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S对云南边境地区土地覆盖现状及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美玲 齐清文 +1 位作者 邹秀萍 李晋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6年第1期75-78,87,共5页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应用遥感、G IS技术及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利用1976年MSS和2004年TM二个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对云南边境地区的土地覆盖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研究,并对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应用遥感、G IS技术及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利用1976年MSS和2004年TM二个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对云南边境地区的土地覆盖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研究,并对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覆盖现状以森林和裸岩地为主,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方向是林地向裸地和耕地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云南边境地区
下载PDF
GIS矿床定量综合预测在川滇黔接壤区铅锌多金属矿化域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谭清立 高建国 +2 位作者 于瑞奇 刘心开 蹇龙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62-367,共6页
运用GIS矿床定量综合预测方法,在川滇黔接壤区铅锌多金属矿化域选取断裂、赋矿层位、地层组合关系、线环构造、构造复杂程度等控矿因素作为预测信息,提取找矿信息量,圈定和优选找矿靶区。以3 000m×3 000m作为基本统计单元格,选取N... 运用GIS矿床定量综合预测方法,在川滇黔接壤区铅锌多金属矿化域选取断裂、赋矿层位、地层组合关系、线环构造、构造复杂程度等控矿因素作为预测信息,提取找矿信息量,圈定和优选找矿靶区。以3 000m×3 000m作为基本统计单元格,选取NE向断裂、次级断裂构造、多个有利赋矿层位、线环构造交汇部分等控矿因素,提取变量信息,分析变量信息特征及变量计算结果优选找矿信息,通过分析单元信息量单元频数曲线,以横坐标1.3为临界值划分铅锌多金属矿床预测靶区,共划分出Ⅰ级靶区5个,Ⅱ级靶区6个,Ⅲ级靶区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黔接壤区 铅锌多金属矿化域 GIs矿床定量综合预测
下载PDF
林业脱贫成果巩固对策建议---基于云南省怒江州的SWOT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霖 王刚 +1 位作者 和春庭 苏立娟 《林草政策研究》 2021年第2期48-54,共7页
文中基于项目组历时4年的一线深入调查,结合云南省怒江州州情,应用SWOT方法分析怒江州林业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有针对性地提出稳定政策支持体系、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引导多方参与林业产业发展、加强林业人才队伍... 文中基于项目组历时4年的一线深入调查,结合云南省怒江州州情,应用SWOT方法分析怒江州林业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有针对性地提出稳定政策支持体系、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引导多方参与林业产业发展、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建设4项对策建议,为巩固林业脱贫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策略选择和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成果巩固 林业 sWOT分析法 少数民族 边疆地区 云南怒江州
下载PDF
提升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对策思考——以云南省为例
4
作者 刘虹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3-98,共6页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云南省的高等教育在近些年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其高等教育无论是在布局结构、内涵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云南省的高等教育在近些年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其高等教育无论是在布局结构、内涵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社会经济服务能力,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推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云南省高等教育进一步提升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边疆民族地区 高等教育 教育结构 内涵式发展
下载PDF
云南边境地区人口与经济耦合协调变迁研究(2000~2020) 被引量:1
5
作者 晏月平 徐岗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4,共14页
云南边境地区传统地理区位劣势明显,“兴边强边、稳边富民”行动和现代化建设面临一定挑战。如何破解区位劣势积极融入边贸口岸经济,有力推进人口与经济有序协调分布,探索富有边境地区特色创新发展的“云南模式”,对推进沿边地区高质量... 云南边境地区传统地理区位劣势明显,“兴边强边、稳边富民”行动和现代化建设面临一定挑战。如何破解区位劣势积极融入边贸口岸经济,有力推进人口与经济有序协调分布,探索富有边境地区特色创新发展的“云南模式”,对推进沿边地区高质量全局发展意义非凡。文章使用2000年以来3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历年云南统计年鉴数据,探讨了2000~2020年云南省边境县(市)人口与经济耦合协调的变迁趋势,并构造面板数据基于OLS回归分析人口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0年,该区域人口负增长范围持续扩大,经济发展总体积极向好,人口与经济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但区域内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边境县(市)应综合调控区域人口空间格局,以适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提升人口质量,释放人口质量红利;加快就业人口向文旅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农文旅、民俗风情旅边境全域游;抓住机遇释放边贸与口岸红利,简化通过报关流程,助力边贸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边境 人口与经济 耦合协调 OLs回归 人口质量红利
下载PDF
云南沿边地区县域经济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保强 熊理然 +1 位作者 蒋梅英 张磊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35,共7页
基于云南沿边地区56个县域单元1993,2002,2009,2015年人均GDP数据,运用ESDA-GIS方法分析沿边地区县域经济的空间演化格局,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云南沿边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但相关性相对较弱。199... 基于云南沿边地区56个县域单元1993,2002,2009,2015年人均GDP数据,运用ESDA-GIS方法分析沿边地区县域经济的空间演化格局,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云南沿边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但相关性相对较弱。1993年以来,县域经济整体格局变动不大,经济热点区域始终处于弥勒、建水、蒙自等县市,冷点区域则始终处于广南、麻栗坡、绿春等县域;而经济增长格局则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演化和跃迁特征。整体上看,云南沿边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较大,由随机成分造成空间异质性也逐渐增强,且东—西方向上县域经济差异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资源禀赋、地理区位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是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空间格局演化 EsDA 云南沿边地区
下载PDF
云南省边境地区州市旅游竞争力差异与整合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郭向阳 明庆忠 +3 位作者 穆学青 娄思元 王娟 吴建丽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7-156,共10页
云南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其州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对区域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基础环境竞争力和旅游潜在竞争力三大维度构建了旅游竞争力量化测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云南8个边境州市旅游竞争力水... 云南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其州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对区域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基础环境竞争力和旅游潜在竞争力三大维度构建了旅游竞争力量化测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云南8个边境州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层级进行了量化测评。研究表明:(1)云南边境地区8州市旅游发展竞争力层级分为较强旅游竞争力区、一般旅游竞争力区和较弱旅游发展竞争力区三种类型;红河、临沧属于较强旅游竞争力区,西双版纳、德宏、普洱属于一般旅游竞争力区,文山、保山、怒江属于较弱旅游发展竞争力区;(2)在空间布局形态方面,较强旅游竞争力发展州市呈现"分散状"布局,主要集中于滇南地区,其余非较强旅游竞争力区州市呈现"趋同俱乐部现象"空间布局。整体上旅游竞争力水平层级形成了以滇南地区为核心向周边州市等外缘区域发展的"核心—边缘"式空间发展格局;(3)边境各州市旅游资源呈现区块聚焦性,旅游形象和客源市场定位仍存在雷同现象,且边境各州市旅游业发展水平极化效应明显。为此提出了旅游产品及资源、旅游市场、旅游空间及旅游线路整合和完善旅游管理机制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地区 旅游竞争力 因子分析 整合措施 云南省
下载PDF
次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边境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渠立权 胡志丁 +1 位作者 洪菊花 骆华松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7年第2期174-178,198,共6页
作为建立在澜沧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的微观合作机制,云南边境经济合作有利于合作内容的落实,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边界及其边界效应分析,发现不同强度的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决定了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格... 作为建立在澜沧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的微观合作机制,云南边境经济合作有利于合作内容的落实,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边界及其边界效应分析,发现不同强度的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决定了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格局和边境合作的内容、模式。在屏蔽效应主导的背景下,云南边境经济合作内容必须突破商品贸易的有限范围,开展资本和技术领域合作,促进经济合作内容的多元化,最终实现技术合作、投资与贸易自由化;继续发展完善传统合作模式,尝试推行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济合作区等新模式。从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路径、合作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边境经济合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效应 边境经济合作 合作内容 合作模式 云南省
下载PDF
喜马拉雅运动:对川滇交界区古地理重建的制约和楚雄盆地的改造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根耀 马力 +1 位作者 许效松 徐克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10,共8页
简述了喜马拉雅运动三大变形幕的运动学特征并分析了其在楚雄地区的反映。在剥去喜马拉雅运动的改造 ,把攀西地堑系和滇中海槽复原到建造时的位置后 (楚雄盆地视作相对原地的 ) ,按“盆”、“山”耦合的思路重塑了古特提斯分支洋盆的演... 简述了喜马拉雅运动三大变形幕的运动学特征并分析了其在楚雄地区的反映。在剥去喜马拉雅运动的改造 ,把攀西地堑系和滇中海槽复原到建造时的位置后 (楚雄盆地视作相对原地的 ) ,按“盆”、“山”耦合的思路重塑了古特提斯分支洋盆的演化及这些盆地的发育。川滇交界区尽管发生燕山运动 ,印支期建立起来的“盆”、“山”耦合关系直至喜马拉雅运动才脱耦。分析了脱耦的各种表现及第四纪内继承的新构造运动对盆地保存和油气成藏的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运动 古地理重建 川滇交界区 构造复位 油气保存 盆地改造
下载PDF
川滇黔接壤区经济非均衡性的边界效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慧 刘邵权 +1 位作者 郭仕利 张海芹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11年第6期29-32,共4页
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选择基尼系数来研究川滇黔接壤地区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布特点。通过Chow检验,发现川滇黔接壤地区各县/市间存在结构性变化,行政边界阻碍了省间各县/市经济差异的缩小速度。运用Barro回归方程对川滇黔... 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选择基尼系数来研究川滇黔接壤地区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布特点。通过Chow检验,发现川滇黔接壤地区各县/市间存在结构性变化,行政边界阻碍了省间各县/市经济差异的缩小速度。运用Barro回归方程对川滇黔接壤地区1995—2008年经济非均衡性的边界效应进行了定量测定,研究发现虽然行政区边界对区域一体化趋势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川滇黔接壤区实际上已存在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从边界效应的演化情况可知:川-黔接壤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呈上升趋势,川-滇接壤区的经济非均衡性边界效应存在增大的趋势,滇-黔接壤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黔接壤区 经济非均衡性 边界效应 时空演化
下载PDF
云南省边境市州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向阳 明庆忠 穆学青 《旅游研究》 2017年第4期74-84,共11页
在旅游发展新常态形势下,旅游竞争力水平对区域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基础环境竞争力和旅游潜在竞争力3大维度11大具体量化指标构建了区域旅游竞争力量化测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云南8个边境州市... 在旅游发展新常态形势下,旅游竞争力水平对区域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基础环境竞争力和旅游潜在竞争力3大维度11大具体量化指标构建了区域旅游竞争力量化测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云南8个边境州市进行了旅游竞争力水平层级量化测评,评定出了边境地区旅游竞争力的层级类型。研究表明:边境地区8州市旅游发展竞争力层级分为较强旅游竞争力区、一般旅游竞争力区和较弱旅游发展竞争力区三种类型;整体上来看,较强旅游竞争力发展州市呈现"散点状"布局,主要集中于滇南地区,旅游发展竞争力一般区域和较弱旅游发展竞争力区呈现"连片状"绵延发展;边境州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层级逐步形成了以滇南和滇西为核心向滇东南和滇西的部分州市为外缘发展的"核心—边缘"式空间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地区 旅游现状竞争力 旅游基础环境竞争力 旅游潜在竞争力 因子分析 云南省
下载PDF
关于开辟桂滇黔边古国文明之旅的构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贤 李甫春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2-38,75,共7页
滇、黔、桂边是奇特、神秘、淳朴的多民族杂居之地,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聚集的地带,古有句町、夜郎、漏卧之鼎立,今有南盘江红水河梯级电站的开发,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壮丽的山水风光。构建桂滇黔边古国文明之旅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云... 滇、黔、桂边是奇特、神秘、淳朴的多民族杂居之地,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聚集的地带,古有句町、夜郎、漏卧之鼎立,今有南盘江红水河梯级电站的开发,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壮丽的山水风光。构建桂滇黔边古国文明之旅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云南广南和广西西林句町古国文明游;二是隆林德峨街日苗族风情游;三是兴义夜郎和罗平漏卧民族文化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滇黔边 句町 夜郎 漏卧 古国文明之旅
下载PDF
跨境区域民族鼓乐舞文化的历史认同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坚 《学术探索》 CSSCI 2014年第1期98-101,共4页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以及东南亚许多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从古至今广泛存在着以鼓为载体而兼具各种文化功能的民族鼓文化,并且一直被各民族人民所认同。它鲜明而有力地展示了各民族历史、文化、宗教、情感,以及不同的审美认知和审美心理,同时...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以及东南亚许多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从古至今广泛存在着以鼓为载体而兼具各种文化功能的民族鼓文化,并且一直被各民族人民所认同。它鲜明而有力地展示了各民族历史、文化、宗教、情感,以及不同的审美认知和审美心理,同时它也是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跨境民族区域的乡土鼓乐舞中承载着太多的人类历史,以及大量民族民间风俗内涵,不仅在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上有很强的史料性,而且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伦理学上也具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滇边 跨境民族 鼓乐舞遗存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攀枝花仁和区—凉山州会理县6.1级地震跟踪预测回顾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永久 牟雅元 《四川地震》 2013年第2期9-13,共5页
以震前会商记录和震情跟踪研讨资料为主,回顾了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仁和—凉山州会理间6.1级地震前的短期异常和跟踪预测情况。结果表明:2008年8月30日仁和—会理6.1级地震前川滇交界的布拖、普格、宁南一带存在小震群活动异常;理塘至... 以震前会商记录和震情跟踪研讨资料为主,回顾了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仁和—凉山州会理间6.1级地震前的短期异常和跟踪预测情况。结果表明:2008年8月30日仁和—会理6.1级地震前川滇交界的布拖、普格、宁南一带存在小震群活动异常;理塘至川滇交界的西昌和攀枝花一带存在地下流体、形变及电磁等多项短期前兆异常;有的防震减灾部门在震前提出了短期分析预测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仁和区-凉山州会理县6 1级地震 川滇交界 地震活动 跟踪预测
下载PDF
滇南边疆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调查
15
作者 刘毅 宗岚 潘莹 《红河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02-105,共4页
通过对位于滇南边疆地区的红河学院的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学习状态、人际交往情况、主要个性特点、对大学生活的感受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为有效开展贫困生的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滇南边疆 贫困大学生 心理特点 调查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人口结构预测及优化对策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16
作者 阳茂庆 骆华松 熊理然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年第4期5-7,共3页
人口结构问题对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人口结构进行预测,把握人口结构发展趋势,制定人口结构对策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优化云南人口结构的对策是:调整生育政策;发挥年龄结构优势使劳动... 人口结构问题对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人口结构进行预测,把握人口结构发展趋势,制定人口结构对策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优化云南人口结构的对策是:调整生育政策;发挥年龄结构优势使劳动适龄人口充分就业;利用主体功能区划进行人口布局的合理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人口结构预测 优化对策 云南省
下载PDF
关于开辟桂滇黔边古国文明之旅的构想
17
作者 王贤 李甫春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滇、黔、桂边是奇特、神秘、淳朴的多民族杂居之地,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聚集的地带,古有句町、夜郎、漏卧之鼎立,今有南盘江红水河梯级电站的开发,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壮丽的山水风光。文章提出以古国文明为主题,构建桂滇黔边古国文... 滇、黔、桂边是奇特、神秘、淳朴的多民族杂居之地,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聚集的地带,古有句町、夜郎、漏卧之鼎立,今有南盘江红水河梯级电站的开发,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壮丽的山水风光。文章提出以古国文明为主题,构建桂滇黔边古国文明之旅:一是以修学术知考古为主要内容的云南广南和广西西林句町古国文明之旅;二是隆林德峨街日苗族风情游;三是兴义夜郎和罗平漏卧民族文化游,并提出开发夜郎漏卧民族文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滇黔边 句町 夜郎 漏卧 古国文明之旅
下载PDF
遥感蚀变异常信息对斑岩型铜矿床的有效性——以云南宝兴厂斑岩型铜钼矿床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温利刚 赵志芳 +3 位作者 曾普胜 史青云 闫洁茹 叶蓓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7-557,共11页
云南宝兴厂铜钼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带上与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斑岩型矿床,产出于金沙江-哀牢山富碱侵入岩带的中部东侧。本文引用基于"广义自相似性"与"局部奇异性"多重分形理论的S-A法,提取了宝兴厂铜钼矿床的石英... 云南宝兴厂铜钼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带上与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斑岩型矿床,产出于金沙江-哀牢山富碱侵入岩带的中部东侧。本文引用基于"广义自相似性"与"局部奇异性"多重分形理论的S-A法,提取了宝兴厂铜钼矿床的石英、钾长石、绢云母、绿泥石和绿帘石等特征蚀变矿物的遥感蚀变异常信息,这些蚀变异常信息由内向外依次出现石英(钾长石)→绢云母→绿帘石(绿泥石)的分布特征,并且多沿北东、北西向展布,呈条带状或环带状分布于侵入岩体的内部或外围附近,与传统经典的硅化(钾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的蚀变分带模式大致相当,但这些遥感蚀变异常信息并不完全出现在出露的侵入体的接触带及其两侧。野外实地验证表明此次获得的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有较好的矿化指示效果,可以为该地区斑岩型铜钼矿床的进一步找矿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床 蚀变矿物 遥感蚀变异常信息 s-A法 宝兴厂 云南
下载PDF
云南边境口岸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大山 曹荣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内陆边境口岸地区作为我国沿边开放政策的战略前沿,随着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加速推进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但整体上其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存在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不协调、口岸经济带动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生... 内陆边境口岸地区作为我国沿边开放政策的战略前沿,随着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加速推进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但整体上其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存在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不协调、口岸经济带动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传统的“重规模、高能耗”的城镇化道路,不符合其自身依托口岸经济、受制与接壤国家的发展环境、多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基础.文章从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出发,结合云南省边境口岸地区城镇化发展实际,在总结其城镇化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城镇化发展主要受到区域经济合作、口岸经济以及口岸与城镇相互作用的影响,进而提出以完善城市(镇)对口岸的反哺功能、构筑城乡经济互动空间、培育城乡发展支撑、关注民生内涵、优化生态环境为云南边境口岸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依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口岸地区 新型城镇化 发展路径 云南省
下载PDF
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因富辍学悖论问题——以云南省沿边经济林区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方天建 何跃 《民族学刊》 CSSCI 2017年第4期45-53,112-114,共12页
因富辍学为当下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典型特案。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云南省沿边经济林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实证调研,就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因富辍学悖论问题,进行了相关学理性辩证关系探讨。"因富辍学"现象在云南沿边经济林... 因富辍学为当下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典型特案。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云南省沿边经济林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实证调研,就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因富辍学悖论问题,进行了相关学理性辩证关系探讨。"因富辍学"现象在云南沿边经济林区较为突出,有其悖论性,也有其非悖论性。悖论性在于,在公众的一般认识中,一个"边少"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必然会与"贫困"对应,"因富辍学"让人费解;非悖论性在于,特殊地域与特殊民情背后的辍学原因实有其特殊性,该地带处于小乘佛教特殊文化区,佛教教育有其影响力,所以接受教育的选择是世俗教育与宗教教育同行。再者,世俗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并未体现"学以致用"的功能价值,致使"学"与"用"脱节,导致"读书无用论"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教育 因富辍学 悖论 云南省 沿边经济林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