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边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遗产化保护的过程研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保护研究(之四) |
李萍
|
《文山学院学报》
|
2016 |
2
|
|
2
|
地方高校介入云南壮剧村寨开展传承人才培养服务的社区与社会教育模式实践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之二) |
李萍
|
《文山学院学报》
|
2014 |
3
|
|
3
|
云南壮剧音乐中〔壮剧皮黄〕的音乐形态——云南壮剧音乐初探(之九) |
许六军
|
《文山学院学报》
|
2011 |
1
|
|
4
|
富宁土戏〔哎的呶调〕的音乐程式——云南壮剧音乐研究(之七) |
许六军
|
《文山学院学报》
|
2010 |
1
|
|
5
|
云南壮剧民间土戏形成与发展过程的二次文献分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保护研究(之二) |
李萍
|
《文山学院学报》
|
2012 |
1
|
|
6
|
论云南壮剧发展的制约因素 |
刘琉
程德才
|
《文山学院学报》
|
2011 |
0 |
|
7
|
云南壮剧研究概览 |
刘诗仁
|
《文山学院学报》
|
2010 |
4
|
|
8
|
浅析云南壮剧开演日期的四种确定方式 |
黄学巧
|
《文山学院学报》
|
2011 |
1
|
|
9
|
云南壮剧的四大特性 |
刘诗仁
|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
3
|
|
10
|
云南壮剧文化的民族和谐之美——以广南北路沙戏为例 |
王家葛
|
《文山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1
|
云南壮剧的音乐唱腔形态 |
黎方
|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
1
|
|
12
|
琳琅满目气象新——云南壮剧新创剧目简介 |
刘诗仁
|
《文山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3
|
浅谈云南壮剧生角形象的民族性特征 |
吴雪锋
|
《文山学院学报》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