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ck Engravings and Paintings: Rethinking of the Cupules, Gongs, and Grinding Hollows of Siuyu and Ughaugha in Singida East (Tanzania)
1
作者 Makarius Peter Itambu Alfred Mulinda +4 位作者 Allan Bukenya Charles Bernard Saanane Emmael Sassi Gibinagwe Mariam Bundala Pastory Magayane Bushozi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8年第6期160-180,共21页
Our recent archaeological expeditions in the Siuyu and Ughaugha wards of Singida eastern province have recuperated the very compelling rock engravings (petroglyphs) that weren’t reported in Tanzania before. Archaeolo... Our recent archaeological expeditions in the Siuyu and Ughaugha wards of Singida eastern province have recuperated the very compelling rock engravings (petroglyphs) that weren’t reported in Tanzania before. Archaeologically, Singida’s fame emanated from her endowments of rock paintings. However;during this research, we did discover rock cupules, gongs, and grinding hollows art together with rock paintings (pictographs) that have opened up a new avenue for rock art studies in Tanzania. We carried out intensive site surveys around four sites namely Siuyu, Ngaghe, Misimbwa and Ughaugha B with the aims of solely examining, recording, and documenting archaeological artifacts on the surface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cultural and behavioural patterns of early humans in the Singida region. Surveys also enabled us to locate suitable areas where future excavations would be established. In some cases, ethnographic enquiries were employed to get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on the present-day use of rock art sites. Besides, we interviewed local people to assess their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sence of more sites or helping in locating, and discovering new sites. Through ethnographic inquiries, we discovered several sites with substantial number of rock engravings that were never document by any researcher. On top of that, this study reports other archaeological potentials of the region by describing in detail their significances for future research undertakings. Additionally, this paper article reports on the occurrence of Middle Stone Age (MSA) archaeological assemblages from the open-air site and the presence of grinding hollows and rock cupules (Siuyu complexes) in central Tanzania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Engravings rock paintings Archaeological EXPEDITIONS
下载PDF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Huashan Rock Paintings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2
作者 FAN Jie 《Management Studies》 2022年第4期249-255,共7页
Huashan rock painting i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rock art complex in Zuojiang River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and it is the largest and the most well preserved rock painting found in China,with a wide distri... Huashan rock painting i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rock art complex in Zuojiang River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and it is the largest and the most well preserved rock painting found in China,with a wide distribution of locations and the richest content of images.Due to its grand scale,spectacular scenes,and numerous images,it has become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rock painting in Zuojiang River basin of Guangxi and is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In 1988,it was announced as a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 by the State Council,and in 2016,“Zuojiang River Huashan Rock Art Cultural Landscape”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the List of World Heritage,which makes it important to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Huashan rock paintings.In the past 10 years,with the successful holding of China-ASEAN Expo,the distinctive tourist products of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nd the culture creative product industry have been vigorously developed and recognized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s.The culture of Guangxi Zuojiang Huashan rock painting can b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so that Guangxi Zuojiang River Huashan rock art can be known by more peo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shan rock painting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下载PDF
Colourful Rock Paintings in a Newly Discovered Cave at Helan Mountains
3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7年第3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Colourful rock paintings in a Newly Discovered Cave at Helan Mountains
下载PDF
Rock Paintings in Tibet
4
《China's Tibet》 2001年第6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rock paintings in Tibet
下载PDF
Mysterious Rock Paintings in Guizhou
5
作者 ZHANG ZHIQIAO 《China Today》 1994年第7期52-,55,共2页
As a cultural relic,the Guizhou rock painting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prehistory,minority cus-toms and comparative folklore.They attrac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visi-tors and scholars with their unique,my... As a cultural relic,the Guizhou rock painting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prehistory,minority cus-toms and comparative folklore.They attrac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visi-tors and scholars with their unique,mysterious images and have become yet another spot of interest in Gui-zhou's tourism industry,taking their place beside the famous Huangguo-shu Waterfall,the karst cave Dragon Palace and the Tianxingqiao Stone Fo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sterious rock paintings in Guizhou
下载PDF
Ancient Rock Paintings and BOLIN GYIASA RUINS IN MARKANG
6
作者 DORJE 《China's Tibet》 2001年第3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Ancient rock paintings and BOLIN GYIASA RUINS IN MARKANG
下载PDF
视觉“解密”:贺兰岩画题材的“编译性”设计创新实践
7
作者 王奕麟 张怡涵 朱旭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76-286,共11页
目的将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作为本土文化图形创新设计研究对象,以理念融合引导设计实践,探索如何通过设计创新推动本土文化走向国际,发挥当代价值。方法首先,梳理贺兰山岩画的“本土价值”;其次,提炼并融合国际主义风格及“信达雅”的准... 目的将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作为本土文化图形创新设计研究对象,以理念融合引导设计实践,探索如何通过设计创新推动本土文化走向国际,发挥当代价值。方法首先,梳理贺兰山岩画的“本土价值”;其次,提炼并融合国际主义风格及“信达雅”的准则优势,总结出一套能够快速复用、高效传达的设计理念;最后,通过此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设计实践进行论证。结果构建了“编译性”设计理念,为本土文化通过设计创新实现国际化传播提供了有益参考。结论为贺兰山岩画图形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了实践范例,并论证“编译性”设计理念的有效性。将古老的岩画图案与现代的国际化视觉语言融合,使得贺兰山岩画在能够保持其独特性价值的同时,更满足现代社会对文化发展的需求,为当代本土文化的创新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主义风格 信达雅 “编译性”设计 本土文化 贺兰山岩画
下载PDF
基于形状文法的贺兰山岩画图形符号提取与再设计
8
作者 朱雯 张莉 《湖南包装》 2024年第4期89-92,共4页
为探索贺兰山岩画图形符号的创新设计路径,传承贺兰山岩画文化,并打造艺术性文化旅游景区形象提升经济效益,提出基于形状文法的贺兰山岩画图形符号提取再设计的思路。基于贺兰山岩画景区发展现状及文化特征研究选取贺兰山岩画样本,对选... 为探索贺兰山岩画图形符号的创新设计路径,传承贺兰山岩画文化,并打造艺术性文化旅游景区形象提升经济效益,提出基于形状文法的贺兰山岩画图形符号提取再设计的思路。基于贺兰山岩画景区发展现状及文化特征研究选取贺兰山岩画样本,对选取的贺兰山岩画样本进行图形符号的提取和再设计,运用形状文法的不同规则进行组合,衍生出多种规律性的图形设计,将创新设计方案应用于文创产品中。基于形状文法的图形设计拓宽了贺兰山岩画的文创发展之路,提升了贺兰山岩画景区的文化价值并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文法 贺兰山岩画 图形符号 再设计
下载PDF
藏北环纳木错湖区岩画遗存的时代分析
9
作者 庞颖 汤惠生 李永宪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1,共16页
文章是2021年“环纳木错湖泊区科学考察队”对西藏纳木错及藏北高海拔湖区岩画考古调查的年代学研究报告。文章对纳木错扎西岛、尼玛县加林山和夏桑三处具有代表性的岩画遗存进行了包括U-Th与C14测年技术在内的考古学综合分析,认为纳木... 文章是2021年“环纳木错湖泊区科学考察队”对西藏纳木错及藏北高海拔湖区岩画考古调查的年代学研究报告。文章对纳木错扎西岛、尼玛县加林山和夏桑三处具有代表性的岩画遗存进行了包括U-Th与C14测年技术在内的考古学综合分析,认为纳木错等藏北内陆湖泊地区两种技术(琢刻、涂绘)制作的岩画其时代是基本平行共存的,该区域大量岩画制作于距今2000年前后至7~9世纪的吐蕃时期,U-Th与C14测年数据还显示其中涂绘岩画的制作可能早到距今2200年或更早。对岩画遗存形式的分析表明,纳木错扎西岛至少在公元7~9世纪,已是藏北神祇崇拜及宗教信仰的重要场所,而不同文化因素的岩画显示出古代西藏积极参与“高原丝绸之路”的文化互动,即古代西藏与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大湖区岩画 U-Th与C14测年技术 图像文化因素 “高原丝绸之路”
下载PDF
花山岩画的古骆越文化记录与当代生活镜像
10
作者 孔静 罗炳华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9期107-109,共3页
分析花山岩画呈现出的古骆越农业、渔业、狩猎等生产活动,以及居住、服饰、饮食等生活场景,研究花山岩画对当代生活的镜像对比和古骆越劳动文化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花山岩画 古骆越 劳动文化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浅论中国绘画隐喻的滥觞及发展
11
作者 石海彬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88-94,共7页
绘画是隐喻的艺术。中国绘画隐喻的滥觞期为原始社会。在旧石器时代末期新石器时代初期,人类的思维逐渐成熟,具备一定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为隐喻思维的产生奠定了生理基础。也就是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的隐喻思维形成。由于原始人对世界认... 绘画是隐喻的艺术。中国绘画隐喻的滥觞期为原始社会。在旧石器时代末期新石器时代初期,人类的思维逐渐成熟,具备一定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为隐喻思维的产生奠定了生理基础。也就是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的隐喻思维形成。由于原始人对世界认识的局限,因此他们往往把实际上并不相同的事物当成同一类事物来看待、来述说,这就是隐喻。旧石器时代的绘画主要为骨器刻画、石器刻画等,其隐喻主要指向劳动实践,刻线装饰和饰品装饰隐喻人类劳动中成功捕猎的信念和期望,隐喻人类自身拥有了强大的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进步,绘画类型也大为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绘画类型为彩陶装饰。新石器时代的绘画隐喻原始人对太阳的崇拜、对自然的崇拜、对生殖的崇拜以及原始人在精神层面追求力量与权威、渴望繁衍与生存的美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社会 绘画 隐喻 骨器刻画 岩画 彩陶装饰
下载PDF
冻融条件下贺兰口岩石损伤声发射特征研究
12
作者 刘葳 杨有贞 +3 位作者 刘美汐 马慧 马文国 张刚 《西北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43-251,共9页
贺兰口岩石是岩画的重要载体,其在自然环境的作用下遭受了严重的损伤。以贺兰口遗址区岩石为研究对象,模拟贺兰口岩石所在遗址区的赋存环境,开展冻融循环试验、三轴压缩和声发射试验,分析应力-应变特性,讨论峰值应力、残余应力和弹性模... 贺兰口岩石是岩画的重要载体,其在自然环境的作用下遭受了严重的损伤。以贺兰口遗址区岩石为研究对象,模拟贺兰口岩石所在遗址区的赋存环境,开展冻融循环试验、三轴压缩和声发射试验,分析应力-应变特性,讨论峰值应力、残余应力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探究声发射信号与冻融循环次数、围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同围压时,岩石经历的冻融次数越多强度越小;相同冻融次数时,峰值应力、弹性模量与围压呈正相关。声发射信号变化阶段与应力-应变曲线相一致,经历了初始小幅度增长阶段、稳定增长阶段、剧烈增长阶段和峰后持续阶段。冻融循环对岩石的声发射前3个阶段影响显著,但对峰后持续阶段影响不明显。冻融次数越多,初始小幅度增长阶段和稳定增长阶段的声发射活动越活跃,且剧烈增长阶段达到的峰值越低。岩石声发射计数在破坏前都有快速增大至峰值的现象,因此可利用声发射计数的陡增对岩石破裂失稳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声发射 损伤特性 贺兰口岩石 岩画
下载PDF
花山岩画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性发展
13
作者 徐祥伍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9期55-58,共4页
为探究花山岩画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创意启发与发展态势,探讨花山岩画创作方式在现代服装中的视觉要素,系统梳理花山岩画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发。探讨花山岩画在个性化服装设计中的趋势、在多元化服装设计中的潮流走向以及未来民俗服... 为探究花山岩画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创意启发与发展态势,探讨花山岩画创作方式在现代服装中的视觉要素,系统梳理花山岩画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发。探讨花山岩画在个性化服装设计中的趋势、在多元化服装设计中的潮流走向以及未来民俗服装设计对花山岩画元素的需求。总结归纳出花山岩画创作理念对现代服装设计文化传承的影响,图形演变对现代服装设计几何美感的参考,生态审美对现代服装设计符号创新的引导,造型肌理对现代服装设计视觉表达的启迪。研究结果可为花山岩画应用在现代服装设计实践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山岩画 现代服装 创新发展 服饰文化
下载PDF
岩彩绘画在数字游戏中的融合和创新
14
作者 杨惠钧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6期7-9,共3页
岩彩绘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绘画形式,具有极高的历史、美学和文化价值。这种艺术形式为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游戏产业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岩彩绘画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旨在探讨... 岩彩绘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绘画形式,具有极高的历史、美学和文化价值。这种艺术形式为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游戏产业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岩彩绘画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旨在探讨岩彩绘画和数字游戏的融合,分析其艺术特点以及对数字游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彩绘画 游戏设计 传播媒介 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内蒙古传统羊毛毡缩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以设计作品《岩山》为例
15
作者 刘慧敏 曹莉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8期98-100,共3页
基于对阴山岩画艺术审美特征与内蒙古传统民族服饰手工艺羊毛毡缩的研究,文章将两者结合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以探讨“羊毛毡缩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在设计实践中,研究通过将传统羊毛的物理特性和毡缩造型工艺技法巧妙融入... 基于对阴山岩画艺术审美特征与内蒙古传统民族服饰手工艺羊毛毡缩的研究,文章将两者结合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以探讨“羊毛毡缩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在设计实践中,研究通过将传统羊毛的物理特性和毡缩造型工艺技法巧妙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使服装彰显独特的艺术与文化气息,同时使服装设计作品更具有个性化,以满足当下多元化的市场趋势和消费者的独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毡缩工艺 阴山岩画 服装设计 地域性与个性化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背景下花山岩画文创盲盒包装设计
16
作者 徐丽娜 陈勤学 《绿色包装》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潮流盲盒品牌泡泡玛特作为一个娱乐化品牌,通过产品连接情感,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新宠。与这种新潮的玩具相比,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品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但未能被充分挖掘与创新应用,导致市场占比小且发展势头缓慢。本文分析花... 潮流盲盒品牌泡泡玛特作为一个娱乐化品牌,通过产品连接情感,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新宠。与这种新潮的玩具相比,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品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但未能被充分挖掘与创新应用,导致市场占比小且发展势头缓慢。本文分析花山岩画的历史与文化,结合盲盒的市场现状,将花山岩画的典型图形进行提炼,再以设计语言进行创新转化,运用到盲盒包装设计中,使盲盒具有民族文化特征。此举不仅可有效推广花山岩画,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还可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山岩画 泡泡玛特 盲盒 包装设计
下载PDF
左江花山岩画元素在中式家具设计的应用
17
作者 李京晶 何娴婧 綦凯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期53-55,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热衷使用民族图形元素相关家具产品的程度开始增长。文章主要描述了富有现代化与民族风的“花山印象”系列中式家具设计,赋予中式家具新的灵魂与生命。
关键词 左江花山岩画 中式家具设计 图形元素
下载PDF
江西上饶广丰白花岩明代二十四诸天壁画初探
18
作者 刘慧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5期73-79,共7页
二十四诸天的图像组合,是佛教美术题材中常见的艺术表达。留存的遗迹多以雕塑、壁画的形式展现。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白花岩下的广福寺,其大雄宝殿有两铺古代壁画,表现的内容正是二十四诸天。而两铺壁画无文献记载,无题榜落款;浏览图像,... 二十四诸天的图像组合,是佛教美术题材中常见的艺术表达。留存的遗迹多以雕塑、壁画的形式展现。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白花岩下的广福寺,其大雄宝殿有两铺古代壁画,表现的内容正是二十四诸天。而两铺壁画无文献记载,无题榜落款;浏览图像,其人物无背光、无头光、无坐骑、无胁侍、无台座及脚踩物;同时,还因年久失修坏掉了两位人物画像。通过考究文化背景、文献记载,结合图像学研究,对这两铺壁画的二十四诸天做出具体辨识,考证其创作年代为明代中后期,并分析两铺壁画的构图方式、色彩特点、笔法技巧等,为中国二十四诸天古代壁画遗存图像志增加一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壁画 二十四诸天 白花岩 广福寺 图像识别 艺术研究
下载PDF
岩彩画的现代复兴与跨文化传播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卫戈 杜星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5,共9页
岩彩画艺术是中国古代传统美术的一部分。历史上由遣唐使传输至日本,日本画家在长期实践探索中,从材料研发到表现语言都有新的发展。新时期以来,中国留日画家在秉承前辈改良中国画的愿景中将这一绘画重新带回中国。经过不断的推广与创新... 岩彩画艺术是中国古代传统美术的一部分。历史上由遣唐使传输至日本,日本画家在长期实践探索中,从材料研发到表现语言都有新的发展。新时期以来,中国留日画家在秉承前辈改良中国画的愿景中将这一绘画重新带回中国。经过不断的推广与创新,最终完成了岩彩画在本土的现代复兴,从而使岩彩画成为中国美术中一次成功的推陈出新。在各高校内开展的岩彩画教学,更是依托本土石窟艺术资源,建构起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持续深入的岩彩画理论探讨中,对这一绘画的来源生成及历史追溯有了清醒认识,岩彩画更成为凸显民族文化基因及传统艺术向现代转型的表征。对岩彩画发展历程的追溯和文化基因的解析,都是以更加开放的视角去理解岩彩画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衍生、演变和传播,岩彩画也由此成为当代文化交流、互鉴、共生、创新的艺术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彩画 现代复兴 跨文化传播 艺术基因
下载PDF
新疆岩画生殖崇拜画语 被引量:1
20
作者 隋立民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8-57,共10页
岩画作为人类早期探索生命价值和实现自我生命超越的载体,映射出原始先民自然、朴素的生命意识。生殖崇拜岩画是原始人为实现自身的繁衍与存续,从主观意志出发,有意识地、能动地创造出用于满足生殖诉求的“巫绘合一”的结果。生殖崇拜... 岩画作为人类早期探索生命价值和实现自我生命超越的载体,映射出原始先民自然、朴素的生命意识。生殖崇拜岩画是原始人为实现自身的繁衍与存续,从主观意志出发,有意识地、能动地创造出用于满足生殖诉求的“巫绘合一”的结果。生殖崇拜岩画反映出人类对生命缘起的求索与认知,并由此形成特定的生命观、生死观、伦理观、崇拜观,它是人在原始思维认知下的集体意识,成为原始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岩画 生殖崇拜 画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