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for Soil Erosion in Typical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SUN Li-ying CAI Qiang-guo +1 位作者 CHEN Sheng-yong HE Ji-ju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od production bases and commodity grain bases in China. However, the continual loss and degradation of precious black soil resources has led to d... 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od production bases and commodity grain bases in China. However, the continual loss and degradation of precious black soil resources has led to direct threats to national food security and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ummarize 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xperience of small watersheds in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Tongshuang small watershed, a typical watershed in rolling hills of typical black soil areas in Northeast China, i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Based on nearly 50 years' experience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oil and water loss, the structures and overall benefits of an 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for soil and water loss are investigated. Then, the 'three defense lines' tri-dimensional protection system with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soil and water control measures from the hill top to gully 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first line on the top hill can weaken and block uphill runoff and sediment, hold water resources and improve soil property. The second line on the hill can truncate slope length, slow down the runoff velocity and reduce erosion energy. The third line in the gully is mainly composed of waterfall engineering, which can inhibit soil erosion and restore land resources. The 'three defense lines' system is feasible for soil and water loss control of small watersheds in the typical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 Tongshuang small watershed, There are effective improvements in ecological conditions in Tongshuang small watershe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 defense lines' soil and water control system. Moreover, the integrated treatment paradigm for soil and water loss in typical black soil region is compared with that in loess reg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uld offer references and experiences for other small watersheds in typical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ICAL BLACK soil region Small waterSHED soil and
下载PDF
城市水土保持区划及水土流失防控策略——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文杰 黄金权 +4 位作者 许文盛 温夏伟 张志华 聂文婷 高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5-60,67,共7页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城镇化进程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需求对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圳市作为高度城镇化地区,长期引领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但并未形成适合自身高密度经济单元、高科技产业类...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城镇化进程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需求对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圳市作为高度城镇化地区,长期引领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但并未形成适合自身高密度经济单元、高科技产业类型、高质量环境要求的水土保持区划。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数理统计方法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基于层次聚类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叠加分析等定量手段和定性修正,划定了以最低行政层级的街道为基本单元的水土保持区划方案,并针对各分区水土流失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提出了区域化水土流失防控重点和策略。区划方案与城市空间扩张、内部功能调整形成的格局一致,充分体现了深圳市城市水土保持特色,可用于指导深圳市水土保持分区审批、分类管理、分级防控,进而为实现深圳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区划 指标体系 水土流失 防控策略
下载PDF
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厚海 《云南水力发电》 2023年第9期5-8,共4页
由于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以及群众的日常生活,因此为解决该现象,以红壤区海南省的水土流失治理为例,概述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因素,对症下药,提出针对性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并进行... 由于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以及群众的日常生活,因此为解决该现象,以红壤区海南省的水土流失治理为例,概述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因素,对症下药,提出针对性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并进行相应的实践,验证保护性开发治理措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壤区 水土流失 治理工作 对策
下载PDF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动态调整必要性分析——以浙江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为例
4
作者 聂国辉 朱春波 +1 位作者 戴君儿 步永伟 《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6期4-8,共5页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是实施水土保持分区防治和分类指导战略的依据,也是各级投入和管理的重点,对于推动面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为例,阐述对现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开展动态调研的必要性。分析2014、2018、...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是实施水土保持分区防治和分类指导战略的依据,也是各级投入和管理的重点,对于推动面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为例,阐述对现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开展动态调研的必要性。分析2014、2018、2020年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发现,虽然2014年以来水土流失实现大幅减量降级,但治理任务依然艰巨。对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划分,建议至少每10 a开展一次复核、调整工作,为开展分区管控、制定差异化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重点防治区 动态调整 浙江省
下载PDF
中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4
5
作者 赵辉 黎家作 李晶晶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动态监测的方法、技术与组织模式,是为了提高动态监测评价的科学性。[方法]基于现状分析,研究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对策。[结果]应从构建完善的动态监测空间尺度体系、合... [目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动态监测的方法、技术与组织模式,是为了提高动态监测评价的科学性。[方法]基于现状分析,研究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对策。[结果]应从构建完善的动态监测空间尺度体系、合理的工作体系、科学快捷的动态监测评价体系和统一的动态监测技术体系等方面,完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工作。[结论]进一步提高中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水平,是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宏观决策的要求,可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监测服务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监测评价 重点防治区 对策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水土流失过程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0
6
作者 曹建华 鲁胜力 +2 位作者 杨德生 蒋忠诚 康志强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2期52-56,共5页
长期岩溶作用导致的双层岩溶水文地质结构,使岩溶区的水循环过程(含水的流失)和土壤侵蚀过程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且受到岩溶地质条件的影响。基于岩溶环境空间分异大的特点,在分析水循环、土壤侵蚀过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尺度区域水土流... 长期岩溶作用导致的双层岩溶水文地质结构,使岩溶区的水循环过程(含水的流失)和土壤侵蚀过程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且受到岩溶地质条件的影响。基于岩溶环境空间分异大的特点,在分析水循环、土壤侵蚀过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尺度区域水土流失的特点分别提出坡地、洼地(谷地)及流域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过程 石漠化 岩溶区 防治对策
下载PDF
黑龙江省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宁宁 赵雨森 朱丽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9-263,共5页
黑龙江省黑土区占整个东北黑土区的大部分,其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流失面积呈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农民脱贫致富构成威胁。黑龙江省黑土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已初步形成政府财政为... 黑龙江省黑土区占整个东北黑土区的大部分,其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流失面积呈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农民脱贫致富构成威胁。黑龙江省黑土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已初步形成政府财政为主的资金投入体系,水土保持科技水平有所提升,水土保持监管执法体系初步完善。但在治理过程中,还存在着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不完善、投入资金不足和标准过低、约束和激励机制缺乏、传统耕作制度和经营制度制约治理速度,以及农民投劳占地问题难解决等困境。为此,从资金投入、法律法规完善、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水土流失治理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强化防控与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思路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翁伯琦 王义祥 +1 位作者 张伟利 叶菁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063-1071,共9页
防控与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项事关生态环境安全、经济社会和谐和城乡建设的重要工程。近30年来,福建各地对不同类型的土壤侵蚀和不同模式的水土保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构建了水土保持学科的主要框架,而且经过不断实践,相关理论研究与集... 防控与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项事关生态环境安全、经济社会和谐和城乡建设的重要工程。近30年来,福建各地对不同类型的土壤侵蚀和不同模式的水土保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构建了水土保持学科的主要框架,而且经过不断实践,相关理论研究与集成技术应用取得良好成效,尤其在土壤侵蚀预测预报、农田土壤综合保育、山地水土流失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分析了福建省水土流失的防治现状与特点,总结水土流失治理的经验与模式,并提出思路与对策,以期为强化防控与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思路对策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技术体系——以江西省信丰县崇墩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峰 石辉 +5 位作者 黄林 周立江 李鉴平 曾明洪 曹源烈 赖道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8-251,共4页
红壤丘陵区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以江西省信丰县崇墩沟流域为例,从生物措施配置植物选择、生物措施类型设计和生物措施实施的配套工程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在南方红壤区实施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技术体系。以期为红壤地... 红壤丘陵区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以江西省信丰县崇墩沟流域为例,从生物措施配置植物选择、生物措施类型设计和生物措施实施的配套工程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在南方红壤区实施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技术体系。以期为红壤地区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水土流失 生物措施 技术体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灾害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惠霞 郑书彦 徐伯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320-321,共2页
水土流失灾害是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在阐述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主要危害、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 ,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 防治对策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之我见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胜利 庄世宏 杨开宝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48,共3页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据此,提出了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个人观点:(1)近期应标、本兼治,并稍偏重于治标;(2)远期应发展精细、高附加值农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农业人口转移。
关键词 黄土高原地区 水土流失治理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下载PDF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特点及其环境危害防治措施探讨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红卫 彭补拙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31-339,共9页
水土流失是三峡库区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库区产生大量泥沙的根本因素,更是造成库区人民生活贫困的根源。本文就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其环境危害作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防治措施 土壤侵蚀
下载PDF
辽宁省黑土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立亚 任丽华 +1 位作者 石连奎 杜春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5,共4页
辽宁省黑土区位于我国东北黑土区的南部,总面积约1.23×10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33×104km2,占辽宁省黑土区总面积的26.99%。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该区耕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河床抬高,水库淤积;环境污染严重;灾害频繁,... 辽宁省黑土区位于我国东北黑土区的南部,总面积约1.23×10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33×104km2,占辽宁省黑土区总面积的26.99%。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该区耕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河床抬高,水库淤积;环境污染严重;灾害频繁,损失加重。依据辽宁省黑土区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东北黑土区 辽宁 防治对策 土地生产力 南部 损失 耕地面积 区位 中国
下载PDF
陕西省彬长矿区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勇 王亚峰 赵晓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5-308,共4页
煤炭开采造成矿区水土流失加重。矿区环境地质灾害类型复杂,危害严重。以陕西省彬长矿区(位于长武、彬县和旬邑3县境内)为例,在阐述该矿区水土流失程度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水土流失与环境地质灾害的关系;煤矿区水土流失往往以地质... 煤炭开采造成矿区水土流失加重。矿区环境地质灾害类型复杂,危害严重。以陕西省彬长矿区(位于长武、彬县和旬邑3县境内)为例,在阐述该矿区水土流失程度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水土流失与环境地质灾害的关系;煤矿区水土流失往往以地质灾害为成因,地质灾害加重了水土流失的程度。总结了矿区滑坡型、崩塌型、泥石流型、地面塌陷型水土流失4种类型及其特点,提出了矿区地质灾害防治思路及治理对策。针对采空区、地表塌陷、地裂缝、弃渣场等煤矿区废弃地,应采用复垦成套工艺技术,减少水土流失的场所,同时严格控制弃土弃渣的堆放,避开水流路线,修建拦挡设施。边坡开挖要采取顶部排水及底部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煤矿区 地质灾害 防治对策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4
15
作者 蔡晓布 钱成 黄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8-53,共6页
该文分析了西藏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拉萨河、年楚河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成因。并针对该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战略措施与耕作、生物、工程等具体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中游地区 水土流失 防治
下载PDF
《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解读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平仓 程冬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34,共7页
南方红壤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由于自然条件独特复杂,水土流失特点与其它区域有很大差异,采取的治理措施也存在很大差异,国家颁布实施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中,缺少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难以完全满足指导... 南方红壤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由于自然条件独特复杂,水土流失特点与其它区域有很大差异,采取的治理措施也存在很大差异,国家颁布实施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中,缺少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难以完全满足指导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的颁布实施,对规范和指导该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标准作为指导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规范性文件,总结了该区二十多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践经验,内容全面扼要,条款清晰,科学实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壤丘陵区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技术标准 解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关键措施及其组合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康玲玲 吴卿 +1 位作者 王昌高 曾广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71-76,共6页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几条典型小流域和现有治理模式的分析评价,初步确定了该区不同侵蚀类型区水上保持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及其组合方案。各区的组合比例如下。第1副区和第2副区:水平梯田18%~25%,人工造林45%~55%,人工种草20%~2...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几条典型小流域和现有治理模式的分析评价,初步确定了该区不同侵蚀类型区水上保持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及其组合方案。各区的组合比例如下。第1副区和第2副区:水平梯田18%~25%,人工造林45%~55%,人工种草20%~25%,坝地5.5%~7.5%,水地0.5%~2.7%;第3副区:水平梯田42%~48%,人工造林32%~38%,人工种草18%~22%;第4副区和第5副区:水平梯田28%~35%,人工造林40%~46%,人工种草13%~17%,坝地小于5%,水地小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 沟壑区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小流域治理
下载PDF
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生态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治国 郑大玮 +2 位作者 段玉 妥德宝 陈正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240-242,共3页
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气候干旱 ,丘陵沟壑遍布 ,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条件恶劣 ,经济相对落后。因此 ,如何解决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问题 ,促进区域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的水资源、土地... 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气候干旱 ,丘陵沟壑遍布 ,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条件恶劣 ,经济相对落后。因此 ,如何解决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问题 ,促进区域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植被资源的现状 ,从退耕还草、种植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农牧交错带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中国西南山地型城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继霞 张凤太 苏维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0-353,共4页
分析了重庆都市区为代表的西南山地城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影响水土流失产生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并针对重庆都市区山地城市水土流失较平原城市来说自然因素影响大,危害严重,复杂的特点,提出了水土流失的预防与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 山地型城市 都市区 水土流失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水土流失及其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宏祥 马友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6期408-412,共5页
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人们的饮水和粮食安全。文章介绍了水土流失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概念,分析指出水土流失是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的重要形式和运输载体。在概括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人们的饮水和粮食安全。文章介绍了水土流失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概念,分析指出水土流失是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的重要形式和运输载体。在概括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给出了水土流失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农业非点源污染 运输载体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