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麦54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45
1
作者 茹振钢 赵虹 +1 位作者 胡铁柱 李淦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89,共4页
为了全面解豫麦54的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以1995-1998年河南省和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对该品种和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豫麦54属于丰产、稳产型中筋... 为了全面解豫麦54的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以1995-1998年河南省和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对该品种和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豫麦54属于丰产、稳产型中筋品种,有较强的抗逆性与适应性,在产量结构三要素中,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0.5916),穗粒数次之(0.3606),千粒重最小(0.2634),增加穗数、提高穗粒数是其高产的关键。该品种产量主效应值大,品种×地点互作变异系数小,产量与环境的回归系数接近于1,在6 000-7 500 kg/hm2肥力水平下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麦54 高产 稳产 适应性 品质
下载PDF
播期、密度与施肥水平对渝麦12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周凤云 李伯群 +5 位作者 杨明 余国东 马强 张丕辉 高志宏 廖敦秀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134,共4页
为了探讨重庆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管理措施,以渝麦12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及施肥水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施肥量效应表现显著差异,并且播期效应大于密度和施肥效应。4个播期中... 为了探讨重庆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管理措施,以渝麦12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及施肥水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施肥量效应表现显著差异,并且播期效应大于密度和施肥效应。4个播期中,早播(10月29日播种)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播期;密度以180万.hm-2的产量最高;施肥量以基施40%复合肥450kg.hm-2+追施纯N 6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蛋白质含量与施肥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适当追肥可提高蛋白质含量。渝麦12号在11月7日播种、播种密度135万.hm-2、基施40%复合肥(含N 20%、P2O512%、K2O 8%)450kg.hm-2+追施30kg.hm-2纯氮的处理条件下蛋白质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渝麦12号 播期 密度 施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渝麦1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伯群 余国东 +6 位作者 周凤云 马强 廖敦秀 张丕辉 石有明 张继君 杨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66-170,共5页
渝麦12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于2010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选用河南小麦材料宛抗42作母本,自育中间材料97-3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选育而成。根据2007—2008两年重庆市小麦区域试验的资料,采用与区域试验对照... 渝麦12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于2010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选用河南小麦材料宛抗42作母本,自育中间材料97-3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选育而成。根据2007—2008两年重庆市小麦区域试验的资料,采用与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相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采用C.S.Lin和Shukla分析方法对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渝麦12号小麦丰产稳产性高、适应性较强,农艺性状好,品质指标除湿面筋外均达到中筋小麦类型标准(GB/T17892-1999),适宜加工面条、馒头、饺子等食品和进行产业化开发,渝麦12号(渝审麦2010001)是一个适合重庆地区大面积生产的丰产、稳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渝麦12号 丰产稳产性 广适性
下载PDF
小麦骨干亲本豫麦2号的育种价值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朱有朋 郭春燕 +3 位作者 孙文鑫 马彩艳 袁水泉 詹克慧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50-54,共5页
河南审定的183个小麦品种中有75个小麦品种含有豫麦2号的血缘,豫麦2号成为河南小麦育种利用率最高的骨干亲本。利用系谱资料对豫麦2号种质与其75个衍生品种的共祖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5个小麦品种与豫麦2号的共祖先度范围为0.0500... 河南审定的183个小麦品种中有75个小麦品种含有豫麦2号的血缘,豫麦2号成为河南小麦育种利用率最高的骨干亲本。利用系谱资料对豫麦2号种质与其75个衍生品种的共祖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5个小麦品种与豫麦2号的共祖先度范围为0.0500~0.6250,累积的共祖先度为20.9041,占75个小麦品种的27.87%,占河南183个小麦品种的11.42%,豫麦2号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豫麦2号及其衍生品种的利用还在继续。研究豫麦2号的育种价值,对于有效利用小麦种质资源,保持小麦品系的遗传多样性,恰当地选用杂交亲本,成功地创造出优良新基因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骨干亲本 豫麦2号 育种价值 共祖先度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豫麦34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郭鹏旭 熊淑萍 +1 位作者 杜少勇 马新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6-329,共4页
为给小麦优质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豫麦34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三种氮素形态对豫麦34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片、茎、鞘和籽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以开花期最高;穗轴和颖... 为给小麦优质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豫麦34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三种氮素形态对豫麦34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片、茎、鞘和籽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以开花期最高;穗轴和颖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以花后10 d最大;各叶位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低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倒四叶。三种氮素形态处理比较,各器官中(开花期倒三叶、倒四叶、穗轴和颖壳除外)游离氨基酸含量于花后30 d前均以酰胺态氮处理最大,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下互有高低,花后30 d以酰胺态氮处理最低;硝态氮处理下籽粒球蛋白含量最高,铵态氮处理下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最高,酰胺态氮处理下清蛋白含量、麦谷蛋白/醇溶蛋白比值、蛋白质含量最高,氮素形态间差异显著。说明施用酰胺态氮肥能够提高籽粒灌浆前、中期地上各器官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促进灌浆后期游离氨基酸向籽粒中的转运,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因此,酰胺态氮肥是豫麦34品质栽培中首选的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豫麦34 氮素形态 地上器官 游离氨基酸含量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全程化控技术对豫麦47号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郑飞 臧秀旺 +2 位作者 黄保荣 金先春 张自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18,共4页
采用全程化控技术对优质强筋小麦豫麦 47号的研究表明 ,适当的调节剂处理可以增加豫麦 47号对低温逆境的抵抗能力 ,提高产量 ,同时提高其营养和加工品质。调节剂丰优素可以提高豫麦 47号千粒重 2~ 3g ,粗蛋白含量增加 1 .5~ 2个百分... 采用全程化控技术对优质强筋小麦豫麦 47号的研究表明 ,适当的调节剂处理可以增加豫麦 47号对低温逆境的抵抗能力 ,提高产量 ,同时提高其营养和加工品质。调节剂丰优素可以提高豫麦 47号千粒重 2~ 3g ,粗蛋白含量增加 1 .5~ 2个百分点 ,稳定时间提高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化控技术 优质专用小麦 豫麦47号 产量 品质 小麦
下载PDF
播期对豫麦49-198群体质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万代 杜沛鑫 +1 位作者 尹钧 陈现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7-9,共3页
为了给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豫麦49-198提供适宜播期,以豫麦49-19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高群体总茎数随播期推迟而下降,早播的最终成穗数较少;最大叶面积指数随播期推迟而降低,孕穗后早播的叶面积指数... 为了给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豫麦49-198提供适宜播期,以豫麦49-19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高群体总茎数随播期推迟而下降,早播的最终成穗数较少;最大叶面积指数随播期推迟而降低,孕穗后早播的叶面积指数衰减快;就花后干物质积累而言,以适播的最多,晚播次之,早播最少。不同播期间籽粒产量呈现出适播>晚播>早播,且不同播期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适播的穗粒数与千粒重较其它播期的有所下降。在基本苗195万/hm2情况下,河南中部地区豫麦49-198的适宜播期是10月12日,此期播种有利于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实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豫麦49—198 播期 群体质量 产量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灌浆期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会杰 李兰真 +2 位作者 杨会武 杨会民 王春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10,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豫麦2号比较,豫麦39号灌浆期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丙二醛(MDA)积累速度慢,功能叶寿命长。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且叶...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豫麦2号比较,豫麦39号灌浆期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丙二醛(MDA)积累速度慢,功能叶寿命长。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且叶面积系数(LAI)适当,光合性能好,灌浆速度快,持续时间长。为增加粒重、获得高产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豫麦39号 灌浆期 生理特性
下载PDF
高产稳产抗病冬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的选育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兰真 杨会武 +1 位作者 杨会民 冯新常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17,共5页
利用早熟大穗品种偃师4号与抗病、灌浆快的大粒品种陕农7859杂交,通过协调穗粒数与千粒重的矛盾,保持适中的成穗数,确定合理的株型模式,选育成高产、稳产、抗病、落黄好、灌浆快且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多穗大粒型冬小麦新品种豫麦... 利用早熟大穗品种偃师4号与抗病、灌浆快的大粒品种陕农7859杂交,通过协调穗粒数与千粒重的矛盾,保持适中的成穗数,确定合理的株型模式,选育成高产、稳产、抗病、落黄好、灌浆快且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多穗大粒型冬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豫麦39号 育种 株型模式 抗病育种
下载PDF
豫麦18再生系统的建立及愈伤对抗生素G418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押辉远 谷运红 焦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86-89,共4页
以小麦品种豫麦18为受体进行外源基因转移,以豫麦18的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愈伤诱导,通过分化培养基的分化获得小麦幼苗,建立了豫麦18再生系统。同时,通过实验认为,培养基中25mg/L的G418可以作为筛选转基因抗性愈伤的浓度。
关键词 小麦基因转化 豫麦18 愈伤诱导 抗性愈伤
下载PDF
长期土壤干旱对豫麦54扬花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单长卷 王春虎 王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41,47,共4页
为揭示豫麦54扬花期对长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豫麦54扬花期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干旱胁迫下,豫麦54扬花期叶水势、叶相对含水率、根系活力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 为揭示豫麦54扬花期对长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豫麦54扬花期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干旱胁迫下,豫麦54扬花期叶水势、叶相对含水率、根系活力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显著降低;叶饱和亏、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SOD和POD活性及根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这说明,在长期干旱胁迫下,豫麦54通过降低叶片相对含水率、根系活力,增加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根系脯氨酸含量,增强SOD和POD活性等生理上的变化以提高抗旱性,从而使其适应长期干旱胁迫造成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干旱 豫麦54 扬花期 生理特性
下载PDF
高产小麦品种豫麦13号若干形态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作楫 金先春 +1 位作者 揭声慧 张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34,共6页
豫麦13号的主要形态生理特性为:成穗数多且千粒重稳定;穗分化前慢后快,适于黄淮地区生态环境;其冠层结构合理且具动态变化,后期干物质积累过程长而运转率高;根系活力强,植株体内碳氮代谢较正常,对主要自然灾害(冻、旱、涝、病等)有一定... 豫麦13号的主要形态生理特性为:成穗数多且千粒重稳定;穗分化前慢后快,适于黄淮地区生态环境;其冠层结构合理且具动态变化,后期干物质积累过程长而运转率高;根系活力强,植株体内碳氮代谢较正常,对主要自然灾害(冻、旱、涝、病等)有一定抗性或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豫麦13号 产量 生理特性
下载PDF
豫麦50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黎 李锁平 李玉阁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15-1221,共7页
为揭示Glu-D3住点编码的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基因的分子特征,并开发能有效地应于育种选择的分子标记,根据已注册的D基因组来源的LMW—GS基因编码区的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简并引物,采用基因组PCR法,从豫麦50中克隆出LM... 为揭示Glu-D3住点编码的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基因的分子特征,并开发能有效地应于育种选择的分子标记,根据已注册的D基因组来源的LMW—GS基因编码区的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简并引物,采用基因组PCR法,从豫麦50中克隆出LMW—GS基因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共得到了6个具有独特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命名为LMW-Y50-1~LMW-Y50-6;GenBank注册号为JN831414~JN831417、HM055908和JX828375)。其中,4个(LMW-Y50—2,LMW-Y50~4~LMW-Y50—6)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这4个基因均具有LMW—m型LMW-GS的典型分子特征,其中,LMW-Y50—5缺失N-末端第1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LMW-Y50—6在C-末端I区含有1个额外的半胱氨酸残基,LMW-Y50—2和LMW-Y50—4均含有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根据N-末端和C-末端保守序列,4个基因均属于定位在1D染色体上的IV型7、8和10组基因。所得基因序列与36个代表不同位点、不同等位变异或不同单倍型LMw—GS基因序列的聚类分析表明,4个基因分别与D3—2、D3-4和D3—6单倍型有更高的同源性。表明本研究设计的简并引物可对D基因组来源的rnI型LMW-GS基因进行特异扩增。而考虑到半胱氨酸残基数目和位置对面筋品质的重要影响,推测含有异常半胱氨酸残基数目的LMW-Y50—3和LMW-Y50—4基因,尤其是LMW-Y50-3基因,可能与豫麦50优质弱筋的面筋品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W—GS 豫麦50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豫麦49分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师学珍 郭君丽 杨相甫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5-57,共3页
为了确定冬小麦品种豫麦49在河南省豫北地区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发挥其高产潜力,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豫麦49的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其群体分蘖动态、成穗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麦单株及群体成穗数取决于播期和种植密度的共同作用,... 为了确定冬小麦品种豫麦49在河南省豫北地区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发挥其高产潜力,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豫麦49的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其群体分蘖动态、成穗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麦单株及群体成穗数取决于播期和种植密度的共同作用,播期越早,种植密度越小,小麦的单株成穗数越多;密度较大时,无论播期早晚,单株成穗数均保持较低水平;群体成穗数以10月9日播种和195万株/hm2密度的组合最高。2)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以10月9日播种的产量最高(7 991.53kg/hm2),与10月16日播种的产量(6 631.33kg/hm2)差异显著;种植密度以19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7 904.25kg/hm2),120万株/hm2最低(6 925.32kg/hm2),且两者差异显著。因此,豫麦49在豫北地区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为10月9日~16日和195万~270万/hm2基本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麦49 播期 种植密度 分蘖成穗 产量
下载PDF
土壤干旱对豫麦54号小麦灌浆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单长卷 杨文平 张胜利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7-30,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小麦品种豫麦54号灌浆期生长和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浆期株高、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总生物量、叶水势、叶相对含水率、根系活力、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根冠...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小麦品种豫麦54号灌浆期生长和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浆期株高、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总生物量、叶水势、叶相对含水率、根系活力、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根冠比、叶饱和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以及POD活性均呈增加趋势。这说明,在干旱胁迫下,豫麦54号一方面通过改变生物量分配策略,较多地提高根比重,以利于根系吸水增强抗旱性;另一方面,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特性以提高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干旱 小麦 豫麦54号 生长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豫麦34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雷体文 李志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3-5,共3页
豫麦34号小麦新品种是1982年选配杂交组合,经多年系谱选育而成。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晚播早熟,为水稻、棉花、甘薯等中晚茬作物最佳配套品种;高产的关键是保证多穗、力争粒多、粒重。
关键词 小麦 豫麦34号 特性 栽培 选择育种
下载PDF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56号选育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香花 王保林 +1 位作者 周秋峰 赵玉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5期107-108,共2页
分析城乡居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的消费需求,研究分析了小麦育种资源的状况,制订了适合麦田两熟种植的小麦优质高产育种目标。按照既定育种目标选配亲本,以优质品系郑州891、丰产品系周麦8836、适应性及综合性状较好的冀麦5418为亲本进行... 分析城乡居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的消费需求,研究分析了小麦育种资源的状况,制订了适合麦田两熟种植的小麦优质高产育种目标。按照既定育种目标选配亲本,以优质品系郑州891、丰产品系周麦8836、适应性及综合性状较好的冀麦5418为亲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培育成粗杆抗倒穗大粒多、耐旱抗逆、广适抗病、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种豫麦56号(郑优6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豫麦56号品种 选育 产量表现 品质性状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处理水平对小麦品种‘豫麦49’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斌 张志刚 +3 位作者 张佳佳 王素平 海飞 刘景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36期142-147,共6页
为了探讨飞防前提下有效药剂的安全使用范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常量喷雾方法模拟田间飞防操作情况下不同除草剂处理水平对小麦品种‘豫麦49’的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除草剂在推荐用量、2倍剂量和4倍剂量下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 为了探讨飞防前提下有效药剂的安全使用范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常量喷雾方法模拟田间飞防操作情况下不同除草剂处理水平对小麦品种‘豫麦49’的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除草剂在推荐用量、2倍剂量和4倍剂量下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N含量、光合速率、株高、叶锈病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施用3.6%二磺·甲碘隆WDG2倍剂量和15%炔草酯WP4倍剂量下旗叶叶绿素含量和N含量不降反升。推荐剂量、倍量下小区试验产量显示增产效果;而当施用剂量达4倍剂量时,产量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豫麦49 常量喷雾方法 田间飞防 生长影响
下载PDF
强筋优质超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68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改英 张清海 +3 位作者 刘万代 刘士玉 孙希增 姚中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15,共3页
豫麦 68号是通过多亲本复合杂交 ,经Co60 辐射选育而成的集强筋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 ,具 90 0 0kg/hm2 潜力 ,品质达强筋小麦国家标准 ,高抗主要病害。 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豫麦 68号是通过多亲本复合杂交 ,经Co60 辐射选育而成的集强筋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 ,具 90 0 0kg/hm2 潜力 ,品质达强筋小麦国家标准 ,高抗主要病害。 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优质 超高产 小麦 豫麦68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生育后期的防御酶活性及灌浆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兰真 赵会杰 +1 位作者 杨会武 杨会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19-923,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豫麦2号比较,豫麦39号灌浆期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丙二醛(MDA)积累速度慢,功能叶寿命长。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且叶面积系数(LAI)适当,光合性能好...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豫麦2号比较,豫麦39号灌浆期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丙二醛(MDA)积累速度慢,功能叶寿命长。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且叶面积系数(LAI)适当,光合性能好,灌浆速度快,持续时间长。为增加粒重,获得高产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豫麦39号 灌浆期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