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A-3型氨合成催化剂研究报告——Ⅰ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化章 胡樟能 +2 位作者 李小年 李岩英 蒋祖荣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15-23,共9页
本文报道了ZA-3型氨合成催化剂的实验室研究结果.经与ICI74-1型和A110-2型氨合成催化剂对比试验表明,ZA-3型催化剂的各项主要性能明显优于ICI74-1和A110-2型,是一种完全新型的高活性、极易还原、稳定性能优良的低温氨合成催化剂.
关键词 催化剂 合成氨 za-3型催化剂
下载PDF
ZA-3型氨合成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升温还原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化章 李小年 胡樟能 《化肥工业》 CAS 1993年第1期12-16,共5页
ZA-3型氨合成催化剂是一种低温、高活性、极易还原的新一代氨合成催化剂,已在数十家中小型合成氨厂投入使用。本文研究了 ZA-3型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并结合工厂使用经验,提出了 ZA-3型催化剂在工厂使用时的升温还原方法。
关键词 合成氨 催化剂 za-3 还原
下载PDF
ZA-3型氨合成催化剂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刘化章 徐如玉 +3 位作者 蒋祖荣 胡樟能 李岩英 孙土金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41-45,共5页
本文扼要报道了一种具有极易还原、活性很高的新型氨合成催化剂.该催化剂与工业催化剂A110-2相比,还原温度降低约50K以上,683K的氨合成率提高约15%,是一种理想的低温低压高活性氨合成催化剂,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关键词 合成 za-3 催化剂
下载PDF
新型ZA-3型氨触媒还原使用小结
4
作者 吴兴友 《化工设计通讯》 CAS 1990年第1期17-20,16,共5页
本文叙述了由浙江工学院研制的新型ZA—3型氨触媒在该厂的还原使用小结。经4个月的生产使用,显示该触媒具有还原温度低(<475℃)、还原时间短(48h)、机械强度高、抗毒能力强、以及中毒后活性恢复快等优点。文章对合成塔;触媒装填及测... 本文叙述了由浙江工学院研制的新型ZA—3型氨触媒在该厂的还原使用小结。经4个月的生产使用,显示该触媒具有还原温度低(<475℃)、还原时间短(48h)、机械强度高、抗毒能力强、以及中毒后活性恢复快等优点。文章对合成塔;触媒装填及测温点的分有情况;触媒升温还原情况以及使用情况等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3 合成氨 催化剂 还原 合成塔
下载PDF
ZA-3型氨合成催化剂的使用效果
5
作者 周淑章 《浙江化工》 CAS 1990年第4期61-62,共2页
本文是在10000t/a 合成氨小厂,使用 ZA-3型氨合成催化剂的情况介绍。
关键词 za-3 催化剂 合成氨
下载PDF
ZA-3型氨合成催化剂升温还原小结
6
作者 王建武 杜军 《中氮肥》 1998年第1期32-33,35,共3页
关键词 氨合成 催化剂 za-3 升温还原
下载PDF
ZA-3型氨合成催化剂使用小结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世锦 《氮肥技术》 1993年第2期36-40,共5页
我厂系4万吨/年的合成氨厂。1989年8月首次使用浙江工学院机械厂设计制造的Φ800内冷一绝热复合式合成塔内件,装填浙江工学院研制、上虞化工厂生产的A110—2型氨合成催化剂。1990年,开是H<sub>12</sub>(Ⅰ)—57/320型压缩... 我厂系4万吨/年的合成氨厂。1989年8月首次使用浙江工学院机械厂设计制造的Φ800内冷一绝热复合式合成塔内件,装填浙江工学院研制、上虞化工厂生产的A110—2型氨合成催化剂。1990年,开是H<sub>12</sub>(Ⅰ)—57/320型压缩机4台,当年生产合成氨32594t。1991年生产合成氨3611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合成催化剂 za-3 合成氨厂 塔内件 合成系统 催化剂床层 升温还原 还原温度 系统工艺流程 循环机
原文传递
两系杂交粳稻鄂粳杂3号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国成 曾庆四 卢兴桂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28,共2页
鄂粳杂3号系以粳型光敏感核不育系N5088S为母本,粳型恢复系闵恢12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4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穗大粒多,穗型半直立,适合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晚稻种植。介绍... 鄂粳杂3号系以粳型光敏感核不育系N5088S为母本,粳型恢复系闵恢12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4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穗大粒多,穗型半直立,适合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晚稻种植。介绍了鄂粳杂3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及主要特征特性。提出了稀播壮秧、适时早插,重施底肥、酌施穗肥,科学管水、适度轻晒等关键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粳稻 鄂粳杂3 选育 应用
下载PDF
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湘杂油3号”的选育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泽斌 彭武生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4-47,共4页
从 198 9~ 2 0 0 0年 ,用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D6A、保持系D6B分别与 2 2 4- 2杂交并回交 ;用T89— 6与优质品种 (系 )复合杂交 ,分别育成了甘蓝型双低油菜胞质不育系492A ,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恢 5 ,选配出强优势杂交油菜新组合“杂 95... 从 198 9~ 2 0 0 0年 ,用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D6A、保持系D6B分别与 2 2 4- 2杂交并回交 ;用T89— 6与优质品种 (系 )复合杂交 ,分别育成了甘蓝型双低油菜胞质不育系492A ,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恢 5 ,选配出强优势杂交油菜新组合“杂 95 0 5” .经过 5年市、省区试及长江中游片多点大面积生产示范鉴定和农业部油料及制品检测中心品质分析 ,表现为优质高产 ,增产潜力大 ,适应性广 ,抗 (耐 )病、抗倒伏等特点 .2 0 0 1年 2月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湘杂油3号” ,列为优质杂交油菜推广良种 (组合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湘杂油3 杂交品种 不育系 恢复系 品种选育 产量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洪杂3号”引种与栽培研究
10
作者 杨萍 余天生 +2 位作者 杜演 李洪波 吴国强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62-66,共5页
针对粤西地区生态条件和北运辣椒的栽培特点,进行辣椒引种适应性研究。经品比试验筛选出的新品种“洪杂3号”.较对照“保椒”增产30%以上哈方差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播种.产量可达46845... 针对粤西地区生态条件和北运辣椒的栽培特点,进行辣椒引种适应性研究。经品比试验筛选出的新品种“洪杂3号”.较对照“保椒”增产30%以上哈方差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播种.产量可达46845~7410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洪杂3 引种 新品种 栽培
下载PDF
A301(ZA—3)型氨合成催化剂使用小结
11
《小氮肥》 1993年第7期1-4,共4页
关键词 合成氨 催化剂 A301(za-3)型
下载PDF
不同栽培措施对抗虫杂交棉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朝晖 钟林光 +2 位作者 陈益元 步洪凤 李鸿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9,共7页
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湘杂棉3号"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抗虫杂交棉高产措施的生理机制,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取随机区组排列,组合处理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析移栽密度、施氮量及肥料运筹等栽培措施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 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湘杂棉3号"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抗虫杂交棉高产措施的生理机制,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取随机区组排列,组合处理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析移栽密度、施氮量及肥料运筹等栽培措施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湖南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影响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主导因子是种植密度,影响果枝叶可溶性蛋白质(PRO)、丙二醛(MDA)含量主导因子是施氮量。移栽密度在18 000株/hm^2、施纯氮为225-337.5 kg/hm^2、肥料运筹(基肥∶苗肥∶花铃肥)配比为3∶2∶5处理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PRO)含量高,丙二醛(MDA)含量低,有利于增强棉株生理机能,延缓棉株衰老。所以:"湘杂棉3号"栽培措施为适度稀植,适当增加施氮量,重施花铃肥,将增强棉株生理机能,延缓棉株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湘杂棉3 栽培措施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