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榆树林油田CCUS采油工程方案优化设计与实践
1
作者 才庆 张丹丹 +2 位作者 张华春 孙维娜 刘慧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1,共7页
大庆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属低孔、特低渗透储层,针对以往开发过程中存在注水困难、压裂有效期短、水驱开发难以有效动用的问题,开展CO_(2)驱油技术现场试验。从经济性、技术适应性、配套工艺成熟性等角度对采油工程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优... 大庆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属低孔、特低渗透储层,针对以往开发过程中存在注水困难、压裂有效期短、水驱开发难以有效动用的问题,开展CO_(2)驱油技术现场试验。从经济性、技术适应性、配套工艺成熟性等角度对采油工程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单、双管分层注入工艺、高气液比举升工艺、注采两端个性化防腐工艺及物理化学组合解冻堵工艺等CCUS采油工程技术。结果表明:试验区投产初期及目前生产情况均达到了油藏预测指标;采出井平均泵效及检泵周期与外围油田平均水平相持平,注气井与采出井腐蚀速率小于行业指标;实现CO_(2)有效埋存108.9×10^(4) t,比水驱预测采出程度提高采收率4.39百分点,取得较好的驱油开发效果。研究成果为CCUS示范区的高效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开辟了大庆油田外围难采储量有效动用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林油田 CCUS 采油工程方案 分层注气 高气液比举升 防腐 防窜解堵
下载PDF
榆树林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改进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韵晗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3年第6期45-50,共6页
为了全面提高榆树林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效果,以达到“5.1.1”回注水水质控制指标要求,针对目前采用的“曝气→气浮→砂滤→超滤”深度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对榆树林油田采出水水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处理工艺进行... 为了全面提高榆树林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效果,以达到“5.1.1”回注水水质控制指标要求,针对目前采用的“曝气→气浮→砂滤→超滤”深度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对榆树林油田采出水水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处理工艺进行了高精滤技术的改进,并进行了现有处理工艺和改进后处理工艺技术的对比。研究表明:采用高精滤技术的“曝气→气浮→高精滤”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质能够达到“5.1.1”回注水水质控制指标的要求,且解决了超滤膜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膜组件容易出现污染所造成的处理膜通量衰减较快和出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具有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低于现有处理工艺技术的优势。改进后的处理工艺管理点数量相对较少,便于生产管理和维护,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林油田 含油污水处理 高精滤过滤 含油浓度 悬浮物浓度 粒径中值
下载PDF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洋 朱筱敏 +2 位作者 宋英琦 刘芬 李超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31,共9页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本文基于12口探井岩心与2268口钻井资料,通过单井岩心相分析、测井相分析、连井相对比和平面沉积微相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内前缘、外前...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本文基于12口探井岩心与2268口钻井资料,通过单井岩心相分析、测井相分析、连井相对比和平面沉积微相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内前缘、外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以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主,平原分流河道和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要沉积微相。在扶三段(FⅢ)早期,研究区主要为浅水三角洲内前缘亚相,物源只来自北部;其后,三角洲向南进积,全区变为平原亚相;FⅢ3小层沉积时期,南部物源进入,并与北部物源交汇,一直持续至扶一段(FⅠ)末期;在FⅠ3小层沉积末期,湖平面快速上升,南北两个三角洲退积,研究区中部依次出现浅水三角洲内前缘、外前缘和前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榆树林油田 扶余油层 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下白垩统
下载PDF
CO_2非混相驱微观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学伟 梅士盛 杨正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3期91-93,共3页
以大庆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为例,利用高温高压微观实验系统,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应用微观网络模拟技术观察了原油与CO2间的流动现象。通过实验现象,分析了CO2非混相驱驱油机理,并确定了CO2与大庆榆树林原油的拟混相压力。
关键词 非混相驱 微观实验 拟混相压力 榆树林油田
下载PDF
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储层非均质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赵荣 刘朋远 +1 位作者 何成山 宋晓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3,115,共6页
储层非均质性是沉积、成岩和构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储层非均质特征及控制因素对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调整开发方案、提高剩余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储层沉积学原理,利用测井、钻井资料对研究区地层进行精细划分与对比,研究松辽... 储层非均质性是沉积、成岩和构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储层非均质特征及控制因素对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调整开发方案、提高剩余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储层沉积学原理,利用测井、钻井资料对研究区地层进行精细划分与对比,研究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储层非均质性.结果表明:扶杨油层在层内、层间和平面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非均质性,其中扶Ⅲ油层组非均质性最弱,杨Ⅰ油层组非均质性相对较强;扶杨油层的非均质程度主要受沉积相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林油田 扶杨油层 储层 非均质性 隔层
下载PDF
榆树林油田注水井解堵清垢规模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周万富 杨宝泉 +1 位作者 赵敏 王鑫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9-121,共3页
大庆榆树林油田注水系统和地层的结垢(类型以CaCO3为主)非常严重,已导致地层堵塞、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油田开发效果变羞.室内实验研究表明:结垢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很大,当注水量达到800倍孔隙体积时,岩心渗透率下降80%~100%.根据模拟... 大庆榆树林油田注水系统和地层的结垢(类型以CaCO3为主)非常严重,已导致地层堵塞、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油田开发效果变羞.室内实验研究表明:结垢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很大,当注水量达到800倍孔隙体积时,岩心渗透率下降80%~100%.根据模拟实验和定量分析,地层结垢集中在井筒周围4m以内.通过理论推导,解堵清垢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最佳酸化半径应当在4m左右.进行了7口井的现场试验,成功率达到100%,取得了较好的增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结垢 结垢半径 解堵半径 榆树林油田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统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何贤科 陈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2期56-57,69,共3页
启动压力规律和渗流理论研究表明,只有当驱替压力梯度完全克服油层启动压力梯度时,注采关系才能建立,因此克服低渗透油层启动压力梯度的最小驱替压力梯度所对应的注采井距,即是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能够建立有效驱替的最大注采井距。根据... 启动压力规律和渗流理论研究表明,只有当驱替压力梯度完全克服油层启动压力梯度时,注采关系才能建立,因此克服低渗透油层启动压力梯度的最小驱替压力梯度所对应的注采井距,即是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能够建立有效驱替的最大注采井距。根据低渗透油田油气渗流理论推导出不等产量的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驱替压力梯度的分布表达式,可以反映出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压力分布情况。模拟计算表明,若将该成果应用于低渗透注水开发油田将会明显改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压力梯度 注采井距 压力系统 有效驱替 榆树林油田
下载PDF
低渗透油层有效动用的注采井距计算方法 被引量:25
8
作者 何贤科 陈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6-218,共3页
低渗透油田由于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开采难度很大,确定合理注采井距对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渗流力学理论,推导了不等产量下注采井之间的压力梯度分布公式,可以确定在一定的注采条件下,驱动压力梯度随井距的变化关系。... 低渗透油田由于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开采难度很大,确定合理注采井距对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渗流力学理论,推导了不等产量下注采井之间的压力梯度分布公式,可以确定在一定的注采条件下,驱动压力梯度随井距的变化关系。渗流规律研究表明,只有当驱动压力梯度完全克服油层启动压力梯度后注采关系才能建立,因此,克服最大启动压力梯度的最小驱动压力梯度所对应的注采井距即是油层能够动用的最大注采井距。通过以榆树林油田树322区块为例,结合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的关系,建立了最大注采井距与油层渗透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油层能够有效动用的最大井距为242m,在目前300m井距下无法建立合理的注采关系,这为油田下一步开发调整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井距 压力梯度 榆树林油田
下载PDF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丁修建 柳广弟 +2 位作者 刘春林 孙明亮 杨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3,共8页
对榆树林油田的地质、钻井和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表明,榆树林油田青1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油源对比表明,葡萄花油层中的油来源于青1段烃源岩。储层以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下的分流河道砂为主,属于中孔-中渗储层。研究区油藏类... 对榆树林油田的地质、钻井和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表明,榆树林油田青1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油源对比表明,葡萄花油层中的油来源于青1段烃源岩。储层以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下的分流河道砂为主,属于中孔-中渗储层。研究区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油水分布平面上呈现由西南部向东北部油层逐渐减少、水层逐渐增多的趋势,剖面上呈现西南部广泛发育油层、中部上油下水、东北部水层居多的特征。研究发现,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随着烃源岩演化程度的降低,油层发育逐渐减少,有效储集体的分布与油层的发育在平面上对应关系明显,生、排烃时期断层活动性强的区域更有利于葡萄花油层成藏。烃源岩成熟度、有效储集体、断层活动性控制了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的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葡萄花油层 姚家组 榆树林油田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榆树林油田模糊综合评判经济调剖选井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殷代印 何瑞 汪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7,共6页
针对目前常用调剖选井方法中未考虑经济因素的问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将改进的RS决策法和经济指标界限相结合,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到了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储层参数及油水井数据的新调剖选井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筛选出需要进... 针对目前常用调剖选井方法中未考虑经济因素的问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将改进的RS决策法和经济指标界限相结合,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到了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储层参数及油水井数据的新调剖选井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筛选出需要进行调剖措施且措施后能获得经济效益的井,相较目前中国常用的选井方法更加科学、可靠。将该方法应用于榆树林油田树103区块的调剖选井中,筛选出的调剖井经调剖措施后,其周围连通油井的日产油量平均提升41. 66%,含水率平均降低15. 8个百分点。研究成果对油田的调剖选井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数值模拟 调剖选井方法 低渗透油藏 榆树林油田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低孔渗储层水淹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牟立伟 张美玲 颜旭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7期1586-1588,1592,共4页
针对榆树林油田低孔渗储层水淹层识别难度大,提出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研究区岩心分析、试油、以及常规测井等资料,建立油层水淹状况与测井响应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对水淹层的高精度解释。通过对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得... 针对榆树林油田低孔渗储层水淹层识别难度大,提出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研究区岩心分析、试油、以及常规测井等资料,建立油层水淹状况与测井响应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对水淹层的高精度解释。通过对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得到满足误差条件的最佳网络。运用最佳网络对测试数据进行检验分析,最终92.9%油层水淹状况解释准确,有效解决了低孔渗储层水淹层识别难度大,精度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林油田 低孔渗储层 水淹层识别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成岩作用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永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胶结作用以碳酸盐胶结作用为主,溶蚀作用以长石和中基性火山岩岩屑的溶蚀作用为主,交代作用以钠长石化为主要特征,镜质体反射率为0.68%~1.8%,随深度变化的梯度为1.25%/km;在充分考虑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成岩作用研究成... 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胶结作用以碳酸盐胶结作用为主,溶蚀作用以长石和中基性火山岩岩屑的溶蚀作用为主,交代作用以钠长石化为主要特征,镜质体反射率为0.68%~1.8%,随深度变化的梯度为1.25%/km;在充分考虑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成岩作用研究成果基础上,将研究区成岩作用阶段划分为早成岩作用阶段和晚成岩作用阶段,把早成岩作用分为早、晚2期,把晚成岩作用阶段划分为早、中、晚3期.最后对研究区扶杨油层成岩共生系列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集层 扶杨油层 泉头组 松辽盆地 榆树林油田
下载PDF
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砂体成因类型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俊玲 叶连俊 李伯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15-520,共6页
在细分沉积微相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密井网开发井资料,通过精细地质解剖研究砂体几何形态及其内部结构,识别出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发育4种成因类型的砂体:水上分流河道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及席状砂砂体,并建立了不... 在细分沉积微相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密井网开发井资料,通过精细地质解剖研究砂体几何形态及其内部结构,识别出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发育4种成因类型的砂体:水上分流河道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及席状砂砂体,并建立了不同成因砂体的垂向层序模式及砂体空间展布模式,为油田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一定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葡萄花油层 砂体 成因类型 分布特征
下载PDF
测井参数定量化技术在榆树林油田葡萄花储层物性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文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0-235,共6页
通过测井数据标准化,岩心资料的选取与处理,计算出流体流动单元指标FZI。将研究区内的储层划分成3类流动单元,并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等测井解释模型。采用分流动单元进行储层渗透率解释方法,渗透率的解释精度明显得到了提高。通过建立... 通过测井数据标准化,岩心资料的选取与处理,计算出流体流动单元指标FZI。将研究区内的储层划分成3类流动单元,并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等测井解释模型。采用分流动单元进行储层渗透率解释方法,渗透率的解释精度明显得到了提高。通过建立反映测井信息与流动单元内在联系的样本集,实现了储层参数由取心井到非取心井的最佳定量求取,根据不同的流动单元,应用不同的解释模型,较精确地计算出渗透率值。从该技术在研究区内77口井的应用效果看,能够正确揭示储层参数的平面变化规律,指导剩余油研究及开发调整方案编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参数 流动单元 测井解释模型 葡萄花储层 榆树林油田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榆树林油田套管损坏的原因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向国 张明智 +1 位作者 王文昌 杜秀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4,59,共3页
榆树林油田为特低渗透油田 ,油田开发的主要特征为高压注水开发 ,套管损坏较多 .分析了榆树林油田套损状况 ,套损原因主要为 :高压注水导致区块压力不平衡 ,没有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 ;高压注水加速泥岩吸水速度 ,改变了套管周围外载... 榆树林油田为特低渗透油田 ,油田开发的主要特征为高压注水开发 ,套管损坏较多 .分析了榆树林油田套损状况 ,套损原因主要为 :高压注水导致区块压力不平衡 ,没有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 ;高压注水加速泥岩吸水速度 ,改变了套管周围外载荷的分布 ,导致外载超过套管抗挤强度 ;套管设计依据不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林油田 套管损坏 高压注水 泥岩蠕变
下载PDF
井控面积法计算地质储量在剩余油研究中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91,共5页
在油田开发中期,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是油田开发调整及挖潜的关键。以大庆榆树林油出升382井区为例,介绍了一种周期短、易实现、精确程度高的定量化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方法。其方法为:通过井控面积法确定单井控制面积、储量参数,... 在油田开发中期,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是油田开发调整及挖潜的关键。以大庆榆树林油出升382井区为例,介绍了一种周期短、易实现、精确程度高的定量化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方法。其方法为:通过井控面积法确定单井控制面积、储量参数,再应用容积法计算单井控制地质储量。将此方法应用到升382井区结果表明:升382井区剩余油以条带状分布,主要富集于油井排及油井列。单井剩余油大部分分布于1.0×10^4~6.0×10^4t,平均单井4.0×10^4t。油井剩余可采储量集中分布于0.35×10^4~0.95×10^4t,平均单井剩余可采储量0.75×10^4t。根据剩余油分布及富集规律给出了开发调整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控面积法 单井地质储量 剩余油分布规律 榆树林油田升382井区
下载PDF
榆树林油田树322井区压裂改造潜力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建方 张启岩 +3 位作者 刘春林 杨铁军 窦淑萍 赵传峰 《油气井测试》 2010年第5期14-17,共4页
针对大庆榆树林油田树322井区油藏地质和现有开发井网与裂缝方位,利用ECLIPSE油藏模拟软件,进行了多参数下的压裂增产增注的油藏模拟,进而优化了该区进行压裂改造的裂缝参数。结果显示,在储层有效渗透率分别为0.05、0.1、0.2和0.3mD时,... 针对大庆榆树林油田树322井区油藏地质和现有开发井网与裂缝方位,利用ECLIPSE油藏模拟软件,进行了多参数下的压裂增产增注的油藏模拟,进而优化了该区进行压裂改造的裂缝参数。结果显示,在储层有效渗透率分别为0.05、0.1、0.2和0.3mD时,一类油井的裂缝长度分别为120、90、45和30m;二类油井的裂缝长度分别为120、90、75和75m;三类油井的裂缝长度分别为120、120、90和90m;水井压裂在上述对应有效渗透率下的裂缝长度分别为60、45、45和30m;裂缝导流能力为20~30μm2.cm。油水井优化裂缝参数条件下的产量预测表明在该区进行整体压裂改造具有巨大潜力,为后期该区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该区进行的压裂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了优化的裂缝参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模拟 有效渗透率 缝长 导流能力 压裂改造潜力 榆树林油田
下载PDF
榆树林油田硫化氢产生原因与防护措施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广胜 王大業 +2 位作者 杨婷媛 安宏鑫 于城亮 《化学工程师》 CAS 2020年第8期38-43,共6页
针对榆树林油田采油井和地面集输管线产生H2S的问题,首先,对榆树林油田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理论研究H2S产生的可能原因,然后采用室内实验研究的方法,分别进行了热化学还原实验和硫酸盐还原菌培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气驱井产生的H2S来源... 针对榆树林油田采油井和地面集输管线产生H2S的问题,首先,对榆树林油田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理论研究H2S产生的可能原因,然后采用室内实验研究的方法,分别进行了热化学还原实验和硫酸盐还原菌培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气驱井产生的H2S来源于注入的CO2气源和地层中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水驱井产生的H2S来源于地层中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和油管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异化还原作用;集输管线中的H2S来源于附着在管壁和罐壁的硫酸盐还原菌,其最高的生长温度为70℃,且CO2环境不会影响其生长。针对不同的H2S产生原因制定了不同的防护措施,研究成果为榆树林油田H2S风险防控和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 硫酸盐还原菌 榆树林油田 二氧化碳气驱 防护措施
下载PDF
榆树林油田东18井区水井裂缝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建方 窦淑萍 +3 位作者 肖立国 尚文涛 杨天吉 周洪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2-145,共4页
针对大庆榆树林油田水井压裂方案存在的问题,根据东18井区油藏地质和现有开发井网与裂缝方位,采用eclipse油藏模拟软件和“等效导流能力”方法,进行了多参数下压裂增产增注的油藏模拟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在储层有效渗透率分别为0... 针对大庆榆树林油田水井压裂方案存在的问题,根据东18井区油藏地质和现有开发井网与裂缝方位,采用eclipse油藏模拟软件和“等效导流能力”方法,进行了多参数下压裂增产增注的油藏模拟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在储层有效渗透率分别为0.1×10-3,0.3×10-3,0.5×10-3和0.8×10-3μm2时,水井裂缝长度分别为50.0,37.5,30.0和20.0m,一类油井分别为80,70,60和50m,二类油井分别为120,100,90和80m,三类油井分别为100,90,80和70m;油、水井裂缝导流能力在20~30μm2·cm。低渗油藏水井裂缝长度应严格控制,以免水窜,要求的导流能力相对较低。模拟井组优化的水井裂缝参数可为榆树林油田水井压裂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林油田 油藏模拟 水井压裂 裂缝参数优化 注水
下载PDF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秀娟 赵向国 郑亚斌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6年第8期125-126,共2页
文章在系统收集和整理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薄片观察和统计、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岩石物性(孔、渗)测定及压汞资料分析等方法,重点对葡萄花油层储层内岩石矿物成分、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 文章在系统收集和整理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薄片观察和统计、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岩石物性(孔、渗)测定及压汞资料分析等方法,重点对葡萄花油层储层内岩石矿物成分、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为指导油气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为中孔、中渗储层,岩石以长石砂岩为主,具有结构成熟度中等,成分成熟度较低的特点;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为主,亦见有次生溶蚀孔及晶间微孔;根据孔隙结构特征,将葡萄花油层储层分成4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林油田 葡萄花油层 次生孔隙 孔隙结构特征 储层评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