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遗产化保护的过程研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保护研究(之四)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萍 《文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5-39,共5页
作为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遗产化过程的研究应受到重视。遗产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遗产甄别、价值论证、遗产申报、遗产认定和遗产管理保护的过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为个案,重点研究其从遗产甄别、价... 作为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遗产化过程的研究应受到重视。遗产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遗产甄别、价值论证、遗产申报、遗产认定和遗产管理保护的过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为个案,重点研究其从遗产甄别、价值评估、遗产申报、遗产认定到后续保护管理的遗产化过程,既可以为少数民族传统戏剧文化的遗产化积累相关的保护经验,又可以为实践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提供一项具有学术参考价值的研究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化过程研究 云南壮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地方高校介入云南壮剧村寨开展传承人才培养服务的社区与社会教育模式实践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之二)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萍 《文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以国家级科研项目为载体,以那瓜村为个案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服务模式的研究,重在探索一种以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机构为服务主体,借助其科研平台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向校外遗产地社区提供云南壮剧民间土戏人才培养的社区与... 以国家级科研项目为载体,以那瓜村为个案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服务模式的研究,重在探索一种以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机构为服务主体,借助其科研平台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向校外遗产地社区提供云南壮剧民间土戏人才培养的社区与社会教育传承服务实践模式,以便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拓展出一项新的服务领域,并为相关的研究和服务积累有益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壮剧传承人才培养 社区与社会教育传承 模式构想与实践 那瓜村社区
下载PDF
云南壮剧音乐中〔壮剧皮黄〕的音乐形态——云南壮剧音乐初探(之九)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六军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壮剧皮黄〕是云南壮剧音乐七个腔调中的共融型腔调之一,是云南壮剧艺人经过长期漫长的吸收和融合、探索和传承,把广戏的"皮黄腔"融合到壮剧音乐中而形成的皮黄腔曲群,分为"板类曲调","腔、调类曲调",&q... 〔壮剧皮黄〕是云南壮剧音乐七个腔调中的共融型腔调之一,是云南壮剧艺人经过长期漫长的吸收和融合、探索和传承,把广戏的"皮黄腔"融合到壮剧音乐中而形成的皮黄腔曲群,分为"板类曲调","腔、调类曲调","转换类曲调"三种类型,句式基本结构以七字句、十字句和长短句为主。与云南壮剧的本土腔调虽然音乐形态各异,但在同一个剧目中演唱时会按照一定的转换方式进行转换,互不干扰、相安无事、和谐相处、相得益彰、互相依存、各放异彩,使少数民族戏曲音乐的戏剧性更加强烈和鲜明,使云南壮剧音乐更加丰富多样、绚丽多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壮剧音乐 壮剧皮黄 曲调类型 句式特征 转换方式
下载PDF
富宁土戏〔哎的呶调〕的音乐程式——云南壮剧音乐研究(之七)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六军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4,共4页
富宁土戏〔哎的呶〕腔调和〔哎依呀〕腔调都是在本地壮族民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本土型腔调,这两个本土型腔调的结构形态、音乐形态都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戏曲特征,是个性突出的、色彩鲜明的。
关键词 云南壮剧音乐 〔哎的呶调〕 结构 曲调 伴奏 程式
下载PDF
云南壮剧民间土戏形成与发展过程的二次文献分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保护研究(之二)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萍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以《云南壮剧史》为据,运用二次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云南壮剧民间土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专业分析,发现民间土戏从清朝中晚期形成至今,其发展轨迹呈现"山"字形状,具有曲折波动的特点,尤其是历史上的两次重创为云南壮剧民... 以《云南壮剧史》为据,运用二次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云南壮剧民间土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专业分析,发现民间土戏从清朝中晚期形成至今,其发展轨迹呈现"山"字形状,具有曲折波动的特点,尤其是历史上的两次重创为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的后续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出现了目前发展缓慢、传承困境等问题。如何应对云南壮剧民间土戏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问题,笔者认为应同时兼顾其自身的专业建设和文化空间的保护,二者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壮剧民间土戏 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二次文献分析 专业化建设 文化空间保护
下载PDF
论云南壮剧发展的制约因素
6
作者 刘琉 程德才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9,共4页
目前云南壮剧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制约其发展的各种因素也不容忽视。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主创人员匮乏、演员断代、行当不齐、乐队有待培养、信心亟待增强等方面。对于制约云南壮剧发展的因素,我们应当不断加以克服,以期云南壮剧再... 目前云南壮剧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制约其发展的各种因素也不容忽视。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主创人员匮乏、演员断代、行当不齐、乐队有待培养、信心亟待增强等方面。对于制约云南壮剧发展的因素,我们应当不断加以克服,以期云南壮剧再创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壮剧 发展 机遇 主观因素
下载PDF
云南壮剧研究概览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诗仁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10,36,共7页
对云南壮剧的研究,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结出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文章仅对云南壮剧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一粗略的概览。
关键词 壮剧研究 学术成果 概览
下载PDF
浅析云南壮剧开演日期的四种确定方式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学巧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0-11,19,共3页
云南壮剧演出习俗是云南壮民族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民族心理的艺术反映。云南壮剧对开演日期的选定非常重视,多与壮族宗教信仰、祭奉祖先、不影响春耕生产、相邻村子轮流坐庄等因素密切相关,体现了壮乡的风土人情和风尚礼仪。
关键词 云南壮剧 开演日期 陇端街 壮族
下载PDF
云南壮剧的四大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诗仁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11-16,共6页
浓郁的民族性、质朴的草根性、传统的开放性、现实的可塑性是云南壮剧作为中国戏曲中一个独立的剧种有别于其他戏曲剧种的四大特性。认识和把握好这四大特性,对于保持剧种特色,促进剧种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云南壮剧 壮族 戏曲
下载PDF
云南壮剧文化的民族和谐之美——以广南北路沙戏为例
10
作者 王家葛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9,21,共5页
广南北路沙戏是云南壮剧的重要分支。它是在广西北路壮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两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广南北路沙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具有和谐的民族文化之美。
关键词 云南壮剧 广南北路沙戏 民族文化 和谐
下载PDF
云南壮剧的音乐唱腔形态 被引量:1
11
作者 黎方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21-26,共6页
全国有300多个剧种,有不少剧种是单一声腔剧种,云南壮剧唱腔音乐十分丰富,是一个多声腔的剧种。其腔调的形成离不开一个"化"字,即外来声腔的民族化和本土腔调的戏剧化。
关键词 云南壮剧 腔调 民族化 戏剧化
下载PDF
琳琅满目气象新——云南壮剧新创剧目简介
12
作者 刘诗仁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11,39,共7页
创新在每一种艺术形式中,都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话题。戏剧的创新往往在新创剧目上体现出来。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壮剧的新创剧目便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使得古老的云南壮剧呈现出一派琳琅满目的崭新气象。
关键词 云南壮剧 新创剧目 简介
下载PDF
浅谈云南壮剧生角形象的民族性特征
13
作者 吴雪锋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11,共4页
云南壮剧的生角形象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少数民族剧种独特的角色体制,特别是在塑造生角形象时,生角形象的民族性特征在音乐唱腔、语言、服饰、砌末道具等表演手段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并存在着风格的多样性,具有浓郁的壮族特点,使得壮剧... 云南壮剧的生角形象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少数民族剧种独特的角色体制,特别是在塑造生角形象时,生角形象的民族性特征在音乐唱腔、语言、服饰、砌末道具等表演手段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并存在着风格的多样性,具有浓郁的壮族特点,使得壮剧生角形象更加丰满鲜活,从而使云南壮剧在祖国戏曲百花园中更加绚丽多彩,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壮剧 生角形象 民族性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