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Offshore Platforms
1
作者 Song Yupu and Wang Jia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t. of Civil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ecturer, Dept. of Civil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1992年第1期27-36,共10页
A design method of reinforced concrete (R. C.) offshore platforms with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a computer program is developed. In this program nonlinear constitutive re... A design method of reinforced concrete (R. C.) offshore platforms with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a computer program is developed. In this program nonlinear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s and strength criteria of concrete and steel bars are included, and the progressive cracking and crushing of the concrete are taken into account. Based on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btained by th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amount of reinforcement in the control sections can be computed and adjusted automatically by the program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esign. The amount of reinforcement required in the control sections, which are obtained with th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s agreeable to that obtained in the experiment. This shows that the design method of R. C. offshore platform with th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proposed by the authors is reliable for practical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method reinforced concrete offshore platform design method reinforcEMENT
下载PD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low-rise infilled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designed by considering local effects on column shear demand
2
作者 Jarun SRECHAI Wongsa WARARUKSAJJA +1 位作者 Sutat LEELATAVIWAT Suchart LIMKATANYU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5期686-703,共18页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reinforced concrete(RC)frames and infill wal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frames,particularly for low-rise frames.Infill walls can increase the overall lateral strength ...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reinforced concrete(RC)frames and infill wal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frames,particularly for low-rise frames.Infill walls can increase the overall lateral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frame owing to their high strength and stiffness.However,local wall-frame interactions can also lead to increased shear demand in the columns owing to the compressive diagonal strut force from the infill wall,which can result in failure or in serious situations,collapse.In this study,the effectiveness of a design strategy to consider the complex infill wall interaction was investigated.The approach was used to design example RC frames with infill walls in locations with different seismicity levels in Thailand.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frames was assessed using nonlinear static,and dynamic analyses.The performance of the frames and the failure mod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frames designe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nfill wall or the local interactions.It was found that even though the overall responses of the buildings designed with and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the local interaction of the infill walls were similar in terms the overall lateral strength,the failure modes were different.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liminate the column shear failure from the building.Finally,the merits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approach a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infill wall seismic design method shear failure wall-frame interaction
原文传递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under combined seismic and blast loads 被引量:1
3
作者 SHI YanChao SUN XiaoZhe CUI Ji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63-377,共15页
It is possible for certain building structures to encounter both the seismic load and blast load during their service lif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increase of security demand,the need for design of... It is possible for certain building structures to encounter both the seismic load and blast load during their service lif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increase of security demand,the need for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against multi-hazar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Therefore,the damage analysis of building structures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multiple hazards has become a very urgent requirement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In this paper,the refine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reinforced concrete(RC)columns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explicit dynamic analysis software LS-DYNA.Combined with the Monte Carlo method,the damage law of RC columns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random single earthquake or explosion disaster and multi-hazard is studied,and the damage groups are distinguished according to the damage index.Based on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algorithm,the dividing line between different damage degree groups is determined,and a rapi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amage degree of RC columns under the combined seismic and blast loads is proposed.Finally,suggestions for the design of RC column against multi-disaster are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ability analysis reinforced concrete(RC)column damage probability seismic load blast load Monte-Carlo method
原文传递
Effect of seismic design details on hysteresis performance of SRC-RC transfer columns 被引量:1
4
作者 Wu Kai Zhai Jiangpeng +2 位作者 Xue Jianyang Zhao Hongtie Chen Fe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0年第1期117-135,共19页
Four types of seismic design details were tested using 11 transfer column specimens and one comparison specimen of RC under low cyclic reversed loading. Test results show that diagonal cracks control the failure patte... Four types of seismic design details were tested using 11 transfer column specimens and one comparison specimen of RC under low cyclic reversed loading. Test results show that diagonal cracks control the failure pattern and damage occurs mainly in the RC section with weak shear capacity in the transfer columns. There is a large difference in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ductility of the transfer columns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diverse structural measures is quite different. The section ratio of I-section-encased steel and the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also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ductility. Although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ransfer columns with additional longitudinal bars and additional X bars is relatively large, they have poor deformation capacity. Setting more stirrups along the columns is the best structural measure to enhanc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The studs on the I-sectionencased steel by welding can help to complete the stress transfer between the steel and concrete, and avoid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f the two materials due to bonding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design details hysteresis performance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transfer column energy dissipation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梅葵花 王凤轩 孙胜江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51,共21页
为总结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在混凝土桥梁加固中的研究成果,拓宽FRP加固桥梁的思路,推动其在桥梁加固领域的广泛应用,阐述了FRP加固方法的发展及其特点,系统梳理了FRP加固方法在混凝土桥梁的研究进展。根据加固机理的不同,从抗弯加固... 为总结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在混凝土桥梁加固中的研究成果,拓宽FRP加固桥梁的思路,推动其在桥梁加固领域的广泛应用,阐述了FRP加固方法的发展及其特点,系统梳理了FRP加固方法在混凝土桥梁的研究进展。根据加固机理的不同,从抗弯加固、抗剪加固、抗压加固三方面加以归纳总结,介绍了几种常见的FRP加固方式、影响因素、破坏模式及其设计理论;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由此提出了一些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结果表明:目前研究较多的有外贴FRP法、预应力FRP技术、表层嵌入法、FRP网格加固技术,其在不同的设计参数和使用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破坏模式;外贴FRP片材容易过早发生剥离破坏,可以通过一些锚固措施提升界面黏结性,其中HB-FRP加固技术的锚固效果最好;预应力FRP加固技术因具有较高的材料强度利用率而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后续应深入研究FRP加固设计理论,综合考虑各参数对加固结构性能的影响,建立统一可靠且实用的计算模型;应进一步研究既有混凝土加固结构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完善FRP加固混凝土桥梁设计方法和规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FRP加固 混凝土结构 加固方式 设计理论 综述
下载PDF
新型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晓光 曹国旭 +1 位作者 黄远 李乾坤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为研究内加强环式圆钢管混凝土柱与矩形钢管混凝土梁这种新型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设计了缩尺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开展了相同梁柱节点试件的静力加载试验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通过研究该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以及拟静... 为研究内加强环式圆钢管混凝土柱与矩形钢管混凝土梁这种新型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设计了缩尺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开展了相同梁柱节点试件的静力加载试验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通过研究该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以及拟静力加载试验的骨架曲线、核心区剪切变形等,分析了节点试件的承载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全面考察了同一梁柱节点在静力加载和低周往复加载两种工况下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核心区强度较强,破坏模式主要为梁端破坏,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时试件梁柱连接处附近的梁端钢板发生拉裂破坏和钢板鼓曲,静力加载试验时试件梁端焊缝发生拉裂破坏;试件延性较好,加载过程中经历了弹性、弹塑性和塑性发展阶段。最后提出了该类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 内隔板 静力加载试验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受力性能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磊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26,共7页
通过对11个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型钢截面形式、轴压比、型钢配钢率及圆钢管壁厚参数对组合柱水平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观察了组合柱的破坏形态及特征,研究了圆钢管、型钢翼缘及腹板应... 通过对11个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型钢截面形式、轴压比、型钢配钢率及圆钢管壁厚参数对组合柱水平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观察了组合柱的破坏形态及特征,研究了圆钢管、型钢翼缘及腹板应变的发展规律,分析了组合柱的地震破坏特征。研究表明,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组合柱发生典型的压弯塑性铰破坏。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规范提出了基于叠加原理的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其水平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度较好,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组合柱的水平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再生混凝土 圆钢管混凝土柱 破坏机理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水平承载力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纵筋屈曲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晰 杨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3-1057,共15页
在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墩柱在承受竖向力的同时,通常还会受到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水平力,若结构中横向约束不足,纵筋可能会发生明显的横向变形,使得结构承载力和延性显著降低,修复困难.因此,研究纵筋在受压时的屈曲机理对结构设... 在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墩柱在承受竖向力的同时,通常还会受到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水平力,若结构中横向约束不足,纵筋可能会发生明显的横向变形,使得结构承载力和延性显著降低,修复困难.因此,研究纵筋在受压时的屈曲机理对结构设计以及施工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此,对基于单根钢筋直压试验的纵筋屈曲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得出钢筋屈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长细比和屈服强度;概括总结基于RC (reinforced concrete)短柱直压试验的纵筋屈曲问题的研究进展,阐述在复杂相互作用下纵筋屈曲可能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结合土木发展现状,对使用新材料/新构造的墩柱中的纵筋屈曲研究进行讨论.现阶段对纵筋屈曲的研究中没有给出判断钢筋屈曲方向和范围的理论方法,对纵筋的整体屈曲以及新型结构中的纵筋屈曲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且应在后续研究中综合考虑锈蚀、加载历程、截面形式以及各材料相互作用等因素对纵筋屈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纵筋屈曲 综述 钢筋混凝土柱 抗震设计
下载PDF
高强钢筋混凝土柱小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立成 史庆轩 +1 位作者 王朋 王秋维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0,共9页
为研究高强钢筋混凝土柱小偏心受压性能,进一步推进高强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针对HTRB630级高强钢筋,考虑配筋率、配箍率、箍筋间距和荷载偏心距等因素的影响,通过6根高强钢筋混凝土方形截面柱的小偏心受压试验,研究了该类构件的... 为研究高强钢筋混凝土柱小偏心受压性能,进一步推进高强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针对HTRB630级高强钢筋,考虑配筋率、配箍率、箍筋间距和荷载偏心距等因素的影响,通过6根高强钢筋混凝土方形截面柱的小偏心受压试验,研究了该类构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变形能力,评估了钢筋的应力及其强度发挥水平。结果表明:受压区HTRB630级钢筋能够达到屈服强度,且塑性变形能够充分发挥;提高配箍率,可提高试件小偏心受压承载力;当配箍率超过1.50%时,对试件承载力提高不多,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试件的变形能力。考虑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参照中国现行规范的计算方法,给出了高强钢筋混凝土柱压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相比吻合较好,可为该类构件的正截面设计和规范修订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RB630级钢筋 高强钢筋混凝土柱 单调荷载试验 偏压性能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带有防火保护的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抗火性能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泊池 杨冬冬 +1 位作者 刘发起 杨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29,共12页
抗火性能是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设计时的关键问题之一,尽管目前相关研究已逐渐完善,但带有防火保护条件下该类构件的抗火性能研究与设计仍不充分,已有的行业标准中构件高温稳定承载力公式未与常温公式相连续,且其中的防火保护层设计... 抗火性能是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设计时的关键问题之一,尽管目前相关研究已逐渐完善,但带有防火保护条件下该类构件的抗火性能研究与设计仍不充分,已有的行业标准中构件高温稳定承载力公式未与常温公式相连续,且其中的防火保护层设计公式不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基于ABAQUS软件,该文开展了带有防火保护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在ISO 834标准火灾作用下温度场和耐火极限的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荷载比、截面尺寸、长细比、防火保护层厚度等关键参数对构件耐火极限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钢管温度、钢筋温度以及混凝土等效温度的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随着防火保护层厚度的增大,构件的耐火极限近似线性增大。基于系统性参数分析,提出了带有防火保护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高温下截面承载力和稳定承载力设计公式,以用于确定构件达到不同耐火极限所需的防火保护层厚度,该方法保持了与现行标准中常温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 耐火极限 防火保护 设计方法 有限元
下载PDF
矿渣基地聚物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
11
作者 卢海勇 胡翔 +5 位作者 毛宇光 苏捷 杜运兴 刘翼玮 李晃 史才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489,共15页
为了研究不同强度等级的矿渣基地聚物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设计了3个普通混凝土悬臂柱试件和3个矿渣基地聚物混凝土悬臂柱试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地聚物混凝土柱的破坏模式、裂缝发展、滞回性能、位移延性、耗能性能、刚度与强度... 为了研究不同强度等级的矿渣基地聚物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设计了3个普通混凝土悬臂柱试件和3个矿渣基地聚物混凝土悬臂柱试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地聚物混凝土柱的破坏模式、裂缝发展、滞回性能、位移延性、耗能性能、刚度与强度退化和承载力等进行了评估,分析了混凝土种类、混凝土强度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与普通混凝土试件相比,矿渣基地聚物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并未明显改善;提高地聚物混凝土强度会改变地聚物混凝土柱的破坏模式,从而对部分抗震性能(延性、耗能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验证表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对于地聚物混凝土构件的计算结果偏小,拓展到工程应用中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性能 结构抗震设计 地聚物混凝土柱 钢筋混凝土柱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下载PDF
基于现行规范的型钢混凝土柱侧力-位移曲线预测方法研究
12
作者 尚崇新 薛亦聪 +1 位作者 杨勇 于云龙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9,共9页
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RC)柱因承载力高、刚度大和耐久性能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高层结构中。然而,现阶段SRC结构设计普遍基于承载力设计法,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法在SRC结构方面的应用仍待完善。作为基于性能(位移)... 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RC)柱因承载力高、刚度大和耐久性能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高层结构中。然而,现阶段SRC结构设计普遍基于承载力设计法,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法在SRC结构方面的应用仍待完善。作为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环,现阶段SRC构件的侧力-位移关系评估缺乏规范指导。基于美国现行规范ASCE/SEI 41-17中针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相关规定,结合SRC构件的受力与变形特征,提出了发生弯曲破坏的SRC柱在地震作用下的侧力-位移曲线建模方法。该曲线采用约束混凝土强度计算SRC构件的峰值承载力;使用刚度折减法考虑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基于SRC构件的变形特征考虑了纵向受力钢材端部滑移对柱顶侧移的贡献。最后,通过与28根SRC柱试验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曲线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曲线能合理预测发生弯曲破坏的SRC柱的开裂荷载、开裂位移、峰值荷载、峰值位移和强度退化,可为SRC结构的性能化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柱 抗震性能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侧力-位移曲线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结构体系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锡治 章少华 +1 位作者 李星乾 马相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7-118,共12页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结构体系由钢和混凝土两种不同的材料组成,综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结构形式高效经济且低碳,是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结构体系之一。对国内外有关RCS节点基本受力性能、抗震性...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结构体系由钢和混凝土两种不同的材料组成,综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结构形式高效经济且低碳,是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结构体系之一。对国内外有关RCS节点基本受力性能、抗震性能、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和抗连续倒塌性能,以及功能可恢复结构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对今后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对提高我国RCS混合结构研究和设计水平,推广RCS混合结构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结构 抗震性能 抗倒塌性能 可恢复功能 设计方法
下载PDF
济南华润万象城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鹏 杨坛 +1 位作者 高斌 王欲秋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29,共7页
济南华润万象城为一栋结构高度412m的超限高层商业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中同时存在扭转不规则、平面开洞、大跨度结构、大悬挑结构、斜柱、桁架悬挑等多项平面及竖向不规则情况。采用多种计算程序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其结果... 济南华润万象城为一栋结构高度412m的超限高层商业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中同时存在扭转不规则、平面开洞、大跨度结构、大悬挑结构、斜柱、桁架悬挑等多项平面及竖向不规则情况。采用多种计算程序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其结果均满足既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对复杂商业中的各关键部位设计进行了多方案比选,确定了合理的结构布置和适当的构造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结构 抗震性能设计 弹塑性分析 依附式挡土墙 斜柱悬挑 型钢混凝土
下载PDF
拓扑优化-拉压杆模型方法设计钢筋混凝土开孔深梁的仿真研究
15
作者 孟灿 李可飞 +1 位作者 周志锦 张鹄志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8-47,共10页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深梁设计的合理性,提出一种拓扑优化-拉压杆模型(strut-and-tie model, STM)设计方法,并展开与中国现行规范推荐的经验设计方法的对比研究。共设计了3组6根钢筋混凝土开孔深梁,开展了相应的非线性有限元静力仿真。结...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深梁设计的合理性,提出一种拓扑优化-拉压杆模型(strut-and-tie model, STM)设计方法,并展开与中国现行规范推荐的经验设计方法的对比研究。共设计了3组6根钢筋混凝土开孔深梁,开展了相应的非线性有限元静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拓扑优化-STM方法设计的构件不仅能在减少15%~25%钢筋用量的情况下提升20%以上的承载力和30%左右的变形能力,而且可以减少孔洞角部等应力较大处的混凝土拉损伤,提升这些部位钢筋的利用率。因此,拓扑优化-STM方法可为日后的钢筋混凝土开孔深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开孔深梁 拓扑优化 拉压杆模型 经验设计方法
下载PDF
临沂金水湾二期超高层结构设计
16
作者 陈鹤 刘长国 +2 位作者 郭本栋 高溪 蒋世林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3-50,共8页
临沂金水湾二期超高层项目结构高度153.3m,属于高震区超高层超限结构,地上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塔楼外框柱均倾斜布置以满足建筑外立面的变化。采用YJK和ETABS两种软件对主塔楼结构进行了弹性分析,并采用PE... 临沂金水湾二期超高层项目结构高度153.3m,属于高震区超高层超限结构,地上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塔楼外框柱均倾斜布置以满足建筑外立面的变化。采用YJK和ETABS两种软件对主塔楼结构进行了弹性分析,并采用PERFORM⁃3D软件进行了动力弹塑性分析。从结构体系、性能设计等方面对超高层结构设计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对梭形超高层建筑的斜柱设计要点、环带桁架、底层分叉柱以及结构动力弹塑性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介绍,最后给出了上述要点的计算结论和构造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结构 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 性能设计 斜柱 环带桁架 底层分叉柱 动力弹塑性分析
下载PDF
型钢剪力架增强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试验研究
17
作者 林若凯 江毅 +1 位作者 李妍 易伟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6-168,共13页
研究型钢剪力架增强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得到型钢剪力架设计的优化方案。考虑型钢的翼缘厚度、腹板厚度、伸臂长度、锚固栓钉规格不同,设计9个板柱节点试件进行反向静力模拟加载试验,考察试件的破坏历程和破坏形态,量测节... 研究型钢剪力架增强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得到型钢剪力架设计的优化方案。考虑型钢的翼缘厚度、腹板厚度、伸臂长度、锚固栓钉规格不同,设计9个板柱节点试件进行反向静力模拟加载试验,考察试件的破坏历程和破坏形态,量测节点的承载力、变形和应变等指标,调查不同设计组合对板柱节点抗冲切破坏模式和承载力的影响规律,阐明其失效破坏机制。结果表明:型钢剪力架能够提高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改善冲切破坏的脆性特点;设置型钢翼缘、锚固栓钉能够强化节点内纵筋、型钢和混凝土的协同工作,增加型钢腹板厚度和设置翼缘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承载力和延性能力;锚固栓钉代替型钢翼缘可改善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承载力,但在改善延性方面的效果不如带翼缘试件;增加翼缘厚度来提升承载力存在边际效应,型钢伸臂长度太短难以发挥型钢剪力架的抗冲切增强作用。参考现有规范方法以及试验结果,提出了型钢剪力架增强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剪力架 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 抗冲切 静力试验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18
作者 刘杰 《工程质量》 2024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在型钢外围包裹一层钢筋混凝土,这样的组合使得结构有了比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大的承载力、刚度和抗震性,并且也优于钢结构的防火及稳定性。型钢混凝土结构凭借着强度高、延性好,以及防火和耐腐蚀性能好的优势在...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在型钢外围包裹一层钢筋混凝土,这样的组合使得结构有了比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大的承载力、刚度和抗震性,并且也优于钢结构的防火及稳定性。型钢混凝土结构凭借着强度高、延性好,以及防火和耐腐蚀性能好的优势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已广泛应用。论文分析了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过程技术及质量控制难点及要点,结合项目实例,分析介绍传统的4种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做法,并对传统做法进行优化组合,对优化后的施工及过程控制要点进行分析总结,在提升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为同类型结构的工程施工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柱 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 设计深化 钢筋绑扎 混凝土浇筑
下载PDF
基于超声回弹综合法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检测技术
19
作者 芦琴玲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5期171-174,共4页
本文在对工程案例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别从超声波检测和回弹分析,及其结果分析等层面,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检测技术。通过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取芯检测,发现超声回弹综合法达到了预期效果,能够实现混凝土强度性能的精确检测,值得进一步推... 本文在对工程案例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别从超声波检测和回弹分析,及其结果分析等层面,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检测技术。通过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取芯检测,发现超声回弹综合法达到了预期效果,能够实现混凝土强度性能的精确检测,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法 回弹法 钢筋混凝土 框架柱 检测技术
下载PDF
某悬链线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的结构检测、评估与加固设计研究
20
作者 纪常永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3期101-103,共3页
针对某悬链线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随着时间的增加,病害不断恶化的问题,论文对该桥进行了深入的桥梁外观结构检测及箱形拱桥病害状况评估。根据检测的结构受力特点和评估的结果,利用增大截面法对桥梁进行了加固设计,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进... 针对某悬链线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随着时间的增加,病害不断恶化的问题,论文对该桥进行了深入的桥梁外观结构检测及箱形拱桥病害状况评估。根据检测的结构受力特点和评估的结果,利用增大截面法对桥梁进行了加固设计,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加固后的拱桥残余应变均小于20%,满足桥梁的承载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 加固设计 增大截面法 桥梁检测 病害状况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