺应性(Cdyn)降低(P<0.01,P<0.05);血清及BALF中ET-1及TNF-α含量升高(P<0.01);支气管周围可见胶原纤维及胶原沉积,气道平滑肌增厚;细胞损伤较重,线粒体肿胀;ET-1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MT-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引喘潜伏期延长(P<0.05),RL降低、Cdyn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血清及BALF中ET-1、TNF-α含量降低(P<0.01,P<0.05);支气管周围胶原纤维及胶原沉积减少,气道平滑肌增厚程度减轻,细胞损伤较轻;ET-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MT-2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MT-2 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针刺“孔最”“鱼际”可改善哮喘大鼠肺功能,松弛气道平滑肌痉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ET-1表达、上调MT-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针刺 孔最 鱼际 气道平滑肌 内皮素-1 金属硫蛋白-2
原文传递
针刺鱼际穴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即刻平喘效应观察 被引量:32
5
作者 韩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91-894,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与喷吸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即刻平喘效果差异,并比较留针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289例)和喷吸组(288例)。所有患者均行吸氧、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患者哮喘急... 目的:观察针刺与喷吸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即刻平喘效果差异,并比较留针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289例)和喷吸组(288例)。所有患者均行吸氧、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时,针刺组立即取鱼际,针尖向掌心方向斜刺20~35mm,得气后留针60min,每5分钟捻转行针1次;喷吸组喷吸沙丁胺醇气雾剂200μg,24h少于8喷。观察急性发作时及针刺组针刺后即刻、留针5min、30min、60min,喷吸组喷吸后5min肺功能指标、中医症状评分变化,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针刺组针刺后即刻与喷吸组喷吸后5min肺功能指标、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喷吸组优于针刺组(均P<0.05);针刺组留针5min与针刺后即刻无明显差异;针刺组留针30min以上指标较针刺即刻明显改善(均P<0.05),与喷吸组疗效相当(均P>0.05);针刺组留针60min与留针30min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鱼际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平喘功效,即刻起效快,留针30min达最佳疗效,与喷吸沙丁胺醇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针刺 鱼际 留针时间 肺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