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丽”的假面——论张爱玲小说对女性心理阴影的理性透视 |
宋剑华
刘力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2
|
论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音乐描写 |
余志平
黎翠萍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3
|
月亮意象:从古典到现代的流变 |
王莹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4
|
张爱玲作品中现代主义的总体特征 |
陈晖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5
|
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意象 |
卢长春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6
|
博爱"思想的反讽——张爱玲小说创作情态论 |
王辉
李军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7
|
评张爱玲散文的世俗性与超越性 |
屈雅红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8
|
论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
姜欣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9
|
性、焦虑、死亡及其表达的形式——张爱玲小说中“鞋”意象的内涵阐释 |
冯爱琳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0
|
论张爱玲的人性观 |
金学丽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5
|
|
11
|
张爱玲与台湾文学史书写 |
张羽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07 |
4
|
|
12
|
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蕴分析 |
耿春亮
李会勤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3
|
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探析 |
陈涛
|
《中州大学学报》
|
2006 |
7
|
|
14
|
从“消失”到“重新发现”——评半个世纪的“张爱玲热” |
王敏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6
|
|
15
|
张爱玲小说中的“审”父情结 |
余志平
黎翠萍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16
|
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变态心理原因分析——从精神分析角度透视 |
李仕华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6
|
|
17
|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观 |
宋红芳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
11
|
|
18
|
张爱玲小说现代性探微 |
张向荣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9
|
童年经验与张爱玲的文学创作 |
翟瑞青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20
|
张爱玲散文的哲学意蕴 |
胡克俭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2
|
|