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Precursory Anomalies of th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and Their Mechanical Analysis
1
作者 Zhang Xiaotao Liu Jie +4 位作者 Song Zhiping Xue Yan Zhang Yongxian Yan Rui Yuan Zhengyi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8年第2期212-226,共15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precursory anomalies 10 years before the Wenchuan M_S8. 0 earthquake in 2008, the epicentral distance of the precursory anomalies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geomet... In order to study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precursory anomalies 10 years before the Wenchuan M_S8. 0 earthquake in 2008, the epicentral distance of the precursory anomalies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geometric center of the rupture region and the elliptical centerline of the aftershock region. The result shows, precursor anomalies gradually increased about 2 years before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ratio of abnormal items is greater than 25% in the near source area (about twice the source scale) and 17%-24% in the remote area (about 3-5 times the source scale).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stages of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precursory anomalies. During the α stage (including α_1 and α_2,between 700 to 3000 days before the main earthquake),the anomali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west and northwest area of the Wenchuan aftershocks area. It is shown that the precursors of the far source region and the near source area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ward expansion. During the β stage (between 300 to 700 days before the main earthquake), the anomalie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west and northern region of the aftershock region, showing a large range of anomalies. During the γ stage (including γ_1 and γ_2, 300 days before the main earthquake),the range of anomaly distribution is wide,and the anomalie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west and northeast of the aftershock area. The anomalies converged to epicenter (γ_1) in the far source region and expand outwards (γ_2) in the near source region.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study and mechanical analysis of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rocess indicate that the three-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precursory anomalies in the process of earthquake preparation may be controlled by the seismogenic body,which is a form of expression in the process of earthquake preparation and a universal featureduring the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rocess,which has a certain guiding role in earthquake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M S8.0 earthquake precursor anomaly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Three-stages feature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alpin Ms5.3 Earthquake Sequence of December 1,2013 and Anomalies before the Earthquake
2
作者 Liu Jiaruning Wang Qiong +4 位作者 Nie Xiaohong Gao Ge Zhang Linlin Zhang Zhiguang Xiang Ya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7年第3期381-394,共14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arameters,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and earthquake sequ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alpin M_S5.3 earthquake sequence of December 1,2013,and analyzed seismic activity before the earthqu...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arameters,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and earthquake sequ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alpin M_S5.3 earthquake sequence of December 1,2013,and analyzed seismic activity before the earthquake,the adjacent tectonic features and the precursory anomaly at fixed points within a range of 200 km. Research indicates:(1) The earthquake occurred on Kalpin fault,the source rupture type is thrust faulting with sinistral strike-slip component.( 2) The earthquake sequence is mainshock-aftershock type,with the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attenuating quickly and trending NE.(3) Abnormal seismic activity before the earthquake was characterized by seismically nesting quiescence of MS2. 0-4. 0 earthquakes,seismic quiescence of MS4. 0 earthquakes and seismic belts of MS3. 0 earthquakes in the Kalpin block, abnormal enhancement zone of moderate earthquakes on Puchang fault and seismological parameters.(4) Anomalies of precursory observation data at fixed stations a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mutation. Apart from the borehole tiltmeter in Halaju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other abnormal precursors showed a phenomenon of migration from the near field to far field and from the epicenter to the periph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Kalpin earthquake with ms5.3 Sequence features Seismic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FIXED-POINT precursor observation anomaly
下载PDF
2000年6月6日甘肃景泰5.9级地震前中短期震兆特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敏 《高原地震》 2002年第4期23-28,共6页
运用"全时空和有限时空扫描"方法①,对2000年6月6日甘肃景泰5 9级地震前青海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和前兆观测资料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处理。研究了该次地震前的中短期震兆特征。这些震兆包括:1年尺度的中短期空区、半年尺度的短... 运用"全时空和有限时空扫描"方法①,对2000年6月6日甘肃景泰5 9级地震前青海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和前兆观测资料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处理。研究了该次地震前的中短期震兆特征。这些震兆包括:1年尺度的中短期空区、半年尺度的短期空区;西宁水氡、湟源水氡、乐都气氡震前1~5个月的短期异常;长宁水氡点的流量减少异常;二十里铺土地电EW向和NS项的反向异常;平安电磁波EW向的高值突跳。这些异常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同步性,空间上表现逐渐向震中迁移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地震前兆 地震空区 短期异常 异常特征 景泰地震
下载PDF
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5.9级地震前兆异常特征研究
4
作者 张苏平 李晓峰 +2 位作者 张昱 燕明芝 郑卫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4年第2期1-7,共7页
通过对甘肃省各种前兆资料的分析,发现玉门5.9级地震前地电、地磁、应力和应变、地下流体及水氡和气氡等多种测项都有异常显示。研究各个测项的异常时间、幅度和异常台项的分布后,得到此次地震的中期和短期异常特征,对中强震的短期预报... 通过对甘肃省各种前兆资料的分析,发现玉门5.9级地震前地电、地磁、应力和应变、地下流体及水氡和气氡等多种测项都有异常显示。研究各个测项的异常时间、幅度和异常台项的分布后,得到此次地震的中期和短期异常特征,对中强震的短期预报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前兆异常 预报 甘肃
下载PDF
玉门5.9级地震前兆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燕明芝 白亚平 张小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89-94,共6页
分析了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MS5.9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性各项异常指标及地电前兆临震异常特征。结果显示,电阻率和地震活动性频度、C值、b值、GL值、η值在玉门5.9级地震前出现了中、短临多项异常。
关键词 玉门5.9级地震 地震活动性 地电阻率 震(前)兆异常特征
下载PDF
玉门、民乐等地震前跨断层形变异常及与定点前兆观测的相互印证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瑞莎 张希 +1 位作者 唐红涛 贾鹏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8-392,共5页
2002年甘肃玉门5.9级、2003年民乐6.1、5.8级及岷县5.2级地震前震区周围十几至二、三百公里范围内观测到一定数量、明显的跨断层短水准形变异常,其异常形态以加速、突跳或尖点突跳为主,具中期背景或短期前兆意义,反映震前断裂出现先逆... 2002年甘肃玉门5.9级、2003年民乐6.1、5.8级及岷县5.2级地震前震区周围十几至二、三百公里范围内观测到一定数量、明显的跨断层短水准形变异常,其异常形态以加速、突跳或尖点突跳为主,具中期背景或短期前兆意义,反映震前断裂出现先逆断增强后松弛的变化过程,在转折松弛时段易发生地震。其异常空间分布、出现时间等与定点前兆异常具有较好的相互印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形变 定点前兆异常 短水准流动形变观测 玉门5 9级地震 民乐6 1和5 8级地震
下载PDF
乌鲁木齐9、10号泉F^-映震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高小其 迪里夏提 +3 位作者 许秋龙 李艳萍 冯晓晖 崔勇 《地震学刊》 CSCD 2002年第1期5-11,共7页
从监测泉点的水文地质概况入手,结合近18年来的观测资料,分析并总结了9、 10号泉水中F-的映震特征: F-的地震前兆异常基本上都是正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即基本上遵循: 背景值-脉冲式突升-最高值-突降-恢复至背景值的规律。 ... 从监测泉点的水文地质概况入手,结合近18年来的观测资料,分析并总结了9、 10号泉水中F-的映震特征: F-的地震前兆异常基本上都是正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即基本上遵循: 背景值-脉冲式突升-最高值-突降-恢复至背景值的规律。 而地震常常发生在F-含量恢复背景值后数天或数十天,仅有个别地震发生在F-含量达最高值时。 最后,初步认定了泉点较好的地震构造环境是造成该9、 10号泉F-具有映震灵敏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地震前兆 异常特征 氟离子 地震构造
下载PDF
九寨沟M_S7.0地震的前兆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小涛 宋治平 李纲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2-780,共9页
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震中为中心,对震前不同震中距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震中距100km范围内无前兆异常,前兆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距100~500km范围内。震前2年新增前兆异常开始逐渐增多;不同震中距范围内... 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震中为中心,对震前不同震中距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震中距100km范围内无前兆异常,前兆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距100~500km范围内。震前2年新增前兆异常开始逐渐增多;不同震中距范围内的新增异常测项所占比例在震前1.5年左右达到最大,在震前又降低。在震中距300km范围内的异常测项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前兆异常时空演化过程存在3个不同的变化阶段,即α阶段(前兆异常的早期阶段,包括α_1和α_2,震前1000天以上)的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异常具有向外扩展的特征;β阶段(前兆异常的中期阶段,震前500~1000天)的异常表现为大范围出现异常;γ阶段(前兆异常的短期阶段,包括γ_1和γ_2,震前500天内)的异常分布在震中的东北方向,表现为远源区的异常向震中收缩过程(γ_1)和近源区的异常向外扩展的过程(γ_2)。通过与其他震例对比分析发现,前兆异常的3个阶段现象可能是大震前的共性特征,大震前前兆异常的显著增加对发震时间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ms7.0地震 前兆异常 时空演化 3阶段特征
下载PDF
2001年4月阳江M_L4.7级地震的异常与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马陵 叶秀薇 叶东华 《华南地震》 2003年第4期37-44,共8页
分析了2001年4月阳江ML4 7地震前后的地震活动性和前兆异常,并对该区地震活动特征和未来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前兆异常 阳江地震 广东 2001年4月 地震活动趋势 地震活动特征
下载PDF
2013年12月1日新疆柯坪M_S5.3地震序列特征及震前异常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建明 王琼 +4 位作者 聂晓红 高歌 张琳琳 张治广 向阳 《内陆地震》 2015年第4期299-308,共10页
介绍了2013年12月1日新疆柯坪MS5.3地震基本参数、震源机制解、地震序列特征,分析了震前、震中及相邻构造区地震活动特征以及200 km范围内定点前兆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本次地震发生在柯坪断裂,震源断错类型为兼左旋走滑分量的逆... 介绍了2013年12月1日新疆柯坪MS5.3地震基本参数、震源机制解、地震序列特征,分析了震前、震中及相邻构造区地震活动特征以及200 km范围内定点前兆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本次地震发生在柯坪断裂,震源断错类型为兼左旋走滑分量的逆断类型;(2)该地震序列为主余型,余震衰减快且呈北东向展布;(3)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有2~4级地震嵌套平静、柯坪块体4级地震平静、3级地震条带、普昌断裂中等地震异常增强区和地震学参数;(4)定点前兆观测资料主要异常特征以突变为主。除哈拉峻钻孔倾斜外,其他定点前兆观测异常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近及远、向震中外围迁移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坪M5 5.3地震 序列特征 地震活动特征 定点前兆观测异常
下载PDF
甘肃省及邻区6~7级地震前兆异常特征及其预测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可 石特临 +1 位作者 王振亚 杨立明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在对1987~1995年度地震预测意见作回顾性检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甘肃省及邻区6~7级地震前兆异常的共性特征及地区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前兆异常时空分布不仅与强震大小有关,还与前兆台网布局和后续强震的相对位置有关。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台网布局 地区性特征 地震预报
下载PDF
新疆及哈萨克斯坦地下流体氦气震兆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晓芳 崔勇 +2 位作者 高小其 张涛 热孜万古力.艾买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3年第1期217-224,共8页
分析新疆10泉、04泉及哈萨克斯坦卡帕尔—阿拉善4井、下卡姆卡井氦气(He)含量变化的源兆、场兆、远兆的映震特征,地震前兆异常表现为:上升(或下降)幅度、速率变化超出正常范围,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测值遵循背景值—趋势性上升(或突升)—... 分析新疆10泉、04泉及哈萨克斯坦卡帕尔—阿拉善4井、下卡姆卡井氦气(He)含量变化的源兆、场兆、远兆的映震特征,地震前兆异常表现为:上升(或下降)幅度、速率变化超出正常范围,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测值遵循背景值—趋势性上升(或突升)—恢复至背景值;趋势性下降(或突降)—恢复至背景值的变化过程。各监测点氦气异常形态、异常持续时间、异常幅度同源兆、场兆、大震远兆没有明显的关系;由于各观测点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环境不同,不同监测点氦气映震能力有较大差异,其中新10号泉和卡帕尔—阿拉善4井氦气的映震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地下流体 地震预报 异常特征 氦气(H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