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ORDOS DESERT IN CHINA SINCE 1.1MA B. P. AS INDICATED BY YULIN STRATIGRAPHICAL SECTION AND ITS GRAIN-SIZE ANALYSIS RESULTS 被引量:4
1
作者 LIBao-sheng GAOShang-yu +1 位作者 DONGGuang-rong JINHe-l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5年第1期34-41,共8页
Yulin section is a typical sedimentary record for reflecting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Ordos Desert, China in the past 1.1Ma. By analyzing its sequence and grain-size composition some views have been put forward ... Yulin section is a typical sedimentary record for reflecting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Ordos Desert, China in the past 1.1Ma. By analyzing its sequence and grain-size composition some views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as follows. The layers of sand, loess and palaeosol in Yulin section were respectively formed by wind and the pedogenesis on parent material of the sand and loess. Since 1.1Ma B. P., Ordos Desert has alternately experienced 11 stages of shifting dunes under extreme cold-dry climatic environment, 7 stages of fixed and semi-fixed dunes and 8 stages of dust (loess) under cold-dry climatic condition; and the pedogenesis environment under 15 times of warm-humid climate and 3 times of temperate-humid climate (brownish-drab soils and black soils formed respectively). The aeolian sand had already existed in Ordos Desert at latest by 1.1Ma B. P., and from that time on it has undergone a series of alternative processes of shifting sands, fixed and semi-fixed dunes, loess and soils. Ordos Desert has been situated in the transitional belt of the Mongolian High Pressure and margin of the southeast summer monsoon since 1.1Ma B. P., and influenced repeatedly by migration of the lithofacies belts of shifting sands, fixed and semi-fixed dunes, loess and soils, which have been caused by the climatic fluctuations of glacial and interglacial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desert yulin stratigraphical section past 1.1Ma grain-sizecomposition environment evolution
下载PDF
陕西榆林柳树峁剖面L_(3)与S_(3)层位粒度端元特征与古环境研究
2
作者 杨宇哲 岳大鹏 +3 位作者 赵景波 刘蓉 刘怡婷 赵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80-1690,共11页
本文选取榆林市横山区柳树峁剖面,对其第3层黄土(L_(3))、第3层古土壤(S_(3))层位粒度数据进行分布特征分析和参数化端元分析,以此探讨沉积动力及其所代表的环境特征。结果表明:柳树峁剖面L_(3)、S_(3)层位粒度组成以粗粉砂(42.65%)和... 本文选取榆林市横山区柳树峁剖面,对其第3层黄土(L_(3))、第3层古土壤(S_(3))层位粒度数据进行分布特征分析和参数化端元分析,以此探讨沉积动力及其所代表的环境特征。结果表明:柳树峁剖面L_(3)、S_(3)层位粒度组成以粗粉砂(42.65%)和极细砂(32.40%)为主,中值粒径为47.11μm。剖面L_(3)、S_(3)层粒度数据可分为4个端元:EM1组分(众数粒径7.42μm)为大气中长期存在的、经过远距离携带搬运的细粒组分,EM2(众数粒径43.66μm)和EM3(众数粒径76.43μm)组分是由冬季风或沙尘暴所携带的近源组分,EM4(众数粒径161.20μm)组分为风成沙,物源来自于北部的毛乌素沙地,该组分含量变化可作为指示强冬季风或强沙暴的替代性指标。柳树峁剖面记录了L_(3)黄土沉积时期存在1个极冷期、2个冷期和1个较暖期,S_(3)古土壤发育时期存在2个暖期和1个冷期。同时,剖面也记录了L_(3)、S_(3)层位沉积发育时期毛乌素沙地的两次扩张事件和两次收缩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端元分析 气候变化 沙进沙退 榆林地区
下载PDF
Female Agassiz’s desert tortoise activity at a wind energy facility in southern California:The influence of an El Nino event
3
作者 Josh R.Ennen Kathie Meyer Jeffrey Lovich 《Natural Science》 2012年第1期30-37,共8页
We compared spring-summer activity of adult female Agassiz’s Desert Tortoises (Gopherus agassizii) among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1997, 1998, and 1999) that differed dramatically in winter rainfall and annual plant p... We compared spring-summer activity of adult female Agassiz’s Desert Tortoises (Gopherus agassizii) among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1997, 1998, and 1999) that differed dramatically in winter rainfall and annual plant production at a wind energy facility in the Sonoran Desert of southern California. Winter rainfall was approximately 71%, 190%, and 17% of the long-term average (October-March = 114 mm) for this area in water years (WY) 1997, 1998, and 1999, respectively. The substantial precipitation caused by an El Ni?o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event in WY 1998 produced a generous annual food plant supply (138.2 g dry biomass/ m2) in the spring. Primary production of winter annuals during below average rainfall years (WY 1997 and WY 1999) was reduced to 98.3 and 0.2 g/m2, respectively. Mean rates of movement and mean body condition indices (mass/length)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years. The drought year following ENSO (WY 1999) was statistically similar to ENSO in every other measured value, while WY 1997 (end of a two year drought)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ENSO using activity area, minimum number of burrows used, and percentage of non-movements. Our data suggest that female G. agassizii activity can be influenced b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previous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ITY Body Condition Index Agassiz’s desert Tortoise El Nino ENsO Precipitation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榆林市土壤风蚀危险度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新颜 曹晓仪 董治宝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1-747,共7页
选择位于风沙过渡区的榆林市为研究区域,以GIS技术和T-S模糊神经网络为依托,从土壤风蚀影响因子及风蚀动力学机制出发构建区域土壤风蚀危险度模型。基于此模型,对榆林市土壤风蚀危险度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S模糊神经网络... 选择位于风沙过渡区的榆林市为研究区域,以GIS技术和T-S模糊神经网络为依托,从土壤风蚀影响因子及风蚀动力学机制出发构建区域土壤风蚀危险度模型。基于此模型,对榆林市土壤风蚀危险度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S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可有效地揭示出区域土壤风蚀危险度与环境之间的映射关系,为土壤风蚀预测提供依据;风力、植被、气温、降水、地形等环境要素控制着土壤风蚀危险度空间分异格局;榆林市土壤风蚀危险度空间分异格局表现为:危险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市 土壤风蚀 T-s模糊神经网络 危险度评价
下载PDF
放归普氏野马核心区黑腹胃蝇疫源分布特点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科 张钰 +5 位作者 王臣 葛炎 初红军 张彦豹 张东 李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840-5849,共10页
黑腹胃蝇是新疆荒漠草原优势种马胃蝇,对放归至当地普氏野马构成了严重威胁。该蝇将卵产在牧草上并以此感染采食者———马科动物,其幼虫于宿主消化道营寄生生活,至三龄老熟幼虫随宿主粪便进入环境化蛹,成为当年新的疫源。于黑腹胃蝇幼... 黑腹胃蝇是新疆荒漠草原优势种马胃蝇,对放归至当地普氏野马构成了严重威胁。该蝇将卵产在牧草上并以此感染采食者———马科动物,其幼虫于宿主消化道营寄生生活,至三龄老熟幼虫随宿主粪便进入环境化蛹,成为当年新的疫源。于黑腹胃蝇幼虫两个发生峰期(4—5月和8月)对普氏野马核心区新鲜粪便和黑腹胃蝇幼虫点位进行了调查,采用最小凸多边形法(MCP)和固定核域法(FKE)计算粪便分布范围,并通过核密度分析(KDE)辨识幼虫聚集区域和特征。结果表明:(1)在黑腹胃蝇种群第一、第二峰期,野马采食草场拥有最多的胃蝇幼虫采集占比(57.25%、41.94%),其次是驴道、山坡、水源地区域;(2)最小凸多边形法(95%利用率)和固定核域法(95%利用率、0.006带宽值)均能较好估算野马粪便分布范围,第一峰期普氏野马粪便范围(60—70 km2)稍大于第二峰期(50—60 km2)。在所调查的八个水源地,两个发生高峰期均包含红柳、5号、6号3个水源地,并形成了以水源地为重要支撑点、依托毗邻草场交叉传播的连续、非均匀疫源地分布特点;(3)水源地附近草场具有更高的黑腹胃蝇幼虫分布密度,但其在第一、第二峰期空间位置存在一定差异,至最近水源地平均距离分别为(1367±831)m、(1756±1297)m。荒漠草原水源地及其毗邻草场是普氏野马活动和聚集的主要场所,由此成为黑腹胃蝇发生的重要平台,承载着“黑腹胃蝇⁃牧草⁃马科动物”演绎关系。普氏野马既是马胃蝇寄生的受害者也是马胃蝇的传播者,其与水源地的紧密关系使之成为当地马胃蝇蛆病流行的重要参与者。黑腹胃蝇种群双峰发育增加了宿主感染机率,加重了当地马科动物感染程度,这也是该地区普氏野马连续重度感染黑腹胃蝇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黑腹胃蝇幼虫 普氏野马粪便 疫源地 水源地
下载PDF
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机械防沙体系效益分析 被引量:83
6
作者 王训明 陈广庭 +1 位作者 韩致文 董治宝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0-127,共8页
野外实测和室内风洞实验的数据分析表明,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高立式沙障和半隐蔽式沙障发挥了较大的防沙效益,平沙地上高立式沙障的防护距离在18H左右。3种高立式沙障防沙效益各不相同,以芦苇栅栏最佳,抗紫外线尼龙网栏次之,白... 野外实测和室内风洞实验的数据分析表明,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高立式沙障和半隐蔽式沙障发挥了较大的防沙效益,平沙地上高立式沙障的防护距离在18H左右。3种高立式沙障防沙效益各不相同,以芦苇栅栏最佳,抗紫外线尼龙网栏次之,白尼龙网栏最差。随设置路段、地貌部位、风沙活动强度不同,各种高立式沙障使用年限有差异。沙漠腹地半隐蔽式沙障的掩埋速度为2.0~14.4m·a-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公路 高立式 沙障 效益 机械防沙体系 公路
下载PDF
近10年来沙漠-黄土边界带荒漠化土地动态分析——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聂浩刚 王岷 +5 位作者 孙虎 岳乐平 李智佩 张维吉 王飞跃 卢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6-93,共8页
沙漠-黄土边界带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反应敏感。近10年来,榆林地区由于重视沙漠化的防治工作,沙漠化出现逆转态势,但是其潜在威胁不容忽视。水蚀荒漠化状况依然比较严重,应当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荒漠化是一个自然过程,... 沙漠-黄土边界带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反应敏感。近10年来,榆林地区由于重视沙漠化的防治工作,沙漠化出现逆转态势,但是其潜在威胁不容忽视。水蚀荒漠化状况依然比较严重,应当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荒漠化是一个自然过程,荒漠化加速发展是在脆弱的生态环境基础上,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方式而诱发的。应当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黄土边界带 榆林地区 沙质荒漠化 水蚀荒漠化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河西走廊沙漠和绿洲下垫面生态条件下能量交换若干特征 被引量:21
8
作者 郑海雷 王介民 +3 位作者 米谷俊颜 大龙英治 黄子琛 赵松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8-92,共5页
在河西走廊黑河地区沙漠和绿洲下垫面生态条件下,用涡旋相关法研究了能量输送的不同模式和日变化进程;以及两种生态条件下能量输送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在沙漠生态条件下,大部分净辐射用于显热散失,另一部分用于向地下传输,较少部分... 在河西走廊黑河地区沙漠和绿洲下垫面生态条件下,用涡旋相关法研究了能量输送的不同模式和日变化进程;以及两种生态条件下能量输送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在沙漠生态条件下,大部分净辐射用于显热散失,另一部分用于向地下传输,较少部分则用于潜热输送,其方向在白天向下,在夜间向上;其Bowen比为13.16。在绿洲的麦田生态条件下,能量输送的基本模式为:大部分净辐射用于潜热散失,其输送方向与沙漠相反,另一部分用于显热散失,其输送方向一般在午后约3h即由上传转为下传。土壤热通量在最大时一般不超过40W/m2。冠层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则更小,其数量级维持在10W/m2以下,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各能量分量占净辐射的比例有所变化。麦田的Bowen比从分蘖期的0.33降到拔节期末的0.095。当有干热大风自沙漠吹向绿洲时观测了典型的绿洲效应,其能量输送模式发生很大变化,显热显著下传,地热流量减弱,潜热散失强烈,起风后约2h潜热甚至高于净辐射。表明沙漠的能量组分参与了麦田的能量平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下垫面 鲍恩比 地气相互作用 能量交换
下载PDF
单一白刺灌丛堆周围风速流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马士龙 丁国栋 +3 位作者 郝玉光 肖辉杰 杨婷婷 尚润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7-149,共3页
主要利用PC-2F型多通道自计式遥测风速风向仪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绿洲边缘的单一白刺灌丛堆周围风速进行观测,应用二维圆柱绕流理论模型,对野外实测数据应用流体力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风速流场分析,绘出白刺灌丛周围风绕流的速度等势线... 主要利用PC-2F型多通道自计式遥测风速风向仪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绿洲边缘的单一白刺灌丛堆周围风速进行观测,应用二维圆柱绕流理论模型,对野外实测数据应用流体力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风速流场分析,绘出白刺灌丛周围风绕流的速度等势线图和速度矢量图,进一步探讨了白刺灌丛的防风效应,以及其对风蚀荒漠化影响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单一白刺灌丛堆 N-s方程 速度场测量 防风效应
下载PDF
榆林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科技园建设初探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昕 任志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1-156,共6页
以榆林市农业生态科技园为例,阐述了农业生态科技园的内涵与设计原则,分析了本区设立科技园的优势,它集科技农业示范、干旱区生态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和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并结合农业培训、农业科技推广等相互协调发展,以沙产业为中心... 以榆林市农业生态科技园为例,阐述了农业生态科技园的内涵与设计原则,分析了本区设立科技园的优势,它集科技农业示范、干旱区生态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和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并结合农业培训、农业科技推广等相互协调发展,以沙产业为中心,突出干旱区特色,同时提出了产业园的管理模式,并对其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求对干旱区农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榆林市 农业生态科技园 示范
下载PDF
沙漠边缘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研究——以陕西榆林市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艳芳 李九全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9-552,共4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近50年来城市及区域景观的演化与现状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了该区域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并提出榆林市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重点。认为对沙漠边缘地区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应强调区...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近50年来城市及区域景观的演化与现状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了该区域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并提出榆林市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重点。认为对沙漠边缘地区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应强调区域基质背景的生态意义,重视区域基质与城市建成区景观、城市边缘区景观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强调对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边缘 城市景观 生态建设 榆林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情景分析 被引量:35
12
作者 张永民 赵士洞 P.H.Verburg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7,F003,共10页
根据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过去15年(1985~2000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200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以及2010年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构建了模拟研究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CLUE-S模型。在该模型的支持下,论文分别对研究地区未来10年(2000~2... 根据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过去15年(1985~2000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200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以及2010年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构建了模拟研究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CLUE-S模型。在该模型的支持下,论文分别对研究地区未来10年(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的马尔柯夫情景和规划情景进行了模拟,然后,通过200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与2010年情景模拟图的叠加,分析了在以上两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共同之处及差异。研究结果对完善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土地利用变化 CLUE-s模型 情景分析
下载PDF
两种沙生植物内源激素、叶绿体膜脂肪酸组成和膜脂抗氧化系统酶类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崔素霞 王蔚 +1 位作者 陈国仓 张承烈 《植物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6-101,共6页
对两种生长于相同沙丘生境中植物的内源生长调节物质 ,叶绿体膜脂肪酸组成及膜脂抗氧化系统酶类的季节变化的研究 ,结果证明 :具极强耐旱性的泡泡刺比具较强耐旱性的沙拐枣体内脱落酸 (ABA )含量高 4.7倍 (5月 )和 3.5倍 (7月 )。而两... 对两种生长于相同沙丘生境中植物的内源生长调节物质 ,叶绿体膜脂肪酸组成及膜脂抗氧化系统酶类的季节变化的研究 ,结果证明 :具极强耐旱性的泡泡刺比具较强耐旱性的沙拐枣体内脱落酸 (ABA )含量高 4.7倍 (5月 )和 3.5倍 (7月 )。而两种植物的 ABA含量高峰出现在 7月 ,可能是受发育及环境高温的影响。玉米素核苷 (ZRS)的季节变化与植物开花关系密切 ;叶绿体膜脂肪酸以亚麻酸 (18:3)、亚油酸 (18:2 )和棕榈酸 (16 :0 )为主。5月和 9月 ,叶绿体膜脂的不饱和脂肪酸指数 (IUFA)较高 ,而 7月由于亚麻酸、亚油酸含量下降 ,棕榈酸、肉豆蔻酸 (14:0 )含量上升 ,膜脂的 IUFA值较低。分析 IU FA值的高低是对环境干旱和高温的响应。ABA对 7月叶绿体膜脂的 IU FA值下降可能具有直接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在 3个生长季节均较高 ,而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除 9月较高外 ,5~ 7月活力很低 ,出现酶活力失衡现象。文中还对上述结果与环境条件间的相关性及沙漠植物的环境适应机理作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生植物 脂肪酸 sOD POD CAT ABA ZRs
下载PDF
青海省大柴旦双口山荒漠戈壁景观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方法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永利 郑有业 +4 位作者 徐广东 徐萌萌 张晓鹏 王永开 许荣科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307-316,共10页
青海省大柴旦双口山地区属于我国干旱荒漠戈壁特殊景观区之一,具典型大陆荒漠气候特征。依托2010年"青海绿梁山—双口山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开展了干旱荒漠戈壁特殊景观区1∶5万区域化探最佳采样粒度、采样密度等有效性方法实... 青海省大柴旦双口山地区属于我国干旱荒漠戈壁特殊景观区之一,具典型大陆荒漠气候特征。依托2010年"青海绿梁山—双口山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开展了干旱荒漠戈壁特殊景观区1∶5万区域化探最佳采样粒度、采样密度等有效性方法实验。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分析及数据处理,确定了适合此特殊景观区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方法技术:采样密度为6~8点/km2,采样粒级在-20~+60目,较为经济合理,技术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口山 荒漠戈壁景观地区 水系沉积物测量 采样密度 采样粒度
下载PDF
封育对荒漠草原苦豆子群落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盼盼 李国旗 +1 位作者 邵文山 靳长青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4-1241,共8页
该研究以宁夏盐池荒漠草原区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了围封对苦豆子群落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围栏外相比,围栏处理样地的... 该研究以宁夏盐池荒漠草原区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了围封对苦豆子群落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围栏外相比,围栏处理样地的黏粒(<2μm)体积百分比含量增加,在0~10、10~20和20~40cm土层差异显著;粉粒(2~50μm)体积百分比含量在0~10cm土层显著增加;而砂粒(50~250μm)体积百分比含量减少,在0~10和10~20cm土层差异显著,围封可促使土质细粒化。(2)与围栏外相比,围栏内土壤有机碳、全N、全P、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0~10cm土层分别增加了177.70%、155.70%、60.11%、120.42%、179.40%,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N、全P、速效磷含量增加比例分别为202.80%、36.50%、27.78%和s37.30%,20~40cm土层土壤养分变化不显著,说明围栏封育使土壤养分主要富集在0~20cm土层,其中0~10cm土层富集达到显著水平。(3)苦豆子群落围栏内的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在2.64~2.69之间,围栏外的分形维数在2.59~2.64之间;与围栏外相比,围栏内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在0~10和10~20cm土层增加显著。(4)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与土壤粒径分布、土壤有机碳、全N、全P、碱解氮、速效P含量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说明分形维数可以作为一个衡量土壤肥力、土壤结构以及退化土壤恢复程度的综合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群落 荒漠草原 封育 分形维数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低温驯化和外源糖对爪哇伪枝藻冷胁迫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饶本强 吴沛沛 +2 位作者 李敦海 陈坤 刘永定 《生态科学》 CSCD 2011年第2期128-134,共7页
低温是影响荒漠藻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了低温驯化和外源糖对爪哇伪枝藻冷胁迫的作用。实验测定了低温和外源糖处理下伪枝藻某些生理活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伪枝藻生物量和光合活性的显著降低,低温驯化和外源糖在... 低温是影响荒漠藻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了低温驯化和外源糖对爪哇伪枝藻冷胁迫的作用。实验测定了低温和外源糖处理下伪枝藻某些生理活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伪枝藻生物量和光合活性的显著降低,低温驯化和外源糖在一定程度上对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活性具有促进作用,低温驯化明显提高了细胞内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而对丙二醛的含量影响不大。研究还发现,低温驯化明显降低了细胞膜的相对透性,而外源糖对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影响不大。此外,低温驯化促进了伪枝藻胞外多糖的大量合成。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了低温驯化和外源糖类对于提高伪枝藻的冷胁迫耐受性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藻 爪哇伪枝藻 低温胁迫 低温驯化 外源糖 冷胁迫耐受性
下载PDF
南极陨石研究的启示Ⅶ:南极新的和独特的陨石类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道德 戴诚达 陈永亨 《南极研究》 CSCD 1996年第1期21-36,共16页
近年来在南极及澳大利亚、非洲和北美的沙漠地区发现和回收了大量的陨石,改变了以前的球粒陨石分类。球粒陨石群由9个增加到13个(EH、EL、H、L、LL、R、CI、CR、CH、CM、CO、CV及CK),并提出了3个碳质球... 近年来在南极及澳大利亚、非洲和北美的沙漠地区发现和回收了大量的陨石,改变了以前的球粒陨石分类。球粒陨石群由9个增加到13个(EH、EL、H、L、LL、R、CI、CR、CH、CM、CO、CV及CK),并提出了3个碳质球粒陨石小群。CK、CR、CH和R为13个球粒陨石群中新的化学群。不同的球粒陨石群,其岩石学、矿物学、化学及氧同位素组成均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其结构、矿物、化学及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将13个球粒陨石群划分为碳质球粒陨石系(由CI-CR-CH、CM-CO及CV-CK族组成)和顽辉石-普通球粒陨石系(由EH-EL、H-L-LL及R族组成)。碳质球粒陨石系是在相对远离太阳的区域形成,它以高的氧化态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陨石 沙漠陨石 球粒陨石 陨石
下载PDF
沙丘形态示量指征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以巴丹吉林沙漠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萍 蒋紫蕊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4-358,共5页
利用航空像片及其成像原理,在立体坐标量测仪上恢复沙漠景观的地面立体模型,并分别对巴丹吉林沙漠内典型区域的各种形态沙丘的示量指征进行高精度的量测。通过沙丘的各种数量指标的运算,分析沙丘的示量指征及其形态特征,提出了较高... 利用航空像片及其成像原理,在立体坐标量测仪上恢复沙漠景观的地面立体模型,并分别对巴丹吉林沙漠内典型区域的各种形态沙丘的示量指征进行高精度的量测。通过沙丘的各种数量指标的运算,分析沙丘的示量指征及其形态特征,提出了较高精度的、有效的沙丘测量方法,从而为沙漠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量测手段。最后通过巴丹吉林沙漠沙丘示量指征的量测和分析,展示巴丹吉林沙漠北部沙丘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沙丘形态 示量指征 测定法 沙漠
下载PDF
塔中沙漠区可控震源宽线采集试验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俊 张坤 +1 位作者 周旭 张岩 《非常规油气》 2015年第6期17-21,共5页
塔中沙漠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勘探需要通过高密度宽方位三维采集来提高勘探精度。基于高密度宽方位采集对提高采集效率和降低勘探成本的需求,开展了可控震源宽线采集试验,以研究沙漠区应用可控震源并实施高效采集的可行性。利用试验数据,... 塔中沙漠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勘探需要通过高密度宽方位三维采集来提高勘探精度。基于高密度宽方位采集对提高采集效率和降低勘探成本的需求,开展了可控震源宽线采集试验,以研究沙漠区应用可控震源并实施高效采集的可行性。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震源台数、覆盖次数等施工参数的对比、炸药和可控震源资料的对比、可控震源施工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可控震源在塔中沙漠区应用是可行性的。在组合台数和覆盖次数乘积相等的前提下,单台激发高覆盖观测与多台震源组合激发较低覆盖次数观测的剖面效果基本相当。为得到与炸药激发相当水平的资料,单台可控震源采集的覆盖次数至少要达到炸药激发覆盖次数的11倍以上。可控震源在沙漠区施工时,通行条件是影响效率的关键,再配置足够的震源,能够进行高效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区 低信噪比 可控震源 激发方法 覆盖次数
下载PDF
吴克明教授运用新加苁蓉菟丝子丸治疗卵巢早衰助孕成功经验撷粹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小红 霍君怡 +1 位作者 罗前 吴克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第4期19-22,共4页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一种病因复杂、治疗难度极大的妇科常见和疑难疾病。吴克明教授认为本病的核心发病机制为肾精亏虚,气血失调,冲任失养,以致胞宫无血可下。肾虚血瘀为本病基本病机。治疗上运用补肾益精,养血活...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一种病因复杂、治疗难度极大的妇科常见和疑难疾病。吴克明教授认为本病的核心发病机制为肾精亏虚,气血失调,冲任失养,以致胞宫无血可下。肾虚血瘀为本病基本病机。治疗上运用补肾益精,养血活血,调理冲任以提高卵巢储备功能。方用新加苁蓉菟丝子丸,根据不同伴随症状随症加减,验之临床,具有较好疗效。但对于卵巢功能确已衰退、单靠中药已无力回天、有用激素适应症而无禁忌症的患者,在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同时中西医整合维持月经和延缓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补肾益精 养血活血 新加苁蓉菟丝子丸 吴克明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